登陆注册
5882400000079

第79章 胡适之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2)

(4)汉学家的归纳手续,不是完全被动的,是很能用“假设”的。这是他们和朱子大不相同之处。他们所以能举例作证,正因为他们观察了一些个体的例之后,脑中先已有了一种假设的通则,然后用这通则所包涵的例,来证同类的例。他们实际上是用个体的例,来证个体的例,精神上实在是把这些个体的例所代表的通则演绎出来。故他们的方法是归纳和演绎同时并用的科学方法。如上文所举的第一件事,顾炎武研究了许多例,得了“凡义字古音皆读为我”的通则。这是归纳。后来他遇着“无偏无颇,遵王之义”一个例,就用这个通则解释他,说这个义字,古音读为我,故能与颇字协韵。这是通则的应用,是演绎法。既是一条通则,应该总括一切“义”字,故必须举出这条“义读为我”的例来,证明这条“假设”,的确是一条通则。印度因明学的三支,有了“谕体”(大前提),还要加上一个“谕依”(例),就是这个道理。

我现在且举几个最精密的长例,来表示汉学家的科学方法。清代汉学的成绩,要算文字学的音韵一部分为最大。故我先举钱大昕考定古今音变迁的一条例。钱氏于古音学有两大发明:一是“古无轻唇音”,一是“古无舌头舌上之分”。前一条,我已引在我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里了。现在且举他的“古无舌头舌上之分”一条。舌上的音,如北方人读知澈澄三组的字,都是舌上音,舌头音。为端透定三组的字(西文的P,T两母的字)。钱氏发明现读舌上音的字,古音都读舌头的音。他举的例如下:

(1)《说文》:“冲,读若动。”《书》:“惟予冲人。”《释文》:“直忠切。”古读直如特。冲子,犹童子也。字母家不识古音,读冲为虫,不知古读虫亦如同也。《诗》:“蕴隆虫虫”。《释文》:“直忠反。”徐:“徒冬反。”《尔雅》作爞爞,郭:“都冬反”,《韩诗》作炯,音徒冬反。是虫与同音不异。

(2)古音中如得。《三仓》云:“中,得也。”《史记·封禅书》:“康后与王不相中。”《周勃传》:“子胜之尚公主,不相中。”小司马皆训为得。

(3)古音陟如得。《周礼》:“太卜掌三梦之法。……三曰咸陟。”注:“陟之言得也,读如王德翟人之德。”

(4)古音赵如《诗》:“其镈斯赵”,《释文》:“徒了反”。《周礼·考工记》注引此作:“其镈斯”,大了反。《荀子》杨倞注:“赵,读为掉。”

(5)古音直如特。《诗》:“实惟我特”,《释文》:“《韩诗》作直,云:相当值也。”《檀弓》:“行并植于晋国”,注:“植或为特”。《王制》:“天子犆礿”,《释文》:“犆,音特”。

(6)古音竹如笃。《诗》:“绿竹猗猗。”《释文》:“《韩诗》作,音徒沃反”;与笃音相近,皆舌音也。笃,竹并从竹得声。《论语》:“君子笃于亲。”《汗简》云:“古文作竺。”《书》:“笃不忘”,《释文》:“本又作竺。”《释诂》:“竺,厚也。”《释文》:“本又作笃。”《汉书·西域传》云:“无雷国比与捐毒接”,师古曰:“捐毒,即身毒,天毒也”。《张骞传》:“吾贾人转市之身毒国”,邓展曰:“毒,因督”,李奇曰:“一名天竺”。《后汉书·杜笃传》:“搉天督”,注“即天竺国”。然则竺,笃,毒,督四字同音。

(7)古读猪如都。《礼·檀弓》:“洿其宫而猪焉。”注:“猪,都也;南方谓都为猪。”《书》:“大野既猪”,《史记》作既都。“荣波既猪”,《周礼注》引作:“荣播既都”。

(8)古读追如堆。《郊》:“特牲母追。”《释文》:“多雷反。”枚乘《七发》“踰岸出追”,李善注:“追古堆字”。

(9)古读倬如菿。《诗》:“倬彼甫田。”《韩诗》作菿。

(10)古读枨如棠。孔子弟子申枨,《史记》作申棠,……因枨有棠音。可悟古读“长”,丁丈切,与党音相似。正是音和,非类隔。

(11)古读池如沱。《诗》:“滮池北流。”《说文》引作:“滮沱。”《周礼》职方氏:“并州其川虖池。”《礼记》:“晋人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即滮沱之异文。

(12)古读廛如坛。《周礼》廛人注:“故书廛为坛。”杜子春读坛为廛。“载师以廛里任国中之地”,注:“故书廛或为坛,司农读为廛”。

(13)古读秩如豑。《书》:“平秩东作。”《说文》引作豑,从豐,弟声。……凡从失之字,如跌,迭,瓞,蛈,皆读舌音,则秩亦有迭音,可信也。

(14)姪娣本双声字。《公羊·释文》:“姪,大结反。娣,大计反。”此古音也。《广韵》,姪有“徒结”“直一”两切。

(15)古读陈如田。《说文》:“田,陈也。”陈完奔齐,以国为氏,而《史记》谓之田氏。是古田陈同声。

钱氏所举的例,不止这十五个,我不能全钞了。看他每举一例,必先证明那个例,然后从那些证明了的例上,求出那“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的大通则。这里面有几层的归纳和几层的演绎。他从《诗》《释文》《檀弓》注《王制·释文》各例上寻出“古读直如特”的一条通则,便是一层归纳。他用同样的方法,去寻出“古读竹如笃”,“古读猪如都”等通则,便是十几次的归纳。然后把这许多通则贯串综合起来,求出“古读舌上音皆为舌头音”的大通则,便是一层大归纳。而经过这层大归纳之后,有了这个大通则;再看这个通则,有没有例外。如字书读冲为虫,他便可应用这条大通则,说虫字古时也读如“同”。这是演绎。他怕演绎的证法,还不能使人心服,故又去寻个体的例,如虫字的“直忠”和“都冬”两切,证明虫字古读如同。这又是归纳了。

这是汉学家研究音韵学的方法。三百年来的音韵学,所以能成一种有系统有价值的科学,正因为那些研究音韵的人,自顾炎武直到章太炎都能用这种科学的方法,都能有这种科学的精神。

我再举一个训诂学的例。清代讲训诂的方法,到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两人,方才完备。二王以后,俞樾孙诒让一班人都跳不出他们两人的范围。王氏父子所著的《经传释词》可算得清代训诂学家所著的最有统系的书,故我举的例也是从这部里来的。古人注书,最讲不通的,就是古书里所用的“虚字”。“虚字”在文法上作用很大,古人没有文法学上的名词,一切统称“虚字”,(语词语助词等等)已经是很大的缺点了!不料有一些学者,竟把这些“虚字”当作“实字”用,如“言”字在《诗经》里常作“而”字或“乃”字解,都是虚字;被毛公郑玄等解作代名词的“我”字,便更讲不通了。王氏的《经传释词》全用归纳的方法,举出无数的例,分类排比起来,看出相同的性质,然后下一个断案,定他们的文法作用。我要举的例,是用在句中或句首的“焉”字。

“焉”字用在句尾,是很平常的用法。例如:“殆有甚焉”,“必有事焉”,都作“于此”解;那是很容易的。但是“焉”字又常常用在一句的中间,或一句的起首,他的功用等于“于是”,“乃”,“则”一类的状词,大概是表时间的关系,有时还带着一点因果的关系。王氏举的例如下:

(1)《礼记·月令》:“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天子焉(于是)始乘舟。”

(2)《晋语》:“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焉(于是)始为令于国。”

(3)《墨子·鲁问》:“公输子自鲁南游,焉(于是)始为舟战之器。”

(4)《山海经·大荒西经》:“夏后开焉(于是)始得歌九招。”

(5)《祭法》:“坛有祷,焉(则)祭之,无祷乃止。”

(6)《三年问》:“故先王焉(乃)为之立中制节。”

(7)又:“焉使倍之,故再期也。”

(8)《大戴礼·王言篇》:“七教,修焉(乃)可以守。三至行,焉(乃)可以征。”

(9)《曾子·制言篇》:“有知,焉(乃)谓之友;无知,焉为之主。”

(10)《齐语》:“乡有良人,焉(乃)以为军令。”

(11)《吴语》:“吾道路悠远,必无有二命,焉(乃)可以济事。”

(12)《老子》:“信不足,焉(于是)有不信。”

(13)《管子·幼官篇》:“胜无非义者,焉(乃)可以为大胜。”

(14)又《揆度篇》:“民财足,则君赋敛焉(乃)不穷。”

(15)《墨子·亲士篇》:“焉(乃)可以长生保国。”

(16)又《兼爱》:“必知乱之所自起,焉(乃)能治之。”

(17)又《非攻》:“汤焉(乃)敢奉率其众以乡有夏之境。”

(18)《庄子·则阳篇》:“君为政,焉(乃)勿卤莽;治民,焉(乃)勿灭裂。”

(19)《荀子·议兵篇》:“若赴水火,入焉(则)焦没耳!”

(20)又:“凡人之动也,为赏庆为之,则见害伤焉(乃)止矣。”

(21)《离骚》:“驰椒邱,且焉(于是)止息。”

(22)《九章》:“焉(于是)洋洋而为客”,“焉(于是)舒情而抽信兮。”

(23)《九辩》:“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乃)皇皇而更索。”

(24)《招魂》:“巫阳焉(乃)下招曰。”

(25)《远游》:“焉(乃)逝以排徊。”

(26)僖十五年《左传》:“晋于是乎作爰田。晋于是乎作州兵。”《晋语》作:“焉作辕田,焉作州兵”。则是“焉”与“于是”同义。

(27)《荀子·礼论篇》:“三者偏亡,焉无安人。”而《史记·礼书》用此文。焉作则。《老子》:“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天下。”又在《淮南·道应》训引此则作焉,则是“焉”与“则”同义。

照这种方法,先搜集许多同类的例,比较参看,寻出一个大通则来,完全是归纳的方法。但是以我自己的经验看起来,这种方法实行的时候,决不能等到把这些同类的例都收集齐了,然后下一个大断案。而当我们寻得几条少数同类的例时,我们心里已起了一种假设的通则。有了这个假设的通则,若再遇着同类的例,便把已有的假设去解释他们,看他能否把所有同类的例,都解释的满意。这就是演绎的方法了。演绎的结果,若能充分满意,那个假设的通则,便成了一条已证实的定理。照这样的办法,由几个(有时只须一两个)同类的例,引起一个假设,再求一些同类的例,去证明那个假设,是否真能成立,这是科学家常用的方法。假设的用处,就是能使归纳法实用时,格外经济,格外省力。凡是科学上能有所发明的人,一定是富于假设的能力的人。宋儒的格物方法所以没有效果,都因为宋儒既想格物,又想“不役其知”。不役其知,就是不用假设,完全用一种被动的态度。那样的用法,决不能有科学的发明。因为不能提出假设的人,严格说来,竟可说是不能使用归纳方法。为什么呢?因为归纳的方法,并不是教人观察“凡天下之物”,并不是教人观察乱七八糟的个体事物。归纳法的真义,在于教人“举例”,在于使人于乱七八糟的事物里面寻出一些“类似的事物”,当他“举例”时心里必已有了一种假设。如钱大昕举冲,中,陟,直,赵,竺……等字时,他先已有了一种“类”的观念,先有了一种假设。不然,他为什么不举别的整千整万的字呢?又如王氏讲“焉”字的例,他若先没有一点假设,为什么单排出这些句中和句首的“焉”字呢?汉学家的长处,就在他们有假设通则的能力。因为有假设的能力,又能处处求证据来证实假设的是非,所以汉学家的训诂学,有科学的价值。道光年间有个方东澍,做了一部《汉学商兑》,极力攻击汉学家,但他对于高邮王氏的《经义述闻》,也不能不佩服,不能不说:“实足令郑朱俛首,自汉唐以来,未有其比!”可见汉学家的方法精密,就是宋学的死党,也不能不心服了!

吾在上文已举了音韵学和训诂学的例,我现在再举清代校勘学作例。古书被后人钞写刻印,很难免去错钞错刻的弊病。譬如我做了一篇一百字的文章,写好之后,我自己校看一遍,没有错字。这个原稿,可叫做“甲”。我的书记重钞了一篇,送登《北京大学月刊》,因为“甲”是用草字写的,钞本误认了一个字,遂错钞了一个字。这篇“乙”稿,拿去排印,商务印书馆的排工又排错了一字,这个印本可叫做“丙”。这三个字本子的“可靠性”,有如下的比例:

“甲”本100;“乙”本99;“丙”本97.02。

这一个本子,只经过三手,已比原本减少0.0298的可靠性了。何况古代的著作,经过了一两千年的传钞翻印,那能保得住没有错误呢!校勘学的发生,只是要救正这种“日读误书”的危险。但是这种校勘的工夫,初看似乎很容易,其实真不容易!譬如上文说的“丙”本,只得寻着我的“甲”本,细细校对一遍,就可校正了。但是这种容易的校勘,是不常有的。有些古书,并没有原本可用来校对,所有的古本,无论怎样古,终究是钞本。而有时一部书,只有一个传本,并无第二本。校书的人,既不可随意乱改古书,又不可穿凿附会,勉强解说。(说详本篇第四篇。)自不能不用精密的方法,正确的证据,方才能使人心服。清代的校勘学,所以能使人心服,正为他用的是科学的方法。

同类推荐
  • 云阳风情录

    云阳风情录

    云阳被列入国家、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迹有40多处,在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都不多见。张飞庙、磐石城、彭氏宗祠、千年盐业古镇……遍布全县的文化遗存宛如历史前行中镌刻在岁月间的印痕,成为今天云阳人的骄傲和财富。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北大授课

    北大授课

    本书是作者为北京大学不同系科授课的课堂记录,副题为“中国文化四十七讲”。与一般学术著作不同的是,它由教授和学生一起完成。课堂上北大学生的活跃、机敏、博识、快乐,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可程度,颇具学术测试价值。作者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对文化哲学的思维路线作整体引导。此书从初版至今,已几度再版,在海峡两岸受到远远超乎预料的热烈欢迎。
  •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舞狮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历代相传,长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灿烂的龙狮文化。长期以来,大多青年朋友都认为龙舞、狮舞只是春节、庙会、庆典时的喜庆表演,殊不知它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流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热门推荐
  • 渡我入北洲

    渡我入北洲

    檀涟古国,有一丞相府,权倾朝野,丞相府,有一大小姐,倾国倾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美中不足的是,性子冷漠。檀涟古国,有一异姓王,在丞相府满门抄斩后,继权倾朝野之名,收揽大权,不仅相貌俊美,武功高强,性子也是温柔到了骨子里,可谓锦上添花。大小姐幼年曾在郊外碰到一乞儿,状虽嫌弃,却将浑身上下的值钱东西都给了那乞儿,徒步回府。异姓王随友逛街时曾遇一小儿受权势欺凌,四两拨千斤般化解矛盾,并将那无家可归的小儿送回了住处。人人皆言,异姓王与那丞相府大小姐好生登对,并作诗一首,夸此二人郎才女貌。一日,小雨绵绵,异姓王撑着一把油纸伞经过郊外,见到一小儿在树林中刨土,问其缘由,小儿道:“有一个待我很好的大姐姐死了,我想帮她安葬于土。”异姓王眉眼温柔:“那我们帮这个大姐姐翻案,让她家的门楣不再被千人踢,万人跨,洗清泼在丞相府的脏水,让她家的名声好回来,好不好?”“好。”
  • 葬龙图

    葬龙图

    古来盗墓者甚蕃,世人皆以摸金,发丘,搬山,卸岭四派为盗墓四大主派,就在四大盗墓门派渐渐地衰退之时,另有许多盗墓门派渐渐兴起。曾经在盗墓界,盛传着这样一段话:“南八仙,北太保,东八旗,西五鬼,无常索命夜里来。”这是关于五大盗墓世家的一段传奇的前尘往事,也是我和九爷的一段探险之旅。
  • 幻世阴阳决

    幻世阴阳决

    夫天地之始,万物未明,生灵不现,是为混沌,鸿蒙初现,乃成乾坤。数千年前,太极真人与阴阳老怪决战,阴阳老怪魂飞魄散,太极真人功法散落,此战却对后世影响深远,为后世中留下许多传说与故事。自此一战起,有四大宗门兴起于修真界,另有一神秘传承化生殿暗中崛起。这四大宗门与那化生殿彼此间明争暗斗数千年。而这一次的故事也自这几大门派纠葛中而来······
  • 为世界的新生献上一切

    为世界的新生献上一切

    诸神陨落,黑暗降临,何人力挽狂澜?权柄滔天,镇压当世,何人怒而崛起?让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一个有哭有笑的异世大陆,一个宏大的“真实的”历史。
  • 方知南

    方知南

    沈别离,贵为仙君,逆转重生只为一人,但这次重生好像和过去有所不同,且看他能否去除这个令他伤痛的过去呢?
  • 武陆天传

    武陆天传

    一个叫武陆天的男孩,从小父母不在身边,自己在大草原的独家里修练父母走时给自己留下的功法,到达六重天之后出发的那一日遇见了行军出征的皇帝,并认其为干爷爷,跟据父母留下的线索寻找父母,历尽坚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父母,打败了暗族飞升。
  • 拐个boss做老公

    拐个boss做老公

    卢湾湾贵为千金,却只想做个小小的贼盗。她偷走了k.s集团价值连城的贵重珠宝。雷寒风没想到这套展览的珠宝会被被人盗走,他下令黑白两道的人追捕这个盗贼。在气愤之下来到酒吧,没想到会和一个不认识的女人发生关系。甚至连对方的长相都不知道。
  • 原来你一直都在可我不爱你了

    原来你一直都在可我不爱你了

    我试着穿她的衣服,模仿她的一举一动,可你为何偏偏不愿看我一眼。
  • 盛世悍妃傲娇爷

    盛世悍妃傲娇爷

    上一世,她穿上戎装翻身上马,却在战场含冤而死;一朝重生,誓要查清前世真相。可是终究躲不过他的万般筹谋,心甘情愿步入他布下的情网。他喜欢她,从幼稚懵懂时的初见开始,那时她素青色的云雾烟罗衫上常绣着一株水蓝色的鸢尾花。后来,睿亲王府的下人都知道,不学无术的小王爷迷恋上了养花。——桃花树下,男人慵懒恣意的拿着折扇。“乐竟夕,你那双大眼睛长来是做装饰的么?”男人微眯双眼,有些刻薄的开口。“哦,不对,我应该说的不是你的眼睛而是脑子。”不等乐竟夕回答,男人又轻哼一声。乐竟夕咬咬牙,忍着被奚落的怒气,未发一语,直接转身离开。可是她的举动却惹到了那位祖宗,男人一个跨步直接拉住了乐竟夕纤细的手腕,“我看只有如此你才会离湛珩远一点。”——“榕小王爷,您的烂桃花可真多!”女人双手环胸,气定神闲的看着在暗巷里拉拉扯扯的男女。只是这话里话外都透露出一丝酸味儿。谈榕闻言转身,兀自一笑,仿佛三月的暖阳,照亮了昏暗。几步走到女人面前,动作轻柔的将女人乱了的碎发别至耳后,“我心里只有你这株鸢尾,其他的花早已入不了我的眼。”本文一对一,清甜爽口,是您茶余饭后的最佳选择!
  • TFXO的蝶恋花

    TFXO的蝶恋花

    有一种爱恋叫蝶恋花,有一位少女叫慕容蝶恋。她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他们亦是。她家境相当,他们亦是。喜欢她的人不缺乏好的,他们亦是。可最终能走进少女心里的却只有他,能走进他心里的也只有少女。可为何,他们要彼此折磨对方?原因很简单,爱情需要磨练,有情人钟情眷属。其他的他,祝:好运。【介绍也就这样了,实在不会写】【本文可能会有点玛丽苏,但我毕竟是个新人,多包涵啦】【不要吝啬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