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这一词,第一次知道是在金学峰的《老乡》一歌里,懵懵懂懂知道老乡的概念,单方面认为我们村里的人都是老乡,很狭隘。再次知道“老乡”一词是在进入大学校门时,那时候有很多老乡聚会,社团活动等,那时候的“老乡”意义范围又广了,包括了整个省份。如今“老乡”一词再次被提起,它又有了不一样的范围和意义。
“老乡”一词在中国人心中有什么意义呢?“老乡”在《国语辞典》中有两个解释:一、习惯上随口称呼不认识的人。二、同乡。在建国前“老乡”多用于第一种释义,你在各种抗日神剧中都会发现其中中共党员扮演者常叫不知如何称呼的农民叫“老乡”,现如今多用于第二种释义——同乡。就现在而言,“老乡”其实是相对概念,是面对“外人”来说的,出县城,同一镇、村的人叫老乡,对于国内而言,一个省的也叫老乡,出国,两个中国人也叫老乡。
现在,我们说老乡,总是代表着我们不在故乡而在异乡,而关于异乡的解释,我只是在某篇文章中有了新的感受,文中说:作者在北京认识了一位从台湾到大陆工作的记者,那天在饭桌上他引用了这样一句话:「在美国,我们是『中国人』;在大陆,我们是『台湾人』;在台湾,我们是『外省人』。」那种「永远都是异乡人」的感觉很是挺击中心口的。这一刻我意识到归宿感对我们多么重要,归宿感是幸福感的基础。
已是故乡过客,却非他乡熟人。
总有人说“从前马车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吐槽“当代爱情的巨轮说翻就翻”,然而他不知道,火车很快,邮寄很捷,带给我们更多看得见看不见的情感遗失。坐上火车,限重,我们带不走太多的东西,我们选择乘上火车的一刻,我们必须丢掉我们最重的东西——故乡的人和故乡的情。也就在这一刻,我知道了异乡有一个物种叫老乡,有一个群体叫老乡。大时代下,总有很多东西产出,也有很多东西在消失。老乡这个群体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互帮互助,真心相待到漠不关心,冷眼旁观,是什么改变了原本的东西?是物?是距离?是相处?还是人性?
再次提起“老乡”,已没有多少激动情绪。对现代人而言“老乡”更如同一家商店里挂着同一品牌的不同款式,互不相干,只是在同一家商店,挂着同一标签的独立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