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彩双鸳鸯墨
明万历方于鲁制,直径9.6厘米,厚1.6厘米。墨圆形,周围凸起边棱,涂金。一面中央凸起长方形栏,栏内涂金阳文行书“文彩双鸳央”5字;栏外左侧近边缘处阳文楷书“方于鲁制”名款,右侧阳文“画一星”3字。另一面雕双鸳鸯,红、绿、金三色彩羽,立于江岸礁石上,头尾交错,相互凝视。墨之侧边,镌阳文楷书“大国香”3字。
此墨收录于《方氏墨谱》第二卷《国华》第五十四款,为方于鲁传世彩墨,墨模雕刻精致,墨质坚莹,是方于鲁墨品中的典型之作。
明初,墨上有施金彩的,但不多见。万历时期,墨上施金错彩之风开始盛行,反映了当时崇尚奢华的社会风气。
文犀照水墨
明万历方于鲁制,直径12.7厘米,厚1.6厘米。
墨圆形,两面均凸起边棱,髹紫漆边。一面浮雕文犀照水图,并涂金,加红绿彩。一面凹入的朱漆方框内有阳文楷书“文犀照水”4字。墨一侧边有“万历辛丑方于鲁造”款,另一边为阳文楷书“菉竹居监造”款。
从方于鲁所制墨中可以看出明代墨模雕刻艺术的高超水平。其墨模浑朴,刀法自万历年以后变得奔放有力。此墨质坚黑,为明代名墨,著录于《中舟藏墨录》。
仙桃核形墨
明代墨家方于鲁制。墨为半仙桃核形,长16.5厘米,最宽10.5厘米,重334.5克。一面为核桃的剖面图案,右边阳刻楷书“庚子年甲申月丁酉日记”,左边有阳文篆书“西王母赐汉武桃宣和殿”。另一面有一段记述文字,记载明洪武年间以库藏巨大桃核,命宋濂为赋之事。最后有方于鲁落款。该墨坚质丰肌,乌黑发亮,制造工巧、肖形逼真。仙桃核形墨是方于鲁制墨工艺的珍贵实物。现藏安徽省博物棺。
九锡墨
长8.8厘米,宽3.3厘米,厚1.6厘米
八角形,墨面中廊方框内楷书“凡诸侯之有德一锡车马,再锡衣服,三锡虎贲。四锡乐器,五锡纳陛,六锡朱户,七锡弓矢,八锡铁钺,九锡秬鬯”。框左右各镂一龙,墨背作如意云纹,并镂九锡物品,左侧楷书阳文“丙子年制”,右侧楷书“方于鲁氏”。
九锡即九赐。传为古代帝王赐给诸侯们的9种器物。汉武帝元朔元年诏,有“乃加九锡”语,方氏缘以制墨。《方氏墨谱》刊有此品,为方氏得意之作。
玄玉墨
明嘉靖江正制,直径8.1厘米,厚0.9厘米。
墨圆形。墨饼两面均凸起边框,墨面雕刻一条螭龙升降于云水间,墨背题阳文篆书“玄玉”,墨侧题“嘉靖庚子晴川江正制”。
江正制墨在明代麻三衡的《墨志》和清代《渔洋精华录》等书中均有记载,但传世实物仅见此锭。“嘉靖庚子”为嘉靖十九年(1540年),此纪年可佐证文献关于江正生活年代的记载。墨饰螭龙戏水纹始见于明嘉靖时期并流行于晚明,这一题材的时代风格鲜明。此墨见于《中舟藏墨录》,是流传有绪的明墨精品。
风云际会墨
明万历叶向荣制,长10.6厘米,宽3.8厘米,厚1.3厘米。
墨长方形,正、背面均凸起边框,正面雕龙虎相遇图,背面题阴文楷书“风云际会”4字,“风”、“际”二字填金,“云”、“会”二字填蓝,四字下有阳文楷书“徽婺叶向荣监制”款。
《周易·乾》中“文言”释九五爻之“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曰:“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后世遂以“风虎云龙”喻明君贤臣意气相投。风云际会由此引申为难得的机遇。
清谨堂乐女墨
明万历孙隆制,高6厘米,最宽2.2厘米,厚1.3厘米。
墨作美人形,背倚太湖石,抱阮作弹拨状。通体作漆衣。背面阳文楷书“清谨堂”3字,“清”字略有磨损。此墨造型古雅浑朴,是明墨中的精品。
明万历年间,徽墨制作进入鼎盛时期,文人士大夫争相制墨自娱。在此风尚下,明代织造内臣孙隆随潮而动,制作了多种署名“清谨堂”的墨品贡入宫中,取悦于皇帝。明代善绍书《韵石斋笔谈》载:“织造内臣孙隆‘清谨堂墨’款式精巧,剂料极一时之选,曾进上方,神宗爱重之。”
墨光歌墨
明崇祯吴去尘制,长8.7厘米,宽4.2厘米,厚0.9厘米。
此墨形为汉碑式。墨面有阳识隶书《墨光歌》,全文如下:
品茶欲白墨欲黑,古人风雅千秋隔。
于今谁复弄苍烟,扫尽寒灯夜无色。
神工和剂甚苦心,捣兰屑玉用意深。
千声敲冷春山月,四璧寒凝丹鼎金。
空斋清昼陈簾里,新水才添白玉洗。
宣州石砚雪洒残,翰走烟云儿卤起。
古香微觉染罗衣,银屏激射桼影寒。
酒徒醉眼夺岩电,美女双鬟败碧辉。
坡仙雪堂数千铤,昔间欣赏同彝鼎。
只从边上付鱼吞,忍使玄心类秋种。
湛晴老銕讵可齐,坚光未许李廷珪。
淋漓床上书千卷,却笑胡人黑暗犀。
梅花阁里春得老,斗茶试墨成峦讨。
归来不入黑甜乡,为君题就墨光草。
歌后署“为去尘词兄作光歌”、“钱塘社弟潘之淙无声甫”,押“之淙”长方小印。
背面阳识钟鼎文字体题录“崇祯元年八月塑始至三年春二月望止共采烟163两,炼墨89锭止(通“之”)一”。
墨侧面阳识篆书“延陵吴去尘藏墨”款。
该墨形质朴雅,意趣苍古,融汇着制墨者深厚广博的文化修养。背面铭文言简意赅,记述了吴去尘在崇祯初年的制墨经历,有史料价值。
神品墨
孙瑞制,长19.5厘米,宽6.0厘米,厚1.4厘米。
墨长方形,顶微圆,通体漆衣。墨面雕双凤于飞纹,神采飞扬。隙间饰如意形云纹,上方阴识楷书“神品”2字,偏左处阳识楷书“孙瑞卿制”款。背面雕二龙戏珠于海水之上,四侧面浮雕梅竹纹。墨顶阳识楷书“孙玉泉”款。此墨纹饰施以金、蓝、银诸彩,绚丽斑斓。
明末的徽墨带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如在墨模的制作上擅长以深刀阴刻花纹,所成墨品饰纹凸出墨面。此墨上的龙凤虽然以阳纹线条表现,但饰纹的整体轮廓却凹陷于墨面,这无疑是一种创新。目前普遍认为“神品”墨是中国阴纹墨的肇始之作,是徽州墨业制作中的一个里程碑。
《四家藏墨图录》收录此墨。
龙九子墨
吴去尘制,长10.3厘米,宽4.2厘米,厚0.7厘米。
墨长方形,上下边出弧。正面阳刻浮雕9条形态各异的蟠龙。侧面阳文楷书“吴去尘监制”五字款。背面阴文篆书“九子之墨,藏于松炱,本性长生,子孙无边”16字。
此种墨多作礼品用,特别是婚庆时所用。龙九子墨墨质细腻,温如莹玉,为吴去尘的代表作。
2.传世清墨
贡御品套墨二十八星宿
清曹素功贡御品二十八宿套墨,原装金丝楠木墨箱,分四抽匣,每抽匣七笏,共计28笏。织锦装饰,黄绫内衬,白铜抽匣拉饰和墨箱提环。为不多见的罕有宫廷御贡御品套墨。每笏墨面填石色描赤金绘一星宿神像。墨背绘星座图。十分精美,堪称精品。
青麟髓墨
曹素功制,长7.8厘米,宽1.7厘米,厚0.6厘米,长条形,通体云纹漱金。墨面楷书阳识“青麟髓”,填蓝,下镂麒麟。墨背楷书阴识“徽歙曹素功监制”填蓝,顶侧楷书阳识“选烟”。《食货志》中,将墨分为“文人自怡,好事精鉴,市斋名世”。此墨即为第三种,是墨肆作为出售的商品墨。青麟髓墨为曹素功应市墨十八品之一,以其选烟精良,杵到刻精,深得时人所爱。
黄山图墨
曹素功制,规格:每锭长8.8厘米,宽2厘米,厚1厘米,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套黄山图墨,每锭两面各绘黄山名胜一处。并于右上方用填金楷书题名。墨侧上题“紫玉光”,下有“歙曹素功拣选顶烟”阳文楷书款。16处名胜分别为钵盂峰、天柱峰、石门峰、上升峰、狮子峰、紫云峰、连华峰、炼丹峰、望仙峰、浮邱峰、云外峰、九龙峰、翠微峰、采石峰、仙人峰。纹饰均以浅浮雕表现,清晰而优美。墨以漆盒储之,盒盖上方篆书“黄山图”3字,旁饰飞舞的双云龙。
据传说,康熙帝巡视江宁时,曹氏曾以黄山图墨贡献,深得赏识,并赐名曰“紫玉光”。由此曹氏名声大振。所谓紫玉光,源于“墨色贵紫”的说法,是对墨品的极高评价。
据记载,黄山图墨全套共36锭,故宫所藏8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却已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了。
紫玉光墨
曹素功制,长8.7厘米,宽2.2厘米,厚0.9厘米。墨两笏一式,均作长方形。一笏一面线刻填金“五岳真形图”,上方阴文填金行书“紫玉光”3字;背面填蓝双螭龙,上方嵌米珠,二龙戏珠,拥托中央阴文填金篆书“艺粟斋”3字;右侧面阳文楷书“康熙乙丑孟冬月曹素功顶烟”。另一笏一面阴文填金行书“紫玉光”3字;背面填金双螭龙,上方嵌米珠,二龙戏珠,拥托中央阴文填蓝篆书“艺粟斋”3字;右侧面阳文楷书“新安曹素功选顶烟”。
此墨墨质青黑、莹润,制作精细,是曹素功墨品中的第一墨。
鉴古斋小品墨
汪近圣制,长7.8厘米—7.8厘米。
合臂墨,圆饼相叠形,墨面篆书“合臂”填石绿,左右为填彩变形兽纹。墨背下有“鉴古斋”方印。
金鱼佩墨,长条形,墨面楷书“金鱼佩”,填蓝,下为填彩鲶鱼两条,墨背楷书“鉴古斋按易水法墨”。
墨皇灵契墨,长方形,墨面隶书“墨皇灵契”填金,下为王羲之临池学书图;墨背楷书新安鉴古斋按易水法制”。
寥天一墨二锭,一为长条形,墨面镂一龙,饰红、金、黄三色,中部楷书“寥天一”填石绿,墨背楷书“鉴古斋制”。另一亦为长方形,墨两面均镂水波纹,墨面楷书“寥天一”填金,墨背楷书“鉴古斋易水法制”。
这组小品墨五锭,精巧别致,淡雅大方。“寥天一”为传统名墨,汪氏所制,款款不同,时人赞誉汪近圣曰“今日近圣,昔日之廷珪也”。
御题西湖十景诗彩墨
汪节庵造,此为清著名四大墨王之一。该墨一面镂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雷峰夕照、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双峰插云、三潭映月、柳浪闻莺、南屏晚钟、花港观鱼西湖十景。十锭一套,最长9.1厘米,最短4厘米,墨形丰富多彩。为清代“精鉴墨”的代表作。
“蓝采和”墨
此墨系清代制墨名家汪节庵所制,故又称之为“汪节庵墨人”。高21.7厘米,宽8.1厘米。
此墨为一套集锦墨之一,与十八罗汉墨、金章八座墨、八仙墨属同一类型作品。蓝采和是神话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他右手提花篮,左手持拂尘,立于龙头之上。底部有“乾隆年制”楷书款。
古泉墨
汪节庵制,十锭为一组,盛以本色木盒,盒面阴识填蓝楷书“仿古泉式”,下注“汪节庵监制”,字体略小。盒内贴衬龟背锦,作凹槽,墨嵌其中,排列有序。
古泉墨制造精巧,分别仿战国、新莽时期的古泉形,每墨一式。其中一锭之墨面阴识填金楷书“子陶书画墨”,子陶为古泉墨的主人,汪节庵为墨的制作者。
清代中期考据之学盛行,许多学者热衷于对古钱的研究与考证,在此学风下,许多制墨家纷纷制出古泉形式的墨品,为今天的古墨文化增添了异彩。今存古泉墨中只有汪节庵的这一批保存最为完整,因此,其价值在同类墨中是无可比拟的。
书函式墨
清乾隆汪节庵制,长7.85厘米,宽3.7厘米,厚1.7厘米。
墨书函式,其形作函套开启露出书册状,书签上题楷体“乾隆三十年汪节庵造”阳文款。墨上函套部位饰缠枝莲花纹。文字与图案原描金,现金色已褪。
此墨之墨模雕刻虽不能反映汪氏制墨的最高水平,但其制作纪年款识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可证汪氏制墨生涯至迟在乾隆中叶已开始了。
名花十友墨
汪节庵制,长10.7厘米,宽4.4厘米,厚1厘米。
墨十锭一组,嵌装黑漆描金盒中。盒面中央隶书“名花十友”,饰云龙纹。
墨面各雕名花一种并加题识,分别为桂花“仙友”、菊花“佳友”、梅花“清友”、莲花“浮友”、海棠花“名友”、酴釄“韵友”、茉莉花“雅友”、沈丁花“殊友”、薝蔔“禅友”、芍药“艳友”。墨背面均题“名花十友”,包涵真、草、隶、篆四体书法。墨左侧面阳文楷书“汪节庵仿制”。
墨上花卉的表现,运用阳线与浅浮雕相结合的形式,展现出花卉的俏丽,描金又增其华贵。
名花十友墨于明代已出现,见于《方氏墨谱》。《方氏墨谱》引:“昔宋曾瑞伯以十花为十公友,谓桂仙友……薝蔔禅友,各为之词。张敏叔又以十二花为十二客,各赋以诗。余囷戏辑为诸墨,一曰名花十友,一曰名花十二客。”汪节庵此墨虽袭用前人题材,制作中却体现了当时崭新的墨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