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日子难熬,其实时间还是过得很快的,内心被即将放假这一想法充斥着,所以在今天完全没有任何焦虑,即便是最让人紧张的语文课,难免还是会被老师骂上几句,却左耳进右耳出难以在其中沉浸。
年轻的老师的内心和我们一样的按捺不住,有一本寓言故事书对应的也有几节寓言故事课,这本书全都是插图,全凭插图也可以把要讲的内容看懂,一直没上过的寓言故事课,它的课本却是所有课本中最破烂的,我们没事都爱翻看。第一篇就讲的一个懒汉吃饭要妻子给他喂,穿衣服也要妻子给他穿,后来妻子出门回娘家了,临别时给他烙了一个大饼,把大饼中间掏出一个洞,然后把饼固定在哪个人的脖子上。等妻子再回来时,懒汉已经饿死了,大饼只是在嘴边这一处咬出一个缺口,其他的地方都是完好的。
年轻的老师三言两语把这些旁白读出来,一个故事很快就这样讲完了,接着就开始问我们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也许只用了一分钟而已。确实旁白也定义那个人特别懒,妻子无微不至照顾他的生活,而插图都很Q萌,即使饿死了只是双眼画成了两个叉,依然很萌。
下边的人开始交头接耳,都在窃窃私语。上面的老师不能马上得到答案,他也没什么要思索的事,索性在后排找了个空位置坐下,随手开始翻起旁边放着的书,和老师成为同桌的那个人已经不能再思考了,始终盯着寓言故事书的他偶尔又肆无忌惮的回应我们时不时看向他的目光,还是平时那样张扬。
本来以为就一直这样直到下课,没想到闹哄哄的教室还是被年轻的老师再次主持起了纪律,以为他也有周五的浮躁,结果却是有始有终。又回到了刚开始的问题,只是又详细问那个懒汉为什么饿死了?原本宽泛的问题下,我想回答说“这个故事说明懒汉太可怜了!”毕竟从插画来看,这些卡通人物原本都是好好的。结果出于一样的引导却像是换了话题。下边七嘴八舌有说他妻子回娘家时间太久了,也有人说懒汉没有吃到更多的饼所以饿死了。
终于老师还是把他所有听到了以及他没听到了集合成了一个统一的说法,直接原因是没吃到饼导致饿死了,再说如果他转一下头是不是可以吃到两边的,用手撕下来吃是不是都能吃到了?
听到这些老师自己的见解,大家都觉得没问题,都对,也认同了老师讲的核心思想,哪就是人不能懒得什么都不做,而且还要会灵活变通。
对可爱插图情有独钟的我依旧没有改变对懒汉怜悯的感觉,下课后同学们还在谈论着,爱表现的小萍夸赞自己聪明,要是自己这样吃饼边转边吃都可以吃掉,说懒汉太笨了。故事人物从懒转型到笨,而我变成了故事里那个伤心的妻子一样,陷入伤感之中。
身后的明明来了一句“看到饼,我都饿了。”又把我拉回了现实,最终都各有各的理解,甚至也有不着边际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