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强企业中属于高科技行业的如微软、思科、IBM等公司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的求职者。在这个行业,能够受到青睐的,必然是技术最出色的人才。同时这些企业对人才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等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求职者如果自身具备这些潜质再加上面试前积极的准备,在面试时就可事半功倍。
9.1 技术出色
在高科技行业,能够受到青睐的,一定是技术最优秀的人才。美国思科公司雇用的都是在其所在领域位于10%的出色人才。这个“出色”,主要指的是技术能力。在微软公司的招聘广告上,对于一个普通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可以列出十几条之多,要求之严由此可见一斑。
郑云鹏是北京一所普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校四年期间,他除了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外,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中关村的一些公司去打工。郑云鹏打工的目的很明确,除了挣点钱补贴学费外,打工还可以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这种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到临近毕业时,郑云鹏不但精通计算机的维修与操作,就连软件编程也已经相当在行了。
郑云鹏刚一毕业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找工作。今天,他参加了一个大型招聘会。只见招聘大厅里人山人海,几乎每个招聘单位前都挤满了前来应聘的求职者。因为人太多,很多女生根本无法接近招聘方的工作人员,只能站在人群外焦急地等待。满头大汗的郑云鹏使出了浑身的力气,终于挤到招聘人员跟前,递上了自己的简历。
今天这场大型的招聘会有很多知名企业来参会。郑云鹏投简历的就是一家知名的软件公司,他想应聘的是计算机编程及维修人员。虽然自己只是一名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但郑云鹏对自己的实力还是很有信心。
虽然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早有耳闻,但像今天这样的场面他还是第一次见识。几乎每个招聘摊位前面都被围得水泄不通,体力差点的女生根本就挤不到跟前去。郑云鹏的简历递上去之后,工作人员告诉他回去等通知,如果三天之内等不到通知就是没有希望了。
郑云鹏耐着性子等了三天,对方没有任何动静。怎么办?难道就此放弃吗?郑云鹏的心里很矛盾,这事明摆着是没戏了,可是他真的很不甘心,不管怎样也要再争取一下,不到最后时刻绝不能放弃。郑云鹏打定了主意,决定要亲自去公司一趟。
按照网上提供的地址,郑云鹏来到了这家公司的所在地。接待他的正是当天在招聘会上收简历的那位工作人员。原来他就是人力资源部的经理,姓马。可能因为郑云鹏长得人高马大的缘故吧,在当时的那些求职者当中也算是鹤立鸡群了,所以那个马经理似乎对他还有点印象。他解释说前来应聘的有很多是名牌院校的毕业生,经过研究,像他这种普通院校毕业的就不予考虑了。
听了马经理的话,郑云鹏并不气馁,他抱定了一个信念,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绝不放弃。于是他诚恳地对马经理说:“我确实是普通院校毕业的,但这并不能说明我的能力就比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差啊。名牌大学毕业生会的,我都会,名牌大学毕业生不会的,我也会。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机会。”
郑云鹏的一席话让马经理感到很愕然,他又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面前的这个年轻人。也许是郑云鹏的执著感动了他,也许是郑云鹏的自信感染了他,马经理把他领到了隔壁一个房间,叫来了一个计算机高级工程师,现场考查郑云鹏的计算机能力。
因为考的是本专业的内容,郑云鹏非常自信,他娴熟的操作赢得了工程师的连连赞许。接着,工程师又将一台程序出了错误的计算机交给郑云鹏,让他维修。郑云鹏拿出自己在计算机公司实习时学到的本领,只用几分钟时间就修好了。
那个工程师拍了拍郑云鹏的肩膀说:“小伙子,行啊,技术不错嘛!”
郑云鹏忙站起身回答道:“哪里,我会的只是一些皮毛,还差得很远,如果能到贵公司来工作,我一定努力向前辈们学习,让自己的技术越来越出色。”
听了郑云鹏的回答,马经理和那位工程师相互对视了一眼,会心地笑了。“好吧,今天就到这里,你回去等通知吧。”从马经理的眼睛中,郑云鹏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过了两天,郑云鹏就接到了人力资源部的录用通知,他如愿以偿地进入了这家知名公司,开始了自己计算机工程师的职业生涯。
求职者找工作,最根本的还是要凭能力说话。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非常注重求职者的实际工作的能力,尤其是一些IT行业,会把求职者的技术能力放在考核的第一位。即使是名校毕业,如果眼高手低,不具备出色的技术能力,也注定了是不受用人单位青睐的。从郑云鹏的求职经历中我们得到了一个启示:求职需要勇气,成功始于尝试。只要你具备过硬的技能,即使是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也照样能进知名企业。
9.2 学习能力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没有知识的人,越来越寸步难行了。其实可怕的不是没有知识,而是你没有学习的意识。最可悲最无望的人,就是那些贫困没知识且没有学习意识的人。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终生学习成为每个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J·马丁测算,人类的知识每三年就增长一倍。西方国家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规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
我们要适应这个信息膨胀、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个人既有的知识和技能很容易过时,拥有某种专门技术的人常常显得知识面狭窄,这种仅在单一技术方面片面发展的趋势,是非常不合适的。在很多职业中介机构的名录里,登记着一些受过教育的失业者的名字。其中很多人都是因为没有进一步发展的专业能力而被他人超越,最后丢失了原有的饭碗。因此一个人要“不断自我充电”,才能降低失业的风险。
自我充电既是自我进步的需要,也是一笔划算的投资。“活到老,学到老”,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你永远都要充电。对于一个身在职场的人来说,不断提高、学习新知识和每天保持干练的职业形象一样重要。即使有专业技能,也要不断地学习,补充自己的技能,坚持与时俱进。
世界500强企业十分注重应聘者的学习能力,他们认为,应聘者的学习能力强不强,能否及时为自己“升级”,掌握本领域最新的知识,是在该领域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因素。
在纽约恩迪克特的IBM教育中心的入口处,有一个大石块,上面刻着“教育永无止境”。老汤姆·沃尔森认为:10个高级经理应该花费40%~50%的时间来教育和培训他们的下属,他的后继者继承了这一信念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如果让一位营销代表接受一年的培训以后就停止进一步学习培训,无论一年的培训是多么彻底,IBM公司都认为这也是一种不可理解的做法。
任何人只要停止学习就会退步。就像会计师和外科医生这样的职业一样,IBM的营销代表必须经常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巧,尤其是IBM在这么一个复杂的计算机行业,营销代表和系统设计员只知道本公司和计算机行业的最新技术进展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在自己主攻的专业上——无论是银行、保险、交通运输或是别的领域——成为专家、权威。据估计,一个经验丰富的IBM营销代表每年要花费15天时间在课堂上,参加特殊行业的学习和会议。
虽然IBM没有指定的阅读材料,但总部要分送给各个分公司大量的研究材料以供阅读。每周公司除推出新计划以外,还有平均10种新产品,因此销售人员每天必须处理大量信息。总之,他们的时间的15%是花费在广义的教育和培训上的。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西门子公司也是很重视培训的。西门子公司认为,职工技术熟练与否、技术专家的多少,是增加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保持竞争能力、获取最大利润的关键。所以,西门子公司历任总裁都非常注重对职工的培训、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业务水平。
为了使公司的广大职工真正受到培养,并且切切实实地提高业务水平,1922年西门子公司拨款建立了“学徒基金”,专门用于培训工人,以便尽快使他们掌握新技术和新工艺。几十年来,公司先后培训出数十万的熟练工人。近年来,还直接从厂内选拔数千名熟练工人送到科技大学和有关工程学院学习深造。此外,还有8万余名青年工人在5000多个技术学校、训练班、教育班学习。在德国同行业中,该公司的技术力量最为雄厚,车间主任以上领导人员都有工程师头衔,经理的领导层中技术人员占40%以上,熟练工人占全体职工半数以上。高质量的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这是西门子公司经营的法宝和打进世界市场的有力武器。
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并且终身学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有许多人在学校时成绩平平,但毕业后在学识及事业上往往有惊人的表现,原因也就在此。你要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成就大事。
在今天的社会里,文凭虽然能帮你找到工作,却不能保证你在这份工作中一定会取得什么成就。如今的工作重视的是能力而不是文凭,所以你要继续学习,不断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一步一步踏实地发展,经过一年就具有一年的实力,经过两年就具有两年的实力,进而,10年、20年、30年……最终“大器晚成”。
有不少人对一份工作干一段时间就觉得没意思了,想换一份工作,换一份工作就得有条件、有实力,而实力来自自身,虽然现代社会不乏工作机会,但你要是不学习,必然会逐渐落后于社会。因此,你要天天学习,这样你就天天有进步,就会天天有机会,你的生活才会富有生机。如果因为目前的工作干得很顺利就感到很放心,每天悠闲地过安逸日子,那么目前的情形就不一定能维持很久了,失败的日子也许不远了。
有些人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后就失去了进取的动力,这种人以后都不会再有什么进步。反之,学生时代即使不显眼,但进入社会后仍然勤勉踏实地学习的人,往往都会有长足的进步。能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状态的人是只有进步、没有停顿的。
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每一个职场人的必修课。如果你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那么就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学无止境”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至理名言。唯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
9.3 拥有相关证书
衡量一个应聘者是不是有过硬的技能,证书是一个有效而直接的指标。尤其像微软等国际知名企业的系列证书,在全世界范围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求职者想顺利地进入IT行业,就必须要持有相关证书,它是打开名企之门的钥匙。
刘斌学的是数学专业,毕业后在一个学校做过两年教师。由于他在大学时就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所以一直有往IT业发展的意向。后来,他辞掉了学校的工作。经过努力他考上了某软件职业学院软件技术系。在学习期间,他虚心好学、勤奋刻苦,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多次获得荣誉称号和奖学金。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斌以优异的成绩从这家职业学院毕业并拿到了相关证书。毕业后,他被一家网络公司录用,从事软件开发的工作。在公司里,刘斌凭借着出色的技术和踏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公司老板的赏识。在一次项目验收中,他和同事一起给客户演示自己开发的软件。演示的过程中,同事面对几百名客户非常紧张,出现了巨大的失误。眼看就要以失败而收场时,刘斌勇敢地站了出来,以他流利的语言、清晰的思路,把项目设计完整地阐述了一遍,博得了在场人员的热烈掌声。刘斌也因此被破格提拔为项目主管。
刘斌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去软件帝国——微软公司工作。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毅然辞掉了那家网络公司的工作。
2008年5月中旬,他通过电子邮件给微软亚洲研究院发出了求职信。
一周后,微软亚洲研究院给他打来了电话。6月中旬的一天,刘斌在上海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参加了复试。他先用英语和面试官进行了沟通,然后用中文讲述了自己在公司担任的项目角色、开发经验和技术技巧等。面试官听完之后,在黑板上写下了几道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题目让刘斌当场做出来。刘斌仅用了10分钟就完成了。他最终被微软公司正式聘用。
作为软件行业的先驱,微软帝国吸引着众多的求职者。要想顺利地进入微软公司。求职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要持有相关的证书,它是反映求职者能力的一个有效而直接的指标;其次,要掌握过硬的技术,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具有真才实学才是求职成功的法宝;再次,有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发音纯正,回答问题流利,和面试官交流顺畅而自然。掌握了以上几点再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求职者就能顺利叩开名企之门,实现自己的梦想。
9.4 鼓励创新
绝大多数500强企业都鼓励员工创新,如果你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那么你就需要具备这种能力。微软公司在招聘时,往往以谈话为主要内容,而对西方大公司普遍采纳的心理测试并不是很感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心理测试,是采用多项选择题的形式来进行的,应聘者只能在列举的选项中做出选择,公司就只能选择正确回答问题的人,在微软看来,一个多项选择题并不能说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性与可塑性。
微软公司把谈话当做是招聘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环,当应聘者面对微软公司的招聘者时,可能首先会被问起:“你对什么感兴趣?”面试官会根据招聘者感兴趣的东西,很自然地插入一些问题,面试也就变成了一种双向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可以看出应聘者是否精于此道,他的相关知识是如何积累起来的,他对该业务的前景有何见解等。同时还会提出一些很不可思议的问题,这并不是要让应聘者确切地回答,而是看看应聘者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
微软公司还注意通过面对面的交谈,用来测试应聘者的可塑性。微软公司认为,如果一个人能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己,那么他就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因此微软在应聘时常常上午给应聘者一些新的知识,下午则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看看应聘者究竟掌握了多少,以检验应聘者是否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这被认为是应聘者能否被录用的必要条件之一。
与此类似,在英特尔公司的价值观中,其中的“鼓励冒险”就是另一种创新的形式。
英特尔企业文化中的“鼓励尝试冒险”,并不是指匹夫之勇,盲目冒险。英特尔所推崇的是充分评估,在接受挑战之前,能够掌握各种情报,了解种种变通之道与替代方案,增加对失败的控制力。
英特尔希望自己的员工敢于冒险,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不熟悉的事情,而不能仅满足于重复做自己擅长、熟悉的事情,否则,英特尔将损失很多其他宝贵的机会,将失去业界领跑者的地位。英特尔鼓励创新,接受失败,因为成功的基石是重复的实验和失败。
为了激励员工创新,英特尔决定设立一个“创意日”,为员工提出的冠军提案设立10万美元的奖励,推动创新与求变的文化。1993年,英特尔第一届“创意日”召开,员工提出的创新建议达100多件,其中10件提案脱颖而出参加决赛。虞有澄、戈登·摩尔(摩尔定律的提出者)等组成评委会,进行公开评审。之后,“创意日”每隔两年举行一届。许多员工提出的建议都被应用在英特尔的新产品上,成果让所有人振奋。
从深层次讲,“创意日”更为英特尔营造了一个各施所长的人才环境,激励每一位英特尔员工把他们的才智发挥出来,促进英特尔组织的进步。“创意日”也为英特尔的员工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在这里,员工之间、员工与高层管理者之间,可以面对面地进行思想与智慧的碰撞。
9.5 面试前期的准备
面试是求职过程中最重要的时刻,你在面试时的表现将决定你的成败,因此,预先做准备十分必要,准备得越充分,就越有可能成功。优秀的求职者总是非常重视面试前的准备工作。可以说,好的面试准备工作是你面试取得成功的保障。
1.了解招聘单位的情况
了解你要面试单位的大致发展情况,以便先达到知己知彼的地步。为此,你可以向下列人员或部门咨询:
(1)学校辅导人员。你认识的教师及教师为你推荐的有关的专业教师。
(2)父母、朋友与亲戚。亲友们的社会经验可能比你丰富,信息来源可能更多、更广。向他们咨询,必定会得到热心的帮助。
(3)所欲谋求工作的从业人员。他们对本行业、本职业可能已驾轻就熟,是最好的咨询对象。(4)各行各业的资料。这可以从图书馆、职业介绍所、劳动人事等部门、机关获得。一般来说,它们都备有这方面详尽的档案材料,并有一定专业人员负责。
2.检查自己是否具备本行业的从业条件
IT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很高,应聘者要持有相关证书、有出色的技术,还要求学习能力强、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能力等。应聘者一定要事先检查自己的条件是否符合,不要存有碰运气的念头,这是对己、对人认真负责的态度,于己于人都有利。
3.获得面试通知后
如果应聘者想要加盟IT行业,在你面试时,你极可能会被问到某一方面的问题,或要你当场做测验,以衡量你的知识或能力,如用C语言编一段程序或者演示自己开发的软件等。遇到这种情形,你最好事先温习这方面的知识,练习有关的技能。
4.面试一定要守时
应聘者对自己所要面试的场所和时间一定要了然于胸,面试时切忌迟到,面试以提前十分钟左右到达场地为宜,不要急于入室,可在外面略做准备。
遇有恶劣天气,更要准时到达。有人认为,天气越坏越是面谈的好时机,因为一可减少竞争者,二可体现求职者的诚意和诚实守信的品质,给对方好感。
5.衣着要整洁得体
求职者与主考官见面时,仪容与服饰是第一印象。第一次见面要给人整洁、美观、大方、明快之感,避免穿太亮或花色的衣服;避免穿着过于随意的休闲装;女性穿着要得体,化妆不宜太浓,切忌表现出不雅的举止。
6.留意一些细节问题
应聘者要把指甲修剪整齐,干净,头发梳洗干净整齐。鞋子擦亮、不沾泥沙。但应避免穿太时髦的鞋子。
7.注意无声的语言
无声语言包括表情、目光、体姿等。无声语言是一种内心情感的由衷体现,故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说。
表情:表情是人的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是人的大脑皮层受到外界各种客观事物刺激后在人体外部的一种情感体验,面试时应当充分运用丰富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目光:目光的活动能表达一种意愿,流露一种感情。在面试中眼神的作用不可忽视。应聚精会神地注视对方,表示对对方谈话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如果左顾右盼、目光飘移不定,就显得情绪不安,或不耐烦,或不满意,这将给面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体姿:在面试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不管是走进面试室,还是坐着面谈,都要保持挺直端正的姿势。展现你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的精神风貌。
无声语言贵在自然,重在习惯,无声语言的良好运用,会使招聘者产生好感,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应聘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8.记住面试官的姓名
如果可能面试,尽量记住面试官的姓名,并且要能正确说出他们的姓氏。外国人的名字有时很不容易发音准确,宜事先查出正确的发音,以免在面试官面前露出尴尬。
9.做好充足的准备
应聘者应事先检查所携带的资料文件等是否齐全,如文凭、各种证书、个人作品等文件,以便面试官随时查阅,并留意把这些材料有条不紊地折叠起来。同时要背熟个人的资料,如求职信或简历表的内容,还要准备回答面试官提出的各种问题。
10.独自一人前往
尽量避免和家人、朋友及其他亲戚同去面试,以免给面试官造成一种信心不足、依赖性强,缺乏独立行事的不良印象。
总之,面试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沟通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尽量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面试官面前要表现出自信、充满活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这样才有可能顺利地达成自己的求职目标。
9.6 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职尽责的意愿和作风,是高绩效团队必备的一种特质。一个成功的团队,应该是一个有机的、协调的、有章可循的、结构合理的整体。
世界500强公司中,都无一例外地重视团队精神,没有团队精神的人是注定不受他们青睐的。因为这些优秀的企业深知,一个没有团队精神的员工,只会妨碍公司的发展。
作为高科技行业,IT行业始终保持着迅速发展的势头,人才的需求呈现大幅上涨的趋势,但这些企业对人才的筛选是十分严格的。个性过于鲜明、明显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的人往往让IT企业退避三舍。
在《中国IT从业人员心理特征研究报告》中,将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列在了IT行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12种职业核心素质的首位,可见企业对员工的团队能力的重视程度。
中国IT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是人所共知的,2006年我国软件业总体规模达到3000亿元,并以30%多的年增速高速增长,高于同期的GDP增速。但专家指出,我国IT业现在仍处于成长期,2010年以后才逐渐步入成熟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软件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以挖掘。
毋庸置疑,我国IT业存在着巨大的人才需求空间,但是企业对于人才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对于应聘者的考核非常严格,有时相当苛刻。
东方标准人才服务有限公司与华南师范大学人才测评研究所对北京、上海、杭州、大连、广州5个城市的500多家IT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共同完成了《中国IT从业人员心理特征研究报告》。该报告将IT行业从业人员按照岗位特征、职责和要求划分为四类岗位:管理类、销售类、技术支持类和研发类,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国际最先进的胜任素质模型建构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出IT行业职业核心素质和岗位核心素质。
研究结果显示,IT行业从业人员应具备12种职业核心素质,根据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责任感、问题解决能力、诚信、主动性、理解能力、应变能力、抗挫抗压能力、踏实、大局观。
但是这些职业核心素质在管理类、销售类、技术支持类和研发类的岗位素质要求中所占的比重却不尽相同。例如,对管理类人员而言,沟通能力、责任感、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最看重;而销售类人员则在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主动性和诚信等方面要求较高;技术支持类人员则看重学习能力、责任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研发类人员则在团队合作、学习能力、责任感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更重要。
从各企业的招聘情况来看,企业对IT人才的团队合作能力十分青睐,而上述报告则将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列在了最前列,即使是第三种和第四种能力——学习能力与责任感,也都与团队能力密不可分,无疑给向往从事IT行业的人们传达了一个鲜明的信息:IT人的自我修炼,应该从团队做起。
一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如果把自己的能力与别人的能力结合起来,就会取得更大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一加一等于二,这是人人都知道的算术,可用在人与人的团结合作上,那就不再是一加一等于二了,而可能是等于三、等于四、等于五……合作就会产生更强的力量,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曾说过这样一件事:他们在招聘人员时,一位履历和表现都很突出的女性一路过关斩将,在最后一轮小组面试中,她伶牙俐齿,抢着发言,在她咄咄逼人的气势下,小组其他人几乎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但最后,她却没有被录用。人力资源经理认为,这名应聘者尽管个人能力超群,但明显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招聘这样的员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
大家都知道,一个成功的团队,应该是一个有机的、协调的且有章可循的结构合理的整体。这个整体的能力并不是它的所属成员的能力的简单算术和,而是一种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超出其每个成员的能力的新的力量。
当一项工作或任务远远超出个人的能力范围时,进行团队协作就势在必行。团队不仅能够完善和扩大个人的能力,还能够帮助成员加强相互理解和沟通,把团队任务内化为自己的任务,这样的团队会战胜一切困难,赢得最终的胜利。而作为这样的团队成员也会在团队协作这个过程中迅速地成长起来。
一个企业的成功不是靠一个人或几个人能完成的,必须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团队效应既可以发挥每个人的最佳效能,又可以产生最佳的群体效应。个体永远存在缺陷,而团队则可以创造完美。
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应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善于进行换位思考,发现别人的长处,发现双方存在的共同点,取长补短,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同时,要不断培养作为某一企业员工的自豪感,让员工深刻体会到在这个集体中凭借着共同的努力可以战胜所有的困难,去实现员工自己的人生价值。
事实证明,企业靠单打独斗就想干大事情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受欢迎的。因为所有的公司都一致认定,一个人即使再优秀,如果他不具备团队精神,那么也不会录用他。
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招聘高层管理人员时,有9名优秀的应聘者经过初试,从上百人中脱颖而出,进入了由公司总裁亲自把关的复试。总裁看过这9个人详细的资料和初试成绩后,相当满意。但此次招聘只录取3个人,所以,总裁给大家出了最后一道题。
总裁把这9人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指定甲组的3个人去调查本市婴儿用品市场;乙组的3个人去调查妇女用品市场;丙组的3个人去调查老年人用品市场。
总裁解释说:“我们录取的人是负责开发市场的,所以,你们必须对市场有敏锐的观察力。让大家调查这些行业,是想看看大家对一个新行业的适应能力。每个小组的成员务必全力以赴!”临走的时候,总裁还补充说:“为避免大家盲目开展调查,我已经叫秘书准备了一份相关行业的资料,走的时候自己到秘书那里去取。”
两天后,9个人都把自己的市场分析报告送到了总裁那里。总裁看完后,站起身来,走向丙组的3个人,分别与之一一握手,并祝贺道:“恭喜3位,你们已经被本公司录取了!”然后,总裁看见大家疑惑的表情,呵呵一笑,说:“请大家打开我叫秘书给你们的资料,互相看看吧。”
原来,每个人得到的资料都一样,甲组的3个人得到的分别是本市婴儿用品市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分析,其他三组也类似。
总裁说:“丙组的3个人很聪明,互相借用了对方的资料,补充了自己的分析报告。而甲、乙两组的6个人却各行其是,抛开队友,自己做自己的。我出这样一个题目,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想看看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甲、乙两组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合作,忽视了队友的存在!大家要明白,团队合作精神才是现代企业成功的保障!”
可以说,团队精神是企业成功的要诀之一,也是企业选择员工的标准之一,一个公司的政策的延续性和它的团队精神密不可分。同时,员工的团队精神是否能得到发扬,是决定工作成果的重要因素。
著名的《华尔街日报》和哈里斯互动公司曾做过一项联合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公司在招聘企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时,最重视的特质是团队合作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可见,企业是多么重视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