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开始就大规模投入太浪费钱,不经济,也没有必要,我们做门户、游戏、做电子商务,开始都不是大张旗鼓。如果大张旗鼓有时反而会坏事,你自己反而会被表象骗了,搞不清楚你是重视产品重视用户体验得到的增长、还是推广得到的增长。而且你产品不够好的时候,花钱拉人过来看,给人留下坏印象得不偿失,下次你真正做好的时候,反而没人来了。
以我们C2C(拍拍网)为例,现在就是先依靠成本很低的平台自然滚动,投入绝大部分在产品和研发上、而不是推广上。
很多企业说,你们踩另外一行了,或者说用户群不吻合,我们知道得很清楚,对,我们现在就是这样,我们就是在学,在入门,我就不信过两三年之后,你还说我是外行,你原来是怎么学到的,我也一样学得到,那时候大家再过来拼实力。
马化腾表示:“我们从来没有认为在别人优胜的地方我们也很优胜。我们更不认为现在的格局就是既定的了。”
2006年6月,马化腾在接受《中国商界》采访时说道:
选择相关多元化发展和中国网络环境有关。目前国内互联网的赢利手段只有几种:一种媒体类,靠内容和新闻吸引浏览量来赚广告商的钱;第二种是增值服务收费模式,进行互动娱乐、手机短信等服务,依靠发售点卡和电信分成获利;第三种是商务类,提供一种平台,帮用户间进行撮合,最终达成交易,如订票、找工作、房地产等类型网站靠挣取中间佣金。
这些是收费模式,而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和网络游戏等等都是手段。为了增加收入大家不可能只依赖一种手段去响应所有的商业模式。也正是这样,你看到了QQ的扩张。
全民公敌的形象
从下面的两则事件上,可以看到腾讯的全民公敌形象。
阿里巴巴与腾讯上演了一场激烈冲突。这一切源于马云在花费了数亿推广费用终于击败对手eBay易趣之后,准备独享胜利果实,并开始向用户推出收费产品“招财进宝”。没想到,腾讯旗下的C2C网站拍拍网在斜刺里冒出来,并宣布三年免费,一举搅乱了马云的全盘计划。但狂傲如马云者,也不得不承认“QQ的确很厉害”。
事实上,各大网站都在别人的领域进攻。对此趋势,马化腾的看法是,最关键是要满足人们对多种服务整合的需求,实际上是起到稳住现有用户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的、赤裸裸的市场之间直接对抗。
2010年的3Q(QQ和360)之战,让所有QQ用户都亲身体会了一次腾讯全民公敌的形象。2010年春节以前,12岁的“企鹅”QQ和5岁的“绿盾”360并没有太多纠结,它们一个做IM,一个做安全产品,相安无事。然而,“医生”的出现,击碎了这种平静,引发了随后“企鹅”和“绿盾”的一系列争斗。2010年5月,腾讯悄然将QQ医生升级并改叫QQ电脑管家,QQ的这次升级,直接将触角深入了360的地盘。于是,周鸿祎出手了,2010年9月27日“360安全卫士”推出“360隐私保护器”,称QQ偷窥用户隐私,随后又推出扣扣保镖可屏蔽QQ弹窗和广告等功能。360与腾讯之间由此展开一场软件纷争。
2010年10月29日,360推出“360扣扣保镖”。就在“扣扣保镖”推出后几小时,腾讯QQ即作出了强烈回应,并发布了《关于360公司推出非法外挂的严正声明》。没几天,用户欲上QQ升级时就出现了无法登录故障,随即弹出的QQ对话框提示可卸载“扣扣保镖”后再重试。
2010年11月2日,网民在和往常一样打开电脑登录QQ,意外发现电脑桌面接连弹出两个框————有一个是360安全卫士的,另一个则是QQ的。前者推荐他安装一种名为“360扣扣保镖”的工作软件,据称在上QQ时可以屏蔽掉广告。安装这个软件后,他再上QQ并按提示升级,却出现了无法登录故障,随即弹出的QQ对话框提示可卸载“扣扣保镖”后再重试。
2010年11月3日,腾讯通过网上弹出窗口方式,发表了一项“关于腾讯公司软件服务与360软件不兼容的声明”,声明称,为了保障QQ继续为您提供正常服务,保护您的账户和虚拟财产安全,我们被迫采取与360软件不兼容的紧急措施。请您立即卸载360软件。
2010年11月4日,腾讯召开发布会,就与360之间的纠纷进行说明。腾讯表示,不兼容360软件已是最低的抗争方式,并透露双方公司之间早已结怨。腾讯为给用户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
2010年11月5日,中国互联网迎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不兼容事件:曾被360骚扰过的金山、搜狗、傲游、可牛、百度五家厂商联手举行发布会,表示将选择不兼容360系列软件。相对应的事件是“360就先后以安全的名义手刃金山网盾、拦截可牛杀毒、硬拆傲游浏览器、恶评百度软件,污蔑腾讯公司”。
直到笔者截稿,腾讯与360这两个中国最大的桌面客户端之间的这场战争还在继续。
专注:成就6亿用户
成功的创业者身上似乎总是有着这样的气质———专注。这也正所谓君子之学,博于外而尤贵精于内。专注,则能够不懈努力,专注则能够不受干扰,专注则能够目标明确,专注则能够抵抗压力,专注则能够成就不凡的创业者。
马化腾的成功,有人总结原因说是运气太好。而马化腾总结说,是对QQ的专注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1993年从深圳大学电子系计算机专业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润迅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1998年11月,马化腾创业并注册了腾讯公司,同年开发出了QQ的前身OICQ。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马化腾先后经历了资金和技术支持方面的种种困难,但他认定QQ这个聊天工具中隐含着巨大的商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QQ被放到互联网上让用户免费使用,可是就连马化腾本人也没有料到,这个不被人看好的软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发展了500万用户。如今,作为国内第一大桌面客户端的QQ活跃账户达6.125亿,覆盖中国近90%网民(据腾讯2010年二季度财报)。
在创业初的五年时间里,马化腾都在做而且只做完善和规范QQ服务的工作,是国内唯一专注从事网络即时通信的公司。马化腾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他上网只有一个目的,在互联网的犄角旮旯里发掘新的商机。QQ秀就是他在网上觅到的一块肥肉。马化腾说:
即时通信是腾讯公司的专业领域,公司一直专心于这个领域,没有分过心。公司向用户提供的所有应用服务,都是基于即时通信这个点之上的。现在我们做到了注册用户过亿,我想这就是专注的结果。
开发软件和研究计算机网络对马化腾来说,是一种乐趣。为了这份乐趣,他专注其中,开拓了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2005年,马化腾在接受《全球通》采访时说道:
我最大的爱好还是上网,浏览资讯,玩各种电脑游戏,当然现在玩得最多的是我们自己的游戏。只有自己拥有身为玩家的真实体验,才能最有效地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我也比较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有时和他们出去走走。我的生活方式,多少年来都没有变化,简单也很满足。
随着腾讯的发展壮大,马化腾不改初衷,将全部精力投入到QQ上,努力将手下这只“企鹅”培养成全能选手,将个人即时通信、企业实时通信和娱乐资讯作为腾讯的三大战略发展方向。
专注也并不代表硬着头皮撞南墙,“在前进的过程中,发现机会就要立刻去把握它,要有敏锐的市场感觉,这种变化给过我们压力,却也是我们成功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