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50500000048

第48章 从道家思想范式看古典价值论美学(11)

道家思想的兴起,与殷周文明有关,如果说,儒家继承了殷周思想的正统观念,那么,道家则继承了殷周的民间文化,并试图纠正主导性思想的危机。据陈梦家所述,卜辞所记殷人的崇拜,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天帝崇拜,崇拜上帝及其臣正;二是自然崇拜,崇拜土地诸只;三是祖宗崇拜,祭祀先王、先妣和多祖、多妣、多父、多母、多兄、多子等,乃是崇拜祖先的具体表现。在殷周文明的原始想象中,上帝的权威很大,有善恶两方面:善的方面,他可以令雨、令斋、降若、降会、受又、受年;恶的方面,则可以令风、降祸、降堇、降不若,对于人事,他可以若(诺)可以弗若。对于时王,可以福之祸之;对于邑,也可以为祸。他主宰了天时、人事和农事的丰收。

先王先公死后升天,立于帝所,在帝左右。上帝是掌管自然天象的主宰,是施令下雨的主宰,所以他实为农业生产的神,他的臣正也是分掌天象的诸神。他和人不是父子的关系,人世不能直接向上帝求雨祈年,而是通过先公先王和神只向上帝求雨祈年的。殷人的上帝是自然的主宰,尚未赋有人格化的属性,先公、先王、先祖升天以后,则以祖先的身份而天神化了。原属自然诸神(如山川、社、四方等)在祭祀上人格化了,天、天命和天子的观念,是到了西周才出现的。这些思想,虽然对道家没有具体影响,但是,道家思想显然有对这些思想的超越意向。

按照史家的叙述,周武王灭商之后,当然要建立以周统治者为首的政权。建立政权是国家大事,一定要有隆重的立国大典,经过这个隆重的仪式,周王朝宣布正式代替商王朝。周武王乃亲自行使政权发布的命令,把商纣的儿子武庚禄父封以商之余民续商祀。“周武王克商后,封同姓,立三监,即班师西归。表面上似乎周已伐商而有天下,但实际上当时武王本人已感到‘天下未集’,周的政权尚未巩固。”“他很清楚,虽然把纣杀掉,而商还是有悠久历史的大国,其东方的潜在势力依然存在,‘天体’未定,如何不忧虑呢?武王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曾对他弟弟周公旦说,河南伊、洛之间是过去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地带,是‘天下之中’。”武王崩,成王幼,周公为了稳定新政权,毅然决定担当此重任,暂时躬身以代替成王治理国事,历史上称之为周公摄政,或称“周公受命称王”。周公称王七年之后,才还政于成王,从此开始废除“见经弟及”的旧传统,改为长子继承制度,以后历代相延,才成为定法。周族灭商是以一个野蛮的小国,小邦周灭亡了具有高度文明的大国殷。周公为了维系和巩固这个新建王朝,推行了一系列政策,诸如大搞分封诸侯,对新征服的各族,用安抚与镇压相结合的政策,在国内制礼作乐,等等。西周文明的发展,特别强调礼乐的作用,这是文化价值的新发展,也是对殷周文明的继承。

理解西周思想的成形,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西周的政治经济制度。西周初期的中央政权十分明显,是以太保和太师作为首脑的。太保和太师掌握着朝廷的军政大权,并成为年少国君的监护者,西周的中央政权机构,以卿事寮和太史寮为首脑。西周初期由于采用长老监护制度,卿事寮以太保或太师为其长官,太史寮以太史为其长官。西周中央政权机构的特点是军政合一,卿事寮以太师为长官,太师就是军队的最高统帅。西周中央政权的另一特点,就是长官居于重要地位,太史寮的重要性仅次于卿事寮,太史是仅次于太师的执政大臣。西周王朝实行重要官爵世袭制,仍按礼仪必须由天子参加册封。十分明显,周初的分封制,主要是为了巩固和扩展周朝的统治地区,主要是为了姬姓贵族特别是嫡系姬姓贵族的利益。西周王朝之所以强大,不仅是由于王朝拥有西六师、成周八师等强大的军队,而且,由于天子能够控制和使用诸侯,从而控制四边的夷狄部族,这些政治经济制度,对思想成形意义重大。二是宗法制度与乡遂制度。按照宗法制度,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的大宗,是同姓贵族的最高族长,又是天下政治上的共主,掌有统治天下的权力。乡遂制度,是西周春秋间社会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乡与遂,不仅是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域,而且是两个不同阶层的人的居住地区。

“六乡”居民,具有自由公民性质;“六遂”居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并提供种种生产物和服劳役,是被剥削者。三是礼乐制度与世袭权力。

作为世袭权力和地位凭证的青铜礼器,特别值得重视。礼器是由贵族生活实用器物演变而来的,西周初期不但把鼎、簋等烹饪器和食器作为重要礼器,而且把记载自己功绩、君王赏赐以及册命之辞的铭文铸造在鼎、簋等礼器上,把这种礼器作为世袭权威和地位的凭证。西周编钟,虽然具有声的音律,但是,与其合奏的管弦乐器是有五声或七声的音律的。当时宗庙举行祭祀、行礼等仪式,所奏的雅乐,是以钟、磬、鼓等打击乐器为主,而以管弦乐器伴奏的,用以造成庄严隆重的气氛。四是西周传统制度和日常生活哲学书的确立。从史料来看,西周贵族子弟的学校,已较为完备,有所谓小学和大学。西周时代,贵族的大学(辟雍)建立在郊区,四周有水池环绕,中间高地建有厅堂式的基屋,附近有广大的园林,不仅是贵族子弟学习之处,而且是贵族成员集体行礼聚合之处,教学内容,以礼乐和射为主。西周时期,易经和阴阳五行学说主导了人们的日常精神生活实践。

《易经》的创制,阴阳学说以及六十四卦占卜吉凶祸福的象数学法则,这些思想和当时社会的阴阳五行思想,对西周人的思想影响极大。原始道家的思想根源于此,但无为的价值观,则是对这一文明模式的超越。

西周思想,虽然主要停留在日常生活实践层面,但是,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可信仰可操作的规范,不过,作为个人教育和个人世界观的范本,并未获得重要地位,即官方思想主导一切,民间思想还没有独立的文本和学说体系。西周的礼乐文明和政治文明,促使国民思想和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发展,特别是西周文明开始解体,人们得以独立思考民族国家和人生之大事。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缯两个诸侯国联合犬戎所杀,继立的周平王在中原晋、郑等诸侯国的支持下,迁都到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时代”。从此,统一的周朝瓦解,周王徒有天子的虚名,因而,出现了齐、晋、秦、楚等大国争霸的形势,不断发生争夺的大战,史学上把这段历史称为“春秋时代”。“战国时代”,是指春秋时代之后七大强国相主兼并,直到秦完成统一这段历史。在《日知录》中,顾炎武认识到:春秋时代还在讲究周孔,尊重周王,注重祭祀,讲究宗姓氏族;到战国时代,都不讲求了,所以,春秋战国之交成了“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正是这一条件,士人阶层兴起,思想开始活跃,百家争鸣局面得以形成。“士”原来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受过六艺的教育,能文能武,战时可充当下级军官,平时可做卿大夫的家臣。春秋后期,上层贵族已腐朽无能,只有士还能保持传统的六艺知识。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经济和政治的演变,文化学术相应地发生变革,得到进一步发展,士就大为活跃起来,同时,各国政府谋求变革,推行官僚制度,士的需要激增,于是,平民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以富国强兵、变法维新、重整纲纪为主旨,思想极大地活跃了起来。道家思想,就在这一潮流下形成。老子作过西周的典藏官吏,面对各种乱象,他作《道德经》,就是为了表达不同于世俗社会的新价值观。如果说,原始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由老子和孔子开创,那么,道家的发展和儒家的发展,则由老庄后学与儒学八派所大力推进。前者偏向个人心性信仰;后者则日趋成为世俗社会的哲学,流布甚广,影响甚深,在教育领域的影响极大。不过,庄子乃其后学,在建立并阐明自己的思想之同时,主要是为了批判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

4.4.2道家生命哲学观念与庄周书的基本价值立场

从西周思想出发,忠实地继承和发挥了西周思想的哲学家,是孔子,其他思想家,则走上了独立探索的道路,因为不同的邦国有不同的思想基础,这样,就构成了春秋战国思想的百家争鸣局面。以西周政治宗教经济文化伦理思想为基础,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同时,又形成了反对儒家或充实儒家的各种新思想。与儒家思想相对立的,就有原始道家的思想、墨家的思想、法家的思想等,那么,原始道家思想的基础是什么呢?

《汉书·艺文志》中提到:“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从《史记》中可知,老子原为“周守藏室之史”。老子的思想,从“道”出发,在理解了宇宙万物之道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生行世的“德”。道为德之先,据学者统计,“道”字,在《道德经》中出现了73次,可见其核心地位,“道”,就是人类生活信仰的依据,就是生命存在的根本。老子提出:“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第4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第8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第14章)“致虚极,守静笃”,“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第16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第18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21章)“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第23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这是对道最丰富的解释。“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持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善万物而不为主。”(第34章)“道常无为而不为。”(第37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40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者,夷道若。”(第41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42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第46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51章)“道者,万物之奥。”(第62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第65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老子的思想核心,即论道,他主要通过正面表述来开启自我的思想之光。在这里,老子的思维方式,人生行事方式如何,其基础在于:探究自然之道。明白了自然之道,生活的真理就呈现了。从反面说,社会生活中各种价值偏见、各种生活杂念、各种名利思想、各种成败观念,我们可以不加评判,只考虑最基本的问题,即人类生活的各种行为是否符合自然之道?只要符合自然之道,就是生命的最高德性,那么,他从自然中发现了什么呢?他发现无为不争,就是自然之道,因而,生命存在之道,就是要向无为不争学习,显然,这是对世俗生活价值的极大否定。

与原始道家相关的几个流派,有杨朱学说、列子贵虚学说、稷下道家学说和庄周逍遥学说。道家的各派思想,并不完全统一,一家一派,往往各有侧重。老子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为,虚彰待物;杨朱主张乐生为我;列子主张贵虚崇彰;稷下道家讲究精气为道;庄子则反对仁义礼智,反对圣人有为,而崇尚逍遥自在。由此,可以重点探索老子思想与庄周学派思想之间的联系。老子思想通过诗体创作予以表达,立足于自然万象,强调哲理沉思,因而,老子思想作为方法论,充满着强烈的思辨色彩,并不涉及实际的人类生活。正因为不从具体的人生现象或生活事实出发,因而,老子的道家生命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人生启示;相反,庄子采用意象叙事和思想对话的方式,虽也是文学性和哲学性相统一的表达方式,但毕竟采用叙事方式,而不是诗体方式,因此,他的道家思想观念,往往采用间接表达的方式,较少采用直接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庄子的思想中充满了辩驳的意味,尤其是他通过虚拟孔门师徒形象,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极其巧妙的否定和攻击。

同类推荐
  •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是出了名的扑朔迷离、晦涩难懂,那么,古人是怎么读《周易》的呢?是怎么用《周易》的呢?本书从考察最贴近《周易》诞生时代的历史文献入手,详细讲解《左传》里的丰富卦例,再和曲折离奇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叙述是有趣的,讲解是易懂的,史料是扎实的,分析和启发是可以让你当成智力游戏一样来玩的。
  • 画中影

    画中影

    《画中影》纵向橫向地探讨“恶”这个两千多年来缠绕欧洲思想与文化的坏形象,提出“反面性”的概念以化解神义论、哲学和道德上都无法脱困的症结。我们如果对“恶/反面性”具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就可以不仅拥有生活智慧,还可从生活过渡到“存在”。
  • 吃透王阳明

    吃透王阳明

    本书以王阳明心学大纲为出发点,以王阳明人生经历为辅助材料,细描出一个心灵大师的心灵成长路线图,从而了解他所创立的心学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能指导我们的人生修行,从而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 厚黑学大全集

    厚黑学大全集

    自1912年以来,李宗吾创立的厚黑学已诞生近百年时间,当前市场上已涌现出了难以计数的有关厚黑学的各种图书,这些图书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读者往往不得要领,甚至误入门径。为了再现李宗吾先生厚黑学的原貌,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厚黑学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活学活用厚黑学”在深度挖掘李宗吾厚黑学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精炼的要点和大量历史上正面或反面的事例,归纳、诠释了立足社会、为人处世的厚黑之道,一旦你掌握了这些智慧,并把它纯熟地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就一定能够轻松应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更顺利地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 管子的教育智慧

    管子的教育智慧

    中国古代教育智慧:管子的教育智慧,品读古代教育智慧,镜鉴现代教育实践。管仲的治国教化理论才发挥作用,齐国的事业从此步入了快车道。
热门推荐
  • 鱼沉雁踏天涯路

    鱼沉雁踏天涯路

    相隔多年,物是人非,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当顾宇锋在一次出现在苏夜诗面前,除了迷惑茫然,还有那隐隐作痛的心脏,苏夜诗再不知如何是爱,如何不是爱。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那么,她是要回到过去,还是走到未来?错综复杂的缘分在这日再次延续,命运,何去何从?
  • 百年——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长盛不衰的公司

    百年——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长盛不衰的公司

    这是一本严肃思考和探索企业如何永续发展(百年企业)的、打通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现实和未来的、兼具理论深度与可读性的著作。改革开放30余年后,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继续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到了面临代际传承、转型发展、突破创新的关键时刻,政商学界开始普遍探索如何构建百年企业的话题,本书分别从百年企业发展的时空之谜、复杂之谜和生命之谜这三大终极问题进行百年长考。
  • 超级足球大亨

    超级足球大亨

    这是一本无关梦想、只有现实的小说。主角得到奇遇,踏上足球之路;但他不满足,于是和富二代同学勾兑在一起,成了“体育人才贩子”。沙特:喂,给我来一打游泳健将,我要参加奥运会;特朗普:喂,给我十个打乒乓球的高手,我要拿冠军;……
  • 查理九世落影成殇

    查理九世落影成殇

    『落影成殇』·?一落影成殇,真是讽刺呢疏落影,我还是忘不掉你呢从遇见你开始,我的人生就因你而改变和你斗嘴吵架,忍受你的坏脾气,习惯你的翻脸比翻书还快……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便成了我生命里的唯一,唯一的唯一我知道,从前的落疏影是一个和她有着一模一样的习惯和一模一样的眸子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一点:我喜欢你是因为她不过也没有关系,我喜欢的就是你,不论你是落疏影还是另一个落疏影,我爱的是你那个真真实实的疏落影欢迎加入纪若初读者群,群号码:636650506
  • 霸道校草:我不爱

    霸道校草:我不爱

    晓丽是一个孤儿,被收养后,她的哥哥就一直暗恋她,但是晓丽对他只有感恩之情,而他的哥哥一直自以为是以为晓丽一直都喜欢着他,晓丽被另一个霸道校草感动了,而晓丽也动情了,而他的哥哥就一直破坏着晓丽的爱情......
  • 大唐洛国公

    大唐洛国公

    三清为延续道家香火,把单天常作为具有大机缘之人,送到唐朝贞观年间。单天常北征有功,被封赏成了“洛国公”,从此笑傲长安。朝廷之上的皇家与大世家的矛盾与利益并存,且看单天常如何调节。本想做个逍遥的爵爷,没想到麻烦却是脱不开身;本无心风月,却是随口几句诗句,被引为经典;且看单天常如何游戏长安!
  • 流动的生命:瑜珈

    流动的生命:瑜珈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瑜伽体位法、呼吸法、契合法、收束法、制感、专注和冥想,结合作者多年练习和教学实践,是方便读者练习瑜伽的实用教材。
  • 中国罪犯改造机理研究

    中国罪犯改造机理研究

    本书介绍了犯罪改造的定位、罪犯改造目标、罪犯改造价值、罪犯的可改造性、罪犯改造的基本条件、我国监狱理性运行机制、系统论与罪犯改造等17章内容。
  • 与你一起历经沧桑

    与你一起历经沧桑

    曾经的日子不能更改,那就让我陪你慢慢度过以后,让时间证明,与星辰同在
  • 战神文鸳

    战神文鸳

    权谋是什么?对有些人来说也许是无尽的权欲释放,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是捍卫生存…智斗是什么?在这抗争的路上,你只要露出一丝破绽就将面临粉身碎骨…战争是什么?你手上握着别人想要而没有的东西…牺牲是什么?如果一个人的死能够换来更多人的生,那便是有意义的牺牲…取舍是什么?纵观大局,如果不能让大多数人活下来的战略就是一文不值…人为何抗争?人的一生不光只有吃饭、睡觉……人之所以为人,是有着超脱于物质的精神灵魂追求,可总是有人想剥夺你最后的灵魂栖息地……当你游弋于漫长的历史长河,坚韧、勇敢、奉献、守护……都深深地印刻进了你的灵魂!你也许会忘记这些精神的故事来源,也许你只是模糊了对故事的轮廓……如果你愿意找回这些记忆,就跟着我的脚步,来到文鸳的世界看看他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