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中学的教师,女教师居多,男教师寥寥,号称“娘子军”队伍,多系“半路出家”。但地质中学教师素质较好,勤奋好学,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效果不错,据历年中小学毕业、升学统考(会考)成绩资料统计,在名山县诸校之中,地质中学并非“后卫”,多数尚属前列,尤其是1987年小学毕业升学会考成绩,地质中学双科及格率100%,优生率(语算两科180分以上)78%,居全县之冠,深得县教研室好评。
通过职称改革和职务聘任,教师结构逐步改善,截至1993年队部搬迁华阳,子弟校停办为止,全校已评聘高级教师三人、中级教师(中教一级和小教高级)14人、初级教师(中教二级、小教一级)11人。
五、地质中学的生源
地质中学的生源为本队职工子弟,学生同本队职工一样,来自“五湖四海”,然聪明、团结,无城市之“非凡”,有农村之朴实。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地质中学学生受外界干扰甚少,读书风气较浓。
子弟校一般不对外招生,但前些年也收了不少名山学生。为减轻县上普高招生压力,县教育局领导曾希望地质中学能帮助解决部分城镇子女入学问题。因此,从1978年起,每年高中班均正式招收部分名山学生。现列表如下:
以上学生除少数来自附近农村外,均系名山蒙阳镇单位或居民子弟,其中部分因招兵、招工而中途退学。
六、地质中学的设施
地质中学办学条件差,校舍简陋,颇有地质队“游击特色”。中学部原是三区测队宿舍楼,楼上办公、楼下上课,教室由两间单身寝室打通而成,一面采光,开灯上课。后因危房改造,将原三区测队饭堂改成三个教室,加上一分队会议室,作为中学部。小学和幼儿园曾几度搬迁,后小学搬至原中学部教室,幼儿园则另搭简易教室暂用。整个学校与职工宿舍杂居共处,常常是读书声与炒菜声相闻。
学校教学设备逐年添置,初中均能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实验教学,高中一年级也尚能进行实验教学;电化教学购有幻灯机两台及幻灯片若干。语文组、外语组、中学部、小学部均有收录机和教学磁带。且外语组教师已是人手一部录音机和一套教学磁带。图书资料及体育经费,一般未加限制,需用即置,每年不下1000元开支。
七、地质中学与地方的关系
地质中学是名山县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子弟校虽为单位办学,但其业务仍属地方教育部门代管,除经费、人事关系外,所有会议、资料表册、招生工作、教学研究、文体活动、总结评比等等,均与其他学校一视同仁。凡名山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活动,地质中学无不积极参加。每年教师节,县上组织的慰问团专程到区调队看望教师、赠送礼品。地质中学同名山县教育局及各兄弟学校关系十分融洽。
八、地质中学停办
1992年下半期,区调队队部机关迁往成都双流县华阳镇办公,职工陆续搬走,学生亦随之转入华阳地方学校就读,子弟校仅剩几十名学生上课,有些班级只有几人。1993年3月,学校无法开学,队部宣布停办,教师凡年龄40岁以上者俱以退休处理。至此,川地区调队地质中学走完了她的路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自1975年8月至1992年底,地质中学在那个企事业办社会的年代只生存了短短17个春秋,总算完成了时代赋予她的历史使命,以解体告终,在区调队史上留下也许微不足道但却值得记忆的一页。
在改革中前进的区调绘图工作
——区调队绘图组在改革探索中的史事回眸
吴盛莲
制(绘)图工作,是地质队内部多兵(工)种联合作战的一个组成部分,我队绘图组就是这一工种的战斗集体,它在地质科的具体安排下,紧随队生产的发展需要,适时地进行着一次又一次技术方法的改革,力求在科技创新、提高成图质量、加快成图周期、确保各项任务完成上有所进展和收获。
绘图组一般编制十多人,最多为21人,设有正副组长各一人,质量检查员一人。主要承担我队区域地质调查和部、局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中地质矿产成果图件的编绘、出版原图的刻(清)绘以及各类报告插(附)图件的清绘等。特别是自1984年以来,为满足部、局下达的编制《四川省区域地质志》和《四川省区域矿产总结》的需要,他们以改进班组管理和改进制图技术方法入手,在前后约一年的时间里,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出色地完成了十个1:20万区调图幅地质矿产图及报告插图的编(清)绘任务,且在各个图幅评审验收中得到了好评,为队争得了荣誉。尤为可喜的是在出成果的同时,成长起一批制图专业的技术人才,为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现将该组在改革探索中的主要情况作一简要回顾。
一、改进班组生产管理见到了实效
该组人员编制共计21人(含学工四名),相当于一个制图小分队,但由于轮流外出学习参观、业务培训(武汉测绘学院脱产培训等)和女职工的产假等,实际从事编绘工作的人员一般只有15人左右。为了完成所担负的艰巨任务,全体同志除继续发扬打硬仗顽强拼搏的精神,还注重从改进班组管理上去挖掘潜力。1.在1:20万地质矿产图编绘工作中,除采用原来已为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以图幅为单位,以一人为主分幅包干的办法外,在“出版原图”编制中,采取既按图幅又按作业小组(由二至三人组成)一竿子负责到底的办法,这就促使年轻同志有机会投入到区调主要图件中去真刀真枪地干,同时也发挥了作业小组长的作用,克服了过去按大组作业时,组长忙得团团转、组员一边看的弊端。
2.按生产定额组织生产,在全国改革形势的推动下,加之两位组长到外省参观学习受到的启发,他们根据部、局有关规定结合本队实际,起草了队的“绘图生产定额”,经全组人员讨论后,于1985年7月开始试行,并在实施生产定额中,每接收一批图件,组长都要和工会小组长、质量检查员一起讨论,定出具体的“工天数”(定额),避免一人说了算可能出现的偏差。同时每完成一项大的工作任务,该组都要召开有骨干参加的总结会,以提高管理水平。
3.改进班组管理的又一关键,是把生产任务完成好坏与职工个人利益逐步挂钩。
1984年以来,在奖金分配上以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以及出勤率为依据,使完成任务好,成果质量好、出勤率高的人员得到了较高的实惠。同时对提前完成任务者,根据其提前时间的多少,经地质科审核,报队领导认可及时给予补休假,一般半个月左右。
管理工作的改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据完成的主要任务统计,自1984年至1985年9月,该组完成编绘和送厂出版的图幅共19幅,创我队历史最高水平(以往最多为五幅)。
二、学习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成图质量,加速人才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图工作也在不断改进。为了保证地质专题图件(多为国家出版系列基础图件)的成图精度和提高制图工作的机械化程度,该组在局测绘队矿测科的支持下,1984年组织了14人去驻在广汉的解放军制图队和202信箱等单位参观学习“刻图”新技术。回队后,结合1:20万区调图幅出版工作开展实战练兵,共完成五个图幅15块板的刻绘,使原来只有少数人能掌握的刻绘技术,变为了多数人手中的得力工具。此后该组又不顾生产任务的繁忙,于1984年11月派一位同志参加了由省测绘研究所研制,省局主持的DBJ-电动导轨式“刻绘仪”样机的试生产与地质专题制图刻绘工艺改革相结合的实验工作(由三人协作完成),该项试验成果在1985年5月省局召开的地勘工程测绘会议期间展出,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该仪器问世以来,已经引起制图同行的重视,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队参与南江水文队牵头的手工操作“刻图法”的试验成功,为我省制图、制印工作的现代化起了微小的一点推动作用,那么这次试验是刻图工艺改革的深入和继续,促进了成图质量的提高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该组在学习省内、外有关单位先进技术和工作经验的同时,还普遍应用聚酯薄膜编(清)绘1:20万地质矿产“编稿图”和“出版原图”,保证了十个1:20万区调图幅提前(1984年6月)提交验收,在验收会议总结时得到省局张云湘总工程师和制图同行的好评。他们说:“区调队绘图组的同志,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图幅质量也获得了大面积丰收!”
1985年5月,在省局召开的“地勘工程测绘工作会议”成图质量展评中,我队崔毓岚、高秀丽同志合作的1:20万贡岭幅及双宁丽同志绘制的小金幅地质矿产编稿图,分别获得编绘质量奖的一等奖与二等奖;崔毓岚同志编绘的1:400万三江地质图获清绘质量荣誉奖。
绘图组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本队科室、分队的支持下,在绘图这块天地里奋力飞翔,取得了荣誉,1982和1983年获得了省地矿局授予的“三八红旗集体”、“模范集体”的光荣称号;1985年10月该组代表地矿局所属生产班组,出席了由四川省总工会召开的“先进班组经验交流会”,在红旗上又增添了新的光彩。
1993年,在局测绘管理处路步英高级工程师的组织下,以我队制图室主任工程师谭家铭为主,局科研所、川东南地质大队各有一人参加,开展并完成了“1:5万地质图计算机辅助编辑出版”课题工作,并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95年)。
1994年,郭达玖队长借出席攀西队1:5万区调图幅成果验收会议之机,对该队计算机成图系统和效果进行了现场参观考察。回队后,经上下共同努力,在队处于资金非常困难的历史背景下,购置了扫描仪、绘图仪等主要绘图设备,并进行了人员培训,终于在1997年实现了“计算机成图”的梦想。采用MAPCAD(现用MAPGIS)计算机制图软件,成功出版了区调地质图。其作业流程为:通过计算机扫描→光栅校正→制成图框→矢量化→数据处理→成图;图形数据整理→属性录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以上这两个程序,只需一至二人在一个半月内完成,以前从图件分版清(刻)绘到出版印刷,至少要半年,通常是一年时间才能完成。而今借助计算机技术的翅膀,做到了区调、科研等图件文字报告出版“不出队门”,由此而改变了长期以来,需长距离托运图件(文字报告)去山西省长冶市国营五四三厂(后迁址河北省保定市)和四川省地矿局测绘队印刷出版的被动局面。同时因其是在投入的人力少、资金成本低、效率高的情况下运作,加快了区调地质成果的出图周期,从而提高了区调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爱龙门山、我哭龙门山
吴世良
地学界所称的龙门山构造带,耸立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从天全迤逦向北东延绵到广元,长约500千米。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的“西岭”所指应是龙门山。它终年隐藏于云雾之中,偶在大雪、大雨初晴的早晨,在成都可见其真面目。白雪皑皑的山脉横立于眼前,疑似“海市蜃楼”。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说的就是龙门山的险峻雄奇。
原生态的龙门山通行非常困难。1958年以前要到宝兴、松潘、平武、青川,全靠步行。它们是处于重重群山之中的世外桃源。山清水秀,羊肠小道曲曲弯弯,崎岖不平。
1958年初,我们做江油-平武路线地质工作,沿涪江而上。一出江油城,见到的是江油小平原、红层浅丘。远山近水,桃红柳绿。我想起陶渊明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也想起川剧《尼姑下山》中的“远山含笑,近水绿波映小桥,行人来往阳关道,柳丝儿不断随风摇”。
过武都便进入龙门山区,地貌突变,形成中山深切割陡坡地形。山势巍峨,“抬头望山帽子掉”,可见山之高、之陡。诗人李白从小生活在江油,隐居山中读书,对此山此景深有体会。他笔下的山川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
到白石铺,但见两岸绝壁,高山直立,由石灰岩形成峡谷。这里是唐王寨向斜轴部。过平驿铺,山势变为奇峰林立,由下泥盆统坚硬的石英砂岩构成。人行于这幽谷之间,向上望,只见一线天;俯视涪江,只见湍流直下。峡谷其形如门,故曰“龙门”,其山称之龙门山。突然一声“哎——”的吼声在山谷间响起,打破宁静,吓我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一“挑夫”在歇气,长吼一声提提精神。挑夫就是现称的搬运工,重庆称的“棒棒”。他上身赤裸,皮肤黝黑,头顶破草帽,脚穿草鞋。一手拿毛巾擦汗,一手握着跷扁担。一根长拐把子撑着扁担一端,担子一头着地,一头悬空,便于再挑担时不必弯腰。担内装的盐巴、肥皂,非常沉重,约100公斤。就是这些挑夫运来了生活用品,运走了药材、山珍。
一到扇铁沟-南坝,山势“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这开阔地带正是北川断裂带所经之地。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破坏了这里的一切,好一个世外桃源被毁了。
再前行直到平武,全为志留系茂县群千枚岩形成的高中山深切割陡-缓坡地形。龙门山原是唐王寨一带一般山名。1939年朱森、叶连俊在江油进行地质调查,著有《龙门山地质志》。龙门山就盛名地学界。近年旅游业的兴起,龙门山地质公园渐为世人知晓。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全世界都知道这个龙门山了。
大地震破坏了龙门山的美貌,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山被毁了、水被毁了、房屋倒塌了、居民伤亡了。从电视所见灾区的画面:山体遍体鳞伤、河道堵塞、崩积物堆满山坡、倒石堆堵断交通、到处是瓦砾堆。见到了解放军冒着余震的危险救出被埋受灾群众的生动画面,见到了医生忘我地抢救伤员的场面,更见到了全中国、全世界人民送来了温暖、送来了爱心,胡主席、温总理亲临灾区指挥抗震。
我爱龙门山,我哭龙门山。我哭这里的受灾群众,我哭这里的绿水青山。让这哭声变为力量,将使龙门山变得更加美丽,重建的家园将使这里变得更加繁荣。
回眸十年前实验测试中心全面推向市场的创业之路
张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