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回到正轨,又有些无聊,每天除了整理项目报告,就是和客户商讨新的合作模式,她没有启明他们的任何消息。
晓晓坐在床边,手里握着那把铜钥匙,安静地看着窗外的明月发呆。她回忆着在埃及发生的点点滴滴,她异常想念启明。
“嘿,想家了么?”小熊突然出现在门口,依靠着门框。
晓晓朝那儿看了一眼,笑了笑,摇了摇头,说:“没有。”
“那是......想男朋友了?”
“也不是啦。”晓晓松开抓着钥匙的手,换了一个轻松的姿势坐着。
“这是他送你的吧?”显然小熊并不相信晓晓的回答,他顺着自己的想法追问道。
晓晓也没有过多的思考,这个他,指的是谁,而是凭着感觉答应道:“嗯……”但很快,她发现不对,连忙否认着,“嗯?哎呀,不是了。”
“不是?那你一直拽着这吊坠,发什么呆?......我能进去吗?”
“嗯,快坐快坐。”听到晓晓的许可,小熊走进屋内,在墙边的一个布艺沙发上坐下,晓晓又一次摸了摸吊坠,继续解释道,“这,就是一个陌生人送我的。”
“陌生人?我才不信,陌生人送的东西,能让你那么稀罕地戴着?”
“我哪有......那么稀罕呀?”这话说得让她自己都不相信,到最后,连声音都快没了。
“哪有?你看看你今天,见个客户穿着衬衣都不卸下来,做商务的,哪有你这么穿的?”
“呃......好吧,那我承认它对我很重要。”晓晓不想再聊这个话题,她索性把钥匙从领口放回衣服里。
小熊是一个情商很高的男孩,他立即换了一个话题:“诶,你手怎么样了?”
“嗯,好多了,已经结疤了。”晓晓拿起手,先看了看,又伸向小熊,说,“喏,你看,应该可以不用包纱布了吧。”
小熊点点头,“那,我带你去健身房运动运动吧,找点事儿干,就不会想那么多了。”
“健身房?这哪儿有健身房?”晓晓有些惊讶,她没想到,这个看上去普通的公寓楼,竟然还有这样的配套设施。
“公寓三楼,不知道吧,我带你去看看?”说完,小熊就站起了身。
“好啊,那你等我一下,我换身衣服哈。”晓晓完全赞成小熊的建议,她也认为安静的环境更容易让人胡思乱想。与其呆在这里,去做那些不着边际的猜测,还不如接受新的环境,过好现在的生活。
“好,那我帮你把门带上,换好了喊我。”
“嗯!”此时的晓晓,已全然没有了之前看着明月的惆怅。
小熊帮晓晓把房门关上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把拖鞋换成了运动鞋,然后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她。很快晓晓就换好了衣服,他们共同出门,一起走进电梯。
来到三楼,通过一个侧门进入一个大厅,穿过大厅就来到了室外。小熊一路走,一路给晓晓介绍着,“这个是游泳池,等你手上的伤完全好了,可以在这里游游泳……这是网球场,一般需要预约,不过没人的话,可以随时进去,但球拍需要自己准备......还有这边的椅子,都是陪孩子的大人们聊天休息用的。”
晓晓看着那三套随意摆放的木质桌椅,倍感惬意,她想:“如果晚上能坐在这里,吹吹风,确实不错。”
“喏,前面就是健身房了。”
小熊顺手一指,在一条橡胶路的尽头,大概十几步的距离处,有一座一层楼高的圆形建筑。其中被水泥红砖围上的区域,是更衣室,其他方位的墙壁,都由大片的玻璃构成。屋内光线明亮,透过浅色的落地窗帘,可以隐约看到,一半的空间,整齐地摆放着各类器材,另一半则可以用于练习瑜伽,搏击等项目。
正当他们准备走进健身房时,小熊的手机突然响了,晓晓奇怪地问道:“怎么来健身房还带手机啊?”
“没办法,业务比较繁忙嘛。”小熊无奈地摇摇头,拿起手机,看了看来电显示,“这不你看,果然来电话了。”
晓晓看到屏幕上清晰地写着李总的名字,催促地说道:“李总的?快接吧。”
小熊调整了状态,按下接听键后,认真地说:“喂,李总。”
“你在哪呢?”电话那头声音有点大,晓晓能感觉到,态度并不是很友好。
“我在咱们公寓三楼。”小熊淡定地应对着。
“那来一楼,给我付一下打车费。”
“嗯,好,我这就过去。”
电话挂断后,晓晓不解地问:“怎么让你付车费啊?”
“你听到了?”
“那么大的声音,谁听不到?”
小熊耸耸肩,苦笑了一下:“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那你还要上楼拿钱么?”
“不用了,我都带着呢。”小熊拍了拍裤兜,里面确实鼓鼓囊囊的,除了钱,钥匙应该也在里面。
“诶,你这都是啥习惯,跑个步,带这么多东西。”
“哎,没办法呀,很多事,多来就来......不和你多说了,我要赶紧下去了,要不,领导不高兴,可就麻烦了。”
“嗯,那你快走吧,一会我自己上去就行。”
“好,那我走了!”
小熊跑开后,晓晓独自一人走进健身房。正如在外面所见,空间不大,但设备齐全。里面三三两两的有一些人也在运动,但光凭亚洲人普遍的面容,无法区分国籍。
晓晓没有说话,在环视了一圈后,就近走上一台跑步机,然后设定好参数,跟着传送带移动的频率跑动起来。她,大汗淋漓,大脑放空,双腿只是机械的摆动。果然,奔跑可以让人忘记很多烦恼。
可不知为何,跑着跑着,突感一阵眩晕,她慌忙按下急停按钮。在跑步机停止后,她弯腰,低头,扶着把手,喘着粗气。
哎呀,刚才一定是跑得太猛了,要不是大脑缺氧,怎么会这么晕?
哎?不对,怎么感觉,这地,好像在晃。
这时,不知从哪里伸出了一只手,抓着晓晓的胳膊,拉着她就往角落跑。她慌了神,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钻在了一个方桌的下面。
她自言自语道:“这是,地震了吗?”
可旁边却传来一句清澈的女声:“你也是中国人?”
晓晓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位面容清秀,梳着长马尾,穿着绿色运动服的女孩,和她一样蜷缩在桌子下面。那只还没来得及松开的手,让她知道,是她拉着她,躲在了这里。那个女孩睁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看着晓晓,等待着她的回答。
晓晓还没完全缓过神,她机械地回答了两个字:“嗯,是……”
对方似乎忘记了当下的情形,在这个小小的空间打起了招呼:“很高兴认识你,我是粽子,你叫什么?”
“我叫晓晓。”
“晓晓……嗯,你也是来这里驻外的么?”
“嗯,算是吧,我是作为技术支持,来这里谈项目的,你呢?”
“我?我是记者。”
“记者?”
“嗯,华文社的。”
“华文社?就是那个国内最大的新闻媒体?”
“哈哈,应该算是吧……”
“哇,好厉害啊!你来这很久了吧?”
“没有没有,也就才半个月。”
“半个月?嗯,那就是比我早来了一个星期……”
粽子双手撑在地上,探出头向外看去:“我看这地也不晃了,要不咱换个地方,聊会儿吧。”
“好啊,在这窝着确实挺不舒服的,我看外面有桌椅,咱们去那里吧!”
“嗯!”
晓晓和粽子从桌子底下爬了出来,她们来到室外的休闲区,找了一个人少的地方坐下。
“诶,晓晓,你这手是怎么了?”
呃……又一个人问了这个问题,晓晓用同样的借口敷衍着:“噢,在家做饭的时候,不小心弄伤的。”
粽子打趣地说:“你这做饭,堪比空手接白刃,竟然能伤成这样!”
晓晓实在是不想提及埃及的经历,因为她知道,即便她想说,也没人会信。于是,她赶紧绕开话题问道:“诶,粽子,你们华文社派了多少人在这边呀?”
粽子想了想说:“嗯,一个分社社长,一个文字记者,一个摄影记者,我呢,是摄像记者,一共四个人吧。”
“四个人?看来不少啊。”
粽子摇摇头,“就这样还人手不够呢,现在我们每个记者手下都有至少两个外籍,可还是要招人。”
“你们招那么多人干嘛?有那么多新闻么?”
“有,当然有了,要换以前,每个人下面有一个外籍帮忙就够了,可今年不行,事情莫名其妙的多,你说,什么地震啊,海啸啊,火山喷发啊……这些也就算了,自然灾害,无法避免,可偏偏今年是2012,总有一些阴谋家,利用末日预言,煽动造势,这世界各地啊,哪都有一些突发情况。”
“啊?真的假的?可除了这地震,咋其他的,我都没感觉到呀?”
“没感觉到?那当然是好事了,谁不希望生活安安稳稳的?”
“嗯,说的对,咋突然觉得,你们好伟大。”
“嗯?怎么一下子升华到这高度了,都有点不习惯。诶,你住几楼啊?”
“二十七,你呢?”
“我住五楼,507,没事来找我玩。”
“嗯,好。”
“我们这边就我一个女生,都快无聊死了。”
“我这边也是啊。”
“那看来以后可以约着逛街了。”
“嗯,不过今天手机没带,也没法留你联系方式。”
“没事啦,都楼上楼下的,再说你可以来507找我,除了出新闻,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家。”
“嗯,好。”晓晓看了看手环上的时间,21:27,“这都快九点半了,我要先回去了,明天还要见客户,咱们改天聊。”
“好,那你先回吧,我再坐会儿,待会儿回去。”
晓晓起身刚准备离开,却又突然想到什么事情,“对了,粽子,今天谢谢你。”
粽子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干嘛这么客气?能遇到就是缘分。”
和粽子的第一次见面就这样结束了,接下来公司的事情接踵而至,晓晓无暇顾及其他事情。什么说好的,一起逛街,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这都只不过是两个孤单的女孩,在那个晚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她以为她和粽子也就一面之缘,不过巧的是,在周五下班后,两人又一次在公寓大厅相遇了。
“诶?晓晓……”
“诶?粽子……”
“明天有时间不?”
“我还没计划呢,怎么你有什么打算么?”
“那咱们去Grand Indonesia吧。”
“噢?那是什么地方呀?”
“嗯......一个大商场,算印尼的市中心吧。”
“嗯,好啊,反正我也没事,那明天咱们几点出发?”
“十点怎么样?睡到自然醒?”
“好啊,那明天联系。”
“嗯,明天联系。”电梯很快就到了五楼,粽子在走出电梯门的瞬间,突然停住了脚步,“诶,等等,咱们好像还没加微信呢。”
“噢,是啊,那你扫我吧。”晓晓匆匆打开二维码。
粽子反应迅速,立刻完成扫描,好友添加成功,“好嘞!那明天微信联系。”
“嗯,明天见!”
话音刚落,电梯门就缓缓地自动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