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他的书
徐枫
本书作者徐兴是我的祖父。他出生在胶东半岛,在农村长大。20世纪40年代初投身于革命。1959年调到北京工作。
爷爷一直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上工作关系使得爷爷有机会走访诸多历史遗迹和名山大川。爷爷的历史知识在我看来可以算是丰富得惊人。他很喜欢给我们几个兄弟姐妹讲故事,从秦始皇身世之迷,到李世民篡权夺位。对于三国、水浒中的人物与故事更是如数家珍。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爷爷对于人性的解读有着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于是我们一代人便在爷爷的讲述中不知不觉的长大。
爷爷珍藏有满满一箱子泛黄的稿纸,蓝色的满含墨香的墨迹已经很难辨认。爷爷总是充满自豪地对我们说:那是他用人生写就的小说。爷爷的小说,对于我们这些伴随《百年孤独》、《尤利西斯》长大的孩子,对于我们这种张嘴bonjour闭嘴merci,对于我们这种整天谈论环境保护、中东局势,满脑子和平崛起、民族复兴的骄傲的八十年代的子孙来说,爷爷的书稿已经覆满了灰尘。无论土地改革,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甚至“四人帮”,都只是历史书上的符号而已。老人们不说,我们更不愿听。这种隔阂似乎比灰尘和时间更有害。
但是由于好奇,我翻开了这部由历史尘封的手稿。一幕幕动人的场面跃然纸上。他从一个侧面写出了近百年的农村历史,没有虚假,没有编造的人物,而是些活灵活现的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憨厚、朴实的农民。写出了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写出了那个时期农民的思想变化,也写出了其核心——人的变化。我们就想把爷爷的手稿整理出来,印成书。征求爷爷的意见,爷爷说:“这是你们的事了……”
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选择。可是后人总是为前人的选择所困惑,总认为自己永远比过去的人更聪明、更理智,似乎过去者的选择总是代表了愚蠢与落后。我们一再的在思想中扼杀历史。
但是,本书恰恰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人与历史的关系。本书中不但包含了对于人与人性的描写,淡淡地刻画了时代的特征,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探讨了人性在不同时代背景中的选择。往往被我们忽视的是,人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由欢乐、喜悦、恐惧、悲伤组成的单纯动物,都是稍稍具有理智便自大起来的猴子。一旦环境改变,变得对于自己不利,什么公平、理想、正义都会成为负担或者惨遭抛弃。人们在不断的欲望与利益的驱使下做着必然的选择,他们的选择单纯而无奈。如果环境交换,我们的选择未必会比书中所描写的人更加高明。我们也只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无奈地完成自己固定的轨迹。而唯一能够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只有它是否符合时代的需要,我想这也就是中国“道”的精神最深刻内涵。
不可否认,本书也会有种种缺陷,艺术手法或许并不完美,但是想到这是在几十年前创作的小说,时代的弊端恐怕也是作者最大的遗憾。
我们应当宽容历史,不应该苛求前人,理由亦如我们不应苛求人类自身,发生既合理,人类社会更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在进步。每个逝去时代的十字架都会成为后来者攀登的阶梯。我们存在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后来者能够站得更高吗?所以请在重读前人之时欣赏一下即将通过自己的成就攀登的人,然后给他们以赞许的微笑吧!
2004年9月
万事成蹉跎,沽河的儿女何其多。沽河流经山东胶东大地。沽河水永远向南流着,永远不回头地流着,沽河的红太阳永远向西坠着,今天坠下明天又从东方升起。沽河两岸的儿女之歌永远唱着。一些人走了,又有一些人出来唱着,听那脆灵灵的歌儿:“什么花儿开向太阳,什么人拥护共产党……”
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往事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沽河儿女们的音容笑貌仍然闪耀在眼前。沽河儿女们不为钱不为名,一心干革命。他们的清廉形象鼓舞着后来的干部。沽河儿女们听党的话,什么都不怕。他们说:党若搬来天梯,我们就敢上九天揽月。他们前赴后继,为抗日反蒋、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贡献。他们勇于破除旧风俗,创造了和谐的新社会。沽河儿女们愉悦地说:现在办事有干劲,心情舒畅,沽河儿女像黑夜里的星星,光虽不大,却能照耀人们开创未来。
今天,沽河儿女们都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说:“我们像花儿一样飘散了。”他们不感伤,他们怀着骄傲与喜悦地说:“春天过了,已到结果的时候。翘首望沽河,水潺潺,车滚滚,沽河鸟儿啾鸣,沽河儿女高贵的心,纯洁的魂,美丽的音容,永远镶在人们的心坎,永远不脱落。”
我已年近八旬,把当年写的作品重读了一番,觉得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构建和谐社会还有意义,于是编成了这本集子。
《潘杨和》是以1945年反奸诉苦时运动中涌现的真实材料为基础写成的;《沽河秋歌》是1960年济南市一所学校让我去讲革命故事后写成的;《错!错!错》则是离休之后之作。
本书自上世纪50年代初收集资料,1959年动笔起草,四次修改,历尽艰辛,近20年来,我与五种严重疾病抗争,出书之事曾多次想偃旗息鼓,但在亲友的帮助鼓励下,今日由长城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我倍感欣慰,55年圆一梦,了却一个心愿。我的写作史验证了哲人的一句话:生命就是抗争,因抗争而美丽;生活就是痛苦,因痛苦而辉煌。
本书写作过程得到史立本同志的热心帮助,如今他已驾鹤西去,在此对他表示深切的怀念。
作者
2005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