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边飞着躲避碎石,边找出口,终于在最上面发现了一个不规则的洞口,是这次振动刚震开的。
她飞上去,发现上面并无振动和碎石,就喊他们上去。
他们上去,把冰晶也招了上去,点亮,却发现这一层其实极小,四周被红色的物体挡着,不见一物。
他们走近,看清了,是朱门,一个挨一个的朱门,把去路挡的结结实实。
魏殷撸起袖子,用了全力,试图把朱门推开,门却没关,他一跤跌了进去,门在他身后徐徐合上。
等众人意识到是怎么回事时,去推门,却再也推不开了。
魏殷就这么离开了,留他们在原地。
苏洛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试着去开相邻的门,很容易就推开了。小松在下面什么都瞅不到,就爬上了苏洛的肩膀,探头探脑地往里看。
正在这时,门里好像有一股强大的吸力,把小松和苏洛一并吸了进去。门在他们身后迅速合上。留下苏狸和小青两人面面相觑。
他们试着推开这两扇门,却不得。小青说:“既然门打不开,我们这么等着也不是办法,不妨从相邻的门进去,说不定在里面还能遇到。”
苏狸想了想,亦没有别的办法,就往右边走了走,去推苏洛隔壁的门。门开,风起,苏狸被风挟裹着进了门,小青欲跟他一起进去,每每用力往前,却另有一股向外的风,把她吹得离门更远。
眼看她被吹到了洞口,就要被吹落下去时,门关上了,风瞬间停止,她依靠平衡使自己站稳。
眼下情况,她只得开了苏狸隔壁的门,迈了进去。
且说魏殷进去以后,却见春光明媚,桃花盛开,溪流潺潺,鸟语花香,天上的太阳正散发着和煦的光芒,让他在水里泡过,被青蛙咬过的身躯感到温暖。
这时,他发现在不远处,有一处房子,被围在木栅栏里,栅栏里开满桃花,把房子掩映得若隐若现。看定了,他就朝着房子走去,许能寻得到人,问一问路。
走近了,去发现门前站了一人,头戴方巾,青白衣衫,手执折扇,正念念有词。
魏殷走近去听,却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是崔护的诗句。书生此时此地吟咏,大概有同样心境。
魏殷见桃花掩映中的门确然是锁着的,只好等书生吟罢,叫了书生。
书生回头,魏殷看到,书生方巾下面的脸庞,竟和自己一模一样,他不觉瞪大了眼睛,转身就跑,丝毫不顾及书生在后面喊着什么,说了什么。
一直跑到溪边,他住了脚,打算喝口水,却看到溪水倒影里自己的影子,长发盘起,金钗固定,脸庞清秀,一身绿衣,是一古典女子的模样。
他吓了一跳,脚没站稳,一下跌进水里,漾起一圈浪花。
这时书生已追了上来,看她落水,立即跳下去要救,到水里却想起自己不会游泳,还是魏殷自己扑腾出水面,又拉着书生一起到了岸边。
书生很是激动,拉着她,说:“姑娘,我还是找到你了。”
魏殷于是知道,不管自己愿不愿意,还是做了书生眼里的人面桃花。
关键是,他惊觉,自己竟然并不抗拒。
书生看着满身湿衣,问她:“姑娘,可否去你家一坐,或可换件干衣服?”
魏殷虽自知并无钥匙,却仍旧领着他往那座房子走去。她推开木栅栏,走到门口,锁却自己开了,只好推门进去。
书生愣愣地看了会儿桃花,转身见门已开,也就跟了进去。
屋里虽有些昏暗,但干干净净,并无灰尘。魏殷请书生坐下,进屋去沏茶,竟然娴熟。
捧茶出来,见书生一身湿衣,凛然端坐,不觉失笑。笑完了,发现自己衣服也没有换。
于是放茶,自进屋换衣,把书生晾在一边。
换完了,找一件粉衣,出来丢给书生,转过身去。
等魏殷回身来看时,再次愣住,一身粉衣的书生,不只是像自己,简直就是自己。
书生被看得有些失措,伸手去拿茶杯,以作掩饰。不想太过紧张,反而推翻了茶杯,茶叶落了一桌,杯盖落在了地上,发出清冽的声响,书生于是更尴尬了,慌张地去捡碎片。
魏殷被这一声脆响惊醒,方意识到自己的窘境,自己一直被这女子的心境支配着,热烈却又羞怯地喜欢着这个书生。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
他们一起吃过晚饭,安排书生睡下,魏殷坐在桃花下,陷入了沉思。
目前的状况已然明朗,自己的魂灵附在了这女子身上,而自己的躯体,却是这个书生。要想离开这里,就要破除幻境,若要破除幻境,就要破除造幻境的人,他以为,造幻境的人就是这个书生。自己是被迫卷进来的,自然不会造什么幻境。
想通了,他从自己身上掏竹箫,欲去杀书生,竹箫却不在。想来身份换了,物件也换了,于是他进屋,看书生正酣睡,就到处翻找竹箫,终于在床的内侧发现了。于是他跪在床边,伸手去拿。
书生这时却醒了,睁着他的大眼睛看她。魏殷满面羞红,站起来,解释说:“我来看公子是否睡了,若没睡,外面月光正好,桃花正红,我亲酿了桃花酒,可否共饮一杯?”
那女子的心性又占领了魏殷。
书生这时已坐了起来,拿了竹箫,说:“好。我还可为姑娘吟奏一曲,以助雅兴。”
魏殷只好去取酒,等到了院子里,发现书生已站在那里等她。
见她来了,书生手执竹箫,开始吹奏,是魏殷最熟悉的那首曲子。
一曲罢了,魏殷走过去,开始劝酒。几杯酒下肚,书生已趴倒在月光下、石桌上沉沉睡去,大致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趁此机会,魏殷从书生手里拽出竹箫,变为剑,朝着书生的背部用力刺去。
剑刃与石桌相触,发出刺耳的声响,书生却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