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797300000001

第1章 五代以前风筝起源与习俗

风筝起源于我国,也称“风琴”、“纸鹞”、“鹞子”和“纸鸢”等,据说我国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成的,最初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

闽南语称风筝为“风吹”,因为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却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

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在纸鸢上加了竹笛,纸鸢飞上天以后,上面的竹笛被风一吹,就会发出“呜呜”的声响,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把“纸鸢”改称“风筝”了。后来“纸鸢”普遍以风筝命名了,包括有哨子和竹笛的和没有哨子的各种纸鸢。

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我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后来从唐代开始,风筝逐渐变成了一种玩具。

那是在西汉建元年间,北方燕赵地区有一个老农夫,他每天戴着斗笠在田间劳作。

在初秋的一天,这天风很大,老农夫正在田间收麦子,突然狂风大作,大风将他的斗笠卷飞了。老农夫身手敏捷,他一把抓住斗笠上系着的细绳,想将斗笠拉回来。但是风力很强,斗笠被吹到半空,恰好老农夫斗笠上的细绳很长,斗笠便像树叶一样漂浮在半空。

老农夫再一用力,斗笠便回到了他的手上。他觉着这样很好玩,于是老农夫就故意将斗笠甩到天上,他拉着斗笠上的细绳使斗笠不至于被风吹走,但斗笠借助风力,仍然可以在半空中漂浮。

老农夫玩了一会儿,便收起了斗笠。他回到家将这件事告诉家人,还故意扔出斗笠展示了起来。他家人也觉得这很神奇,于是他们便将这件事告诉了村里人。

后来村里人又四处传播放斗笠的事。渐渐地,这件事传遍了燕赵地区的大街小巷,人们都开始玩起了放斗笠的游戏。

没多久,人们在放斗笠的时候,他们觉得斗笠还是重了些,不能在半空漂浮太久。于是有人改进了这项游戏,他们用牛皮纸替代斗笠,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放风筝的活动。

放风筝是我国古代民间广为盛行的一项传统运动。它流行于我国各地,历史悠久,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也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

风筝起源于我国古代,这个早有定论。但关于它的起源除了我国古代的斗笠外,还有另外两种传说:一是树叶说;二是帆船说。

树叶说来自于我国南方一带。据说古时候人们对“风卷树叶满天飞”的现象十分崇拜,人们便用麻丝拴住树叶放着玩,后来逐渐演变成放风筝活动。

帆船说同样来自于我国南方水乡,据说古代南方人使用木舟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后来又有了帆船,帆是借助风力的一种工具,古代人们便仿照帆的原理,扎起了风筝来放飞玩耍,之后逐步演变成了后来放风筝的游乐活动。

在我国古代,关于风筝的传说很多,风筝又叫“纸鸢”、“风鸢”、“纸鹞”或“鹞子”。风筝古时称为“鹞”,我国北方地区也有称为“鸢”的,它是一种古代传统的民间工艺品。

在我国古籍当中有关风筝的史料非常丰富。实际上,我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做的。据说最早的风筝是由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墨翟制造的。

据《韩非子?外储说》记载:

墨翟居鲁山,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这是说墨子将风筝研究了整整3年,终于他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木鸟就坏掉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鸟”就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风筝。

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鸟”,造型很是奇特,而且它已经具备了“飞天”的功能了,因此可以推断,我国风筝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了。

后来,墨子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公输班也叫鲁班,是我国后世著名的木匠大师。鲁班很聪明,他根据老师墨翟的理想和设计,开始使用竹子做风筝。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他又用火烤弯曲竹子,把它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

木鹊在空中飞翔达3天之久,这比起墨翟的木鸟已经改进很多了。由于这个木鹊可以借助风力在天上漂浮,鲁班就拿它作为一种侦查的方法,他用木鹊去窥探宋国的军情。这便是鲁班“制木鹊以窥宋城”的由来。

风筝问世以后,很快它被人们用于传递信息,后来,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张糊成了,它便很快传入了民间,成为了古代人们娱乐的一种玩具、不过,风筝在军事上的用途也屡屡被人使用。

后来宋代高承所著的《事物纪原》中,就记载了西汉初期三杰之一的韩信在作战中使用过风筝。其中的记述是:楚霸王被困垓下,韩信制风筝让张良乘坐,飞上天空高唱楚歌,瓦解楚营军心。

这也就说明了,在楚汉相争时期,汉将韩信在攻打项羽所率领的西楚军时,他就曾经利用风筝去侦察了西楚军的兵力虚实情况。

而在有名的垓下之战时,项羽的西楚军被刘邦和韩信的汉军围困,韩信也派人用牛皮做成风筝,上面加上竹笛。这些风筝迎风作响,就好像很多人在一起吹笛子一样。汉军配合笛声,纷纷唱起了楚地的民歌,这也直接涣散了西楚军士气。

至东汉期间,东汉著名发明家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以后,那时的坊间才开始用纸来做风筝,慢慢才被称为“纸鸢”。

至于“风筝”这个名字的确定,应当归功于南北朝时期后汉帝王汉隐帝时的大臣李邺,他在宫中曾以线放纸鸢作为游戏,用来取悦汉隐帝。李邺在纸鸢头部安装了一个竹笛,当风筝飞上天后,风吹入了竹笛里,便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而“纸鸢”才得名“风筝”。

关于这个故事,史书中的原话是:

李邺于宫中做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

因此,在南北朝时期,风筝大致被分为两种,一种不能发出声音的叫“纸鸢”;而“纸鸢”上装有竹笛的能发出声音的才叫“风筝”。

后来《事物纪原》和史书《新唐书》分别记载了利用风筝求援的轶事。在南朝时期的549年,敌军将梁武帝萧衍围困在了梁国都城建邺城中。此时,城墙被敌军四面包围住,城内外断绝了联系。

于是,有人便给萧衍献计,让他制作“纸鸦”将求援信系在其中。

萧衍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他便令士兵制作了“纸鸦”,然后他在太极殿外,趁着西北风时施放出去,用来向外求援。

但是很不幸的是,这“纸鸦”竟然被敌军发觉了,还以为是“妖术”,便纷纷用弓箭将它射落下来了。这便是风筝用于传递军事情报的开始。

更为离奇的风筝传闻见于《白石礁真稿》。559年,北齐文宣帝时,彭城王元勰的孙子元韶被囚禁在地牢里。元韶的堂弟为元韶制作了风筝,他们两人从金风楼乘风筝双双飞逃。这些传奇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人关于风筝飞行的奇思妙想。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曾经写过一首关于风筝的诗,其中写道: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风吹绳断童子走,余势尚存犹在天。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还有,唐代诗人高骄在他所写的《风筝》诗中这样描述: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这些诗句都说明了,在隋唐时期,放风筝在民间已经非常普及了。那时候风筝的制作工艺更加完美,它的形式多样了,上面所附带的竹笛也更加悠扬悦耳了。

其实,关于风筝真正的起源,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大多数人认为,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已故的亲友,所以人们通常都会在清明节时,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希望借助风筝传送给死去的亲友。

所以,放风筝作为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之一,已经流传很久了。据考证,我国古代从元宵节后,放风筝活动可以一直持续至清明节,所以古时也把清明节称为“风筝节”。

在隋唐时期以前,放风筝还是一项具有巫术意义的户外活动,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放掉身上的晦气。当风筝放飞升高后人们就有意把引线剪断,然后让风筝远远飘去,据说它这样可以带走人们身上的晦气、烦恼、苦闷、忧患和病痛。

清明时节,碧空万里,慧风和畅,草木萌发,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于是在这一天,古人便将自己的苦恼事都写在了纸上,然后人们将纸扎在风筝中放飞,让写着烦心事的纸随着风筝一去不复返。

因此放风筝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也成为古代人们节日避邪的一种护身符。当然,随着时光的流逝,放风筝早已经冲去了旧时的巫术色彩,古人只不过是借此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而已。

这也说明了,放风筝在我国古代已经成为了一项颇受大众喜爱的娱乐活动,人们在户外放风筝大大舒展了平日里紧张严肃的气氛,调节了忙碌的生活节奏。

但放风筝这种护身符并不是古代人人都可以享受的,因为风筝做工精细,它的价钱也很昂贵,所以放风筝就成为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其实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没有能力抵御疾病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他们便祈求天赐好运。这种心理表现反应到放风筝中就是放晦气的习俗。

古代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晦气并交上好运,同时又能给自己带来吉祥。因为放风筝是在放晦气,所以古人在放风筝时不管风筝如何玲珑好看,最后都必须剪断牵线,让它飞走。古人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求达到消灾法难的目的。

同类推荐
  • 野味读书:书人 书事 书论

    野味读书:书人 书事 书论

    《野味读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书里书外”,“书里”收录孙犁自述的读书经过;“书外”则是可能影响孙犁精神成长的文化生活。如果我们把文化生活的内容也算作一种“读书”,则“书外”的部分也算该是孙犁读书生活的一部分。第二辑“书前书后”,部分是孙犁的读书笔记。因为爱书,孙犁常在书上施以封皮,而因书衣多在书前书后,我们就为本辑取了这个名字。“书前书后”里的文章乍看有些杂乱,但除去不多的孙犁对文学作品(及其作者)——古代多列入集部——的评论,这部分文字的大宗在古代属于史部。第三辑“书长书短”,是爱书人孙犁在买书、得书、藏书等方面长长短短的叙述,进而延伸至新的契机境界:“读中国历史,有时是令人心情沉重,很不愉快的。倒不如读圣贤的经书,虽然都是一些空洞的话,有时却是开人心胸,引导向上的。古人有此经验,所以劝人读史读经,两相结合。这是很有道理的。”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本书阐述了取名的方法和技巧,介绍了孩子取名、成人改名、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等。
  •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上册)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上册)

    南怀瑾先生常谓:立国之本是文化。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万载,文化渊远流长,在新世纪到来之初,世界瞬息万变,炎黄子孙又该何去何从?本书为南怀瑾先生于廿一世纪初应各方邀请之讲课记录,内容涉及广泛,但终不离文化之根本;除凸显众所关心之话题,更望能唤起读者对文化教育之重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狂气无双:至尊大小姐

    狂气无双:至尊大小姐

    女人,为何自甘为妃为后?时向晚要做王!不向任何人低头的王!无人可征服的王!无论是低调的财团继承人,还是黑势力最年轻的帝王,抑或是红海之内最具实力的天才。所有的人,无不向她屈服,尊她为王。男人,我若为王,便封你为后!
  • 从月亮来的男孩

    从月亮来的男孩

    在你人生最艰难的时刻,谁又是你生命里的光?英国文豪安德鲁·米勒写给成年人的伤痕童话,阎连科作序,王安忆荐读。他从孤独走来,又朝孤独走去。本书描绘了天生没有痛楚的男孩短短三十二年的一生。一个生来没有痛觉的男孩——詹姆斯。到了十一岁才开口讲话。由于传染病肆虐、家庭变故,他开始流浪的日子,遭遇各种奇事:有人利用他没有痛觉的身体贩卖灵药,有人收藏他成为展示品……
  • 铁魂KOM

    铁魂KOM

    勇者独行,逆战灭世狂魔!意志如钢,锻造撼天神话!
  • 战魔梦

    战魔梦

    几位耄耋之年的大学老友五十年后的聚会,蕴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开启了一场游戏世界的腥风血雨。这几位大学老友被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流放”到了魔兽世界,如果找不到破解之路,他们将永远坠入这个虚拟世界不能脱身。既然无法后退,只能大步向前。几位大学同学一起走上了斩妖屠魔之路,这一路既有友情、爱情交织,还有猜忌、仇恨相伴。这个虚拟世界里,有道德的沦丧,更有真情的闪光。正直的游戏侠客与卑鄙的阴谋家共同为我们上演了一出荒诞、惊奇但却不失温情和正能量的悲喜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起见证冠军时刻

    一起见证冠军时刻

    女主李之瑶和男主何陈凯约定一起见证男主冠军时刻
  • 仙境(卫斯理珍藏版)

    仙境(卫斯理珍藏版)

    卫斯理在古董店内偶然看到一张慑人心神的油画,正当他想拥有这幅画时,却被一个印度人抢先买了。印度人告知这幅油画是他太太临死前所画的,更透露油画内的景像都是真的。画中描述的是一个「仙境」,是一个藏有无数宝石及珠宝的山洞。可是他的妻子到过那「仙境」后,很快便病死了。故印度人希望卫斯理能和他再次到这「仙境」寻宝。为什么印度人的妻子到过那山洞后便病死,但印度人却安然无恙?究竟所谓的「仙境」,内裡是否真的有宝藏?还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 重口味心理学(第二季):那些奇怪的地球人

    重口味心理学(第二季):那些奇怪的地球人

    人的心理世界是无比庞大的,当我们逆流而上,追根溯源时,会惊奇地发现,很多心理现象和行为自有其原因。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身和他人的窗户,介绍了身边常见的怪癖行为及其产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