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宋江怎么收伏秦明的?书中详细交代,宋江与花荣定计,借助清风山的兵力,依靠花荣的神箭,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拖垮秦明部队,利用陷阱活捉秦明,然后伪装秦明去青州屠杀,彻底断了秦明的官路后,宋江才算收降了秦明。中间既有血腥的屠杀,也有暗算,宋江后来收伏英雄的软绑架手段,就是先拿秦明操练并成熟的。其中的框架设计,有花荣的相当心血。
事情到此还没结束。因为伪装秦明屠杀无辜百姓,青州知府慕容复情急之下,将秦明一家杀了,甚至将秦妻的头挂到了城墙之上。这样,秦明是带着失妻之痛加入宋江队伍的。于是,经宋江、花荣做媒,花荣将亲妺妹许给了秦明。以花荣之貌推断,花小妹肯定是美人坯子,否则不是美人配英雄,也难以彻底收伏秦明。日后秦明为宋江事业英勇拚杀,谁人解花荣用心之良苦?
事情至此也还是没有结束。日后封功时,花荣是第九位,而妹夫秦明位居第七。对此,花荣一笑而过,没给宋江带来排位上的困忧,这个可不是寻常境界者做得到的。
一件费解的事情
还有件事,是笔者的猜度,提出来与读者共享。
一直以来,对到底是谁射杀晁盖,笔者心中是存疑问的。根据书中的交代,是箭杆上写有曾头市的教师史文恭名字的箭射中了晁盖导致其死亡的。按照这一图骥,杀晁盖的凶手当然是史文恭。
这里有几个问题:
第一,史文恭是江湖成名人物,应该不会用暗箭伤人,也不屑用暗箭伤人。因为在那个时代,这样做是最为江湖所不齿的事情,传扬开来实在难以在江湖上立足。也就是说,如果一定要杀晁盖,史文恭可以选择更好些的办法,黑灯瞎火的,用箭属于效率最差的手段了。
第二,射中晁盖的箭上,印有史文恭的名字。这属于此地无银三百两之伎俩,史文恭断不会这样做。换言之,如果要偷袭晁盖,留名不是适得其反了嘛。
第三,暗箭,留名,居然还是毒箭,越发离谱得可以。在逻辑上没有任何可通之处。
第四,晁盖临死前对宋江说,日后谁捉得史文恭,就让谁继承天王之位。依照此前数次推让宋江做天王之位的情景判断,晁盖是非常信任宋江并随时可以交出王位的,死了交班给宋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又何以立下这样不符合逻辑的临终遗嘱?晁盖的昏迷乱语还是执意修改?
第五,卢俊义后来捉住史文恭后,居然没有审问毒箭之事,匆匆将其杀掉,这事也就没有了下文。按说,梁山老英雄们如林冲等,非常关心毒箭之事,林冲还专门将毒箭供在晁盖牌位前发誓说要为晁大哥报仇,是要日后查证的。可惜,捉住史文恭的,不是林冲,这个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其实,就算林冲活捉到了史文恭(估计有难度,林冲武功要弱于史文恭一些),可能也不方便追问这件事。毕竟,时过境迁,这事已经不那么主旋律了,再查不是自寻郁闷吗。
那么,在当时情况下,谁乐于晁盖早死呢?
一是作者施耐庵先生。三打完祝家庄,三山大聚义后,写书的当然要为宋江腾位置,要安排老天王退去。剩下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怎么安排晁盖死了。
另外一个,应该就是花荣。作为实际的宋江办公室主任,花荣处心积虑的大事,就是宋江当上梁山一哥。这既是他个人成就江湖名望的最佳方法,也是宋江心中的最大愿望。在宋江与花荣的双赢策略中,花荣可以不必做更多的事情,但必须完成关键的事情。让宋江做成梁山老大,就是关键中的关键。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当然,做这件事,花荣比梁山任何一位英雄都有优势。他有百发百中的箭,这在那个时代是最有效的攻击武器。梁山另外一位使驽的好汉浪子燕青、打石子厉害的没羽箭张清,此时还都没有上梁山。就算这两位上了梁山,也犯不着背负杀害前老大的恶名来为自己的主子争地位,尤其像张清根本就没有主子,他为谁黑暗中抛飞石杀人?
当然,就算花荣愿意做这件事,也有难题:花荣哪来的史文恭的箭?时迁偷的?金大坚与萧让联合做的?哪又谁能指挥得动这几尊神?
不能再往下说了,简直就是个阴谋。起码,笔者是感到后背凉嗖嗖的。
2.5林冲为何做不成山大王
相信看了这个题目,会有人笑我单纯或者无知,这样的题目也要拿来讨论?
确实,在水浒第71回石碣村水泊梁山大排名公布前,梁山的英雄座次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林冲都与正负首领位置有一定距离。
林冲入伙梁山为第一阶段,当时林冲位列王伦、杜迁、宋万之后,朱贵之前,是倒数第二名梁山头领,属无足轻重之辈(见第十回、第十一回);晁盖等生辰纲七杰(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上山后,林冲位列第四,与晁盖、吴用、公孙胜共同主持山寨事务,这是林冲在梁山位置最好的一段时期(见第十八回、第十九回);宋江入伙梁山后,是林冲位置不断后移的过程,到第七十一回石碣天书排位,林冲是第六位,彻底离开梁山领导层,为马军第二首领,五虎将第二名,排在大刀关胜之后。
也就是说,林冲从头到尾没有做过梁山的首领,而且是离首领的位置是渐行渐远的过程,事实上不存在成为梁山首领的问题。但是,这并不表明,林冲没有机会成为梁山的首领。至少在梁山第一、第二次人事变更中,只要林冲愿意,是可能做成山寨首领的。
林冲的明智
以林冲之力,初入梁山,即可杀王伦自立为王,杜迁、宋万之流即使反对,能力也不够。而且,有柴进柴大官人的面子在,很快就可以冰释夺王之不快,毕竟林冲的能力、心胸、人望,都要高出王伦不止一筹,跟他干黑社会,比跟王伦干要有前途得多。
晁盖等人上山后,林冲火并王伦之后,其实也还是可以自立为王。书中第十八回写道:
林冲疾把王伦首级割下来,提在手里,吓得那杜迁、宋万、朱贵都跪下,说道:“愿随哥哥执鞭坠蹬!”晁盖等慌忙扶起三人来。吴用就血泊里过一把交椅来,便纳林冲坐地,叫道:“如有不伏者,将王伦为例!今日扶林教头为山寨之主。”
吴用最多一半是演戏。在当时情况下,即使晁盖做不上天王,也能谋个相当不错的位置,徐图发展,或者与林冲做个双赢选择,应该都是吴用的算盘。作为林冲来说,假戏真做并无不可,而且胜算极大。不过,林冲没有那样做,书中第十九回交代如下:
却说林冲杀了王伦,手拿尖刀,指着众人,说道:“我林冲虽系禁军,遭配到此,今日为众豪杰至此相聚,争奈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推故不纳,因此火并了这厮,非林冲要图此位。据着我胸襟胆气,焉敢拒敌官军,他日剪除君侧元凶首恶?今有晁兄仗义疏财,智勇足备;方今天下人,闻其名无有不伏。我今日以义气为重,立他为山寨之主,好么?”
众人道:“头领言之极当。”
晁盖道:“不可。自古强宾不压主,晁盖强杀,只是个远来新到的人,安敢便来占上。”再三再四,扶晁盖坐了。林冲喝叫众人就於亭前参拜了。林冲等一行人请晁盖上了轿马,都投大寨里来。到得聚义厅前,下了马,都上厅来。众人扶晁天王去正中第一位交椅上坐定,中间焚起一炉香来。
此时,决意让出第一把交椅的林冲,还可以在把第一把交椅让给晁盖的同时,自己坐第二把交椅当副天王,排在吴用、公孙胜之前。这样的安排,更是新旧各方都能接受的格局。
如果这样的格局形成,宋江上梁山后,梁山的最高管理层应该晁盖、宋江、林冲三人为王的局面。后来宋江升正天王后,如果改进梁山的最高管理层,引进卢俊义为副天王或二天王,林冲还是可以继续做三天王,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人事安排。但林冲还是选择让位:
林冲向前道:“小可林冲只是个粗匹夫,不过只会些枪棒而已;无学无才,无智无术。今日山寨幸得众豪杰相聚,大义即明,非比往日荀且。学究先生在此,便请做军师,执掌兵权,调用将校。须坐第二位。”
林冲道:“公孙先名请坐第三位。”
再往下,林冲实在让不不去了。林冲要再让时,晁盖,吴用,公孙胜,都不肯。三人俱道:“适蒙头领所说,鼎分三足,以此不敢违命。我三人占上,头领要再让人时,晁盖等只得告退。”三人扶住,林冲只得坐了第四位。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主导林冲不肯做晁盖的副手呢?
梁山马上步下,陆地水里,战将近百员,但真正像林冲那样懂大局,有定见,明是非的,其实很少。这一点,在多次战斗中都有证明。晁盖愣闯曾头市一役,算是证明之一。
一连三日搦战,曾头市并不曾见一个,第四日,忽有两个僧人直到晁盖寨里投拜。军人引到中军帐前,两僧人跪下告道:“小僧是曾头市上东边法华寺里监寺僧人;今被曾家五虎不时常来本寺作践罗造,索要金银财无所不至!小僧尽知他的备细出没去处,只今特来拜请头领入去劫寨。剿除了他时,当坊有幸!”
晁盖见说大喜,便请两个僧人坐了,置酒相待。独有林冲谏道:“哥哥休得听信,其中莫非有诈。”晁盖道:“他两个出家人,怎肯妄语?我梁山泊久行仁义之道,所过之处并不扰民;他两个与我何仇,却来掇赚?况兼曾家未必赢得我们大军,何故相疑?兄弟休生疑心,误了大事。我今晚自去走一遭。”
林冲苦谏道:“哥哥必要去时,林冲分一半人马去劫寨,哥哥只在外面接应。”晁盖道:“我不自去,谁肯向前?你却留一半军马在外接应。”(第六十回)
我们先不去分析晁盖要不要亲自带兵打曾头市,分宋江的兵权,树立自己的威望。单就打曾头市并已经临敌这一节来说,只要晁盖不蛮干,临场听从林冲的劝告,由林冲代替晁盖与僧人进去控虚实,晁盖未必会送死。只要不死,翻盘的机会始终还是有的。
晁盖中箭后,群龙无首,强敌在彼,悲观与恐慌笼罩在梁山泊孤军头上,全军覆没关键时候,又是林冲冷静应对,先是安排人送晁盖回山寨并等候进退军令;在得到退令后,有序撤退,带领残兵回到梁山。
除了理智之外,明智也是林冲的一大特点。
林冲的明智
前面说过,以林冲的能力与胸怀,初次上梁山,林冲完全可以杀王伦而自立为王,但林冲没有这样做,而是委屈求全般做了一名首领,排在宋万、杜迁之后。人在走投无路时,不外两种选择,或者铤而走险,或者委屈求全。林冲选择后者而弃前者,应当有其很明智的考虑。试想,火并了原来的首领,名声会传到江湖上,自身江湖形象恶了也罢,容易堵住英雄路,山寨做不大也是很现实的。这也是火并王伦之后,林冲不肯做第一、第二、第三首领的重要原因。“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颢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见第十回。)这是林冲很看重的人生信条。
上面是从主观愿望、性格与实际情况等方面,分析林冲做不成梁山大王的原因。
事实上,从技术与操作层面来说,林冲也是有短板的。
纵观林冲在梁山前后的作为,是个非常好的将才,但确实不足以称帅。何以言之?为帅之人,更多的是管人的能力,即管将的能力;而为将的,更多的是带兵打仗能力。有代表性的就是韩信总结的他与刘邦的区别,一个善于管兵,一个善于管将。
纵观一部水浒,显示林冲武艺高强的地方不少,显示其临战能力的地方也有,但展示其笼络人才的地方几乎没有,更谈不上有藏污纳垢的能力。此外,林冲的交际面也着实不够广泛,在这方面,他甚至还不如他的好朋友鲁智深。比如,平日里,更愿意与人较量枪棒,并以此结交朋友,像与鲁智深成为莫逆之交,就是这样的路数:
智深道:“说得是。”自去房内取出浑铁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众人看了,尽皆吃惊,都道:“两臂没水牛大小气力,怎使得动!”智深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下没半点儿参差。众人看了,一齐喝采。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第六回)
以林冲这样的个性,应该与秦明、武松、杨志、李逵、史进之流相处,应该都是愉快快悦的。因为这些人,都有值得林冲表扬的地方,也都会对他发自内心的“端的使得好”有英雄想见恨晚的相惜感。当然,林冲很可能看不上李逵的滥杀无辜。
不过,林冲虽然心思够细密,但与宋江比起来,可能懒得花更多的心思做人事梳理。如果说在柴进庄园救助武松这样的事,林冲可能做得出来,但像为王矮虎低三下四般娶妻这种事,林冲可能想得到,但能做得出吗?
在派系平衡上做功课,林冲可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为。他能像吴用那么用心经营吗?一部水浒,英雄间相互引荐,连李逵还知道把打铁的汤隆介绍到梁山呢。可翻遍120回的水浒传,不见林冲有类似举动因此,他的徒弟操刀鬼曹正,是走的鲁智深路线,先上二龙山然后才上的梁山。
因此,在领导戴宗、李应、花荣、燕青、汤隆、朱贵、乐和之流,甚至朱仝这样的武将,林冲可能就未必非常得心应手,更谈不上与高俅、童贯这样的赃官推杯换盏了。
因此,林冲如果真的做老大,要么不胜其烦很快退位,要么可能因处理失当而被推翻。老大可不是什么人都做得了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