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在前面店铺打点,哥哥在后面的操作间整理账务。一个上午进来了两个人,这个方法并没有奏效,其实是因为那两个人比较识货。到下午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年轻人,在店里转了一圈后,他看到了那台展示的液晶电视机不错,于是问道:“喂!老板,这台液晶电视多少钱?”作为伙计的弟弟再次假装没有听见,依然忙自己的。于是那个年轻人加大嗓门又问了一遍,他才反应过来。
他抱歉地说:“对不起,我是新来的,耳朵不太好使,这台二手液晶电视机的价格我也不太清楚。您稍等,我问一下老板。”
说完他冲着后面大声问道:“老板,那台很新的刚收来的二手液晶电视机多少钱?”
老板回答:“3300块!!”
“多少钱?”伙计又问了一遍。
“3300块!”
声音如此大,年轻人听得很真切,当然,他心里觉得价格太贵,不准备买了。而这时,店员憨厚地对这个年轻人说:“老板说1300块。”
年轻人一听,激动得差一点没晕过去,心想肯定是店员听错了,想到自己可以省下足足2000块,还能买到这么好的一台液晶电视机,于是心花怒放,害怕老板出来就不卖给他了,于是匆匆付钱买下就离开了。
就这样,一台放了太久都没卖出去的二手液晶电视,按照比收购价高40%的价格卖了出去。
【点评分析】
以上的案例中,两兄弟就是利用了这个年轻人爱占便宜的心理特点,成功地将二手液晶电视机以很高的价格卖了出去。对于爱占便宜型的顾客,可以善加利用其占便宜心理,使用价格的悬殊对比或者数量对比进行销售。占便宜型的顾客心理其实非常简单,只要他认为自己占到了便宜,他就会选择成交。
【方式和策略】
每到节假日或特殊的日子,商场、家电卖场等各大卖场都会不约而同地打出打折促销的旗号,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消费,而往往折扣越低的商店中,人越多。很多人明明知道这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依然争先恐后、雀跃前往,以求买到比平时便宜的商品,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占便宜心理。爱占便宜是人们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倾向,在日常生活中,物美价廉永远是大多数顾客追求的目标,很少能听到有人说“我就是喜欢花更多的钱买同样多的东西”,用少量的钱买更多更好的商品才是大多数人的消费态度。
爱占便宜追求的是一种心理满足,无可厚非,且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具有这种倾向,唯一的区别就是占便宜心理的程度深浅。我们所说的爱占便宜的人,通常是指占便宜心理比较严重的那部分人。
销售过程中,这类顾客不在少数,他们最大的购买动机就是是否占到了便宜。所以,面对这类顾客,销售人员就是利用这种占便宜的心理,通过一些方式让顾客感觉自己占到了很大的便宜,从而心甘情愿地掏钱购买。
利用价格的悬殊差距虽然能对销售结果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多少有一些欺骗顾客的嫌疑。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牢记一点:销售的原则一定是能够帮助顾客,满足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做到既要满足顾客的心理,又要确保顾客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顾客在知道真相后的气愤和受伤感,保持和顾客长久的合作关系,实现双赢结果。
【专家建议】
适度地使用价格差来满足爱占便宜顾客的心理需求,可以促进销量,当然,切不可过分欺骗顾客。
针对叛逆型顾客:使用“饥饿营销”方式勾起他们购买欲
【场景】
某家电销售公司的销售人员小邵,负责A、B两个系列燃气灶的市场推广。一天有个顾客前来咨询燃气灶情况,并想试试不同款式的燃气灶性能。而这时库房里面恰巧没有A系列的燃气灶了,在引导顾客进行产品试用的时候,他向顾客解释说:“B系列的燃气灶您可以试用一下,但是A系列的燃气灶在前两天已经卖完了,所以仓库里面没有货了,所以如果您要选择的话,可能就剩下B系列的燃气灶了。”
这样说过之后,在这位顾客的心里会产生这样一种想法,那就是“既然A系列的燃气灶已经卖完了,就说明A、B两个系列的燃气灶相比,A系列比较好一些”。有了这样的心理,在看过B系列的燃气灶之后,顾客更加觉得A系列的燃气灶好,但是既然已经没有货了,只能怪自己来得太晚了,于是顾客带着几分遗憾离开了。
过了两天,销售人员小邵主动打电话给前两天来看燃气灶的顾客,并兴高采烈地告诉他一个好消息:“您现在可以买A系列的燃气灶了,因为今天厂家终于又生产了一批这个系列的燃气灶,而当时我发现您对这个系列的燃气灶也比较喜欢,于是就通知您一下了,您看您还需要购买吗?”
顾客听到这样的消息,十分高兴,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感觉。既然机会来了,一定要把握住,于是他迅速地与销售人员小邵完成了这次销售。
【点评分析】
场景中的消费者是一位叛逆型顾客,由于A产品缺货,这位消费者就认为是因为A产品卖得好才缺货的,所以无形之中就认为B产品一定不是好货,因此拒绝购买B产品。销售人员小邵也十分聪明,他深知,只要A产品来货且顾客还没有购买的话,那么这位顾客一定会继续购买A产品的,于是一个简单的电话提醒,就促成了一桩生意。
【方式和策略】
想一想,作为消费者,当有人向我们强行推销某种商品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很反感,第一反应便是拒绝?而作为销售人员,当我们向顾客推销的时候,怎么说他们都不买,而有时候我们决定不卖的时候,他们反而追着要买?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到底为什么?
这就是叛逆心理在起作用。人们不会拒绝自己去改变,但大多数情况下一定会拒绝被别人改变。
一般情况下,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自己最初的理解和想法,也会自己通过分析、判断做出决定和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是自主的,因为没有人会希望受到别人的指使或限制。所以,当有人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决定或要把他的意念强加给这个人的时候,就会引起此人强烈的逆反心理,在这种心理的促使下,他会采取相反的态度或者言行,以保证自我安全及维护自尊。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是人们的一种自我保护,是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威胁而树立的一种防范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逆反心理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差别只在于逆反程度的不同。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会遭遇顾客的逆反心理,即销售人员越是苦口婆心地推荐产品,顾客就越会拒绝,销售人员想要卖掉产品的欲望越强,顾客的逆反心理就越强。
例如,在实际销售中,有很多销售人员为了尽快签单,往往采取穷追猛打的策略,一味地介绍产品,劝导顾客购买,以为通过密集轰炸就可以搞定顾客,却不知道这恰恰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使顾客产生逆反心理,打定主意不购买。我们知道,在与销售人员接触的时候,顾客常常怀有戒备之心,如果此时只是一味强调己方产品如何好、如何实用等信息,顾客反而会更加警惕,因为害怕受骗而拒绝接受。
相反,当顾客的兴趣点或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反而会更加刺激他强烈的需要及想要得到的欲望。越是得不到的东西,人们往往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人们反而越想接触;越是保密不让人知道的事情,人们也会越想知道。
销售人员应紧紧抓住逆反心理强烈的顾客的心理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销售策略及沟通方式做一些调整,利用顾客的逆反心理达到销售的目的。在具体的销售过程中,顾客逆反心理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反驳。这是在顾客身上最常见的逆反心理表现。顾客往往会故意地针对销售人员的说辞提出反对意见,让销售人员知难而退。
2.不发表意见。这种逆反更难以应付,因为在销售人员苦口婆心地介绍和说服的过程中,顾客始终保持缄默,态度也很冷淡,不发表任何意见,销售人员也就无从反驳或引导顾客。
3.高人一等的作风。不管销售人员说什么,顾客都会以一句“我知道”来应对,意思是说,我什么都知道,你不用再介绍了。这样的顾客往往会给销售人员带来一种很大的压力。
4.断然拒绝。在销售人员向顾客推荐时,有的顾客会坚决地说:“这件商品不适合我,我不喜欢,让我自己先看看。”
优秀的销售人员会第一时间察觉顾客的逆反心理,从而不着痕迹地结束自己滔滔不绝的介绍,改变销售策略,从照顾顾客的内心感受开始,让顾客的心理得到放松,从而提高销售成功的几率。
【专家建议】
对于叛逆型心理的顾客,可以通过“饥饿营销”的方法来勾起顾客强烈的需要及想要得到的欲望,从而促进销售工作的顺利完成。
针对外向型顾客:说话不拖泥带水,做事干净利落
【场景】
小杨是北京中关村XX电子城的一位LED电视机销售人员,一天上午他接到一位顾客方先生的电话,咨询是否有XX型号的电视机,待小杨确认有货并报了一个价格之后,顾客约定下午3点前来看货,如果一切正常,就将电视机买走,并留了小杨的手机。小杨最近一段时间的销售工作进展得很不顺利,前来卖场的很多顾客都是只看不买,打电话预定的顾客更是不断地放鸽子,他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成功,心里忐忑不安。
下午2:50分,小杨的手机响了,竟然就是上午打电话要前来看电视机的那位方先生!他意外地发现,方先生已经到XX电子城的楼下,只是小杨店面不是很好找,这让小杨感到受宠若惊,异常欢喜,他想这应该是位比较和善而且很守信用的顾客。
果然,方先生对小杨非常热情,并且主动和他聊天。小杨在与方先生沟通的过程中,仔细观察方先生的言行举止,并做出判断:方先生是一个不拘小节、性格外向的人,应该很容易交流。于是小杨也不再拘谨,而是顺着方先生的话题,迎合方先生,侃侃而谈,并巧妙地把他引到LED电视机的话题上。
中间小杨还穿插了几个自己做销售过程中比较有趣的故事,使方先生把注意力完全转移到自己及自己的产品身上。对于方先生关于电视机产品的一些提问,小杨总是很清晰准确简洁地给以答复,说话不拖泥带水,给方先生留下了业务专业、行事干练、自信诚恳、精神饱满的好印象,因而更加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方先生将自己对于LED电视机的想法向小杨说明,小杨很快就针对他的想法推荐了另一款比较适合方先生的LED液晶电视,让方先生很是满意。最后,方先生很痛快地购买了那台LED液晶电视,当然,这也给小杨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点评分析】
场景中的方先生是一位很乐观的外向型顾客,做事干净利索,小杨的专业能力比较强,说话不拖泥带水,此时二人的性格比较一致,因此很容易就促成了这次销售工作。外向型的顾客就是这样,只要自己喜欢、心情舒畅,就很容易达成交易。
【方式和策略】
在一般情况下,相对于沉默内敛的内向型顾客,大部分的销售人员更喜欢与开朗健谈的外向型顾客打交道,但在成交的时候,却发现外向型顾客也并不好“对付”,往往是销售人员还在介绍产品,顾客就直接离开了。为什么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