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筹交错,推杯换盏,言笑晏晏。关羽嗜酒,几杯下肚,已经是脚步虚浮,左摇右晃的状态,被灌了一肚子青梅汁的李念见关羽大醉,赶紧伸手将关羽拉扯住:“关二爷,还是别喝了歇下吧。“
”今儿得遇贤弟,为兄心里高兴,当浮一大白,快!让为兄为你斟满美酒,共话巴蜀戎马时。
“关二爷,我看你是醉了,还是趁早歇下吧!”
“我没醉!谁说我醉了”关二爷摇摇晃晃的挥开李念的双手,颠来倒去的放声大唱:“花亭上摆酒宴共同欢笑,观花景赏青梅美酒佳肴。汉天子坐江山群僚不扰,我也曾统貔貅费尽辛劳。老丞相扶社稷功劳不小,讨董卓灭吕布麟阁名标。但愿得干戈静狼烟熄了,保我主坐龙庭要比唐尧。”咿咿呀呀的戏曲经关二爷之口唱出,莫名的沾染了一层沧桑之感,让李念情不自禁生出一股视死如归的豪迈之气。
“噗通”一声脆响,唱罢戏曲的关二爷扑倒再地,胸腔没事似的发出阵阵鼾声来,一旁伺候的小童见状,沉稳的又唤了几名侍卫,有条不紊的将沉醉的关羽抬回房去。
黄月才上松柏间,红泥小炉酒尚温。前一刻还热闹非凡的花亭,此刻只留下李念一人孤零零的和自己的影子对望者。像极了刚散场的戏园,冷清的让人直发抖。
按凡间的时辰,该是初秋了吧,突然有些想念街巷间那碗热腾腾的犇牛汤了,辛辣的汤底配上几大块切得粗粝的牛肉,一口热汤下去,那股子热气能把自己的灵魂牢牢的禁锢在手心。
“客官,夜深了,我送您出门吧。夜深露重,客官请小心慢行。”小童执着一战闪着微弱烛光的灯笼,礼貌的对独自感伤的李念下了逐客令。
李念瞧着高墙外依旧车水马龙,那丈二高的魔童似乎还在门外虎视眈眈,生怕一出朱门,立马落入魔童的手掌,有些恬不知耻的开口道:“小哥,你看夜色已黑,小弟我初到贵宝地,实在不知该去哪里落脚,烦请小哥通融,赐我一席立脚之地吧,不求片瓦遮顶,无需身倚之地,只要在这高墙之内,求一片心安之地。明日一早,我便起身赶路,断不会给你们添一丝麻烦。”
“倒不是我不近人情,只是我们关府家规,绝不留任何方外之人留宿,客官快些走吧,今儿二爷高兴,多留你片刻已是逾矩,还请客官速速离去吧”。
“如此,我也不便打扰了,告辞!”李念不是个没皮没脸的人,一拱手干脆利落的离了官府,心里暗暗庆幸刚才未贪杯,不然醉的人事不醒的,只怕被小童丢到何方去都尚未可知。
离了关府,李念蛰蛰蝎蝎的捡着人少的地方躲去,可惜拐弯就被魔童擒住:“喂!我家老师有请,请随我走一趟吧。”
李念瞧着魔童那张带有孩子气的脸庞,心里一阵阵发寒,哪里肯走,那魔童见李念瑟瑟发抖,屈膝行了一礼,直接将李念拦腰抗上肩头,几步往前跑去。
李念挣扎无果,头朝下的随魔童一路颠簸,从灯火阑珊走入寂静小巷,再一处破庙前止步,扑棱棱的将李念扔下,极有礼貌的跪伏于地:”先生,弟子不辱使命,将李念请到了。“
李念好奇的朝着破庙里张望,黑洞洞的庙口里,缓缓的飘出一盏忽明忽暗的烛火:“仲永,师兄为你熬了一碗热粥,你快饮了歇下吧。”
“是,先生。”魔童恭恭敬敬的磕头退下,李念等烛火飘进了才看清,原是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执着一盏四面破洞的灯笼,亲切的朝李念见礼:“漏夜相邀小友前来,实属不该,只是等天色大亮,不知何处能寻小友,吾心中尚有许多疑问,希望小友不吝赐教。”老者双手叠于额前,朝李念行了一个大理。李念慌忙避开:“老先生,严重了,不知老先生可是要垂问心中挂念之人,若我知悉,定会相告。”
“不慌,还请小友赏脸,光临寒舍,喝一碗颜回亲手烹调的一碗热粥吧。”
“先生盛邀,不胜欣喜,如此便叨扰了。”李念文绉绉的答应了老先生的邀请,心里暗搓搓的想着,瞧着那魔童对老者恭敬的模样,可见这老先生也是个厉害人物。
一柄短烛被四面灌进的寒风吹得左右摇曳,明明灭灭的烛火印在墙皮上,晃得李念的眼睛有些刺痛。
“小友,喝完热粥,暖暖身子。”
李念瞧着四周被洒扫得干干净净的破庙,虽立危墙下,却莫名的让人感到一股安心,滚烫的热粥吞进肚里,提心吊胆的夜晚,终于在这片危墙下找到一种安全感。老者和蔼可亲的挽袖为李念添粥加饭:“小友,陋舍简寒,只以一碗热粥待之,还望小友切勿见怪。”
“老先生说的哪里话,一碗热粥佐以满室书香,足以!”
“想不到小友也是爱书之人。”
李念脸色微红,颇有些羞涩的答道:”哪里哪里,只不过是社会生存要求才逼着自己看了些书本,哪里称得上爱书之人。“
”唉,小友切不可妄自菲薄,刚小友与关云长的青梅对酒的一番言谈,仲永已全部告知于我,言语间颇有大丈夫风范,可见也是一枚雅士。“
”先生缪赞,愧不敢当。“李念连连摆手,生怕老先生高看自己。
”小友学识,吾心中自有定论,如今在下便有一肚子疑问,还望小友能给老者解答一二。“
”老先生垂问,在下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知老先生可是想问后代子孙?李念自作聪明的试探道。
“这是后话,吾心中最想知道这千百年的历史格局。”
“这个,人类诞生的时候便诞生了历史,如今人类繁衍已过亿年,不知老先生想垂询的是那段历史?”
“小友可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百家争鸣之期?”
“自然知道。”
“那小友觉得这几家的学说,对君,对臣,对百姓最为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