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利,作为人生的奋斗的动力,不断地鞭策着人们前进。名利创造了人类的文明,也将继续创造辉煌。若世界上的人不为名,不为利,这个世界也就成为一潭死水。名和利并非不要去争取,而是要有个度。
古往今来多少科学家为了人类的利益而进行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为人类的快速进步插上翅膀。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奋斗牺牲,毫无怨言。古往今来,正是人民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意志才推动了人来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对待名利,要争,必须要争,但又不能太在意。太在意,就会把自己累倒。一件事情,一直去追求而追不到,心会累。
一个失恋的男孩找他父亲聊天,他父亲希望男孩能够振作起来,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件事你一直追求,肯定会累。就如你把你双手举起来一样,一分钟两分钟可能不觉得累,但时间只要稍微延长,延长到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你的手臂一定会痛。手没举起多重的东西,都是如此。如果让你举些重物,那效果自然更明显。男孩若有所悟的点点头。
名利也是如此,你一直去追求,心会很累。有时候要自己舍弃一件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一直去追求。一直追求而不得,心就会累,累了就会放弃。名利当你还未拥有时,你的心会一直在那上面。当你一直苦苦追求时,心里会有些兴奋,但当你累的时候,请你放弃。既然累了,还有什么不能够舍得呢?
累了,就应该舍得。但追求名利更多的时候你不是累,而是兴奋。因为那是你人生的目标。孔老夫子一生跑官要官,各个国家都走遍了,可没君主赏识他,一生也够倒霉了。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就引起后世的文人不断的赞赏。后世的文人多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那塑造一个典范就成为必然,聊以自慰。李白一句“安能折腰事权贵”流传千古,可是李白自己又何尝不想要功名利禄,只是不得已罢了。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范仲淹自己做到没,答案是没做到。
孔子、陶渊明、李白、范仲淹都难以看淡名和利,能够看淡名利的人就是觉悟者,觉悟者就不是一般人。既然是特殊人,就只能成为我们一般人学习的榜样。高山仰止,景行景止。我们大不必为自己舍弃不了名利而苦恼。我们不能为了舍弃名利而舍弃名利,我们不能因为为了舍弃名利而做一个禁欲主义者,苦行僧。取法乎上,得乎其中。高的追求不一定有高的结果,但低的追求绝拿不出高的结果,这告诉我们心中得有高追求。
在追求明和利的人生场里,懂得舍弃部分名和利,会活得快乐些。当然也不是什么名和利都不要追求。舍得名利,首先得明白舍得哪些名和利。为人民服务这个名难道不去追求,有些名需要一辈子去追求,爱家人、爱国家、爱人民等等,这些良好的名声一生都要去追求,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舍得名利,做回自我。这个自我不是我们出身那一刻,不是****,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自我,毫无吊饰,毫无伪作。一个回归自我的人能够看清一些东西,也能看淡一些东西。情绪,欲望能遮蔽自己的双眼,使自己看不清。看不清也就难以看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