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的负面影响之一,是“促进产生原先并不存在的社会阶层,或者是使原有的社会阶层状况出现恶化”(Mowforth) ,主要表现为扩大了旅游业发展中受益者与被排斥在外的非受益者之间的阶级差别,分别加大了旅游者生活区与当地居民生活区,以及当地富人区与穷人区的隔离。消除这类不良的社会状况,是旅游接待地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3.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旅游者之类外来人口的输入所带来的种种文化差异,往往会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造成影响。如果旅游者来访规模不大,当地社会受影响的程度有限,因而仍然保持和谐状态,则该地区社会的各种职能仍可正常运转。但是,在许多情况下该地区社会的各种联系、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等,都会由于旅游者带来的不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交往方式的影响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该地区社会虽然有可能继续维持运转,但其文化却往往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尽管文化上的动态性是人类社会的一般特点之一,但上述文化改变有时是不利于当地社会的。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后果的出现,同时也为了维护自己在文化方面的旅游吸引力,旅游接待地区自然有必要保持自己文化传统特色的持续存在。这里所说的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社会能够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从而使自己具有不同于他人的文化特点和不被外来文化同化的能力。
4.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虽然人们会认为生态环境、社会及文化等方面的可持续能力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至关重要,但这绝非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该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如上述各方面重要。对于整个国家作为旅游目的地而言,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安全性。但这里所说的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旅游接待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必须能够补偿任何为旅游来访者而付出的直接成本,以及为预防和消除旅游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和问题而采取必要措施与行动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并且还应能使旅游接待地区居民因在旅游发展中蒙受的种种不便而获得适当的经济补偿,但前提是对发展旅游经济的强调不能妨碍上述其他方面可持续性的实现。
2.2.5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循的原则
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从根本上是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即摒弃旧的传统发展观,树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观,并将其落实到对各项实践活动的指导中。但是,就实现这一目标的实际工作而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资源管理问题。基于这一认识,可持续旅游管理发展要求人们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资源计划原则
任何新增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的开发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土地资源的占用问题。例如,在很多情况下,旅游景点的开发往往需要以牺牲该片土地的其他用途为代价,如用于开发旅游景点便不能用于建造工厂。因此,在决定占用某块土地开发旅游项目之前,必须对其所有不同用途可能带来的社会收益有可能付出的社会成本进行比较和权衡,以确保该项土地资源的用途符合当地社会的最佳利益。也即对旅游开发所涉及的资源占用必须要有计划性,以尽可能使这些资源的配置符合当地社会目前和将来的最佳利益。
另外,对旅游资源的使用,尤其是对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使用,都是有客观代价的。旅游资源的使用代价通常可分为两部分:①该项资源因使用而发生的损耗;②当地社会在对该项资源的维护方面,或者当地社会在该项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投入的人、财、物等成本。基于旅游资源的使用成本这一认识,旅游资源实际上不仅有使用价值而且是有其自身价值的。正因为如此,199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全球可持续旅游发展大会上,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在向大会提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战略》中特别强调指出,可持续旅游发展要求所有开发决策都应反映自然和文化环境的合理配置。
2.预警原则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涉及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设施的建设和各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没有进行相关的科学论证并取得肯定性结论之前,应禁止上述任何活动的开展。在面对拟开发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开发后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贸然决策有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性恶果的情况下,首先就应假定项目的开发和游客活动的开展肯定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所以,采取预警原则的意义是要求那些准备开发和使用旅游资源的有关企业与组织要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要对同其开发工作有关的环境保护承担责任,以确保其开发行为不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重大破坏性影响。
3.临界点原则
在旅游开发和开展旅游活动方面,要将对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使用控制在不会导致该地环境的质量发生任何不可接受的变化限度内,或者至少应将发展规模和游客接待量控制在不会导致上述变化,从而可以接受的某一极限之内。特别是就环境质量而言,环境系统对于各种人为活动影响的承受能力可能会有某种程度的弹性,但这种承受能力毕竟有其极限。例如,自然环境对某种污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一旦污染物质的数量超过了自然环境能够将其自然吸收和降解的能力,便会出现环境恶化的问题。自然系统的这种自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人类活动对其造成的影响,而对旅游开发和游客活动的规模极限进行控制,就是要保护自然环境系统的这种功能,就是要防止旅游业和旅游者对环境与资源的过度使用,否则便会导致环境和资源的破坏。
4.污染者付费原则
除了根据前述预警原则应对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游览区域的开放进行必要的控制之外,对于已有的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开展带来的环境破坏,要本着“谁污染,谁负责”或“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及时有效地予以纠正。现有的旅游活动形式种类繁多,除了诸如高山速降滑雪场、高尔夫球场、主题公园、休闲度假区等大型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很多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发旅游的程度,以及开放旅游的区域范围越来越大,前来这些地点开展旅游活动的游客数量也日益增多,“人满为患”的现象时有发生。由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文物破坏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情况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治理,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停留在口头上的空话。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环境承载力管理中的运用
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且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利益并满足其发展能力的一种发展,而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协调程度的重要依据。旅游业的两重性决定了其更应该考虑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加剧了环境的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旅游业对资源和环境的强依赖性,也决定了旅游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一种天然的耦合关系。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研究旅游活动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满足当代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各种需要的同时,保持和增进未来的发展机会,使旅游业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经济融为一体,协调和平衡彼此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目标的和谐统一。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能增进人们对发展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理解,促进旅游业的公平发展,改善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保护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质图量,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突出“发展”与“可持续”两大目标,是“发展”目标和“可持续”目标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两大目标的共同作用下,构成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二维空间。
提高经济效益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一个旅游地能够承受较大的旅游活动强度,但实际接待的旅游活动量远低于这一强度阈值,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低,旅游环境承载力长期处于弱载状态,则旅游经济效益难以保证,甚至在经济上入不敷出,旅游地无法从发展旅游业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无从谈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失去根基。如果旅游地实际接待的旅游活动量长期大于其旅游环境的承受能力,则会出现“人满为患”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超载局面,不仅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而且会严重破坏旅游地的生态环境,这种超载虽然能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长期内必然阻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要使旅游经济发展规模与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与旅游环境系统的有序运行相协调,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只有“三大效益”的和谐统一,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环境承载力在本质上是旅游环境系统组成与结构特征的综合反映,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否的首要标志是旅游地自然、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发展是否协调一致。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旅游环境系统与旅游地的社会、经济联系的中间环节,历史地成为判断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环境承载力动态测评与管理研究,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力求探索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采取科学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调控管理对策,把旅游者人数及其旅游活动强度控制在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合理范围内,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兼顾与平衡,以维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3系统科学理论
2.3.1 系统科学理论的基本原理
系统科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卡斯特(F.E.Kast)、罗森韦克(J.E.Rosen-zweig)、约翰逊(R.A.Johnson)等。该理论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系统是由具有特定功能、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其总是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在交流中,系统要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系统内部存在若干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系统科学理论强调管理方式的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综合性和与环境的适应性,注重对系统的构成要素、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性质及程度、信息交换与控制结构的分析和评价,通过统筹考虑和各方协调,实现系统整体效果最优。
旅游活动实际上是一个系统,主要包括供给板块和需求板块两部分,又可进一步分为旅游客源市场系统、旅游目的地系统、出行系统和支持系统4个子系统。
旅游客源市场系统是由现实和潜在的具有实际旅游消费能力的旅游者构成,它促使一个地方成为客源地。旅游目的地系统是为已经到达出行终点的旅游者提供游览、食宿、娱乐、购物及其他服务等旅游需求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体,是旅游系统中与旅游者联系最密切的子系统,一般由旅游资源、设施(包括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服务3方面要素组成。旅游出行系统是为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进行各种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子系统(包括公路、铁路、空中航线、水上航线、缆车、索道等)和信息服务子系统(包括由政府、旅游销售商为旅游者提供的信息服务、旅游宣传、营销,以及由旅游企业提供的旅游咨询、预订服务等)。在旅游客源市场系统、旅游目的地系统和出行系统外围,还存在一个由政策、制度、环境、人才、社区等因素组成的支持系统,为整个旅游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支撑和保障。在这一子系统中,政府和旅游地管理者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2.3.2 系统科学理论在旅游环境承载力管理中的运用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对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旅游环境系统。该系统具有多要素、多层次结构和动态变化的特点,不仅包括自然环境子系统,也包括经济和社会环境子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相结合而构成的动态、复合系统。
旅游环境系统随着各要素的变化(自然、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变化) ,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要素与环境间相互联系的变化而变化。要实现旅游地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树立系统的观念,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性、动态性、开放性研究,注重整体效应。在解决旅游环境承载力(TECC)内部的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综合平衡与协调发展的同时,还必须通过调控旅游环境承载量(TECQ) ,即旅游地实际接待的旅游者数量,维持旅游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解决旅游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在整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加强信息反馈,实施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优化控制与管理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目的是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整个旅游环境系统形成有序的良性循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