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康一年、十一月并凉之战在准备了一个月之后正式开战,但开战之后,陆逊所率领的禹吴联军并不是非常的顺利,在与马义大军交战的第四天,马义效仿韩信,距郎谷之河做出背水一战的姿势迷惑陆逊,陆逊轻易相信马义是纸上谈兵。命段横,朱治率军围攻,谁料想被段宁反包围至此大败,此战斩首禹吴联军。禹军十一万,吴军八万,共十九万。陆逊受重创退回江东。
马义收了大军之后返回崤关,张义出城相迎,乐鼓之队绵延千里。张义非常欢喜与马义共乘车驾。来到封将台,台下众多将士站在那里。张义与马义走上封将台。
马义跪在张义面前,双手高举佩剑说道“末将马义承蒙辽王厚爱,拜封大将军,受命以来,日夜忧叹,恐托付不明,有失辽王之名。幸得天意相助马义,故在郎谷大败敌军,郎谷大捷,斩禹军十一万,吴军八万,共十九万。擒获禹大将军,擒获禹大将军段横”。
张义扶起马义,并握住马义之手高举说道“郎谷之战,乃我军与二国之战,今日大胜,雍王马广神威在世,其子马义不差之父。你们现在可有不服吗”!
“拜见大将军”!三军将士齐声相拜,这一拜既让马义一战成名,又让三军臣服。
礼毕,张义犒赏了三军,便带着马义前去面见了段横,此时的段横正在屋子里大吃大喝,见张义与马义走了进来便放下手中酒杯,将头扭到了一遍。
张义笑了笑拱手相拜说道“将军,请看这是何人”。
段横听后边看了看马义说道“当然知道在我前往并州前线的时候救下我的小兄弟”。
“将军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义儿,告诉他你是谁”。张义指着段横说道。
“是”。马义走到段横面前拱手相拜说道“我是雍王马广之子,马义,先前未向大将军禀明身份实属无奈,还请大将军饶恕在下欺瞒之罪”。
“你是雍王的儿子”?段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站起来问道。
蚂蚁刚要回答却被张义夺声说道“没错,他就是雍王之子马义,先前在山上落草为寇,山寨被蜀国剿灭后便准备投兵禹国报效国家,后阴差阳错救下大将军,然后又投到我的部下,我知道大将军曾在雍王手下当过将军,那么你应该相信义儿所说的话吧,义儿告诉他”。
“是”。马义叹息道”大将军,起初我也不相信这件事情,但是事后我才知道,真的是真的,段贤在董越的帮助下擅自更改先帝遗诏,这才当上了皇帝,现在我大禹未来的储君和香王妃都在崤关”。
“不,不,这不是真的”。段横有点惊恐后退了半步说道“我的老师如此效忠禹国和先帝,他绝对不会这样做的,这不是真的”。
“你难道还不明白吗”?张义走到段横面前责备道“你的老师他贵为禹国丞相,现在又是段贤的义父,这说明什么,人为了荣华富贵,为了地位可以出卖一切,甚至是亲人”。张义这时有些生气,他生气的是段横冥顽不灵。
这是段横才想起,张义之前在心上所说便问道“你不是说苏龙带着先帝的密诏吗,苏龙在哪,让他来见我”。
“苏龙已经死了,战死的”。张义叹息道。
段横这时已经完全不知道是该相信张义还是不相信,一下子坐在地上,默默哀伤。这时香寒从后堂走了出来,张义和马义看见香寒便纷纷上前相拜。
“段大将军,还是不肯相信他们两个,那你相信本宫吗”。香寒看着段横说道。
段横这才反应过来,哭着说道“王妃,臣有罪”。段横的这句话意味着他已经开始相信张义所说的。
香寒看着段横叹息道“我与轩儿常年居住蜀国,本不应该来参与大禹内斗之事,只是我那可怜的荡儿如果早些将储君之位传给段贤,就不会如此了。段横降了吧”。
听到香寒说这句话,段横感觉心如刀绞,看着香寒笑了笑而后站了起来说道“王妃,末将痛恨末将知道已晚,但是如果末将投降,亏对我那死去的十几万兄弟。然我之罪过天理难容,只能以死谢罪”,说完之后便趁马义不注意,拔出了马义的佩剑,自刎而死。香寒三人为之叹息。
子康一年、十一月,一代忠臣段横自刎于张义府邸,段横曾在雍王马广手下当过将军,对马广十分敬佩,并发誓要成为像马广一样旳人物,然而只是太过于效忠禹国才得以至此。短横死后六,张义后葬于郎谷,让他与那十万为大禹枉死的冤魂做个伴,后被人称之为英雄之谷。
段横自刎而死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金城。段贤知道后非常惊恐便立刻召见了董越说道“义父,义父不好了,吴禹大军战败了,陆逊逃回江东,大将军战死了”。
“这些我都知道了”。董越悲伤的说道“难呐”。
“什么难?义父你快想办法,你快想办法啊,要不然张义就要率领大军攻过来了”。段贤苦苦哀求道
董越摇头说道“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大势已去。投降吧”。
段贤听后非常生气大声说道“禹国是我的,我才是皇帝。义父你一定有办法的,我军尚有十万大军,现在只需要挑选一名将军,依然可以与张义一战的。而且我还可以割舍城池,让蜀国,魏国来救我大禹”。
“难道陛下想要让大禹国破灭吗,陛下以凉州之地换取陛下心中的那个天下,难道就不怕日后蜀国,魏国将陛下剿灭吗,我军虽然还有十几万大军,但也早已经没有了战斗力,郎谷一战,张义大军犹如虎狼之师,残杀十九万大军。我军现在是闻风丧胆,岂能再战啊,不如早早归降,陛下乃是段氏子弟在加上太后求情,段轩应该会放你们一条生路的”。董越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