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以及个人的心计,造就了一介富官、贪官。据记载,和珅拥有的土地共计十二万丈千六百亩,主要集中在直隶、热河及京津地区。这些田产有的是乘人之危低价买进的,有的则是向有求于他的人直接索取的。另外,和珅还用相当一部分钱财会放债,并开有当铺、银号、钱庄,以实现钱财增值。他的当铺有75座,银号、钱庄有42座,共计本银3040两。和珅还经营工商业,他开有粮店、酒店、瓷器店、灰瓦店、旅店等。总之,凡是有利可图的行业,他都去投资。在经营中,他倚仗自己的权力排斥同行,垄断市场,从中牟利。尽管这些产业的收入也是一笔不少的数字,但比起他的贪污和受贿所得,那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的。
总之,和珅通过种种手段聚敛起无法统计的财富,在当政的二十多年里,他不仅爬上了人臣权力的顶峰,而且成为当时天下的首富,也成为了古代的大贪官。
4.执军不力,漫不经心
和珅本不懂军事,却也亲临战场,邀取战功。借力借智,是和珅惯用的手段。有时聪明反被聪明误,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不懂装懂,一意孤行总要栽跟头的。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曾发生了一件让和珅颇为难堪的事情,而这也可以说是阿桂对和珅的一次教训或戏弄。乾隆四十六年,甘肃爆发回民起义,进逼兰州。乾隆命令和珅作为钦差大臣前往平定动乱(在乾隆本意,是想让和珅建立一点实在功绩,以免臣民闲话),但毕竟对和珅才干不十分放心,因此,随后又令阿桂督师。当时阿桂正值生病,和珅于是匆匆前往甘肃,企图在阿桂到达之前抢个头功。然而,他虽然善于在皇帝面前投机取巧,但对用兵打仗却十分外行,而且当时在前线的将领是著名猛将海兰察。海兰察以作战勇猛著称,但性格骄横,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认为当时没有一个人有才干,平生只听从阿桂驱使,就是阿桂对他侮辱谩骂,也照样听从命令。若遇到其他人为主帅,虽然也以礼相待,但就不怎么听从使唤”。现在趾高气扬的和珅来到前线,对他指手划脚,二人当然难免发生冲突。和珅到达兰州以后,命令海兰察等人率军分四路进攻起义军,自己和西安将军一道负责策应。这时,起义军正挖沟阻拦清军,勇猛善战的海兰察将沟中义军全部消灭,清军取得小小胜利。而和珅却错误估计形势,自认为胜券在握,于是率军乘胜追击,不料义军早有防备,清军大败,连总兵图钦保这样的高级将领也被义军斩杀。
不懂装懂、瞎指挥必将酿成苦果。清军的这次失误,本是和珅的责任,但垂头丧气的和珅率兵回到军营,为了推托战败责任,竟然指责海兰察等将领事先不将敌情搞清楚,以致自己吃了败仗,又上疏乾隆说:海兰察等人有欺骗蒙蔽皇上的行为。幸亏乾隆对和珅的为人还有几分了解,并不相信他的一面之词,说:海兰察等人到了前线就和敌人打仗,并没有什么不对,和珅想让朕颠倒是非,斥责没有过错的人,朕可不干这样的事。而海兰察等前线将领看到和珅无理取闹,当然就更加不听从他的指挥。于是,和珅虽然有钦差之名,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光杆司令,没人听他的调遣。
就在和珅在前线焦头烂额、镇压起义没有进展的时候,阿桂来到了兰州。和珅一见阿桂,不是向他报告敌我形势,商量对敌战略,而是抱怨海兰察等人不听调遣,说:“这里的将帅都傲慢无礼,不听我的指挥,公(阿桂)不妨试一试。”阿桂听后说:“不听命令者斩!”和珅问阿桂如何用兵,阿桂笑而不答。第二大早上,阿桂召集诸将,布置作战任务,让和珅坐在受命将领的旁边,而受命诸将无不听从命令,态度十分虔诚、与以前和珅下令无人听从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最让他难堪的是,布置完了以后,阿桂还问他:诸将态度都不错,你说该杀谁?以致和珅尴尬愤怒至极。
清人描述当时的情形说:“公每呼一将人,则命和珅坐其侧,公有所调拨,及命屯戍处,其人则应如响。如是者数。和珅坐上愤甚。公部署毕,问和(坤)日:‘诸将初不见慢,尚方剑不知诛谁之头’和珅战栗无人色”。
和珅遭阿桂和海兰察等人的戏弄后,惶恐不安。而乾隆看到阿桂到前线以后,局势很快发生变化,形势对清军越来越有利,也十分高兴,又降旨将和珅贬损了一通,说:阿桂到了兰州以后,所有筹办事宜,虽然和和珅一同署名,但其实都是阿桂的功劳。因为只是在阿桂到了以后,经他经理筹划,各方面才有了条理。看来这事阿挂一人就能够办理妥当,不必令和珅一同办理,而且和珅在那里,事权不能归一,就是海兰察、额森特等人,过去都是由阿桂带领打仗,现在由阿桂指挥他们,自然比和珅调遣更加管用,让和珅回京扈从朕前往热河。皇帝的责备使和珅更加恼怒,而阿桂这时也一点不给和珅面子,接到乾隆谕旨,“就命令和珅即日返京”。兰州之行大概是和珅被处死以前最为难堪的一次经历,据说他对阿桂从此恨之入骨,但阿桂德高望重,为清朝立下不少显赫功劳,乾隆对他也极为信任,因此和珅对他无可奈何。但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阿桂却因在审理案件中过分掺杂个人感情,差点被和珅算计成功。
这次军事上的失利给和珅敲响了警钟,从此再不敢轻易造次。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名。执军不力让和珅发现自己的弱项。避弱就强,方为智者。
5.找保护伞,一劳永逸
和珅本人深知,他所以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乃至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皇帝”,不是因为别的,而主要靠的是乾隆皇帝,靠的是他与乾隆帝之间的“特别关系”。乾隆是把保护伞,他就是伞下被保护的人,和珅一生的兴衰、荣辱和福祸都与乾隆帝有着密切关系。
乾隆帝自己认为他执政久、成就大、影响深,且身历四朝,眼通七代,亲见曾玄,是历史上少有的君主,因此十分自信。他十分欣赏自己的统治业绩,例如他多次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边疆用兵,创立了“十全武功”;在他统治期间朝政清明、国泰民安、经济繁荣,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他几乎年年去木兰秋弥、巡视各地,曾六下江南、四谒盛京,西幸佛教胜地五台山,东巡曲阜“三孔”。他平生性喜吟诗作赋、撰文著述、挥毫题词,留存世问文集三部、诗集五部,是中国诗作最多的皇帝、题字遍于海内的书法家,又是巨型丛书——《四库全书》的提倡者和主持人。总之他一生诗琴书画、收藏文物、音乐、美术无所不好,是一个兴趣极广的人。他十分欣赏自己的业绩,自以为他在文治武功方面所作的贡献是超越前人的。他曾说:“合倦思之,三代以上弗论矣,三代以下,为天子而寿登古稀者,才得六人,已见之近作矣。至于得国之正,扩土之广,臣服之普,民庶之安,虽非大当,可谓小康。且前代所以亡国者,日强藩、日外患、日权臣、日外戚、日女谒、日宦寺、日好臣、日宠幸,今皆无一仿佛者。即所谓古稀之六帝,元、明二祖,为创业之君,礼乐政刑有未遑焉。其余四帝,予所不足为法,而其时其政,亦岂有若今日哉,是诚古稀而已矣。”言外之意,他弘历是古今惟有的“第一天子”别人都不如他,他是历代任何帝王所不能比拟的。乾隆帝多年来的顺境与成功,使他养成了一种只能颂扬、赞美,而不愿意听不同意见的性格。特别是他到了晚年,更加好大喜功、骄奢淫逸、独断专行、刚愎自用。这就给和珅以他为靠山提供了机会。和珅正是借着他的绝对权威,擅弄威福,大开赂门营私舞弊,为所欲为的。
和珅也深知,正是由于乾隆的宠信和庇护,他才能飞扬跋扈,为所欲为,“掌握着全国的实权”。如果离开了这棵大树,失去了这座靠山,他就会寸步难行,倾刻倒台。因此,他千方百计地博得乾隆帝对他的欢心和宠信,得到实权。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假帝命,以令众臣”。
事实也正是如此,前述和珅当政时期,对清朝前期一些成法、制度的变革,都是打着乾隆帝的旗号,由皇上出面进行的。如“议罪银制度”的实施;大臣奏章一式二份,一份直送皇上,一份(副本)送军机处;军机章京不设具体定额,而由军机大臣自选用,不必向皇帝引见;规定御史出缺,一律提名60岁以上的老臣充当等。反过来说,这一系列的变革对巩固和珅的特殊地位、钳制舆论都是十分有利的。
和珅在乾隆帝这把大伞的保护下,“用事日甚,擅作威福,大开赂门豪奢富丽,拟于皇室,有口皆言,举世侧目”。同时他还控制了官吏的诠选。据朝鲜来华使臣记载:“阁老和珅,用事将二十年,威福由己,贫黩日甚,内而公卿,外而藩臬,皆出其门。纳赂谄附者,多得清要。中立不倚者,如非抵罪,亦必潦倒。”
乾隆帝也有意抬高和珅的身份,如特意把他家从正红旗抬入正黄旗,使他家列入上三旗成员,与众不同,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乾隆帝每次出外巡幸旅途中和珅始终伴随皇上而行。据英国副使斯当东记载:和珅总是“随着皇帝御驾后面。当皇帝停了轿子差人走过沟来向特使(指马戛尔尼)慰问的时候,几个官员跳过沟去走到和中堂轿前下跪致敬。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和中堂之外,没有其他大臣和皇室亲人等跟随着皇帝陛下,足见和中堂地位之特殊”。正是由于和珅与乾隆帝的特殊关系和超乎寻常的特殊地位,以及掌握着实际大权,才使不少官员向他取宠献媚、行贿、逢迎,效忠依附。正如嘉庆帝所说:和珅柄政二十多年,“所管衙门本多,由其保举升擢自必不少,而外省官员,奔走和珅门下,逢迎馈赂皆所不免”。和珅经常挥舞着乾隆皇帝这张王牌对大臣们施淫威,“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纳贿者则为周旋,或放缓其事,以俟上怒之霁。大僚恃为奥援,剥削其下以供所欲”。对于这些以他为“奥援”的大臣们向他献媚、行贿,是否是心甘情愿,姑且不论,但他们知道在和珅身后有一个乾隆帝存在,而人们又知道乾隆帝就是权力的象征,只要乾隆帝在,和珅就会掌握大权。人们要拜倒在权力之下,拜倒在乾隆帝脚下,必然要屈服于和珅。这是那些官员们的逻辑,也是和珅的逻辑。
6.名师指点,善辨忠奸
31岁的和珅终于由户部侍郎而升为户部尚书,同时任摄政大臣,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兼理藩院尚书,又与乾隆结为亲家,儿子成了皇上最疼受的女儿的额附,和珅可谓权势熏天!
可是,正当和珅气焰熏天的时候,有一个人正在为和珅掘着坟墓,这个人就是朱珪。
朱珪,字石君,顺天大兴人,与其兄朱筠在乡试中同时中举,并负时誉。乾隆十三年中进士,时年甫18岁。初选庶吉士,后高宗乾隆喜爱其才学品行,让他做侍读学士,不久改福建粮驿道,后又升为按察使、布政使,也就是在和珅31岁、乾隆70岁的乾隆四十五年,朱珪任山西巡抚。朱珪在外做官,最是勤政爱民,视政之余,惟学问读书是好,整日埋首书房。
朱珪在家奉母治病一段时间,见母病已痊愈,还要回任,忽然乾降诏到,令他回京听命,山西巡抚由布政使毕沅署理。
朱珪在家奉母治病,见母病已痊,还要回任,忽然乾隆诏到,令他回京听命,山西巡抚由布政使毕沅署理。
朱珪大惊之余,思考着这事,虽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偶然中蕴含着必然。知道这一定是毕沅等在和珅及其他人那里使了银子,于是自己的“终日读书”竟成了过错。
经过此事以后,朱珪冥思苦想朝中的大事。回首走过的道路,求索着未来的前途。朱珪想,皇上再没有了过去的宏图大志,只以为天下安定,他总以为他做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宏伟大业,渐渐地贪图享受,终日夸示富强。和珅投其所好、讨得宠爱,以致于权宦当道,吏治腐败,官府衙门互相勾结、作弊营私。想想自己的同事同门或门生中,也徇庇同党,援引倾陷。谁若指摘这些弊端,必遭皇上迁怒,必受和珅陷害。朝廷中勋贵权臣都不敢进言,更谈不到更张现实。自己对这腐败霉变王世,绝对是无可奈何的。难道就没有希望了?若有希望,希望在哪里?
人们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朱珪要做一个识时务的人,他看到了希望。希望在哪里?希望只能在未来的皇帝身上。
未来的皇帝可能是哪一位皇子呢?
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当有人议论乾隆“贪恋禄位,不肯立储”时,乾隆曾向天下宣布:他于三十八年冬天就已经选立皇储,并且说:“此事有苍天作证。”皇储的名字密封于匣内,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嗣皇为谁?
朱珪对诸皇子一个一个地分析,渐渐地,目光集中到皇十五子永琰身上。
朱珪回想着立定皇储的乾隆三十八年的事情,这年冬至,南郊大祀,大祀当天,乾隆就命永谈代祀东陵。
清东陵位于直隶遵化县马兰峪昌瑞山。顺治帝在一次狩猎中偶过此山,见风景优美,王气葱郁,流连忘返,于是亲定此地为自己死后的万年吉地。顺治帝驾崩后就葬于此处,后康熙帝也葬于此。
以往,代皇上祀东陵者即为储君,乾隆让永琰代祀东陵,岂不是暗示永琰,他已将祖宗基业托付于永琰?还有,自他代祀东陵后,有两年的时间,无人知道永琰的去向。有的人说他被禁于宫内。可是若果真的是被囚禁了,何至于被囚禁时皇上坦然,永琰复出时皇上依然坦然而无任何波澜?也有人说,皇上为惩治他,让他去寻木鱼石,此说较为可信。
若论诸皇子人品,储位更是非永琰莫属。
既然永琰皇储君,则希望就是他身上,就要想方设法接近他。可是清制规定大臣绝不许与皇子接近,接近就要杀头。
接近他的惟一途径是做他的老师,做上书房的师傅。
如何才能谋得上书房师傅而又是皇十五子永琰的老师的职位?
朱珪目标既定,便开始行动起来。首先,他投乾隆所好,与乾隆作诗唱和。乾隆每日数首乃至十几首、几十首,朱珪把这些诗歌收集起来,合之以进献皇上,皇上大喜,便渐渐地与他翰墨来往,初时寥寥,后来频繁不绝。
然后,朱珪把乾隆的诗歌和文章全都收集过来,把它们分门别类,编缉成部函,加上注释和按语,评论那些诗歌,掩过“三曹”,比肩“李杜”。乾隆最喜作诗,说自己“伊余有结习,对时耽属咏”,“笑予结习未忘诗”,“平生结司最于诗。”
既然作诗以成“习”,便额视自己诗作高妙,而朱珪又精当地点出其高妙超绝之处,乾隆越加认为自己的诗作无论是格调、意境,还是炼字锤句,都可比肩古人而藐视当今。
朱珪仅此还嫌不够,便把乾隆的文章拿来,详加解释阐发,从思想内蕴,到篇章词句,无不涉及。阐释评说之后,又写一后跋。后跋中总结皇上论著有四大特点:
“刊千古相承之误,宣群经本传之蕴,断千秋未定之案,开诸儒未解之感。”
这几句的意思用现在的白话来说就是:改正了千古以来人们对古文经典的误解与传讹;阐发宣扬了古代各种经典中从未被揭示出来的意蕴、精髓;明断了千百年来未定的疑案;解答了先哲今儒历代学者想尽办法解释而又解释不通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