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七年级上课时,周青一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引导学生学习立方根之后,开始做练习题。周青一没有一次性让学生做多个题,刚开始的第一个练习只让学生求27的立方根。
这一道题大部分学生都求对了,只有一少部分同学没有求对,周青一在巡视过程中给他们做了一一指点。
第二组求立方根,周青一让他们做了两道题,一个是负8/27,另一个是负1/64。
这两道题有了一定难度,做对的学生明显不如上一道。除了带有负号之外,分数也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这次板书的学生做对的不多,在下面做的学生有一少部分。
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命的大脑真正去思考,思考的更广更深入。周青一没有讲这两个题,而是让做对的学生到黑板上讲,这样不仅让做对的学生重新复习巩固了一遍,也让学生讲自己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能更容易被同龄的学生所接受。
学生们讲的时候虽然不足,没有那么严格清晰,但是在讲的过程中,学生们还是能够听懂接受,用一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们学会了应该学会的内容。
第三组练习题周青一出了一个带分数和一个小数。带分数是三又3/8,小数是0.064。
在学生们思考做题过程中,周青一发现学生们感觉无从下手,在那犹豫了很长时间。
一段时间后崔相童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求出了它的立方根,把小数化成了最简真分数,也求出了立方根。
大部分学生还在挣扎中。
“崔相童,你把你的方法思路告诉大家。”周青一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们答案,而是让做对的学生告诉学生们怎么做,这样树立崔相童的信心,更能让学生们得到激励。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把小数化成分数来做。”崔相童的回答精炼简洁。
“哦,原来这样。”好多学生惋惜自己刚才没有想到这一个思路。
很快在黑板上做的和下面做的学生大部分做出了结果。
在做题过程中,周青一不断的指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但是因为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周青一不能够对所有的学生做出指正评价,使得有几个学生没有得到指点。
在下课前七八分钟左右,周青一给学生们发下了课堂检测题。课堂检测题的大部分题目是对前面练习的重复,只是数的大小有点不一样。
下课时,周青一不仅把课堂检测题收起,还把学生们课上做的练习题一起收齐,准备看学生们课堂做的情况,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课上没有对所有学生指正评价,课下可以对那一部分没有得到指正评价的学生练习题进一步检查,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
回到办公室,周青一在批阅完所有学生的检测题和练习题后发现。有三个学生的检测题和练习题错的类型和方式完全一样,这三个学生就是课上没有得到指正评价的学生。
这三名学生中游偏上的数学成绩。课上做的练习题他们错了没有得到指正,在学生们讲的过程中和周青一强调的过程中,他们根本没有改过来。
以前的时候周青一也发现他们三个经常讲过的题又做错了,检测时也做错了。
以前并没有引起周青一的深究,但现在发现这一现象,这让周青一不仅想到一个问题。他们是听不懂呢,还是没有听课呢?
显然不是没有听懂,而是没有听课。最起码讲过的题改过来,这是很轻松的事情,他们没有改过来,这说明他们没有听课,没有听课,再做类似的练习题当然就会出问题。
这一问题的发现让周青一解决了很久以来的一个困惑。
前面发现学生们讲过的题做错了,以为他们没有听懂。但现在终于又发现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没有听课。
至于有没有别的原因呢?周青一现在想应该还会有,所以学生们做错题不仅是一种原因,可能是多种原因,或者说一个学生一种原因。
既然发现这三个学生的这种不听课的原因,那以后应该课上特别关注这三名学生,或者说做练习题时就让他们到黑板上去做,这样肯定能关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