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刘秀希望死后葬于邙山。但是担心,儿子一生与自己作对,死后的意愿不被尊重,于是,故意要求将自己葬在黄河中。
刘秀以说反话的方式,希望逆反的儿子满足自己归葬邙山的愿望。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汉明帝刘庄觉得自己一生都与父亲作对,有些惭愧。这一次想要认真地尊重一次父亲的意愿。于是,在刘秀过世后,就将一代名君——光武大帝葬在黄河里了。
说来也怪,刘秀的灵柩刚刚安葬入水,黄河水便向北滚去,将水中的陵墓露在岸滩上。从此,光武帝刘秀的陵墓就留在邙山与黄河之间了。
按照历史传统,几乎每位帝王在继位时就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墓。墓葬其实早就在准备。
据《晋书索綝传》中所说:“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这就是说,汉武帝刚登基不久,就动用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品的费用。
由此可见,帝陵不可能在死后才选址建设。因此,在黄河边的这座墓地是否真是刘秀墓地,姑且存疑。
专家的理由是,其一,此墓位于孟津铁谢村,所在位置距汉魏故城的里数远远超过了《帝王世纪》记述的十五里;其二,史载:原陵在“临平亭之南”,而临平亭应在邙山的送庄乡一带,并非目前铁谢村。其三,铁谢的海拔较低,不符合帝王择陵“枕山蹬河”的风水条件。
那么,如果这里不是刘秀墓地,真正的原陵又在何处呢?
2009年,洛阳一条高速公路改扩建,将横穿邙山墓葬群所在区域。考古学家对几座大的坟冢进行考察;这些坟冢被认为是汉室帝陵,但是岁月风云变幻,墓主身份扑朔迷离。
那么,真正的刘秀墓,是否就在其中呢?
刘秀曾诏曰:“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刘秀要求自己的陵墓仿照西汉文帝与窦皇后合葬的灞陵为样板,但不像西汉其他诸陵那样营建巨大的覆斗型坟丘。
因此,对墓的形制,刘秀定为“令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其用意就是,在邙山上模仿自然山丘的形状,并引入流水,久而久之,使陵园与周围自然融为一体,令盗墓者难以发现。如此一来,去掉覆斗型边缘的人工棱角,一种半球形的、外观类似于小山丘的封土形制就这样悄然诞生了。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这种思路其实与道家思想有一种新的暗合,主张清静无为,回归自然。
中国古代的都城制度,陵墓制度都有一个指导思想,叫天人合一,人与山川自然融会贯通,墓葬墓冢的形状大体有两种,一种圆形,中国古代有天圆地方的观念,圆形象征天,还有的墓冢啊,大的墓冢中有覆斗形,这斗啊这覆斗的斗啊,是天上的北斗,那么北斗星它是天体的象征,下面的墓室啊,一般都是长方形,方形象征地,上面为天下边为地,中间啊,是安放着逝者的棺木,天地和中间逝者的棺木,这就形成了天人合一这样一个观念。
邙山以南汉冢陵区,现存有5座独立大冢。其中有4座大致成南北一线,它们是送庄乡三十里铺村的大汉冢、平乐村的二汉冢、三汉冢、刘家井大冢。
而其中,无论封土直径还是规模,都要数大汉冢为第一。但如今的大汉冢前竖立一个今人迷惑的碑刻,上写该陵为安帝恭陵。但是,专家怀疑,大汉冢才可能是真正的刘秀墓——原陵。
据《魏书》记载,北魏太和二十年夏,“营方泽坛于河阴。遣使者以太牢祭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这段史实,讲的是北魏孝文帝于黄河岸边,建“方泽坛”。用于对汉帝的祭祀。
关于方泽坛,《周礼》中有记载:“夏至祭地于泽中之方丘。”所谓方泽坛,就是古人于河滩平坦之地,以土筑建的高台。用于祭祀。
孟津铁谢一带,北魏时属河阴之地是洛阳以北、黄河南岸最大的泽中平原,正符合建方泽台的要求。
而黄河边这座所谓的原陵经长年风雨的冲刷与后人的增修,虽已成圆形,但仔细观察,其方形之迹仍可辨识;然而邙山上的汉冢都是圆形未见方形者。因此,专家认为,这可能正是北魏孝文帝所筑之方泽坛。而在宋代,将此处开始误认为“刘秀墓”。
张鸿亮,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领队:现在我们脚下的这座封土墓,俗称大汉冢,在他的南部,依次有二汉冢和三汉冢。
根据考察,大汉冢形制符合刘秀遗诏要求;与其他汉冢比,其所在位置最高,规模最大,其他东汉帝陵均在其周边分布,符合东汉开国皇帝的地位;送庄乡的位置,与汉魏故城的距离,也符合史书。
所以说,结合目前的考古情况和文献的记载,我们认为大汉冢很可能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