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0700000016

第16章 佛教的教育(2)

事实上,我们对家庭、感情、事业的需求也会形成依赖,也会带来同样的问题。这种需求越强烈,越执著,发病几率就越高,病情就越严重。这些需求其实都是我们制造的心灵影像。你觉得这是成就,将此设定为目标,然后不断追逐,乐此不疲。一旦目标破灭,就会茫然失措。就像奋力扑向一堵幻觉中的墙,不料却扑了空,重重摔倒在地。所以说,痛苦的根源不在别处,就在于需求以及对需求的依赖。

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代更为丰富。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混乱。这种环境中,很容易滋长各种需求,这使现代人活得很累。你要问哪个人苦不苦,多半不会认为苦。因为大家觉得生活条件不错,不愿承认痛苦。事实上,现代人也没有非常深刻的痛苦。因为物质享乐层出不穷,一种渴求得不到满足时,很快可以找到替代品。所以这种渴求尚未达到一定的量就会被转移,而不是在那里不断累积。但人们也因此制造了更多需求。

过去的人,生活所需不过是吃饱穿暖,而现代人却很难满足于简单的温饱。因为他们已在不知不觉中制造了过多需求,应付这些需求,就足以让人疲于奔命了。这种劳累,甚至已波及孩子。二十年前的孩子,还能有轻松快乐的童年。但在今天,除了日益繁重的学习外,他们还需要用所剩无几的课外时间再去进修英语、绘画、音乐、舞蹈等种种课程。更何况,其中很多人还不是出于兴趣。在这种超负荷劳累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能有健康的身心吗?

4.造业和轮回

现代社会的最大问题,就是人的心态不健康,普遍活得浮躁而混乱。需求太多,情绪太多,却从未管理。这种状态,就是惑业苦的状态。因为迷惑而产生错误观念,因为错误观念而产生烦恼。这些不良心理的成长过程,就是业的成长过程。

业就是行为,包括思想、语言、身体三种。通常,我们更多是关注表现出来的行为,却忽略了尚未表现的行为。事实上,不论这一行为是否表现出来,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内在的心理结果,影响未来的生命走向。

在座的每个人都不一样。长得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性格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一样,这些差别是来自生活方式和心灵轨道的积累。这种积累的发展,就会呈现出相应的生命形态。所以,商人有商人的特征,军人有军人的特征,艺术家有艺术家的特征。

佛教所说的六道,也是生命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不同形态。比如饿鬼是代表渴求的心理,这种渴求被无限张扬后,就会呈现出饿鬼的生命状态。阿修罗是代表好斗的心理,这种好斗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呈现出阿修罗的生命形态。动物是代表愚痴的心理,除生存本能以外没有更多思考。如果人生仅仅停留于饮食男女,那和动物是没什么差别的。

所以说,轮回不在别处,正是每种心理发展的不同生命形态。其实轮回不难理解,比如你喜欢做什么,追求什么,几乎每天都会重复。在重复过程中,又使这种喜好得到成长,促使我们再去追求。这种重复就是轮回的显现。从起点到终点,再从终点回到起点,周而复始。

这种追求又包含相应的价值观,觉得我要这样活着才充实,才有意义。那么,我们追求的这些到底有没有价值?是不是值得去做?这就取决于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取决于我们的认知。

三、佛教的教育

1.提高认知能力

佛教之所以重视人的身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人有理性,可以有高尚的人生追求。但对凡夫来说,这种追求往往受到诸多局限,如社会背景的局限、文化习俗的局限、认识能力的局限等。我们通常以为,需要通过对物质的研究来认识世界。其实,这种认识永远是有限的。我们已经可以登月,可以探索火星,但直到今天,人类还走不出太阳系。更何况,还有广袤的银河系,还有无边无际的未知空间。

从某种层面上说,后人很难达到古代圣哲对世界的认识高度。因为他们的认知不是建立于对事相的了解,而是通过冥想来抵达,通过修行所证得。

佛法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认识达到什么高度,对世界才能有什么样的视野。从佛教观点来看,心和宇宙是相通的。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唯有以无限的心,才能认识无限的宇宙。这不是有限认知所能涵盖的。

佛教教育所做的,就是改善我们的认知能力,进而改善生命品质。凡夫的生命都是以无明迷惑为基础,因此,每个人都是一台不断制造痛苦的机器。虽然我们一直在试图缓解痛苦,但制造痛苦的速度太快了,所以这种缓解永远跟不上制造的速度。

若不改善生命品质,痛苦是没有止境的。当人心出现问题,就会将人性的负面因素充分张扬出来。这不仅会造成个人问题,也会带来社会问题,带来环境问题。这也是今天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根源所在。最后的结果,就是共同走向毁灭。

但我们也不必气馁。佛法告诉我们,生命虽存在种种缺陷,但同时还有良性潜能,具备解脱烦恼的能力,这正是修行建立的基础。否则,就像蒸沙不能成饭那样,是不可能修出什么结果的。

2.依戒定慧开展教育

佛是觉者之义,代表生命的觉醒。佛教的教育,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并启动生命潜藏的觉性力量。所以,真正解决生命问题必须靠我们自己,这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佛菩萨只是起到导师的作用,告诉我们生命是怎么回事,又该怎样改变自己。

佛教中,称佛陀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谓本师,就是最根本的老师。佛陀证道后,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进行开示,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后由弟子结集成文,成为经藏。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真相,不再被妄心所转;一是教授改善生命的方法,即佛教的定慧之道、止观之道。

同时结集的还有戒律,这是佛陀为弟子们制定的行事规则。生命发展是有规律的,当下的心行,就决定了未来的生命形态。但一般人看不到这种因果,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哪些心行会发展出哪些生命形态。使我们知道,希望有什么未来,就应该怎么去做;不希望有什么未来,就不能做些什么。就像保障行人安全的交通规则,戒律也能保障我们安全行进在解脱之路,避免进入生命的不良惯性。所以说,戒律就是心路的交通规则。

戒律中,除个人应该遵循的行为之外,还包括僧众共同生活的准则。僧团是一个法治团体,为保障大众和合共住,需要有团体的管理制度。佛陀入灭时,没有把僧团领导权交给谁,也没有设立教主之类的管理层。他所强调的,是自依止,是法依止。修行首先要靠自己努力,其次还要有方法。这个法,也是佛法僧三宝的核心所在。无论佛陀还是僧众,都是依法修行,依法解脱,依法成就一切功德。

方法从哪里来?是不是有了方法就能使用?未必,所以还需要向导引领。这个向导必须具有解脱经验,否则是无法带着我们走出心灵误区的。所以,佛教特别强调亲近善知识,其作用,就是帮助我们使用这些方法,依此认识并改造生命。

佛陀是因机设教,对上根利智者,可直接启动内在的解脱能力;对根机驽钝者,则是“先说端正法,后说正法要”,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除本师释迦牟尼佛外,历代祖师大德都是我们的教授师。他们本着契理契机的原则,根据某一部分佛典建立宗派。如汉传佛教有禅宗、净土、三论、唯识、华严、天台等八大宗派。在这些修行体系中,既有理论指导,也有修学次第、实践方法和检验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宗派都代表着不同的佛教教育体系。

结语

今天主要从教育的角度,向各位介绍了佛法修行的框架性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佛教是成佛作祖的教育,但同时也是做人的教育,是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因为我们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在家庭、社会中担任各种角色和职业。如果不懂得怎么做人,就不可能给子女和学生全面的教育,不可能成为合格的父母,成为合格的教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道,就是做人之道,是生命提升之道。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禅是最好的生活

    禅是最好的生活

    "禅就是活在当下,幸福就在此时此地;生活处处有禅意,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含禅机。我们若能以禅的智慧彻悟人生、唤醒潜能,便能寻回真实的自己,在纷繁的生活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在喧嚣的尘世里享受内心的宁静,为自己营造出一种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幸福生活。本书是作者多年读禅和悟禅的结晶,全书注重对生活的直观感悟和理性思考,专注于内心力量的激发和人生价值的改变。禅是一种智慧。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而是用来愉快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生命的本质,开篇就在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性禅师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现世的尊严,和来世的拯救。在探究生死的过程中,回答了何为解脱这一问题。
  •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弘一法师经历了的两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风流倜傥的浊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师,一个转身,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红尘世俗中,世人追捧他的才情;佛门禅院里,世人景仰他的风范。读他的文,风骨、才骨、傲骨,尽显其中;品他的人,真挚、认真、脱俗,做到极致。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系统别坑了

    系统别坑了

    苦逼小青年易青穿越了,刚追到心上人,还没上手,就个屁升天了,你说造孽不造孽啊,没错你想对了正如书名所说,是一本系统流小说,可tm系统你能正经一点吗,麻烦你行行好,找别人去吧,别来坑我了……
  • 成熟的蜕变

    成熟的蜕变

    人的爱有时是一种深不见底的偏执,一次不经意的邂逅,一个随遇而安的事物,都可能让你在大彻大悟中彻底沦陷。于是你想霸道的得到它,可耻的占有它的全部。这种贪恋是孤独的。因为它让你不顾一切;这种爱是可怕的,因为阴阳之妙,绝恋会唤醒你灵魂深处最隐秘的邪恶。那晚月色迷离。如水的月光泛着淡淡昏黄,那是种暧昧的温暖,陷阱的表象总是充满温柔,无法抵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笑傲苍穹摄政王妃

    笑傲苍穹摄政王妃

    简介;她,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杀手,杀人于无形之间,也是“鬼手神医”妙手回春,跟阎王手上抢生意,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做不到……她,星宇大陆第一废材,被世人辱骂,当她成了她,当废材成了绝世天才,欺她的,百倍还之,辱她的,生不如死,巅峰是为强者生存的,这大陆的篇章只能由我上官紫陌来写,乾坤逆转,当一步步走向强者之路,谁与她笑傲苍穹,谁能俘获她那冰冷的孤独之心。他,摄政王,手段狠辣,富可敌国,当他遇见了她,他的温柔,他的霸道只对她,“陌儿,我们一起打造属于我们的盛世王朝。”她淡然一笑,“好。”
  • 踏云擒苍

    踏云擒苍

    破界而来为何人手笔,被遗弃的大陆之中能否找到传说中的路途,神秘的人世天堂浮灵修界又能不能谱写出辉煌的绝世歌谣,万界之中又有多少的故事不停的流传。蹉跎仙路,他最终又可否踏云擒苍?!我来给你讲故事,我在,你来不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恶魔少爷爱上甜甜公主

    恶魔少爷爱上甜甜公主

    第一次相遇,居然是这种场面;第二次相遇居然是以未婚妻的身份......”喂,你,臭丫头,被指望我会娶你“”臭丫头,过来......"从此洛寒夕就被这个叫韩以陌的男人给缠住......
  • 叶落寒秋,墨心依守

    叶落寒秋,墨心依守

    (千万不要被书名迷惑,这绝对是宠文,绝对不虐,书名已修改),曾经,她是杀手界叱咤风云的杀手之王“寂夜”,一朝穿越,她成为人人唾弃的叶府三小姐。废物?白痴?且看她如何翻云覆雨、惊才绝艳,创建一个属于她的时代!
  • 来自魔法世界

    来自魔法世界

    一对无法生育的夫妇竟意外捡到一个来历不明的婴儿。这,难道是上天的恩赐?这个来历不明的婴儿背后,又有一段怎样不为人知的身世之谜呢?婴儿长大后,各路人马纷沓而至,又有何目的?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来自魔法世界》(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