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慢声往下说道:“那日姑娘同我论及南方局势,姑娘果然才识过人,且一番话点醒了我,姑娘说道官权之战中,首领人常只重武力屈服,兵力较量,却忽略了文力,若能擅用文识之人,或许能做到兵不血刃便损敌三千的效果。”
“这番话当时便在我心中思量了一刻,南方有识之士众多,文士影响极深。”
“我原是有心将整个锦州士族兵力摘入囊中,不想郑王得姑娘出谋献策后,短时之内又重新崛起,且摘走了近一半锦州士族兵力的支持……眼下,我与郑王一场硬仗在所难免,讲实话,在半月之前,我还只有过半的把握,能同今时今日的郑王一较高下。”
“但今日之后,这胜券又多了十分。”
那日梁王同她谈起南方局势,只是为测探她,她哪里有沈苏容那般才识,对天下之事也还只是略为通晓,要蒙住梁王可不是件容易事。
当时她绞尽脑汁,想到那戏文里一段……古代某朝臣子,借由文人大儒悠悠之口和手中笔墨,巧斗垮了对家反败为胜,便想到南秦居于南方,南方水土自古便滋养着无数的文人墨客大儒僧道,这些人若聚集一起,可凝聚成一股不小的影响力,于是她巧思一转,故作经纶,与梁王道理了一番。
她只是那么一说,哪里知道梁王居然听进心里。
接下才知道,梁王紧急招纳了一些有识之士,并以效力国家,挽救秦人子民为由劝得他们倾尽性命来为他办事,那些有识之士认准了收复江陵只得靠梁王,激情游说之下,哪有个不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
便撰了不少书文和诗词,讽叱痛骂了郑王的无能,其中还有一篇郑王七大罪,通篇斥责郑王这几年不思恢复南秦皇室尊严,只图一己私欲,残害欺压良民百姓,暴力征敛财富的所作所为,有理有据。
不出几日,这些东西大肆流传出去,郑王勃然大怒,立即以矫造皇室罪名将一伙文士抓捕下狱,当中一个叫做柳元的文人子弟,与河东一派士族的袁氏有牵系,狱中郑王以酷刑诱其吐露实情。
那柳元道出所收集的证据乃是从袁氏得来,又言河东一派士族虽站在郑王一侧,实则信不过,由袁氏为首私底下联合其他士族一起收集了不少污证,意欲郑王得势后,士族与皇室之间平起平坐。
郑王此人好大喜功,疑心又重,如今翻身崛起,难免膨胀,如何眼睁睁看人凌驾他之上?
一怒之下将那十名有识之士,斩首于菜市口并抄家,又拿着柳元所言证据迫问袁氏,袁氏羞恼之下,退出与郑王结盟,招回自家三千家兵,同袁氏交好的另外两家,也一同退出结盟,郑王一下子损失掉八千兵力的支持,且与河东一派士族的结盟关系趋于紧张。
郑王若息事宁人,影响本不那么大,偏他容不得沙,一气之下,中了梁王的计策。
梁王转身授予那被斩首的文士们义勇为国的称号,又命人拿回尸首,厚葬了他们,平白得一个仁慈美名。
这件事情,发生在承业九年,十二月下旬,便是史称的‘河东之变’。
也是南方一场大乱的开幕……
扶苏闻听后,内心震惊久久未能平复,竟不想她区区几句话,会掀起这样大的一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