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漫长历史时期,受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自然产物。地质遗迹包括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地质剖面和地质构造形式,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遗迹,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有特殊意义的水体资源和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等。地质遗迹不仅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会后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由此拉开了世界环境保护的序幕。199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促使各地具有特殊地质现象的景点形成全球性网络”计划,即从各国(地区)推荐的地质遗产地中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特殊性的地区纳入地质公园,其目的是使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永续发展。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6次常务委员会会议中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计划(UNESCO Geoparks) ,目标是在全球建立500个世界地质公园,其中每年拟建20个,并确定中国为建立世界地质公园计划试点国家之一。
2004年2月13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中国的安徽黄山、河南中岳嵩山、云南石林、广东丹霞山、河南云台山、江西庐山、湖南张家界、黑龙江五大连池8家国家地质公园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5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在巴黎宣布,我国浙江雁荡山、福建泰宁、内蒙古克什克腾、四川兴文4家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至此,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已达22处。截至2009年8月,全球共有64处世界地质公园。
3.1.4 绿色环球成员——绿色环球21成员
绿色环球21是在全球环保先行者、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毛瑞思·斯特朗先生的建议下,由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WT T C)于1993年创立,并于1994年正式公布的。1999年绿色环球21标准引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并且开始了独立的审评活动。绿色环球21可持续旅游标准体系包括旅行旅游企业、社区、生态旅游和设计建设等四大标准和20多个旅游部门的达标评估指标体系。目前,绿色环球21可持续旅游标准体系得到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国际旅馆饭店协会、国际导游协会同盟等国际组织的广泛支持。作为一种旅游产业的自律机制,绿色环球21是目前全球旅行旅游业公认的可持续旅游标准体系。绿色环球21成为全球100多个国家1500多家旅游企业的共同选择。成员单位涵盖旅行社、宾馆饭店、度假村、机场、航空公司、风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观光缆车、会展中心、博物馆、城镇社区、旅游学院和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认识到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近两年来,我国加入绿色环球21的企业包括国家级风景区、宾馆饭店、度假村、博物馆等,仅四川省就有九寨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博物馆和蜀南竹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4家单位通过了绿色环球21企业标准的认证。这些企业不仅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与文化遗产,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当代人的努力,有效地保护和发掘了这些遗产的内在价值,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使之能够完整地移交给下一代。这是真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丰功伟业,值得引以为豪。这些企业出色的环境和社会形象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他们的努力必将得到丰厚的回报。
3.2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
3.2.1 美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
美国是首先以国家力量介入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和首先提出世界遗产地概念的国家,也是自然文化遗产保护较为成功的国家。1872年,美国国会把位于西北部的黄石地区确定为“为了人们利益和欣赏目的的大众公园或休闲地”。由于没有相应的州政府机构来接收并管理这片区域,所以该区域以国家公园的形式直接由内务部负责管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目前,美国的自然文化遗产体系主要由国家公园(由内务部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国家森林(由农业部林业局管理)、国家野牛动物保护区(由内务部鱼和野牛动物管理局管理)、国土资源保护区(由内务部土地再生局管理)、州立公园(一般由各州政府的自然资源部管理)和某些博物馆等组成。其中的国家公园体系规模最大,制度最先建立和最完善,且包括了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根据美国1970年通过的《国家公园事业许可经营租约决议法案》:国家公园是不管现在还是未来,由内政部长通过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的以建设公园、文物古迹、历史圣地、观光大道、游憩区等为目的的所有陆地和水域。目前,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包括57个国家公园,327处自然和历史圣地, 1.2万个历史遗址和其他建筑,还有8500座纪念碑和纪念馆,总面积约33.7万平方公里。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各成员具有以下特点。①产权皆为国有的自然遗产和自然状态下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②目前体系内的各个成员,在资源重要性、使命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各成员并非都是堪称国家瑰宝级的自然文化遗产,其中还包括少数国家游憩区等休闲地和城市公园(如首都华盛顿特区的波托马克河国家公园)。③所有成员的管理单位都是非营利机构,皆以提供公益服务为主要使命,均主要靠联邦政府的财政资金维持运行。
事实上,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完善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为妥善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不同政府部门之间、资源保护与经营开发之间、管理机构和民间组织之间、简单愉悦公众和全方位为公众服务之间等关系的历程。
美国在处理这些关系时逐渐形成一个很清晰的管理思路——可以称之为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的“美国模式”:根据资源的公益性质确定资源的功能(使命) ,然后建立与使命相应的资金机制、管理机制、经营机制、监督机制等,以保证管理手段、管理能力与管理目标相适应。
由于历史原因和国力,美国对比较重要的遗产普遍采用联邦政府垂直管理模式。但总结美国的经验,可以发现美国的垂直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以下前置条件下的,①明确的使命、完备的法规和足够的财政资金保障。例如,国家公园的主要使命是保护和服务,通过适度的经营谋取经济效益不是目标,而只是配合提高管理效率的一种手段。同时,实现了“一区一法”,做到了依法管理和开发,使垂直管理带来的权力空间得到了有效的约束。另外,公园的运行经费也有足够的财政资金保障(一般占到公园运营资金的70%以上) ,职工收入与经营效益脱钩,因此杜绝了不当牟利动机。②明确了土地权属。美国各类遗产资源基本上都是政府拥有主要的土地权和产权,因此享有对遗产资源的绝对支配权,能够有效杜绝外来干扰。③良好的公众参与和公众决策机制。美国的各类遗产管理机构都致力于社会捐赠和志愿者参与工作,这两种力量成为目前加强公园管理的主要手段。同时,公园也在制度上预留了公众监督的接口,重大建设项目从规划开始就必须经过公众监督程序,因而较好地避免了决策中的长官意志和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
3.2.2 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
1.政府的职能
在法国,文化部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最高决策机构。文化部下设文化遗产司,专门负责文化遗产的保护。由于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所以遗产司既有行政管理人员,也有专职科研人员。文化遗产司下设四处、三科,专职负责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保护。这些单位包括文化活动及事务处、遗址处、文化遗产管理处、文化遗产登记管理处、人类学遗产管理科、影像类遗产管理科、推广暨国际事务管理科。这些科室主要负责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划、决策、领导与监督。此外,文化部文化遗产司还负责法国国立古迹建筑博物馆、古迹信托及若干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教学及信息搜集机构的管理。
在法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法国政府十分善于发挥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的作用。在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由文化部牵头,许多重大决定均由文化部拍板决定,但在具体的落实上,则基本上是由文化部所属历史纪念物基金会、文化艺术遗产委员会、考古调查委员会等民间组织完成的。
譬如文化部下属历史纪念物基金会自1914年创建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法国文化遗产,特别是建筑遗产的保护事业。其所募集的资金除用于历史纪念建筑物的维修外,还出版了大量与文化遗产有关的书籍、论文集、摄影集,同时举办各种纪念性建筑物的展览展示,以增进民间社会对法国本土文化的了解和重视。在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出力最大的民间组织还有文化艺术遗产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最大贡献之一,便是在法国制定第4个经济社会开发计划( 1962—1965)时,向法国政府提交了对法国传统文化遗产实施总目调查的提案。通过这个提案的实施,法国不但又发现了一批国宝,许多重要文化遗产、历史遗迹也因在普查中被及时发现而免遭破坏,使法国成为一个对自己文化家底做到心中有数的国家。同时,这次文化遗产大普查也为本土学术研究提供了一大批系统的、数目庞大的遗产资料,为法国学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本土文化,给予了相当大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地上文物大普查,还进一步增进了国民的文物意识,为法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地下文物发掘方面,法国成立了作为全国性咨询机构的考古调查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在组织考古发掘、协调全国力量、制定长期计划与法规、提出资金申请与负责资金使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考古调查委员会还负责奖励考古作业和学术研究,颁发考古许可证、考证本地区出土文物的年代、提出收藏计划和方案,同时负责保管考古发掘现场的地图,定期出版考古发掘报告等工作。
2.协会的职能
法国各级协会组织也十分善于在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据最新材料显示,目前,法国共有这样的民间组织1.8万多个。这些协会的运营委员多由专家、学者组成,但成员构成绝大多数都是文物爱好者,他们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对于地方文物都有相当的了解。这些民间协会组织的主要职能如下。
1)向政府提出抢救与保护文化遗产的中长期计划
实践证明,凡是法国政府实施的主要保护项目,基本上都是由文化部下属各专业委员会提出,获得通过后由政府安排实施的。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这些民间组织大都是以智囊团的身份出现的。例如,20世纪60年代文化遗产总目普查及普查中计算机的使用,科学性、系统性和标准化3项原则的提出等,都是作为智囊团的文化艺术遗产委员会的贡献。
2)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所报计划一旦获得通过,民间协会就会通过自己的自上而下的各级网络协会,组织分工协作。从培训一线调查人员到具体指导一线调查,全部由民间组织的各协会来完成。法国政府也承认,学者代表的民间组织与官方的密切协作,是法国政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当然,为了能更好地协调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联系,各委员会也有一定比例的政府官员参加,委员会也会根据他们每个人的所长和所负责的工作范围,让他们负责一些具体的工作。各省文化艺术遗产委员会则主要负责本省的普查工作及人员的落实情况。目前,法国1.8万多个这样的民间组织都是根据本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同需要组建起来的民间专业或半专业团体。
3)文物鉴定
在大规模普查工作结束之后,各地社团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从事文物的鉴定工作。由于他们都是本地人,对当地情况非常了解,更熟悉这些文物的传统使用方法,因此,也就更有资格选定、鉴定和管理。事实证明,他们也确实是这些遗产或遗产价值的真正发现者,他们在遗产的发现、鉴定与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参与立法
民间协会在法国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制定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影响国家立法的主要途径有:通过自办刊物,发表自己对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看法,以持久地影响立法当局;向议员并通过议员传达他们的意见,使他们的想法能够直接影响到立法的决策机构;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宣传自己的主张并影响行政当局。
5)宣传教育
除从事具体的普查、保护工作外,宣传教育也是他们的重要工作之一。他们常常根据具体的工作需要,印刷相关宣传资料、论文集、摄影集和内部资料。通过这些宣传,人们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除在社会上进行广泛的文化遗产宣传外,他们还将宣传的触角伸向校园,在课堂、遗产地和博物馆之间开展活动,使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热爱自己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