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棉花图诗】集锦墨模。原墨模是按方观承于1765年进献的《棉花图》由如意馆画家、刻工仿制的。上有御制题字,并落有乾隆年制款。原模已遗失,此套墨模是胡天注于清光绪年间请王绥之、王寿荣翻刻的,无年款,加两淮贡墨款,墨面增加回纹花边。整套墨模16幅,每幅一景,运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自播种至练染的整个生产劳动过程,有一定的历史价值。16幅图景为布种、灌溉、耘畦、摘尖、采棉、拣晒、收贩、轧核、弹花、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此套墨模原存休宁胡开文墨店,1963年安徽省博物馆征收为藏品。
【御制铭园图】集锦墨模。清嘉庆年间原制品。模框高10.7厘米,宽3.4厘米,厚3.2厘米。清内务府造办处主持,如意馆画家集体绘画,御书处墨刻作南匠分工精制,胡开文监制。全套墨模共64幅,一幅一景,选自大内(故宫)、西苑(中南海、北海)和圆明三园景色。造型、绘图、题字、雕刻和装潢,均极精细。64景分别为故宫的攸芋斋、三希堂、芝兰室、漱芳斋、翠云馆、天禄琳琅、慎俭德、碧琳馆、延春阁、四美具、玉壶冰、琴德簃、颐和书屋,西苑的湛虚楼、兰室、丰泽园、春耦斋、含经味道、鉴古堂、同豫轩、蕉雨轩、韵古堂、补桐书屋、韵藻楼、古籁堂、蟠青室、罨画轩、漪兰堂、韵琴斋、古柯庭、阅古楼、环碧楼、写妙石室、交翠庭、澹吟堂,圆明园的九洲清晏、韶景轩、长春仙馆、古香斋、含碧堂、清辉阁、茹古堂、汇芳书院、抒藻轩、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翠微堂、镜水斋、飞云轩、品诗堂、墨池云、涵德书屋、丰乐轩、绮吟堂、烟云舒卷、涵雅斋、玉玲珑馆、委宛藏、含经堂、渊映斋、画禅室、怡情书史、鉴光楼、韵泉书屋。此模所刻的圆明园茹古堂,在北京圆明园清辉阁左侧。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今已无存,但在墨模中留有清晰的历史资料。此套墨模有关圆明园的插图,对圆明园园林建筑的研究,是十分珍贵的史料。此套墨模原存休宁胡开文墨店,1963年安徽省博物馆征收为藏品。
【御制四库文阁】集锦墨模。四库文阁指北京故宫的文渊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热河的文津阁,都是收藏《四库全书》的场所。此套墨模是胡天注于清光绪年间,聘请泾县著名雕模艺人王绥之翻刻的。原墨模为乾隆内府制。墨面御制诗为彭元瑞书。彭元瑞字辑王,乾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插图由沈喻绘制沈喻字玉峰,奉天人,内务府司库,善画山水,尤长楼阁。此套墨模绘图揉合中西画法,具有浓厚的宫廷画风格。墨模原存休宁县胡开文墨店,1963年安徽省博物馆征收为藏品。
【御制西湖名胜图】集锦墨模。原墨模为清乾隆年间清宫如意馆的画家和墨刻作的南匠制作。此套墨模为清光绪年间胡天注请王绥之父子翻刻的。全套墨模共10幅,一幅一景,分别为:苏堤春晓、曲院风荷、雷峰夕照、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双峰插云、三潭印月、柳浪闻莺、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所刻西湖十景中,雷峰夕照、南屏晚钟已不存在,平湖、曲院、花港、柳浪等处已有变动。今天的西湖名胜,与昔日风景已大不相同。这套墨模雕刻艺术,保留了西湖名胜的历史面貌。此模原存休宁县胡开文墨店,1963年安徽省博物馆征收为藏品。
第五节徽墨墨谱
随着古代制墨业的发展,明代中期以后,是制墨业的辉煌时代,“墨之在万历,犹诗之有盛唐”。墨的故乡徽州,由南唐奚氏父子制墨开始,逐代繁衍,形成优良传统。到了明代,墨的造作规模、质量、花纹图案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和提高。此时,徽州四大墨谱应运而生。它们分别是《方氏墨谱》、《程氏墨苑》、《方瑞生墨海》和《潘氏墨谱》。
《方氏墨谱》,方于鲁辑,丁云鹏、吴廷羽、俞仲康绘图,黄德时、黄德懋等镌刻,万历十七年(1589年)方氏美荫堂刊本。共6卷,收录方于鲁所造名墨图案和造型385式,分国宝、国华、博古、法宝、洪宝、博物六类,涉及到人物、动物、神话、传说、历史等内容。雕刻精美,线条细如毫发,纤丽逼真。这些图谱刻画细腻、精致,令人叹为观止。“方氏谱其墨,广求名家,披阅五载乃成”,可见用心之专。难怪时人钱允治言:“顷于百谷斋中见方于鲁墨谱,不觉大叫,谓世固有此尤物哉!欲得之心,如饥如渴。”
《程氏墨苑》,程君案辑,丁云鹏绘图,黄鳞、黄应泰、黄应道镌刻,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滋兰堂刊本。共收录程大约所造名墨图案520式,有彩色图版,分玄工、舆地、人官、物华、儒藏、锱黄六类,附“人文爵里”。此谱首创用五色赋彩印刷,绘刻俱精,是徽派版画中的代表作。程君房对墨的造型设计和对外宣传也很重视,受方于鲁《方氏墨谱》影响,他特聘著名画家丁云鹏、郑重和雕刻名工黄鳞、黄应泰诸人,联手绘刻了《程氏墨苑》一书。《程氏墨苑》以彩色套印法印成,绘刻以精细见长,纹饰内容广泛,刻工纤细,精美绝伦,是十分珍贵的艺术作品集。
《方瑞生墨海》,方瑞生辑,郑重、魏之璜绘图,黄伯符镌刻,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刊本,共12卷,收古代墨造型148式,方瑞生造墨图案234式。方瑞生字澹玄,新安人,是当时名士袁中道的弟子,早年曾考科举,固酷爱制墨而弃去,专心制作,颇有精巧之品。此书分内外两辑,内辑三卷专载墨法与制墨家故事文献,外辑七卷专刊古墨图谱及自已制作墨品图型,卷末附以题赞。此书是明代三大墨谱之一。
《潘氏墨谱》,宋李孝美辑,万历四十年(1612年)歙县潘膺祉如韦馆刊刻。此谱2卷,主要讲制墨工艺过程、插图8幅,另有李廷圭墨图案造型32式。
除了四大墨谱外,还有不少徽墨论著传于世。其中《曹氏墨林》、《汪氏墨林》、《鉴古斋墨薮》等值得略览。
《曹氏墨林》曹素功辑。曹氏名圣臣,字昌言,号素功,安徽歙县人,清代制墨名家,墨肆名“艺粟斋”。曹氏好结交高官名士,所以此书多为当时名流品评曹氏墨品的诗文,惜无图谱。虽为曹氏个人的宣传品,但从中颇可探寻曹素功墨业的盛况。此书系随到随刻,结集成册,所以各本之间互有差异,罕有完本。
《汪氏墨林》、《鉴古斋墨薮》(清)汪近圣辑。汪氏安徽歙县人,清代制墨名家,墨肆“鉴古斋”。是继曹素功而起,嘉庆道光间制墨大家。墨林为序、赞、铬笃当时名流品评汪氏墨品的诗文。墨薮是汪氏墨品的介绍。
第六节徽墨墨模墨谱中的艺术
唐代以前,制墨不用墨模,唐代才有简单的墨模,宋代,徽州年贡龙凤墨千斤,可见墨模工艺比唐代先进的多。绍兴年间,徽州著名墨工戴彦衡在宫廷里制作复古供御模拟,墨模为大画家米友仁所绘。米友仁,字元晖。他是米芾长子,世称“小米”,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善书画,山水烟云流润,与其父米芾独创一体,后世称为“米家山”、“米点皴”,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米友仁是把中国书画艺术和制模艺术融为一体的第一人。
明代,徽墨的发展达到一个高峰,制墨家都非常注重墨模的改进,其中程君房、方于鲁更是在徽墨的形制上尽心尽力,墨模多至数百款式。程、方的墨模,多出自名画家丁云鹏,吴羽等人的手笔。丁云鹏,字南羽,号圣华居士,休宁西门人,善道释人物,得吴道子法,白描似李龙眠,丝发之间,而眉目意态毕具,山水杂画亦妙。明嘉靖万历年间,正是徽墨生产的全盛时期,群芳竞妍,高手辈出,正如《墨海经》所云:墨之在万历,犹诗之有盛唐。丁氏凭着他的绘画名气,先后为名墨工程君房、方于鲁画了大量墨模。著名的《程氏墨苑》、《方氏墨谱》的绘图,大都出自丁氏之手,为徽墨升华为艺术品作出了重大贡献。丁氏本人也精于制墨,代表作品有“松润之春”等。吴羽,一名廷羽,字左千,歙县丰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明隆庆至明代末年。“少从丁云鹏学人物,已逼肖之,顷而自出天机”。作山水学元四家,花鸟气韵生动,有出蓝之意。又为方于鲁画墨谱,吴亦善制墨,与方于鲁并驾齐驱。《方瑞生墨海》墨谱,为著名画家郑重、魏之璜所绘。郑重,字千里,号天都懒人,歙县诸郑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明末清初,工人物、山水、画佛尤有名,好楼居,日事香茗,写佛像,必斋沫而后举笔,山水小景,仿宋元体均精妙。魏之璜(1568年—1647年),明上元(今南京)人,幼孤贫,以丹青糊口。书师法《黄庭经》,写山水不袭粉本,自创规制,岩壑树石,特标灵异,尝校胡正言《十竹斋书画谱》。清代汪近圣辑有《鉴古斋墨薮》墨谱六册,由彭元瑞摹绘。彭元瑞(1731年—1803年),字掌仍,一字辑五,号云楣,南昌人,乾隆丁丑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一家三代四人皆为翰林,曾向皇帝进献徽墨。清代著名墨工汪节庵的墨模为画家吴采岩所绘,可惜吴氏的里居、生卒年暂不可考。清末明初,歙县著名画家王村鸥也曾绘过墨模,紫云山房曾藏徽墨一锭,墨正面为王村鸥的兰石图,背面为王氏书法,书画合璧,大大增加了徽墨的艺术效果。
徽墨墨模的雕刻高手,明代首推蟹钳。蟹钳,不知其姓名,常往来黄山、白岳间,右手仅存食、拇两指,用以钳物,伸屈自如,如同蟹爪钳物,因而得名。他善于制铜,熔液浇铸,镂采焊接,皆极精妙,高于一般工匠。曾仿汉代人制作的雁足灯,高数尺,独立不扑。所制墨模极其精绝,上面镌刻山水、花鸟,均细如毫毛。黄宾虹赞曰:“歙多墨工,造墨之法,取范为邱……进之良工,必推蟹钳,以仿古人,无多让也”。墨模制作的难度较大,常在方寸之内,表现人物、舟楫、屋宇庭榭、花草翎毛,均细若毛发。明代四大墨谱,雕刻大都出自歙县虬村黄氏一族。明朝末年歙县虬村是我国刻书、制作版画的中心之一,尤其是黄氏一族,出了不少的雕刻大师,他们除了刻制大量的书籍外,还刻了不少著名的版画和墨模、墨谱。如:《方氏墨谱》由黄德时、黄德懋刻;《程氏墨苑》由黄应泰、黄应道等刻;《方瑞生墨海》由黄伯符刻。清代墨模高手王绥之,名天福,又名王福,泾县厚岸人。他擅长人物圆雕,胡开文的文武魁星、十八罗汉、十二支神、十大仙、十小仙等名模,大多是他的杰作。1913年,王福转到上海曹素功墨店当刻模工时,已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1924年病故,其子王爱荣,则以善刻平底小楷闻名,为同行所钦佩。
可见,徽州墨模雕刻和墨谱产生,是集合了当时绘画雕刻名家艺术精华于一身而盛开的奇葩,历代绘画雕刻艺术家为徽墨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