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许多人哀叹着厌倦了钢筋水泥浇铸的丛林和喧嚣浮华的生活,向往返璞归真,但能有几人真正做得了隐士?更多的人为了功名利禄,疲于奔命,最终“身不由己地”选择了于滚滚红尘中随波逐流。而能够在这恬静安适小岛上,抛开芜杂世俗的纷扰,细细地品味生活,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实为人生的一种境界。
楚国之旅
无论多么久远的历史,如果你钟情于它,执意要走近它,那么,一段文字、一件文物或是一个场景就可以为你凿开一条穿越时空的通道,并带你进入另一片神奇而广袤的天地……九龙湾。风月楼。一个细雨霏霏的午后。一台楚风楚韵的乐舞即将上演。当我正在纳闷一袭薄纱古裙、浅笑嫣然的主持人为何不用“麦克风”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编钟(复制品)敲击的古曲《楚殇》已经响起,紧接着《渔舟唱晚》、《欢乐颂》等曲目相继奏起。《楚殇》激越悲伧,仿佛可以看到屈子江畔行吟;《渔舟唱晚》将人们带到微波荡漾、江鼓钟楼、明月花影、渔舟回澜、归舟桡鸣的诗情画意之中;《欢乐颂》则让人们见识了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和谐之声。
编钟那洪亮豪放、庄重肃穆、典雅纤巧的神韵,把我带回到2400多年前的楚国。灯火辉煌中,我似乎看见曾侯乙也在凝神静气地欣赏音乐,而楚昭王的儿子楚惠王熊章为报答救父之恩,将制作精美的编钟赠予曾侯乙的一片赤忱之心也彰明较著。
表演穿插演奏古筝、埙、笛子、唢呐,可谓仙宫古乐,琴瑟合奏,相得益彰。着古代服饰的妙龄舞女貌若芙蓉,身如柳枝,似仙女下凡。当演出结束,情绪久久不能回转。然后再去体会主持人不用“麦克风”这一细节,才明白这些演员的职业操守是那样严谨而周密,他们既是对历史也是对观众的尊重。这样,欣赏者在毫无质疑和障碍的前提下,有如观看立体电影一样身临其境,一下就能融入到纯粹的楚风楚韵中,去尽情享受这一道独特的精神套餐。春秋战国时期不会有“麦克风”,这是出于细节的考虑。在荧屏大手笔《汉武大帝》里,汉武帝一句“是爸爸逗你玩儿还是你逗爸爸玩儿”,当时就觉得别扭,现在想来还是有些穿帮的遗憾。
平生第一次聆听编钟的天籁之音,它是如此震撼心灵,直教人如痴如醉。堪与古埃及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巴比伦空中花园等世界奇迹相媲美的编钟,无不折射出那个遥远时代中华文明所创造的辉煌,和它带给人类独创性的永恒的精神财富,也让我领略到楚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的鼎盛和它不容小觑的诸侯强国历史地位。
据说,印度曾被许多国家看不起,但自从出现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之后,世人便对印度刮目相看,印度人因泰戈尔而自豪。27年前,编钟的出土使得楚国更加受到世人瞩目,今天的我们又怎能不为自己生长在荆楚大地这片热土而骄傲?
铭记石牌
石牌峨峨,江水荡荡,英名不灭,地久天长。
据《东湖县志》载:江南有巨石横六十七丈,如牌筏,故名石令牌,石牌地名即由此而来。
悠悠的江风自远处吹来,秋雨霏霏中,与故人重游故地,与三年前相比不由得暗自感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里不仅新添了旅游景点,丰富了旅游项目,旅游设施亦更加完善。置身其间,在尽情领略绮丽风光,亲身感受峡江浓郁风情的时候,你完全想像得出,这里的旅游文化工作者几年来在这片热土上抛洒的汗水与艰辛。为了吸引世人的目光,他们殚精竭虑,筚路蓝缕,不断创新,永无止境……。然而,无论怎样的能工巧匠,一段厚重的历史却无法更新与改造。高大伟岸直指苍穹的石令牌,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巍峨的青山见证了战争风云——一场被西方人士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的保卫战,我们只能以某种方式去记住它。于是,“石牌抗战纪念馆”应运而生。徜徉在纪念馆,目睹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革命文物,一下就把我们带进了烽火弥漫的悲情岁月之中。一个个英雄的名字让我们肃然起敬。烽烟里猎猎飘扬的旌旗犹在眼前,战场上此起彼伏的炮火声、呐喊声犹在耳边……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时至今日,曾经的伤痛依然存在,保存至今的炮台、石刻向人们昭示着当年战斗的惨烈。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边上,擎天柱一般矗立的石令牌和抗战纪念碑时时警醒我们,即使行走在奇幻秀美、鸟语花香的青山绿水中也无法完全沉醉,因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段辉煌的历史,不会忘记为抵抗侵略者而英勇牺牲的先烈,更不会忘记隐藏在这段历史背后的深刻教训,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记住石牌,记住它的昨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把握它的今天,居安思危,珍惜拥有;创造它的明天,前程似锦,灿烂辉煌。
女儿会
已是深秋时节,满山的红叶把鸣翠谷渲染得分外迷人,宛如五官精致的少女的脸蛋被涂上一抹胭脂,顿时愈发显得娇羞妩媚,轮廓分明。
正是这片象征热情与吉祥的红,迎来了一群或优雅或沉静或高贵或睿智的女子。共同的梦想—一对文学的痴迷使这些女子有缘走到一起,早就熟悉的,刚刚认识的,没有太多的语言,已是其乐融融。
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她们走出钢筋水泥浇铸的丛林,暂时卸下肩上的责任,来到鸣翠谷这仙境般的世外桃源,身上的每一个细胞似乎都变得活跃起来。在八面来风楼,她们吃野菜宴,观看“弯管子艺术团”表演,唱一曲卡拉OK,跳一段优美的舞蹈,全然没有平日的拘泥与束缚。漫步在森林氧吧,掐一朵芙蓉花戴在头上,人面芙蓉相映红。遇见好的景致,随意摆几个pose,也是风姿绰约的。其实,在她们快乐的外表下不是没有痛苦,而是懂得如何消弭与遗忘;在她们的灵魂深处不是没有渴望,而是能够透过纷扰的世界分辨出光明与阴影。为了心中的梦想,她们不知度过了多少灯清火冷的夜晚,忍受了多少孤独寂寞的时光。虽然青春正在一步一步离她们而去,但不懈追求文学梦想的姿态,使她们具有区别一般女性的存在感。
碰巧的是,将鸣翠谷经营得风生水起的也是一位女性,她总是和颜悦色,步履匆匆。忙碌时一米来长的辫子一甩一甩的,甩出几多妩媚几多风情。谁说智慧干练、事业有成的女人就一定要武装成一副盛气凌人、刀枪不入的模样呢?
入夜,众女子住进土屋宾馆,大家围坐在堂屋中间,开心地聊天,笑声此起此伏,午夜十分才各自走进命名为大丫头、二丫头……幺妹子的房间。直至下半夜,依然能听见各个房间里传来的喁喁私语,睡得稍早一些的在梦里还发出咯咯的笑声呢!
晨曦渐起,鸟儿啁啾。吱吱呀呀,大丫头、二丫头……幺妹子的房门次第打开,打扮得光鲜得体的女子一个个走出房门,来到道场,又是一个好天气,伸伸懒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感觉通体舒畅。
眼见那些扎着红头绳,穿着土布花衣的小姑娘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与往常一样,又将有许多客人自远方而来……芙蓉花开鸣翠谷
相对于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每个人都只是井底之蛙。比如:在去鸣翠谷之前,只知道芙蓉就是荷花,也叫莲花、六月花神。而历代写荷花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北宋学者周敦颐笔下的《爱莲说》。他用“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达了他对荷花的赞赏之情。记忆中荷花的颜色有白色、紫色、粉红色和红色。那些生长在池塘里的美丽荷花总是楚楚动人,惹人怜爱。人们常把天生丽质、冰清玉洁的女子比喻成出水芙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但鸣翠谷之行却让我大开眼界,见识了生长在森林里的木芙蓉。在登山的途中,正当我气喘吁吁时,路边枝条上盛开的两朵不知名的花儿吸引了我的目光,与以往见过的任何一种花都不同的是:紧挨着长的两朵花一朵雪白,一朵桃红,就像一对孪生姐妹着了两件颜色迥异的衣衫,煞是可爱,令人称奇。难道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和白玫瑰真的复活了?要不是导游介绍,想必同行的人没有一个认识这种花的。当得知这就是木芙蓉时,我一直纳闷,荷花不是和鱼儿一样只能生活在水里吗?怎么会跑到山上来而且还变了模样呢?此时才明白先前知道的叫水芙蓉。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常常会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当我再向前行进时,格外留心,我发现山间到处都有木芙蓉的点缀,使秋天的鸣翠谷显得生机盎然。在绿叶无私的衬托下,红白相间的每一朵芙蓉花都尽力绽放到极致,散发出淡雅的清香,似乎在向世人证明,鸟语花香并不只是春天的专利。在鸣翠谷的山间,如果说高大伟岸的榔树是具有阳刚之气的美男子,那么,娇艳欲滴的芙蓉花则是充满阴柔之美的俏女子。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无声无息地带给人们至美的享受和无限的遐想。
只要步出家门,以一颗火热而敏感的心去拥抱大自然,就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有许多未知的奇迹等待我们去探寻和认知。
当我离开鸣翠谷,那一红一白的两个花仙子总在心间舞蹈。此时,闭上眼睛想一想也是一种享受。
约会春天
一味沉浸在模式化的生活当中,你永远也无从知道,你会错过生活怎样的色彩和人生怎样的风景。就像你天天上下班走同一条路,偶尔换走另一条,就会发现不同以往的新鲜事物。那么,打开闭合已久的心门,选择明媚春天里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走出自己的围城,走进安然宁静的大自然,那份超然物外的感觉,会令人长久地惬意。譬如:这个春天的一次宋山之行,就让这一季的春光住在了我心里。
沿着森林隧道前行,那满山翠绿的植物令人目不暇接:香树、银杏树、桂花树、松涛林……它们以各自不同的特质和姿态吸引着人们欣赏的目光。而我,只需要一串蟒藤花就已经足够。正如一篇好的文章,打动我并让我记忆至深的仅仅只是一个不事雕琢的细节而已。
那是怎样的一串花呢?它长在又粗又长、盘根错节、无限延伸的蟒藤上,不知这根藤从哪里来又将要到何处去,但这似乎不影响它上面每一朵花的心情,那些花儿只顾一心一意地灿烂。多少年来,它就一直这样恪守着与春天亘古不变的约定。花色是浪漫的紫,花瓣是婴儿皮肤般的娇嫩,花香是如蜜的芬芳,形状是葡萄似的一串串。这样别具风韵的花儿尽管爱不释手,可怎忍心采撷?索性让相机永远留下它的倩影吧!
游乐归来,我把这张图片设置为电脑桌面。从此,这串花的美丽就灿烂绽放在我家每个庸常的日子里,并将伴我走过这一年的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