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又一春,春去秋来再一年。
云雾峰云雾之下,在一块突出的玄武岩上,一道人影正手持一把柴刀随意挥洒。
一丈见方的玄武岩上刻着上百个脚印,这道人影错步踩着那些脚印,身影忽左忽右,每一次的落脚,都能踩在那刻着的脚印之内。
封亦与阿泪相伴已三年,这三年来,封亦由一个不懂武功的少年,进展成现在可以随意挥洒武功的青年。在隐含在黄帝译经中的神度幻境帮助下,在阿泪的精心调教下,封亦用三年的时间步入一流高手的境地。
“封亦。”
正在练武的封亦听到阿泪的呼唤,忙停下来,说道:“阿泪,是不是吵醒你了?”
“没有,这次我又睡了多久?”
“两天两夜。”
一直以来,封亦都以为阿泪可以不用休息,直到一年前,阿泪突然说她想休息会。那时封亦才知道,原来阿泪也会有累的时候。不过,那一次阿泪只休息了半个时辰就醒来了。
“封亦,看来你的武功又进展了不少。”
对于阿泪现在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这种情况,封亦是越来越担心。
“阿泪,你没事吧?”
“没事,你别担心。可惜神度幻境不能教你内力,不过三年来你能打通十一条经脉,也实属不易。修练内力要讲究循序渐进,切不可贪功冒进。内力越往上练,进度也越慢,这是正常现象。当你练完十二经脉,进入脉级之后,想要更上一层,将更为艰难。”
封亦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像老大哥曾说过,他练了一辈子武了,才打通任督二脉,可见这武功越高,想要突破也就越难。”
“封亦,如今这错影步法你已非常熟练了,接下来,你可以试试从一号脚印直接走到五号甚至是十号脚印,而不必一直墨守成规地练下去。放心,神度幻境会告诉你怎么练的。”
“嗯,我知道了。”
“那套刀法你练得怎样了?”
“阿泪,我可以练给你看。”
说完,封亦手中柴刀一挥,配合错影步法,如行云流水般使出一套刀法。虽然没有像阿泪控制柴刀那般一刀挥出便闪烁着刀光,但熟练程度已不言而喻。
“不错,只要你内力达到一定境界后,你再使出这套刀法,威力定然不在我之下。”
“阿泪,这套刀法叫什么刀法?”
“我也不知道,当时我也只是随意挥洒出来的。”
封亦想了想,说道:“要不这样吧,这套刀法我们就叫神仙刀法。因为,是一位神仙新创出来的。”
“我可不是神仙,而是一滴眼泪。不过,只要你喜欢,叫什么都可以。”
“那就叫神仙刀法了。”
“你老大哥的六合神功呢?你练得怎样了?”
“阿泪,你看着。”
封亦朝着石壁一掌拍出,顿时碎石横飞,石壁上出现一个掌印。
“不错,封亦,你通过这刚字诀拍出的一掌,威力至少相当于是一脉级别高手打出的威力。好啦,今天就练到这吧,今天要不要去关镇?”
“要去,昨天已经采好了一筐药草。”
“那还不走?”
于是,封亦转身进入山洞,将柴刀收入一副刀鞘之中。这是三年来封亦用一块黑檀木特意为柴刀制做的刀鞘。将柴刀挂在腰间后,背上一筐药草走进云雾之中。
对于封亦武功的进展,阿泪自然是清楚的。只是,为了让封亦更上心地练武,阿泪只要醒来,每天都会叫封亦练一遍给她瞧瞧。
其实,封亦现在完全可以不必采药为生。因为这三年来,封亦存放在山洞内的银子便已超过万两。
封亦也已经明白,自己之所以能一天采上百株九死还魂草,其实是阿泪用生命源力让九死还魂草在自己面前快速生长出来的。
自从封亦知道这一情况之后,便制止了阿泪这种行为,但为了让封亦能多出点时间练武,阿泪依然时不时给封亦一些惊喜。对此,封亦也是毫无办法。
一路下来,封亦遇见好几批同样上山采药的人,其中包括当年在圣人堂当伙计的小辉。江南有个姓苏的财主高价收集这一带的九死还魂草一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这使得进山采药的人多了很多。
封亦不停地与那些人打招呼。毕竟,封亦是这附近一带所有人心目中的偶像。不但武功厉害,采药也比谁都采得多。
那些人看到封亦背上满满的一筐药材,无不露出羡慕的眼神。就单单这一筐药草,估计就够他们采上半个月了。
没多久,封亦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圣人堂中。
如今在圣人堂坐镇柜台的是小兰。
小兰如今也十六岁了,已经是个婷婷玉立的大姑娘了。
镇上多数姑娘像小兰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是抱娃的年纪了。
陶家营指挥使陶浩峰倒是想把小兰收入陶家,然而小兰对陶浩峰却是越来越厌恶,每次一见陶浩峰就没有好脸色。
“封亦,你来啦!”
一看到封亦走进圣人堂,小兰忙从柜台后面出来,帮封亦解下背上的药筐。
“哇,封亦你好厉害,又有这么多!”
封亦笑着说道:“还有三十二株九死还魂草。”
“嗯嗯,我给你算钱。”
小兰重新回到柜台后面,一面翻看着筐里的药材,一面对着算盘一阵噼里啪啦。
随着江南苏家经常来关镇收购九死还魂草,圣人堂的入帐也多了起来。
三年前,田智拿个几十两银子都觉得困难,如今一次拿一千两银子都不算个事。
而对于小兰的为人,田智是相当放心,所以就将所有的钱财都交给小兰管理,这样出帐和入帐都很方便。加上小兰天资聪明,很快就学会了算帐,这三年来把圣人堂打点得是账目分明,井井有条的。
这三年来,每隔半个月,就会有一辆苏家的马车过来取九死还魂草,不过都不是封亦三年前所见的那辆马车,驾车的人也不再是独孤望,而是两个中年男子,一个叫阿福,一个阿寿。
那两人每次来取药时,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喜欢斜着眼睛看人,仿佛关镇上所有人都必须臣服于他们脚下一般。不过,他们确实有骄傲的资本,正是因为江南苏家,这一带的老百姓才能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可以说,这三年下来,远在江南的苏家在这一带老百姓心中的份量已经超过了当地的土皇帝陶家庄陶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