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攻略4
清风压低声音给窦灵讲了一段人尽皆知的往事:“芊芊姑娘,是裴家嫡长女,在京里赫赫有名的才貌双全。可是她十二岁那年,她祖父的马夫晚上饮了酒,回来的路上马车翻进沟里,马夫、长随与小斯当时就丧了命可怜裴老大人双腿折断,两匹肋骨伤了内脏,纵是皇上派了御医,也只在家里昏迷月旬落了气。”
窦灵轻声问道:“这种大家族的马夫怎么可能在当值时喝醉?”
清风无奈摊摊手:“当时裴家对外的说辞就是如此。。”
芊芊姑娘的爹是家里嫡长子,带着家里男儿回老家,路上遇到了马匪,一大家子除了裴大姑娘和两个隔房没有离开的妹妹,悉数被杀。
好好的清贵家族转眼就剩下几个孤女,裴家老家有族人出面,在京里安顿下来,把几个姑娘接过去。几个姑娘也是本分人,身上也是重孝,至此就没有再出现在京里人的视线里。
转瞬就是裴大姑娘快出孝的时候,吏部尚书张尚书给自己的混蛋孙子求娶裴大姑娘。
张家那小子,名声臭到天边儿去了,哪家疼姑娘的人家,都舍不得自家好好的闺女嫁进他家;偏偏张家的老太太和太太偏心疼这混账,又看不起那些卖闺女人家的门第,选来选去,就选中了裴大姑娘。
虽说裴家现在朝中,没有什么有出息的子侄,可裴大姑娘的爷爷、亲爹、叔伯生前留下的清名在文人墨客里,还是很吃得开,再则她本人是实打实的美人儿,规矩也不错,张家便遣了媒人说和。
中间还出了不少风波。裴家现在掌事的很是愿意接这门亲,可裴大小姐裴明珠不同意。给他两个妹子的婚事做了允诺,裴大小姐才咬牙点头答应了这门婚事。
嫁进张家的日子也不好过,裴明珠还能忍,可她两个妹子刚及笄,一个给三十多宗室皇族做填房,一个却定给了贵妃的表妹夫家瘸腿堂兄弟,快四十的人做老婆,裴明珠如何还能一忍再忍。
裴明珠在张家这些年,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发觉,只是想到两个妹妹年龄小,活人总比死人重要,就装聋作哑又忍了下来。可如今,这些人根本就习惯了她的退让。
裴明珠居然在外国使节来之前敲登闻鼓,状告张家勾结外寇,意图觊觎江山。
事实上是,礼部尚书张尚书,多年掌握官吏升调,哪里可能清白?此次,也借外国使节来访,意图染指商队。他们是计划污蔑某些背景不够的商队勾结外敌,逼迫他们拿出赚取的利润孝敬相关人士。张尚书就把可以使力的自己人安排上去了,明确哪个关节的人怎么操作。裴明珠的状子里,却是说这些安排是为了传递信息,并且详细列举了张家与边关武官的往来。
皇上接了这登闻鼓,先是对裴家女子很是失望;毕竟当年的裴家可是清流,如今却状告夫家,心里暗叹疏于教养的女孩子确实不能为媳;仔细看了状词,又着人问了京城相关人的口供,就暗叹果然是清流人家培养出来的,不顾一己自私,只忠君为国;等派去关边调查消息传回来,直接下旨查抄张家。
原来张家安排的人,在关边私自和蛮夷交换铁骑和盐。那些私账可是指明,里面的大头都送回京城。
还有消息暗指,张尚书与裴家老爷子的死,有说不清楚的关系;裴家其他人遇到马贼,张家人也有参与;至于裴家那些装模作样的族人,也有提供消息的嫌疑。
在证据面前,皇上觉得自己被戏弄了;好好的忠臣一家就这么枉死,而奸贼居然在京城作威作福,还强娶了忠臣的后人。皇上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天子一怒,浮尸百万。这次虽然不会死上百万的人,但是,张家成年男子全部腰斩于市,女子全都贬入妓院。裴家人被下旨训斥,当家人被打了板子,一时,裴家被踩入尘埃。人人皆道此裴家。那些定了婚约的,赶紧退婚。裴家人虽然对这三姐妹很有怨气,却不敢流露,害怕再出一个疯子。
张家女子全都关在牢房里,有能力的娘家早就想办法合离脱身,拖到如今的收到消息,大骂裴明珠,裴明珠自己以孝顺的孙媳妇的身份,和被气得中风的张老太太,有些癫狂的张大太太一间牢房,照顾长辈。裴明珠待她们骂累了,才问:“我裴家人难道就该死?我在张家什么性子?不是你们逼人太甚,我也不会这样玉石俱焚。”然后用特别温柔的语调说:“老太太,就是去了妓院,孙媳妇也会用卖身钱给你换好日子。”
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森然感,骂人的已经说不出话来,开始解下腰带上吊自尽。估计这也是她们娘家人,为她们保全颜面,买通狱卒换来的机会。
躺着的张老太太已经发不出声,又是两眼一翻,再次晕死。张大太太上次情急之下,扑上来打了裴明珠几下,没想到裴明珠嘴里“婆婆,莫生气莫生气。媳妇给你打几下也是使得”,手上却是不停歇,生生掰断了她两只手,丈夫、儿子和乖巧的大孙子都已经被腰斩,大儿媳妇现在吊死,和自己斗了一辈子的妾室居然出卖老爷,走出牢房,张大太太实在受不了这个结局,居然活活气死了。
最后,裴明珠带着张家的老太太和一群张家妾及庶女,进了妓院。
裴明珠的特殊性,皇上有意让她落发出家,她却以张家妇不可违旨为由,愿意进青楼,只是让皇上同意她卖艺不卖身。
皇上并没有同意,只是派人去到满春院传口谕给张老太太,因为孙媳妇孝顺,允许她不卖身。
张老太太听了这口谕,又气得两眼只翻白眼。
京里人虽然私下猜测皇上被张家气狠了,连这个未亡人也不放过,但心里更是牢记,那个在妓院的裴明珠,如今艺名芊芊的女子,是在满春院卖艺不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