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年间的1845年,在山东福山古现镇东村一个王姓家里,一个男孩出生了。男孩的父母给他起名叫王懿荣,字正孺,又字廉生、莲生。
王懿荣出生的福山是一座美丽富庶的古城,古称“福地”,有“银福山”之称。这里依山傍海,物产丰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风光秀丽,环境宜人。福山人杰地灵,被誉为“文化之邦,诗书世泽”。
王懿荣在福山的始祖王忠原籍云南大理府云南县,明洪武年间任山东都转运盐使司下辖的登宁盐场盐课大使。王忠在福山为官几年后,喜欢上了这块美丽富庶且人杰地灵的“福山”,决定定居于此。王氏家族遂在此繁衍子孙,渐成为福山的名门望族。
福山王氏一家确属官宦世家,先后录取翰林6名,进士24人,举人58人,贡生58人,秀才357人,出了3任封疆大吏,被朝野誉为“天眷其后,世泽蝉联”。清代乾隆皇帝曾称:
父子三人俱为翰林,一门多显官,皆能办事,可谓世臣矣。
王懿荣的出生,伴随的是国家与家族,大家与小家的同时变故。在他出生前的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在他出生后的1849年,他的祖父王兆琛获罪被遣戍新疆并抄没家产,福山王氏一家家道中落,从显赫的高门望族败落为困顿的穷困寒门。
王懿荣幼年即遭家庭变故,但其作为文化世家的家学背景却绵延世泽,不会在旦夕之间被毁坏、阻断。就在祖父被遣的同一年,他的父亲被地方举为清道光乙酉科入国子监的拔贡,可见王家家学的延续和在福山一带的影响。
虽然家道中落,但深厚的家族文化底蕴,使王懿荣从小就接受了寒门子弟所不能有的良好家学氛围与优质启蒙教育,这为他成长为近代文化史上的一位文化巨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清代同治年间的1862年,年仅18岁的王懿荣参加了第一次乡试,开始走上了科举求仕之路。但科举考试并非易事,仅乡试他就参加了8次,历经17年的努力,终于在乡试时中试,成为举人。
1894年7月16日,王懿荣接到清光绪帝的上谕,让他出任国子监祭酒。这是他第一次担任国子监祭酒之职。光绪皇帝的诏书说:
陆润痒现出试差,国子监祭酒著王懿荣署理。钦此。
陆润庠曾于清同治年间经殿试高中进士第一名,后入值南书房,迁侍读,出督山东学政,后做过御史,又擢内阁大学士,也做过溥仪皇帝的老师。诏书上说他“出试差”,即被朝廷特派去做乡试试官。光绪帝让王懿荣接替大儒陆润庠的职位做国子监祭酒,可见对王懿荣的知识和人品的器重。
王懿荣任职的国子监,位于北京安定门内雍和宫对面的成贤街,左边与孔庙相比邻,取左庙右学之意。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最高学府,因遍布于全国各地的府州县各级官学亦归其统领,故而也是国家最高教育管理机构。
国子监虽然号称最高学府,但在科举时代,其毕业生地位相对较低。若想取得功名,还须参加乡试。唯一的照顾是无论国子监生之籍贯,皆可应试于顺天府。
若不再考取功名,以国子监生身份入仕,则多被用做县丞,或教谕、讯导等学官,秩低而俸薄,权轻而利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监生们除学习“四书五经”外,尚有历代典礼赋役律令、边防、天官、河渠、算法之类。
就在王懿荣任祭酒期间,我国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任职半年中,他一面在南书房行走,一面兼署祭酒,还以忧虑的心情关注着战争的进展。1895年正月,他奏请回籍办理团练获准。
王懿荣由京起程赴登州府,大约4个月后,他接到上谕和议已定,停办团练,回京供职。他向朝廷请假两月获准,后归里省亲,一个月后再次奉上谕:
王懿荣著补授国子监祭酒。钦此。
王懿荣接到上谕之时,假期已满,于是,他由烟台起程北上,回京复命。在朝廷上,他具疏谢恩,并奏请注销钦命办理山东登州团练木质关防。
王懿荣第二次任国子监祭酒的时间并不长,前后不过半年。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曾经赏赐王懿荣和张百熙御笔“福寿”、“荣庆”各一幅,二人具疏谢恩。
1896年2月18日,王懿荣的母亲谢太夫人因年事已高,且南北往返,劳累过度,病逝于福山,享年74岁。王懿荣在京接到讣告之后,星夜匍匐奔丧。守制期满后,他携长媳张氏及孙儿福坤回到北京。
到了京城,王懿荣蒙谕召见,向光绪皇帝请圣安,并奉旨仍在南书房行走。
王懿荣在内廷当值,备受皇帝与两宫太后信任与重用,鉴别书画、恭代御笔、进呈书籍等事经常要找他,有时一天之内要两入宫廷。
1899年7月6日,王懿荣奉上谕:补授国子监祭酒。至此,他第三次担任国子监祭酒之职。
在此期间,王懿荣为国子监鞠躬尽瘁,培养了许多经天纬地之才,深得后人尊敬。
王懿荣是皇家大学国子监的祭酒,又是北京城里有名的金石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和爱国人士,加之他人品好,在京师学界颇有口碑。
当时北京的不少名流学士都愿意与王懿荣打交道,谁得了什么宝物,都想请他给鉴定鉴定,每每会学到不少的知识。来到北京的古董商大都知道王懿荣的名气,所以,有事没事的,也来请教一二。
后来,王懿荣于1899年首先发现甲骨文,被称为“甲骨之父”,是我国收藏鉴定甲骨文的第一人。但他还没来得及对甲骨文进行深入研究,便遭遇了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王懿荣受命于危难之时,任京师团练大臣,负责保卫京城。7月20日,侵略军攻入东便门,他率团练奋勇抵抗,寡难敌众,不愿为亡国奴,遂书绝命词: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于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
写完后,偕家人从容投井殉国,时年55岁。
王懿荣家学深厚,不负先祖厚望,博学精进,三任国子监祭酒,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是无愧于太学生的尊长。他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面对列强,奋力抗击,誓死不做亡国奴,最终以身殉难,其学术贡献与爱国节操将永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