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王玉涵吃饱了。
王玉涵道:“老师,我作业还没做。”
周青一也有了基本想法,没有更好的,那就从作业开始,一点点给王玉涵补。
周青一道:“那咱们先做作业。”
说着,二人走到王玉涵平时做作业地方。
周青一道:“我们从选择题开始。”
说着,周青一指着第一个错题,道:“这是区分用哪一个三角形全等判定。王玉涵,你先叙述四个判定全等的内容。”
王玉涵回答:“SSS,SAS,ASA,AAS。”
周青一肯定道:“对,全部对。那你用汉字叙述。”
这次,王玉涵叙述的就不熟练了,而且叙述到夹角、夹边时,明显有点糊涂。不过,还是叙述对了。
周青一道:“你画图,把每个判定在图上标出来。”
王玉涵开始画图,第一个SSS标对了。但SAS,标图和叙述就对不上了。
周青一发现,王玉涵的问题就出在这儿,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统一不起来。
周青一花了几分钟,给王玉涵讲清,又让王玉涵画一遍。这次,王玉涵很快把第一个错题改对了。
第二个错题是,添加一个条件,使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四个答案,选出一个错误的。
通过交流,周青一发现,王玉涵除了原先区分不开四个判定方法,还对这种步骤多的题,缺乏耐心。王玉涵认为其他同学,都能很快做出这种题,自己找不到简单方法,始终自己做的很麻烦,想找一种简单方法。
周青一画了四个图形,把A、B、C、D四个答案,一种种演示一遍。周青一的目的,就是让王玉涵通过实例感知到:所有人做这种简单,但步骤多的题,都需要耐心和细心,没有捷径可走。周青一把这种做题的心理,给王玉涵讲了一遍在
周青一演示完,从带来的资料中,找了一个类似题,让王玉涵做,结果做对了。
二十多分钟过去了,共处理八个错题,做了三个变式练习,王玉涵面部有难掩的笑容。周青一能体会到王玉涵的想法:作业做完了,可是真正完成,还多做了几个,又复习巩固,学到做题方法。
周青一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去下一个学生家。
赵庆书,成绩和王玉涵差不多。也是近视,有眼镜,不想戴。
不同的是,这孩子,喜欢用原先学会的方法,不愿意接受新方法。作业交,但写的“简明扼要”,找不到过程,要么乱的一塌糊涂,认不出写的啥。但考试时,会做的写的工整。看来,进步空间很大。
进门时,赵庆书正在做作业。赵庆书家有四口人,父母和一个出生两个月的小妹妹。交流中,周青一发现,自从有了老二,家人对赵庆书管理不上,赵庆书形成懒散习惯。
赵庆书知识方法上和王玉涵差不多,周青一辅导赵庆书二十多分钟后,告辞回学校。
回到学校,周青一经过苏媛媛门口时,门突然打开,吓了周青一一个激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