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陆(包括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块,包含有数量最多的互相竞争的社会。它也是拥有粮食生产开始最早的两个中心的陆块,这两个中心就是新月沃地和中国。它的东西向的主轴线,使欧亚大陆一个地区采用的许多发明较快地传播到欧亚大陆具有相同纬度和气候的其他地区的社会。
——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1937年9月10日-)
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迁移到世界各地的晚期智人创造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其早期代表有中国山顶洞文化、西亚沙尼达尔文化、欧洲奥瑞纳文化等。
中国山顶洞文化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是中国最著名的晚期智人遗址,年代距今约3.4万~2.7万年。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和埋葬尸体,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除了石器制作外,还出现大量骨器。相比石器,骨器易于成形,可以做成各种不同的特殊形状,如鱼钩、鱼叉、针等。在山顶洞遗址发现的骨针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缝纫编织工具,用于缝制衣服,制作有孔的兽牙、海钳壳和磨光的石珠等装饰品。
西亚沙尼达尔文化因在西亚伊拉克沙尼达尔洞穴发现而得名,年代大致在距今3.5万~2.85万年,和山顶洞人同时期。该文化以出土最早的石叶工具出名,包括似石叶石核和若干用石叶制成的雕刻器、刮削器,这种石叶器文化后来遍布欧洲和西亚,成为两地最常见的石器。
欧洲奥瑞纳文化因发现于法国奥瑞纳洞窟而得名,年代距今约3.5万~2.9万年,是与山顶洞人同时期世界最著名的晚期智人遗址。该遗址不仅拥有先进的生产工具,还出土了手镯、串珠项圈、垂饰、骨饰针等装饰用品,更以人类最早成熟的艺术作品而闻名。这里出土了人类最早的乐器——骨笛,还有各种动物的小雕像,其中“狮子人”是世界最早的拟人小雕像。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像也是在法国拉塞尔出土的奥瑞纳文化时期的“拉塞尔维纳斯”浅浮雕,为一个持角杯的女人。所有艺术品中最著名的是以猛犸、犀牛、野马等动物为主题的洞穴画图,在洞穴中还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油灯,供在黑暗中作画照明之用。从实用性看,这些壁画主要存在于黑暗的洞穴中,显然不是为了让众人欣赏,而应该是用于祭祀和巫术。
在图画和雕塑等造型艺术出现之前,人类只能通过语言或动作来传递信息,但语言和动作是随发即逝的,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使信息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人类开始用形象传达和记录信息,这也被认为是后来文字的萌芽。在这个时期洞穴壁画中发现神秘的抽象符号,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懂得利用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概念,被誉为最早的“原始文字”。
奥瑞纳文化出现众多的艺术作品并不偶然,早在奥瑞纳文化之前,欧洲尼安德特人时期的艺术就已经萌芽。世界上最古老的壁画就是西班牙埃尔—卡斯蒂略洞墙壁上发现的手模和盘状图案,年代在4.08万年前,而最古老的雕塑也可追溯到3.7万年前法国韦泽尔河谷地区一块大石头下刻画的女性生殖器岩雕,这个岩雕还包括马等动物的简单图形。这些最早的艺术作品的创作时间正处于欧洲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和克罗马农人(晚期智人)共存的时代。奥瑞纳文化正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人类最早成熟的艺术形式。
佩里戈尔—格拉维特文化是继奥瑞纳文化之后欧洲原始艺术的发展阶段,距今约2.9万~2.1万年前。这一时期雕像以小型动物雕刻与女性圆雕和浮雕为主,尤以石头或象牙刻成的妇女小雕像最为著名。在捷克发现的爱神维纳斯的小雕像是世界上最早的陶制品,这些早期人像都以裸露女性像为主,突出女性丰乳肥臀的特征,忽略脸部和手脚的刻画,被称为“丰产女神”。在奥地利维伦多夫发现的“维伦多夫的维纳斯”是史前时代最著名的丰产女神像,雕像采用石灰石雕成,其肥大的乳房和臀腹部体现出原始人的生殖崇拜。
佩里戈尔—格拉维特文化之后的梭鲁特文化(距今2.1万~1.8万年)和马格德林文化(距今1.7万~1.15万年)以高超的压制石器技术著称,其石器制作技术达到了欧洲旧石器时代的顶峰,并出现用石英、碧玉、燧石等珍贵石料制成的宝玉石器。在德国的遗址中发现了1.4万年前世界上最早狗的化石,狗长期在人类身边,寻找人类的剩余食物,最后和人类形成共生关系,成为最早被驯化的动物。洞穴壁画在这时期达到顶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被誉为“史前卢浮宫”)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被誉为“史前西斯廷教堂”)。洞穴中壁画共有数百幅,图像长度大多在1~3米,最长的在5米以上,其中“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中一幅“受伤的野牛”描述了一头野牛因受伤而扑倒在地却仍奋力挣扎的情景,因为壁画描绘得太真实生动,所以当该壁画被发现时,一度被认为是伪造的。
除欧洲外,亚洲史前岩画发现最丰富的地区在印度。最著名的印度岩画点是印度中央邦的皮姆贝德卡岩画点,这也是亚洲已发现的最大的史前岩画点,其中最古老的岩画可以追溯到3万年前,而远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岩画历史几乎和欧洲洞穴壁画一样古老,澳大利亚的卡卡杜国家公园岩画群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史前岩画群之一。
和欧洲绚丽多彩的洞穴壁画艺术相比,同时期的中国更注重实用的技术。在中国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罐碎片,时间约为公元前2万~1.9万年,这说明中国人不但发明了精美的瓷器,连瓷器的祖宗陶器也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陶器可以用来贮存物品,也使人们除了烧烤之外,又增加了蒸煮等处理食物的方法,同时制陶也揭开了人类继用火之后,利用化学变化改变物体天然属性的新篇章。在中国华南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后,在日本出土了1.6万年前的陶器,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也出土了1.3万年前的陶器,远东在陶器制作上走在世界的前列。
中石器时代
西欧人创新艺术,东亚人发明陶器,西亚人则发展了石器制作。在1.6万年前,欧洲旧石器晚期文化进入鼎盛的同时,西亚率先进入中石器时代,成为欧亚大陆西部的领先地区。中石器时代以普遍使用细石器为主要特色,西亚细石器由之前的沙尼达尔洞穴的石叶文化发展而来。所谓细石器是指采用间接打击法制成的小型细石核和细石叶等,它们多数是为装备骨、木等复合工具的石刃而专门制作的,是打制石器技术的顶峰。
西亚中石器文化中心位于“新月沃地”地带,该地又被称为“肥沃月弯”,是指西亚地中海沿岸和两河流域一片如同新月的土地,因和周边贫瘠的沙漠与山脉地带相比显得比较肥沃、适合农业生产而被称为新月沃野;其地西起地中海东岸,东至波斯湾,包括黎凡特、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以及北部托鲁斯山脉和东部扎格罗斯山脉的山前地区。
黎凡特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是指位于埃及以东、土耳其托鲁斯山脉山脉以南、阿拉伯沙漠以北、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以西的地中海东南部沿海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五国,是亚洲连接非洲的交通要道。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又称两河流域平原,是由东部的底格里斯河及西部的幼发拉底河冲积而成的平原,与黎凡特地区相会于幼发拉底河中游以西的地区,主要位于现在伊拉克的全境和叙利亚、土耳其与其相连的部分。两河流域东部的扎格罗斯山脉是伊朗第一大山脉,为伊朗高原和两河平原的分界线,大部分位于现今的伊朗境内,小部分北面和西面的山麓丘陵则延伸到相邻的土耳其、伊拉克境内。扎格罗斯山脉从古代的巴比伦王国与米底王国到今天的伊拉克与伊朗,一直是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重要分界。
新月沃地东南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后来巴比伦文明的诞生地。不过在中石器时代,新月沃地西北部的黎凡特地位要高于美索不达米亚。在黎凡特巴勒斯坦凯巴拉洞穴发现距今1.6~1.2万年的世界上最早的中石器文化遗址,凯巴拉文化的居民依然过着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生活,但在遗址中已经出现了被圈养的山羊和羚羊。
圈养不等于驯化,人类很早就开始圈养狮虎,但是从来没有驯化成功,只有通过选择性的培育才能将圈养动物驯化成真正的家畜。驯化的动物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它们的野生祖先。如吃人的狼变成听人话的狗,马在驯化中形体变大了,绵羊保留了绒毛减少了硬毛,猪没了獠牙,鸡鸭则失去飞行的能力,这些变化让它们脱离自然,更方便地为人类所用。
在公元前1万~前8000年,凯巴拉文化发展为纳吐夫文化,因发现于巴勒斯坦的纳吐夫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等地。纳吐夫文化已出现家犬,圈养动物现象更加明显,在个别遗址中山羊骨占全部兽骨的80%以上。其生产经济已经向着农耕的方向发展,在遗址中发现有石镰、骨制收割刀、长柄锯齿镰、磨盘、臼、杵、碓等农具,这些工具被用来采集和加工野生谷物,为以后农业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遗址中还发现了远在地中海沿岸的贝壳、珊瑚等外来物,说明已经出现长途贸易。
这时期人们开始走出山洞,建造营地,由此产生人类最早的定居村落,在伊拉克沙尼达尔洞穴附近的扎维凯米遗址是已知伊拉克最古老的村落遗址,这里有当地最早的定居房屋,地穴式和半地穴式房屋是人类最早的建筑形式。地穴式是指挖地为穴作为住房,这种房子整体均在地平线之下,穴口盖有遮蔽风雨的棚盖;半穴居式是在地穴式住房基础上,再在其上加盖房顶,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扎维凯米遗址房屋多为季节性临时居住的半地穴式圆形茅舍,考古学家推测这里很可能是沙尼达尔洞穴人类的夏令营基地,他们夏天在此设营,冬天回到洞穴中居住,展示了人类居住方式逐渐演变的进程。
除了营地式村落外,在巴勒斯坦的耶利哥也发现有一些非营地性质的长久居民点,在这里还出现了早期的地面建筑,为石砌圆屋和土坯建筑,其中还有一个神龛建筑,其中间有插立“图腾柱”的孔穴,周围绕筑石墙,墙上刻满了类似原始文字的神秘符号。除耶利哥外,公元前9000年位于叙利亚的穆赖拜特遗址是同时期最大的定居村落,面积达1万平方米,人口数百人。居民住在圆形和长方形地面建筑房屋内,在遗址内部没有发现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这些定居遗址的出现说明在农耕畜牧生产之前,人类就有能力进入定居阶段,也可这样推测,人类是为了定居才尝试栽培植物、驯化动物,出现农牧业,而不是因为出现农业才定居。
定居的出现,让人们建造长久大规模建筑成为可能。位于土耳其东南部乌尔法哥贝克力山丘上的石阵是中石器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哥贝克力石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祭坛,该遗址由数个巨石祭坛组合而成,每个祭坛由重达数吨的石柱排列成环状,石柱上还雕刻着狮、蝎、狐、鹰等动物,祭坛内还有大量的野生动物残骸。该祭坛建于1.16万年前,大致在建设这个祭坛的同时,来自外太空的彗星撞向地球,引起全球气候突变,世界各地转入严寒,在短短十年内,地球平均气温下降了7℃~8℃,被称为“新仙女木事件”。气温迅速下降导致野生谷物和猎物的减少,造成食物短缺,而要建造哥贝克力庙这样庞大的建筑,就必须聚集相当数量的人口,但是靠狩猎和采集无法养活那么多人,所以人们就开始在山上耕种野草作为确保食品供应的一种手段。信仰让人们冒着挨饿的危险,进行最早的农耕尝试,最终导致了农业的出现。从采集到耕种的转变最早就发生在这片地区,通过对麦种DNA研究表明,全世界小麦、裸麦、燕麦等所有麦种祖先——单粒小麦——最早就种植于哥贝克力附近的喀拉卡达山脉上,伟大农业革命时代也就此开始。
旧石器时代晚期和中石器时代事件年表
距今约3.5万~2.85万年前,西亚沙尼达尔石叶文化以出土最早的石叶制品而出名。
距今约3.4万~2.7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山顶洞文化是中国最著名的晚期智人遗址。
距今约3.4万~1.15万年前,在欧洲西部先后出现奥瑞纳文化(距今3.4万~2.9万年)、佩里戈尔—格拉维特文化(距今2.9万~2.1万年)、梭鲁特文化(距今2.1万~1.8万年)、马格德林文化(距今1.7万~1.15万年)创造了人类最早成熟的艺术作品——洞穴壁画、岩画和陶制雕像等,是旧石器晚期原始艺术的典型代表。
距今约2万~1.9万年前,中国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罐碎片。
距今约1.6万~1.2万年前,西亚新月沃地凯巴拉文化是最早的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山羊和羚羊骸骨,很可能是最早圈养的家畜。
距今约1.2万~1万年前,西亚新月沃地凯巴拉文化发展为纳吐夫文化,主要分布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其经济开始向着农耕和圈养的方向发展,发现有最早的定居村落。
距今约1.16万年前,西亚土耳其东南部乌尔法哥贝克力山丘上的石阵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祭坛,是中石器时代典型建筑。
距今约1.15万~1万年前,欧洲进入以法国阿齐利文化为代表的中石器时代,盛行几何形细石器,带双尖的石叶,带倒刺的鱼叉和各种彩绘砾石。由于冰期(距今3.5万~1.2万年)的结束,欧洲绘画也逐渐由洞窟转移到露天岩壁,西班牙、北欧拉文特岩画(公元前1万~前3000年)是中石器时代欧洲艺术的代表。
农业革命
已知最早的农业遗址是土耳其哥贝克力石阵以南不远处的阿布胡赖拉遗址,该遗址兴建于公元前11500年前,位于叙利亚北部,是由一堆半地穴式房屋组成的定居村落,遗址展现了狩猎采集者如何逐渐过渡到最早的农耕者的进程。最初这是一个300~400人依靠采集、狩猎为生的定居聚落,到约公元前11050年,由于气候突变,导致采集、狩猎资源的枯竭,该地居民开始尝试种植黑麦,这是目前考古所知最早的驯化作物。不过在此之前,单粒小麦可能已经在哥贝克力石阵附近种植,因为黑麦本是小麦的伴生杂草,最初驯化应在野生小麦种植出现后。由于农业的出现,阿布胡赖拉迅速扩展成一个占地近12公顷且规划整齐的村落,房子也由半地穴式房屋升格成单层的泥砖房。
随后西亚地区农业村落不断增加,驯化作物也逐渐增多,到公元前9000年前已驯化作物包括大麦、小麦、燕麦、豌豆、扁豆、无花果等。在这些农作物中,以小麦和大麦最为重要。虽然在现代小麦是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但在当时西亚,大麦的种植往往更加普遍。大麦属于粗粮,口感不如小麦,现在更多用作动物饲料和酿酒,不过由于它对盐碱化土壤的适应性比小麦强,且能生长于高寒之处,所以成为当时许多地区重要的食物来源。
黎凡特是种植业革命的中心,而黎凡特北部土耳其托鲁斯山脉和东部伊朗扎格罗斯山地就是畜牧业革命的中心。这里开阔的草原为山羊和绵羊的捕猎、驯化及牧养提供了理想的场所,这里的人们最早驯养猪、山羊、绵羊等家畜。1万年前扎格罗斯山地周边的伊朗甘吉达雷遗址、伊拉克的扎维凯米—沙尼达尔遗址分别是已知最早驯化山羊和绵羊的地方,而托鲁斯山脉南部的恰约尼遗址则发现有世界上最早的家猪。
黎凡特及周边地区成为人类最早的农牧业革命中心并不奇怪,因为这里正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容易驯化的动植物,而在非洲和美洲地区,很多动物直到今天还难以驯化。狩猎最初向农业转变的原因是出于对大自然气候变化的无奈。通过考古可知,在农业革命初期,农民同被他们取代的狩猎者相比,身高变矮了,营养变差了,疾病增多了,连寿命也变短了。但是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从采集、狩猎为主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牧业为主的生产性经济,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实现了从利用自然到改造自然的飞跃。在食物采集时代,食物来源常常是不稳定的,采集狩猎技术的提高,就意味着环境的破坏和再次迁移;在食物生产时代,单位面积养活的农业人口要远比同面积采集、狩猎人口更多,所以农业部落对狩猎、采集部落在发生冲突时有人数上的优势。而且在采集时代,由于自然资源有限,多余人就要被杀死;而在生产时代,人力可以用来生产,敌人不再被杀死,而是作为奴隶,这就促进了阶级社会的出现。
农业生产从播种到收获要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样就促进了游猎向定居的转化。于是,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村落取代了旧石器时代的流浪种群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单位,在黎凡特的约旦河谷开始出现人类最早的大型聚落。
约旦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河,源于叙利亚境内山地,向南流经以色列,在约旦注入世界上最低的湖泊,也是最深的咸水湖——死海。这条全长不到360公里的河流,却是世界上最早的城镇化中心,在约旦河河谷中央有着已知的世界第一个古城——耶利哥。
耶利哥(Jericho)又名杰里科,本意是“月亮城”和“香料城”,因为棕榈树茂盛,又被称为“棕榈树之城”。该城位于以色列耶路撒冷与约旦首都安曼之间,低于海平面300多米,是世界上“最低的城市”。该地区气候干燥、雨水稀少,全靠地下丰富的泉水才形成沙漠里的一片绿洲。耶利哥居民掌握了高超的燧石制作工具的技术,并开始制盐和出口盐。盐不但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而且在冷冻技术发明之前,人们用盐腌制食物来保存。制盐业能带来巨大利润,让低地绿洲的耶利哥迅速崛起,成为大型的聚落,为保护当地的盐矿,耶利哥居民开始建筑人类最早的城防设施。
耶利哥城的主要建筑材料包括夯土、土坯、砖泥和石块。夯土主要指通过重物砸土,挤压泥土中空隙让泥土变得结实,制成夯土墙。土坯指在模型里制成的方形黏土块,主要用来盘灶、盘炕、砌墙,在现代农村还经常看见土坯房。泥砖是这一时期最伟大的发明,这些砖是用烂泥加上芦苇再晒干的办法制成的面包砖。在公元前8000~前7500年耶利哥出现了人类最早的城市防御性的建筑——防御塔、城墙和壕沟。石砌的防御塔直径10米,高达9米,有22级阶梯可直通顶端,周边的城墙厚2米,最高超过6米,用雕凿规整的石块垒成。城墙外还有一条宽6.44米、深2.75米的壕沟,城内面积超过4.8万平方米,人口为2000~3000人,这是全人类第一座古城,而且是砖石结构,十分坚固,其遗址得以保存至今的是在耶利哥以西两公里的比宁古城遗址,前不久耶利哥居民刚举行了建城1万周年的庆祝活动。
城墙的出现为人类文明提供了更坚固的载体,除了城防建筑外,耶利哥居民建筑也处于领先位置,各居民房用土坯建成,其中较高档的方形大房间被几个小屋子围绕,屋前带有庭院,室内设有壁炉,墙壁用灰泥粉刷,地板用红色或粉红色的石灰石铺垫,上盖有芦苇编织的地毯。除了用于居住的房屋外,还有专门用于手工业的作坊和祭祀神庙,神庙内设神龛和与人同高的雕像,还有一个用灰泥塑成面部的人类头骨,眼睛用贝壳镶嵌。
除了耶利哥外,同时期在耶利哥周边约旦的艾因加扎尔遗址和贝达遗址的人口分别有3000人和1000人,外有石砌的围墙,内有土坯方形房屋,规模和城建都不亚于耶利哥,约旦河谷是当时世界农业村镇最发达的地区。
除了欧亚大陆西部的新月沃地外,欧亚大陆东部的中国也同样是农业革命基地。中国最早的农作物出现时间和新月沃地大体相同,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距今大约1.2万年的4粒古稻谷,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此外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广东英德牛栏洞也出土了1.2万年前水稻硅质体或硅石,证明中国是水稻种植起源地。水稻毫无疑问是中国农业栽培史上最重要的成果,单位面积的水稻远比小麦更高产,再加上适合农业的雨热同期季风气候,决定了欧亚大陆的东部以水稻为主食的季风亚洲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人口稠密度胜过以小麦为主食的欧亚大陆的西部地区。
除了华南的水稻栽培外,中国华北地区也被认为是独立的农业革命起源地,南方的农作物是大米,而北方的农作物是小米,北方农业革命中心遗址是河北武安的磁山文化遗址。磁山文化开始于公元前8000年,大体与西亚最早城镇——耶利哥同时期,其最早驯化的农作物是黍(也叫糜子,去皮后称黄米),其年代距今约10000~8700年。距今8700~7500年,粟也开始被种植,粟去壳后叫小米,最初由野生的狗尾草驯化而来,又叫谷子、禾、稷,在古代农作物被统称为“五谷”“禾”。“社稷”则用来代表国家,社,是社神,主管土地;稷,是稷神,主管五谷,可见粟在中国农业中的地位之重。虽然现在不管南方、北方都不以粟米为主食,但在唐代以前它却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磁山文化驯化的黍则是古代北方第二大粮食作物,唐代以后小麦才开始逐渐替代粟、黍成为北方主食。
除了驯化粟、黍外,磁山还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鸡遗址和中国最早的养猪遗址,世界上最早的家猪虽然出现在西亚,但研究表明,中国、欧洲等地的家猪是分别从当地的野猪驯化而来的。起源于中国的本土猪为黑毛猪,多用于做回锅肉,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都是起源于英国的约克夏大白猪,甚至连本属于黑毛猪的猪八戒在影视中都变成了大白猪的形象。
手工业革命
与农业革命相伴随的是手工业革命。制陶业与磨制石器的普及、农牧业的出现,被称为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标志。磨制石器和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手工业制品,磨制石器又称新石器,指表面磨光的石器。先将石材打琢成适当形状,然后再研磨加工而成。在东亚陶器的出现远早于农业,但在西亚农业和畜牧业出现在使用陶器之前,考古学上称为无陶新石器时代,或前陶新石器时代。如果单从年代上看,新月沃地叙利亚穆赖拜特遗址、伊朗甘吉达雷遗址、土耳其贝尔狄比遗址都发现有1万多年前的陶器,和农业出现大体同时,由于西亚陶器出现时间早于西亚和东亚两地之间的中亚地区,所以可以确定陶器在西亚是独立起源的。但是和东亚不同,西亚陶器并没有普及起来,这是因为人类早期陶器未经高温烧制,气孔犹存,不能盛水,所以人们更多用当地盛产的白色石膏做容器。
除了磨制石器和制陶外,纺织业也发展起来,在土耳其的恰约尼遗址发现有世界上最早的亚麻布。亚麻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植物纤维,是棉布普及之前最主要的布料。而在中国直到宋代才开始生产亚麻布,之前使用的最主要的大宗衣料为汉麻布,汉麻布属于纤维型的大麻,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之称,从宋到明才逐渐为棉布所替代。
在石器制作的基础上,新石器时代还盛行宝石制品。广义的宝石包括宝石和玉石两大类,如中国就属于玉石文化类,所谓“美石为玉”。广义的玉包括各种晶莹通透的美石,而不是特指某种石头。现代宝石学家又将玉的范围缩小,分为缅甸硬玉翡翠(硬度一般为6.5~7)和中国软玉(硬度一般为5.6~6.5)两大类。其中狭义的玉特指中国软玉,主要成分是阳起石和透闪石,我国把透闪石成分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而不是专指和田生产的玉石。软玉是中国的特产,在公元前6200~5400年的兴隆洼文化是中国最早的玉文化遗址,在这里发现了用于耳饰的圆形玉玦等玉器制品。在青铜器出现之前,玉器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礼器,新疆的和田玉、河南的独山玉、辽宁的岫玉、湖北的绿松石号称中国四大名玉,其中绿松石又称土耳其玉,是伊朗高原特产,因经土耳其运进欧洲而得名,也是这时期在西亚流行的宝石制品之一。除绿松石外,西亚还流行来自地中海或者红海的玛瑙、贝壳,阿富汗的天青石,土耳其山脉的黑曜石等宝石制品。由于当时粮食生产一般只够自给自足,所以这些宝石是当时最主要的贸易交换品,在地中海黎凡特地区遗址发现有远在阿富汗出产的天青石,说明贸易路途之远。随着贸易量的增大,许多西亚的村落开始使用一种特定的物品——算筹——来记录商品交易,成为目前保存下来的最早普遍使用的记录符号。
最早的算筹用石头制成,一个石筹代表一个计量单位。大约在公元前8000年又出现了陶筹,黎凡特的居民将陶筹制作成各种形状,呈球形、菱形等几何形状的代表一定的计量单位,呈动物、器具等形状的表示不同的事物。这一简单有效的方法加强了社会契约和交易关系,在西亚数百个新石器村落出土了数万个陶筹,这些陶筹与人类抽象计算的发明有密切关系,并对后来西亚文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贸易的流通让盛产宝石的安纳托利亚高原繁荣起来,安纳托利亚高原又名土耳其高原,位于土耳其境内,亚洲西部的小亚细亚半岛,安纳托利亚是希腊语中“上升、东方”之意,是亚欧大陆的交界地。其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西至爱琴海,东南的托鲁斯山脉是安纳托利亚高原和最早农业中心黎凡特的分界线。黑曜石是安纳托利亚高原最常见的黑色宝石,它是一种火山石岩,随火山喷发而来,对比中国软玉,黑曜石在大自然中更为普遍,软玉基本上只能做装饰品和礼器,而黑曜石却能普及工具和武器,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加泰土丘是当时西亚黑曜石的生产与加工中心。加泰土丘又名沙塔尔·休于,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7500~5400年,在遗址中发现大规模的黑曜石专业作坊和丰富的黑曜石制品,包括箭镞、矛头、镰刀、手镯、项链等50余种类型制品,这其中还包括用黑曜石制作的世界上最早的镜子。
加泰土丘除了发达的黑曜石制作外,其农牧业产品也比耶利哥丰富,牛在这时期已经被驯化,手工业方面出现了用纺轮编织的亚麻纺织品,遗址中发现的陶窑,让高温烧制陶器得以替代石、木容器成为最重要的贮存器。加泰土丘所产纺织品、黑曜石石料和陶制器及其他各类手工制品大量运往各地交换,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北部各村落出土了大量来自加泰土丘制作风格的物品。贸易的繁荣给这个城镇带来了兴旺,加泰土丘面积达13.8万平方米,遗址在一道防御的土墙内,所有房屋背靠背连成一片集群,之间没有街道,四周没门,只能从屋顶通过梯子和土台进出,同时这也是唯一的通风口,这能有效防御野兽的进攻,整个建筑群就像是一个大蜂窝,要通过彼此的屋顶才能进入自己的家。房屋以石为基,用泥砖砌成,墙壁和地面用石灰粉刷,并设有炉灶、柜子、平台和长凳,重要房间的地面铺小石子儿或卵石,居民死后直接葬在房屋下,在灶台和地板下都发现有人类的骸骨。这样的房屋遗址有1000座,学者估计此地平均人口为5000~8000人,远超过之前的耶利哥,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居民点。
加泰土丘遗址中还有一些大型房间,房屋墙上装饰有壁画、浮雕、神像和牛头等。其中有的牛头竟有四个牛角,说明人们开始神化崇拜的动物。加泰土丘壁画和以前时代壁画不同的是,过去绘画都是画在山洞岩壁上,内容多是动物画,而加泰土丘壁画是人工建筑物上最早的一批作品,且内容多种多样,不仅有动物画,还有其他狩猎、舞蹈、人物等绘画。其中一幅描绘周边双峰火山爆发的写实画,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风景画,这幅画可能蕴含着祈求火山爆发的意义,因为让加泰土丘繁荣的黑曜石正是随火山爆发而来的。
除壁画外,这里还发现了许多用大理石、方解石、雪花石膏和黏土等各种材料制作成的生动的人偶雕像,其中最著名的是加泰土丘女性坐像,发现于一个粮食容器中,描绘了一位坐在狮子扶手椅上的女性形象,被认为是象征丰收和保护食物的神。
在黑曜石制作工艺发展的同时,金属加工业也发展起来,人类最早认识和利用的金属是铜。虽然现在铜比铁稀少昂贵,但是由于天然单质状态的铁远比天然单质铜稀少,而铁矿石的熔点更高,比铜更难冶炼,这都导致铜比铁更早被人利用。在自然界中存在天然的纯铜块和多种含铜的矿物,它们大多色彩鲜艳,从外形上很容易分辨,如天然的纯铜呈紫红色(故称红铜)、黄铜矿呈金黄色、蓝铜矿(石青)呈深蓝色。新石器时代人们在寻找石料和制作石器的时候,发现了这些鲜艳而又坚韧可锻的“石头”,通过捶打方法制成了多种器物。
人类最早的铜器就是通过打制而非冶炼方法制成的,早在1万年前伊拉克的扎维凯米—沙尼达尔遗址、伊朗西南部的阿里库什遗址中就发现天然铜块打制成的铜珠,9000年前土耳其的恰约尼遗址和叙利亚的穆赖拜特遗址更进一步地出现了用铜矿石直接打制的钻孔珠、扩孔锥、别针、铜珠等物品。
虽然原始人很早就锻造使用天然铜矿,不过由于天然铜矿比宝石还要稀有,所以早期铜制品远比宝石、玉器还要稀少,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黑曜石制品兴盛的同时,安纳托利亚另一种常见宝石孔雀石也普遍流行。孔雀石是一种常见玉料,因其翠绿斑斓的色彩酷似孔雀羽毛上绿色斑点而得名,这种绿色斑纹源自其极高的含铜量,正是岩石中的铜矿物氧化产生的铜绿,把整块岩石染成绿色。孔雀石不但自身含铜量高,且多与其他含铜矿物(石青蓝铜矿、黄铜矿、辉铜矿、赤铜矿、自然铜等)伴生,因而有孔雀石的地方就有铜矿。这时期以加泰土丘为代表的安纳托利亚地区烧制陶器的技术已相当完善,出现了能高温烧制陶器的封闭式陶窑。所以人们除了打磨石头外,估计也开始尝试用火烧石看是否会产生新的发明,人们加热天然铜发现经高温后熔为铜液,可以随意成形,冷却后又变硬,能进行敲打锻造。随后人们试着加热铜的伴生矿孔雀石,从而掌握了提取铜的技术。当然把比宝石还昂贵的天然铜拿去烧,最初很可能是出于祭祀的原因,如中美洲奥尔梅克人就常将玉器作为祭祀仪式的一部分放入火中。
最早冶炼出的纯铜的莫氏硬度为3,还比不上孔雀石的硬度(5),其实就连后来普遍使用的铁(硬度为4~5)、不锈钢(硬度为5.5)的硬度都远不能和原始人常用的石器——燧石(硬度7)——相比。不过金属能普及不是因为比石头硬,而是材料耐用性的提高,没有石器易碎,而且可以修复,同时因为金属延展性好,可锻可熔,能制成形态多样化的工具,不像石头只能通过打磨加工,大小长度受石材限制,造型有限。纯铜虽然很软,但是任何形式的冷加工,如锤打锻造,都能提高铜器的硬度。冶铜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红铜时代,铜因自身的多种优良特性被制作成工具和武器,人类开始广泛使用金属。这时期石器因为廉价和硬度在生产上仍占主要地位,考古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金石并用时代,又称铜石并用时代。
作为宝石文化中心的加泰土丘也成为早期的冶金中心,在加泰土丘西边山丘展示了公元前6200~5400年从新石器时代到铜石并用时代的演变。在这里公元前6000年就有铅制饰物,公元前5800年出现铅铜合金的珠、管等饰品,在房间壁画颜料中使用的石青、孔雀蓝等表明此时已较多利用矿物原料,遗址中发现的红铜渣证明冶铜的存在,加泰土丘冶炼铜器在周边地区遗址多有发现,说明加泰铜器已成为贸易利器。
与冶金术同时出现的是彩陶工艺,彩陶是指在陶坯上用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焙烧而成。既是实用器皿,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新石器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加泰土丘周边的哈吉拉尔遗址的人形彩陶罐是这里彩陶工艺的杰出代表。
冶金术和彩陶的出现让以加泰土丘为代表的原始农业村镇进入巅峰,但同时也是衰败的开始。从公元前6000年开始,加泰土丘人口不断减少,只剩下3000人,到公元前5400年最终废弃,而在过去领先的黎凡特地区的耶利哥等遗址也迅速走向衰落,沦为荒丘,根本原因是原始农业属于“刀耕火种”,这种种植方法对生态破坏极大,若干年后土地粮食产量会越来越低,逐渐种不出粮食。等到周边的土地都开垦完毕,多余的人口就只好移居出去,如果正好遇到干旱降临,那么像加泰土丘、耶利哥等大型聚落将免不了走向衰落。
在黎凡特和安纳托利亚走向衰落的同时,也正是东部两河流域平原兴起的时候,这很大程度是受来自黎凡特和安纳托利亚的移民影响,天然降水的减少,导致人们前往低地的两河流域开始人工灌溉。人类文化中心就此转移到像两河流域这样的大河平原地区,这些区域灌溉便利、地势平坦、沃野千里,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在这些大河地区发展出不同于临时性耕作——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的长久性耕作——“灌溉农业”。灾难在给人类带来困苦的同时,也让人类再次实现了技术飞跃,灌溉农业结束了人类刀耕火种的原始迁移阶段,让一小片土地也能养活密集的人口,同时大河流域水利交通便利,便于粮食运输到指定点,为城市的出现提供了物质条件,人类由此进入长久定居阶段,并由此产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
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是古巴比伦文明的发源地。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巴比伦是最让人陌生的一个,因为现今国家没有一个叫巴比伦,巴比伦文明已经灭亡,今日位于巴比伦土地上的国家叫伊拉克。伊拉克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血管”,特指两河流域像血管一样密集的水网。两河即发源于土耳其境内亚美尼亚高原的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据《圣经·创世记》中记述,人类最早的祖先亚当、夏娃居住的无忧乐园——伊甸园——里有四条河流,其中两条就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在伊拉克南部巴比伦尼亚汇合成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为西亚最大河流,两河冲击而成的美索不达米亚(意即古希腊语“两河之间的土地”)平原是西亚最大的平原。两河平原东与伊朗高原西缘的扎格罗斯山脉为界,南临波斯湾,西与叙利亚草原及阿拉伯沙漠为邻,北面隔托鲁斯山脉和亚美尼亚高原与小亚细亚半岛分界,平原地势低平,平均海拔200米以下,从北向南降低。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高地的丘陵地带称为亚述,南部平坦的冲积低地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以尼普尔为界,南部毗邻波斯湾的湖池沼泽地被称为苏美尔,北部地区被称为阿卡德,各地区不同的名称来源于各地曾经兴起的文明。
两河流域南部的巴比伦尼亚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发源地,但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却人烟稀少,这是因为美索不达米亚降水量从北向南递减,从北部的年平均500毫米,到南部降为不足100毫米,温度则从北向南升高,巴格达七八月平均气温才34℃,而最南部波斯湾第一大港口巴士拉最高纪录温度达58.8℃,被称为世界的热极。
比炎热更可怕的是不可预知的洪水,每年春季两河上游山脉的积雪融化入河,造成河水泛滥,水量随上游山区雨雪量的多少而变化。两河流域北部地势较高,河水泛滥只能淹及沿岸地带,而两河流域下游的南部低地因洪水滞积成为沼泽地带,因两河相距较近,泛滥的时间常有交错,若遇雨量较大而两河又同时发生洪水,下游的南部低地便会成为一片汪洋。这片烈日蒸晒、干旱贫瘠、洪旱交织的荒原,资源稀缺,缺乏金属、石料、木材,其土壤又干又硬,一年中多达8个月不适合农作物生长。正因如此,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南部巴比伦地区主要居住一些渔民,而美索不达米亚北部雨水丰沛的丘陵地带则成为早期的农业中心。
两河流域东北部耶莫遗址是早期重要的农业遗址,其开始年代为公元前6750年。此处人们已经懂得运用加热美索不达米亚盛产的天然沥青提炼出石油作为燃料,并使用沥青为器物添加颜色,用作物品黏合、镶嵌、塑型材料,如用沥青把石片粘牢在木杆上做成镰刀,这是人类最早利用沥青的记录,沥青也是人类最早运用的石油产品。公元前6100年,耶莫进入彩陶阶段,其生产出的耶莫彩陶是这时期彩陶的典型代表。
公元前6000年,底格里斯河上游的两岸出现哈苏纳文化。哈苏纳村民用泥块建成房屋,遗址中发现精美玉髓珠串和小雕像以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印章。印章的出现说明社会开始出现私有化现象,印章被盖在房门、陶罐、包裹等器物的封泥上,如果打开,印泥就损坏无法恢复,可以防止保管送货员擅动,以作信验,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信物。哈苏纳文化最重要的成就是掌握了农业生产中防洪排涝和蓄水调节灌溉的技术,他们挖掘了许多水渠,与天然水塘、河流相接,用于引水浇灌离河流较远的农田。灌溉农业的出现成为两河文明诞生的关键。
到公元前5500年,在哈苏纳文化附近萨迈拉遗址发展出萨迈拉文化,典型代表是位于底格里斯河中游东岸的索万遗址,为规模宏大的定居村落。其遗址四周有防御的围墙和壕沟,内部建筑布局规整,已开始使用统一的模制砖建房,并使用天然沥青在黏土砖中做黏合剂,在所有房屋中还有一座供有“母神像”的神庙建筑。
萨迈拉文化居民已经开始普遍使用陶纺轮,手工业以雪花石制品出名,其彩陶工艺十分发达,考古上专称为“萨迈拉陶”,典型代表是绘有精美图画的雕像瓶,上面的图案包括“卐”“V”字形等后世流行符号。
萨迈拉文化在农业方面已有使用牛耕的痕迹,灌溉农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萨迈拉人是最早大规模发展防洪灌溉的民族,也正是这项技术解决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冲积平原洪灾肆虐、雨水稀少等问题,让该地区低地平川、便于灌溉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于是原本渺无人烟的南部巴比伦地区开始出现了人口迅速增加的居民点,美索不达米亚文化遗址开始逐渐南迁。
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冲积平原发现的第一个定居村落是公元前5500年位于伊拉克最南端波斯湾海岸的欧贝德遗址,这也是人类在年降雨不足100毫米地区的第一个长久定居点,所以考古学将这时期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新石器文化称为欧贝德文化。
欧贝德遗址最早是一个渔村,两河下游地区河网密布,渔业发达,由于两河南部缺乏木料,居民大都住在简陋芦苇棚内,并用芦苇造船,在外面涂上一层天然沥青防水。欧贝德居民学习北方萨迈拉文化的灌溉技术在大河边挖掘沟渠,通过不断积累和掌握防洪排涝、蓄水调节灌溉的经验和技术,成功将南方沼泽洼地变为良田,完成了从渔民到农民的转变。除种植大麦、小麦外,椰枣(俗称“伊拉克蜜枣”)也是这里重要的种植物,椰枣树耐旱、耐碱、耐热,是热带和亚热带干旱地区的理想种植物,是中东地区人们的主食之一,被称为“沙漠面包”“七个椰枣就是一顿饭”,直到现在,伊拉克椰枣产量仍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在畜牧方面,南方的湿地环境让更适合在这里生活的猪和牛成为重要家畜,而不像北部一样畜养山羊和绵羊,不过南方的总体发展程度还远不如北方地区。
黄河与长江流域
一、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其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占世界黄土分布70%)黄土高原,黄土由细小的粉沙和黏土重叠组成,非常疏松,容易被水冲走。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时流速快,带走大量的泥沙,因此成为世界上携带黄土最多的河流,不但河流变成了黄色,连黄河注入的大海也变成了“黄海”。由于黄河水中泥沙量太大,到了下游地区水流变缓,这些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升高,高出两岸地面,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几千年来,这条“悬河”好比两岸人们头顶一把随时要掉下来的斩刀。黄河平时水量不大,经常断流,不利灌溉、航运和发展渔业,但是每到夏秋暴雨季节,就变得洪水暴涨,来势汹汹,而且每次洪水泛滥的时间和洪水量都是突然和不可预见的,每到黄河泛滥之际,河水经常漫过河堤甚至改变河道,居高临下的河流将带来难以估计的灾难。十年九害是对黄河深刻的描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记载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其中包括7次大改道,每次都造成极大的破坏,是世界上吞没生命财产最多的河流。
黄土和黄河也决定了中国北方农业的特性,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暴雨冲刷侵蚀,黄河流域的降水又具有暴雨性集中的特点,突然暴发的洪灾给灌溉农业带来很大阻碍。而且华北地区在大多数年份里,不需要灌溉就有充足的雨水浇灌农作物,同时北方耐旱的粟、黍等农作物对灌溉并无严格要求,正和当地土壤、气候特点相适应。黄土的土壤特性、粟作农业和泛滥的河水使黄河流域灌溉农业发展缓慢,早期农耕者一般选择远离黄河种植,而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清理河道和修筑堤坝上,防止每年洪水泛滥所带来的危害。
虽然有种种灾害,但是黄土和黄河带来了中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海河、淮河、滦河等所带泥沙沉积的冲积平原,其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东临渤海、黄海和山东丘陵,主要位于河南、河北两省。其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路面平坦,一马平川,号称我国最完整的平原。两河流域居民只能集中生活在河流两岸,而华北地区居民却能够遍布整个华北平原。华北平原耕地面积占全国首位,其黄土又极其肥沃、土质疏松,只要用简单的木头就能开垦,种植作物毫不费力,因此,农耕者使用木制工具就能够获得好收成。
只有如此宽广辽阔的平原才能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也只有如此平坦无阻的平原才能形成长久统一的国家,为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发展至今提供必备的地理条件。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中原的主体,处于中国地理的心脏部位,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平原上的河北磁山遗址是北方粮食种植的发源地,磁山文化之后,在公元前6800年出现以河南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为代表的裴李岗文化。裴李岗居民已经住进半地穴式建筑,会种植粟米,饲养鸡猪,以手工制作红陶出名。贾湖遗址位于裴李岗遗址南部,是已知最早的北方水稻种植地,在贾湖遗址出土了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乐器——骨笛,以及用稻米、蜂蜜和水果味原料酿造出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精饮料。在遗址中还发现出土的龟甲等器物上契刻的符号,年代距今约为7762年,被称为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雏形。
除华北平原外,公元前5800~前5400年黄河中下游的农业文化还向西扩张到黄河中上游的渭河流域,出现了以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为代表的大地湾文化,它们以发现中国最早的彩陶而闻名。
二、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另一个源头,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出重庆与湖北间的三峡后才称长江,也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仅次于非洲尼罗河和南美洲亚马孙河的世界第三长河。黄河给北方地区带来中国第二大的华北平原,同样长江也给南方地区带来中国第三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无论是发展渔业、灌溉、航运,都有着黄河不能比拟的优势。同时长江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天险,所谓“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从三国的赤壁之战,到之后南北对立政权都倚仗长江天险。中国古代更多以长江划分中国南北方,而不像今日以秦岭—淮河划分。中国文明得以延续至今,长江也起了相当大的保护作用,长江是中华民族继长城之后的第二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基本北方政权一过长江,南方政权就很快灭亡。
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最早的稻作文化发源地,在湖南道县玉蟾岩蛤蟆洞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半栽培稻后,在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谷及夹炭陶器,并发现有木骨泥墙的地面建筑。在约公元前6500年,彭头山文化发展出中国最早有围墙的环壕聚落——八十垱遗址。该遗址三面有墙,外有宽2~3.5米、深近2米的壕沟环绕,围墙采用未加工的生土堆筑而成,所谓生土堆筑就是堆积在一起的土坡,土围从壕沟沟底距墙顶有3米多,底宽约5米,顶宽约2米。从沟、墙设施构造来看,这种矮墙除了用于防人和野兽外,更重要的作用是用来排涝防洪。从面积上看,八十垱遗址土城面积还不到8000平方米,和一个足球场差不多大,远不及西亚耶利哥古城的4.8万平方米,所以一般不把八十垱作为中国城市的起点。
约公元前6000年,稻作文化从长江中游扩张到长江下游地区,在浙江萧山出现跨湖桥遗址,除了稻作和制陶外,跨湖桥也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出土了我国最早涂了生漆的漆弓,这也是我国最早的生漆制品;二是发现了7500年前中国最早的独木舟,号称“中华第一舟”。从发展程度上看,新石器时期长江流域并不输给黄河流域,同为重要的农业中心。
尼罗河流域
尼罗河全长669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它是由发源于非洲中部山区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东非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这两条河流在埃及南部的苏丹平原相汇向北注入地中海,在苏丹喀土穆至埃及阿斯旺之间峡谷区河水因受浅滩和礁石影响,形成著名的“尼罗河六大瀑布”,阿斯旺大坝就建在第一瀑布处。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在埃及首都开罗段分成许多岔流注入地中海,形成河渠交织、地势低平的三角洲平原。
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就指出:“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整个埃及除北方沿海尼罗河三角洲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其他地区全部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大部分国土被荒漠覆盖,这本是一块不适合农业生产的贫瘠土地,而尼罗河给这片干旱之地注入了一条生命线,为河谷两岸带来一片富饶的绿洲。如果说中国母亲河黄河显得喜怒无常,经常制造可怕的灾难,尼罗河就是埃及仁慈安详的母亲,给埃及人民带来无限的欢乐,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6~10月都会定期泛滥。黄河流域泛滥的河水只会给两岸的居民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而尼罗河每年定期缓慢泛滥的河水却为埃及人民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从黄土高坡来的黄河泛滥后留下的是一堆黄沙,而尼罗河泛滥后留下的是从上游密林带来的肥沃腐殖土,留下厚厚一层肥沃的黑色土壤,为河谷耕地带来了理想的肥料,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特”(意为“黑土地”)。
毋庸置疑尼罗河是埃及的生命线,孕育了埃及人民,直到今天埃及依然是西亚和北非人口最多的国家。埃及人口90%以上分布在尼罗河谷和三角洲一带,正如谚语所说:“尼罗河上午干涸,埃及下午死亡。”古代埃及人曾写下这样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和两河文明一样,古埃及文明也是一个死了的文明,在考古破译埃及文字之前,人们对埃及最主要的了解来自希腊时代的作品。古埃及人并不把自己的国家叫作埃及,而是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特”,埃及这个称呼是后来希腊人的叫法,因为古埃及文明灭亡而成为今日对埃及通用的称呼。
古埃及人种和现在的埃及人不同,现在的埃及人基本都是来自西亚的阿拉伯人,虽然今日的埃及还存在古埃及人的直系后裔科普特人,不过科普特人因为和阿拉伯人频繁通婚,如今在外貌、语言上已和阿拉伯人基本没有多大差别。从遗留至今的壁画上看,古代埃及民众为大眼睛、黑发黑眼、直鼻宽脸、阔肩膀、棕皮肤、没有络腮胡的棕色人种;而古埃及统治者则大都是鹅蛋脸,身材高大、细长,皮肤白皙,属于典型地中海人种。从语系上看,古埃及语属于含米特语,含米特语分为北支和东支:北支指埃及以西北非的柏柏尔人的语言,柏柏尔人属于白皮肤地中海人种;东支指古埃及人、科普特人和东非库希特人、索马里人等的语言。从语言上看,古埃及语和今日东非埃塞俄比亚东部沿岸的索马里共和国的索马里语较为接近。研究认为,古埃及民众的祖先可能是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从埃塞俄比亚红海丘陵地带迁移来到尼罗河流域并和周边地中海人种混血形成的古埃及人。
虽然尼罗河农业条件如此优越,但是非洲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并非出现在埃及尼罗河谷,而是出现在今日的“死亡之地”撒哈拉沙漠。与今日的干枯沙漠景象不同,当时的撒哈拉还比较湿润,为稀树草原之地。撒哈拉新石器文化没有明显的农业迹象,主要遗存是陶器和岩画,其陶器制作时间早于东边埃及和北部欧洲,可确定是独立陶器制作的发源地。其岩画代表是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边界不远的撒哈拉中部的阿杰尔高原的岩石绘画,以大量的动物画出名,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史前艺术博物馆”。
到公元前6500~前5500年,西亚的农作物传入尼罗河流域,在尼罗河下游三角洲“法尤姆”出现埃及最早的农业文化。埃及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也和黎凡特一样属于前陶新石器文化,有农业没有陶器,和北非撒哈拉新石器文化有陶器没有农业不同,证明埃及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源自西亚。
埃及的农业文化只扩张至阿斯旺地区,从阿斯旺以南尼罗河第一瀑布到苏丹首都喀土穆第六瀑布白尼罗河与青尼罗河汇合处的尼罗河峡谷段,由著名的“尼罗河六大瀑布”构成的激流险滩,成为阻碍航行的屏障。险滩两岸没有下游尼罗河有利的种植条件,这里形成了与埃及不同的半农半牧的新石器文化,该地区被称为努比亚,古埃及人称为“库施”,也就是今天苏丹共和国中北部地区,这里一直是埃及与黑色非洲之间的连接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古埃及人把努比亚人描写成比他们自己的肤色黑得多的人,他们主要是来自撒哈拉地区的黑人,使用和古埃及人闪含语系不同的尼罗—撒哈拉语系,这是分布在从中非撒哈拉到东非尼罗河的语言。努比亚这个词来自埃及语中的金(nub),这里有丰富的金铜等矿产资源,也是古埃及人奴隶、牲畜的重要来源,同时通过库施他们就可以深入非洲,同那里的人民进行贸易,以换取乌木、象牙、香料、油类、半宝石和其他奢侈品。而富饶的埃及文明,也为努比亚所向往。历史上埃及多次侵略努比亚地区,努比亚也趁机征服过埃及,侵略和征服是两地关系永恒不变的主题。
农业扩张到努比亚以南的尼罗河地区就基本停止了,小麦和大麦等源自地中海沿岸的农作物无法适应当地的热带雨林和草原气候,这也是黑非洲地区迟迟未走上农业道路最重要的原因。不仅在黑非洲地区,就是在埃及尼罗河流域,由于早期农业生产力落后,而周边还很湿润,沙漠化还没开始,从事狩猎畜牧反而有更大的收益,从考古发现上看,早期农业遗址规模还比不上同时期的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虽然有印度两字,但这个河流现在大部分不属于印度,而属于印度西北邻国巴基斯坦,这是因为印度河并非因印度得名,反而是印度这个叫法源自印度河。古印度雅利安人最早用“婆罗多的土地”(婆罗多是印度传说中的一位国王)来称呼他们居住的地方,印度河的称呼则源自雅利安人梵文“Sindhu”(发音“信度”或其变音“兴都”,中国古代译作“身毒”),意即河流。后来希腊人将印度河“Sindhu”按希腊语音译为“India”(印度),并用来称呼印度河流域及其以东地区,“India”因此成为欧洲对印度的叫法,后来印度被英国殖民,“India”成为印度最普遍的称呼,不过今日印度宪法依然使用两个国名,一个是“India”(印度),另一个是“Bharat”(婆罗多)。
印度河发源于西藏高原,流经喜马拉雅山与喀喇昆仑山两山脉之间,河流冲积成的印度河平原是世界第八大平原。印度河流域和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一样大部分是亚热带干旱气候,炎热少雨、万里狂沙,而印度河也和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样滋润着贫瘠干旱的大地。印度河一年一度的泛滥给两岸的农作物带来了充足的水和肥沃的土壤。在古代,印度河是南亚文明的发源地,今日依旧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农业灌溉和生活水源,河流两岸居住着巴基斯坦80%的人口。
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和最早的农业中心新月沃地隔着伊朗高原,在约公元前7000年,位于巴基斯坦和伊朗高原的边界俾路支斯坦最先出现新石器时代农业社会。从地理和文化面貌上看,俾路支斯坦新石器文化明显是受邻近的西亚伊朗的新石器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俾路支斯坦的主体俾路支高原本属伊朗高原的一部分,连现代俾路支人也是东伊朗人的一支,其最早农牧作物也都来自西亚。历史上伊朗高原和印度河流域联系十分紧密,伊朗的势力也曾经多次统治过印度河流域,如今巴基斯坦就跟着西亚信仰伊斯兰教;印度河流域强盛时期往往向西扩张到伊朗高原,就是今天巴基斯坦也占领着伊朗高原东南的部分俾路支高原。俾路支斯坦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印度河流域就受到来自东伊朗的影响,伊朗西部山脉和新月沃地同为最早农牧业革命中心,伊朗高原和印度河流域的关系,好比黎凡特、小亚细亚高原和两河流域的关系。由于干旱导致部分伊朗高原居民向东迁移到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早期最重要的遗址梅尔枷赫(Mehrgarh)就坐落在连接伊朗高原与印度河平原的交通要道上。
梅尔枷赫遗址的人口在公元前6000年就达到1000人。公元前5500~前4800年梅尔枷赫进入二期有陶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陶器和陶窑,梅尔枷赫居民开始了最早的棉花种植,培育出亚洲棉。亚洲棉属于粗绒棉,虽然现今除了印度之外已经很少种植亚洲棉,但在美洲棉引进之前,亚洲棉与亚麻同为欧亚大陆最重要的布料,在中国元朝时期亚洲棉已经替代麻成为主要衣料。除棉花外,梅尔枷赫人还成功将当地俾路支山地牛——瘤牛——驯化为家畜,瘤牛因肩背上长有巨大的肉瘤而得名,在今日印度和巴基斯坦普遍饲养。除瘤牛外,印度河流域的人们还驯养了水牛垦田。印度水牛属于河水牛,和中国、东南亚的沼泽水牛属于不同品种,这水牛和黄牛虽然外貌有点像,但是不同“属”,不能杂交。不像黄牛在印度的神圣地位,水牛在印度教文化中代表邪恶,用于祭祀女神,不吃黄牛肉的印度却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牛肉出口国。
欧洲的发展
约公元前7000年,与印度河农业文化出现同期,欧洲希腊也出现了最早的农业文化。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也是欧洲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中心。在地理上,希腊紧连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是连接欧亚的交通要道。创造希腊最早新石器文化的并非欧洲土著,而是来自小亚细亚、黎凡特地区的西亚移民,被称为地中海民族,后来希腊人也自称为入侵者,称当地土著民族为皮拉斯基人、卡里亚人等。受气候干旱的影响,实行刀耕火种天然农业的西亚农夫,不仅开始向周边大河流域迁移发展灌溉农业,而且也开始向降雨量较丰富的欧洲扩散,继续进行天然农业的开垦工作。欧洲全年有雨的湿润气候、便于灌溉的多瑙河河水,吸引了因干旱迁移的小亚细亚灾民,他们将西亚的农业文化带入欧洲。
希腊半岛新石器文化分为北方内陆色萨利平原和南方沿岸伯罗奔尼撒半岛、克里特等爱琴海诸岛两大区域。其中北部的色萨利平原是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中心,和西亚农业先于陶器出现相同,在希腊农业也先于陶器传入,在公元前6800~前6500年为希腊前陶新石器文化时代,公元前6500年后希腊才进入有陶器新石器时代。
希腊不仅是欧洲最早的农业中心,也是欧洲农业重要的传播根据地,与尼罗河和印度河流域不同,农业传入埃及尼罗河流域后就难以扩张,由于埃及和非洲其他地区的地理隔绝性,农业种植仅限于尼罗河下游两岸,尼罗河以西的沙漠草原不适合种植农作物,尼罗河下游以南热带雨林和草原不适合西亚农牧作物生存,同样在南亚农业传播在印度河信德省以东地区基本停滞,这是因为印度河流域气候类型和西亚类似,属于亚热带干旱气候,适合西亚种植物和家畜生存,而过了印度河的南亚就逐渐进入季雨量大、长期高温的热带季风气候,不耐湿热的麦类作物在此也水土不服。
相比之下,欧洲南部沿海地区和农业发源地西亚黎凡特同为地中海气候,适合天然农业的种植,西亚农作物在此扩张毫不费力,而天然农业有迁移性的特点,而欧洲平原多、降水多,适合天然农业扩张。来自西亚的农业文化很快从希腊扩张到了整个南欧三大半岛和欧洲南部沿岸地区,南欧三大半岛自东到西依次是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和伊比利亚半岛,也是欧洲文明依次出现的地方。其中巴尔干半岛又称为东南欧地区,包括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原南斯拉夫各国等。亚平宁半岛就是意大利半岛,而伊比利亚半岛是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半岛。在公元前6400年,农业从巴尔干半岛西端沿地中海一线扩张,到公元前5400年已扩张至意大利全境并西至法国南部及西班牙、葡萄牙沿海地区。由于该线路文化陶器表面多压印几何纹做装饰,所以被统称为印纹陶文化,代表遗址有意大利北部梵尔卡莫尼卡谷地,在这里岩刻出现大量人物活动和几何符号等,至今留下了欧洲最多的超过35万幅的壁画。
地中海农业不仅在欧洲扩张,还扩张到西北非地区,由于东北非埃及尼罗河以西沙漠草原不适合农业种植,所以农业无法进一步向西扩张,但是在纬度较高、邻近欧洲的西北非地区和欧洲南部一样为比较湿润、降雨较丰富的地中海气候,适合农作物的种植。在西南欧西班牙和西北非摩洛哥之间直布罗陀海峡其最窄处宽仅13公里,约公元前5000年,欧洲印纹陶农业文化正是经此传入非洲,形成西北非的地中海印纹陶文化。
农耕社会除了在南欧地中海沿岸扩张外,也向中欧和西欧扩张,这次扩张可能源自一次灾变。公元前5500年左右,全球气候迎来一个变暖时期,地中海海平面不断上升,最终突破了西亚小亚细亚半岛和欧洲巴尔干半岛之间的地峡形成土耳其海峡,海水经土耳其海峡进入巨大的尤克森湖中,将其变成了面积更大的黑海,黑海的泛滥使得北岸欧洲的农耕社会开始迁入中西欧内陆地区。
西欧内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与黎凡特地中海沿岸气候不同,所以扩张较为困难。欧洲地区平原辽阔,但是大部分土地为森林所覆盖,新石器农夫无法开垦茂密的丛林,农业多沿着森林边缘河谷两岸扩张,河流不但提供便利的交通,同时也方便农业灌溉,欧洲密布的河流为农业扩张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多瑙河被誉为欧洲的母亲河,也是这次农业扩张的生命线。多瑙河是仅次于伏尔加河的欧洲第二长河,它发源于德国南部,自西向东共流经9个国家后注入黑海,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原始农夫正是从注入黑海的多瑙河出发,一路沿河扩张,将农业传入德国南部多瑙河的源头。在多瑙河源头南部不远处就是德国最重要的河流莱茵河,农夫继续顺着莱茵河北上,至公元前5200年,农业已达莱茵河入海口处的荷兰鹿特丹,并进一步扩张到周边法国北部塞纳河等地。因这路多瑙河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常见各种线状刻画纹,故又称为线纹陶文化。
和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干旱地区的大河流域不同,欧洲农业沿河迁移除因灌溉方便外,更是为了交通便利,同时这时期的农夫没有大面积开垦森林的能力,河谷地区的森林不太茂密,可以开展集约型园圃农业。这一路多瑙河线纹陶文化的气候普遍阴冷潮湿,在西亚、南欧的大麦加牧羊组合在此并不适用,所以该地居民以种植小麦、牧牛为主,后期出现养猪,牛被认为来源于西亚,猪则通过基因分析得出是从本地欧洲野猪驯化而来。西亚、南欧流行的泥砖房、石凳在此也被当地来源丰富的木头和茅草建成的长方形房屋和木制长椅凳取代,在更潮湿的水域地区还出现了湖桩建筑,代表有阿尔卑斯的湖桩建筑群,通过在水下竖立紧密排列的木桩,在木桩上平铺涂有黏土的木板形成建造房屋的平台,从而制成建在水上的桩屋。
在线纹陶文化中还发现有世界上最早的木结构的水井,年代约为公元前5500年,在此之前西亚黎凡特地区叙利亚戈兰高地就已经发现一口公元前6000年前用玄武岩制成的世界上最早的古井。在水井出现之前,人类只能生活于有地表水或泉水附近的地方,水井的发明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具有巨大意义。多瑙河文化的木水井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榫卯结构。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榫舌);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通过将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榫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除了这些木制水井外,线纹陶文化的长屋和干栏式建筑有些也是采用榫卯结构建成的。
在多瑙河流域最发达的农业文化为多瑙河中游地区的温查文化(Vina culture),温查文化因最早在塞尔维亚的温查村发现而得名,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5500~前4500年,主要分布在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多瑙河中游地区。温查文化的早期代表贝罗布尔多(Belo Brdo)遗址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人口多达2500人,是当时世界最大的聚落之一。其遗址内街道整齐,住房由两三间方形屋组成,地面用夯土填实,人们睡在羊毛垫子或动物皮毛上,内设有火灶,炉子上都留有特殊洞口,用于清理垃圾和灰烬,体现了较高的居住水平。
在温查文化遗址还发现有大量刻在泥版上的书写符号,已发现温查符号总数超过200个,其中约30个是主体符号,其余是变体和复合造字,大多数雕刻在护身符、陪葬陶俑、雕塑以及陶土器上。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书写符号体系,尚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文字系统。所有刻有符号的出土文物都是在神庙和祭祀场所发现的,这表明这是一种祭司专用的宗教符号,平民被禁止使用,祭司通过这种方法记载宗教礼仪、祭祀活动和殡葬仪式。
除书写符号外,温查文化的冶铜成就同样显著。巴尔干半岛中部为盛产铜矿之地,在公元前5400~前4700年塞尔维亚南部的布洛克尼克遗址(Plo?nik Tell)发现有欧洲最早开发的铜矿——鲁德纳格拉瓦(Rudna Glava)铜矿穴,拥有深达70英尺的水平巷道,在随后塞尔维亚共计发现20座公元前5000~前4000年的铜矿,铜矿的丰富使得这一地区成为早期的冶炼中心。布洛克尼克的工匠已经懂得使用蓝铜矿、孔雀石、赤铜矿等铜矿提炼颜色,并用冶炼红铜做串珠装饰和小工具,在遗址中一个金属铸炼房屋里发现有青铜铸造的凿、锤、斧等工具,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锡青铜器,不过这些锡青铜器是直接由天然混合的青铜矿冶炼而成,当地居民并没有掌握人工配比的青铜冶炼术,并未进入青铜时代。
与温查文化同时期,希腊半岛色萨利平原存在一个大规模定居点赛斯克罗(Sesklo),在公元前5000年赛斯克罗遗址面积达20万平方米,包括500~800座石基土坯房,人口为3000~5000人,规模远超除两河流域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居民能生产火焰图案的彩陶及简单冶金制品,定居点的防御城墙、公共谷仓、街道广场体现出欧洲最早的城市规划。赛斯克罗城达到全盛的同时,其周边古希腊第二座古老城镇迪米尼城(Dimini)兴建起来。迪米尼生产比赛斯克罗更富丽的彩陶,其制作风格奔放、富于变化,以回绕器壁的带纹大花之间穿插螺旋纹图案出名,被认为是希腊史前彩陶的杰作。比彩陶更出名的是它的防御建筑,建在小丘之上的圆形城堡长宽均约百米,由内至外共有6道高约2米、厚0.8米的石砌围墙,各围墙之间有横墙阻断,最里一圈墙垣结构最为厚实,其内为一中央庭院,筑有一座长11米、厅内宽约6米的麦加伦型(长方形有柱廊的)厅房建筑,是整个城堡中最重要的建筑物。这种城堡建筑是后来古希腊卫城的先驱。迪米尼的城堡显示出他们更尚武的特征,人口众多的赛斯克罗城最终惨遭迪米尼入侵而被摧毁,古希腊新石器文化繁荣时代终结了,直到青铜时代的到来才有超过赛斯克罗人口规模的定居点。
王权从天而降,落在了埃利都,阿鲁利姆为埃利都国王,他统治了28800年。
——《苏美尔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