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求
了解和掌握道家哲学及其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的主要思想精髓,从中吸取辩证思维的精华,理解和把握道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学习重点
老子、庄子的基本思想
学习难点
道家哲学的影响
道家哲学是指《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这两部书都把“道”作为最高哲学范畴,所以历史上称这一学派为“道家”。在司马迁父亲、史学家司马谈看来,道家被称为“道德家”。
“道”是道家理论体系的核心。道家巨擘老子形而上的玄思中,所体悟到的宇宙本体是“道”,“道”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根据,自然、社会、人无不是其具体表现。庄子一方面沿老子的思想路径探索世界的本体意义,另一方面以“道”诠释人生,体验生命的意义,使“道”即体现宇宙的本质又富涵人生的真谛,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中老庄并称的道家哲学。
第一节道家思想的文化渊源——原始
宗教的文化思想观念
道家哲学思想的形成有其文化的渊源,这就是原始宗教的文化思想观念。原始宗教的文化思想观念,具体说来包括母系社会的传说观念、生殖崇拜、巫史文化、帝王经验等,这些要素所传达的文化信息,经过道家创始人的采集、转化和创新,成为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一、母系社会的传说、观念
《庄子·盗跖》讲到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的景象: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妇女在采集活动中比男子灵活、敏捷,因而妇女是当时的主要劳动力。这是母系社会的佐证。神话传说有“女娲抟黄土作人”还有炎帝与黄帝是同母异父兄弟,“各有天下之半”的记载,表达了母系社会的观念。大约距今五千年前,中国社会开始了由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过渡,龙山文化是这一过渡的代表。神话中女神被从最高神位上拉下来,有三种方式:被杀;被男性以暴力征服污辱;从属于一个更强有力的男神,变成他的配偶。中国神话中的女神即属第三种,中东神话则为前两种。女娲为伏羲妹或伏羲妇,这种传说在今天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区依然存在。
父权制社会崇尚的是征服和力量,表现的是阳刚之美。夸父逐日、刑天断首、鲧禹治水等中国神话传说即是这种观念的反映。
原始道家保留了较多母系氏族社会的思想观念,崇尚阴柔,反对暴力。老子对继承古代思想文化有十分明确的自觉意识,他的思想是对上古文化的继承。《老子》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其中的“纪”原指头绪。母系社会贵阴重柔,守雌谦下的思想在《老子》中比比皆是。如“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二、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是古代社会的一种不同于自然崇拜的文化现象,表现了人类对自身的生产和繁衍的重视与神往,也表现了对生命的执着和肯定。生殖崇拜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是丰富多彩的,但对道家影响最大的是生命意识和重生主义。
(1)道家思想中有着生殖崇拜的明显痕迹。《老子》第一章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以“道”为天下母。《老子》第六章记载: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谷神”是女性生殖神,“玄牝”是女阴,《老子》以此来比喻天地的根本。
(2)道家继承和发展了生殖崇拜中所包含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和重生主义。道家重视和平,反对战争,强调“以道佐人者,不可以兵强天下”。老子追求“长生久视之道”。他指出: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庄子·让王》中讲述: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又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认为他为天子,倒是可以;但他现在患病,正在治疗,没工夫治理天下。由此,庄子说:故天下之大器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即使天下高位,也不能以之来妨害生命,这才是有道者高于世俗之人的地方。道家贵生,重视生命。所以,道家哲学是生命哲学,因而可以理解《老子》以水作比喻的原因在于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三、巫史文化和帝王经验
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讲了道家的源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纪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道家源于巫史文化。古代“巫”文化与“史”文化合二为一,巫就是巫术的掌管者、实施者。巫在实施巫术时,要祈祷、歌唱、舞蹈、占卜,还要将结果记录下来,这样便和史官文化合二为一。早在夏商时期,中国就有了史官制度,史官就是巫师。巫事活动多是王事活动,如祈祷、田猎、农耕、畜牧、气象、历法,战争、建制等。
道家源于古代帝王统治经验。《老子》中所讲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与《吕氏春秋·制乐》中记载商汤的内容是一致的。
老子“功遂身退,天之道”的思想,可溯源于古代部落的酋长选举制和禅让制。道家不仅继承了古代帝王的统治经验,而且以之为借鉴,提出了一套政治主张和统治之术,例如,“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由此可以说,道家学说是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家学说的发展分为早期道家和后来的黄老道学。
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说:“在秦汉以前,中国文化历史由儒、墨、道三家笼罩,到唐宋后,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一直到中华民国初年。”
第二节老子的哲学思想
一、老子
历代对撰写《道德经》的“老子”到底是何许人,一直有争议。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曾讲到以下三个人。
(1)李耳,老聃。《史记》记载,李耳为春秋末年人(冯友兰说是战国时期人),周朝守藏史。“聃”的意思,汉代学者许慎解释说:“聃,耳曼也”,曼即长,聃指耳朵长大。有记载,“老君耳长七寸”。东汉郑玄《礼记·曾子问》记载,“老聃,古寿考者之号也”,考即老。葛洪《神仙传》卷一《老子》篇认为,老子的母亲“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
(2)周太史儋。后孔子129年。
(3)老莱子。隐士,与孔子同时代。元代郭居敬编写的《二十四孝》中“戏彩娱亲”指的大概就是老莱子。
现在认为老子为楚国苦县(即今河南鹿邑县)历乡曲仁里人。老子当过东周“守藏室之史”,即执掌搜集、保管国家文献图书资料的官。他是道家哲学真正的开创者和理论奠基人,强调“无为”、任其自然,崇尚阴柔,主张不争,追求返璞归真。
老子一生有两件大事:一是着《道德经》;二是与孔子相会,教导孔子。
《史记》记载:老子见“周之衰”,于是辞官西行,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来临,果然见到老子。尹喜得知老子要隐居,于是希望老子能为他写一本书,把其思想留下来。于是老子着书上下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汉代河上公编《老子章句》将其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文》或《七君道德经》,唐代尊为《道德真经》。
冯友兰认为,《老子》一派的思想有许多部分,有些出于老莱子,有些出于周太史儋,这些思想都以韵文的形式流传于世。李耳把它们收集起来,加上自己的创作,编辑成这部书,题名为《老子》。
老子曾与孔子相会,参见《史记》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礼记·曾子问》记载,孔子曰:“时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尤其是葬礼。老子教诲孔子说,君子得其时可以出来做官,不得其时则应隐居起来。君子智慧超人,外表应像愚夫一样。”“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因此,建议孔子应去掉骄气和奢望(“去子之骄气与多欲”)。孔子认为,老子的这一段教诲很精深,于是对弟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二、“道法自然”的宇宙观——道论
《老子》书中分“道”论和“德”论。“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和理论核心。有学者认为,《老子》的第一章、四章、十四章、二十一章、二十五章是研究老子哲学中“道”的性质的重要篇章。
(1)道是万物之源。
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是“无”,“一”是浑然未分的统一体,“二”是天和地,“三”是阴、阳和冲气。冲气就是阴、阳和合之气。阴、阳与冲气生出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父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先天地而存在的,混沌未分,是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道法自然——“道”本身没有意志,按照自然行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不主宰天地万物,本身没有意志,这种品质,叫做“自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没有意志,对万物没有什么偏爱。“道”的作用是自然而然的,却没有一物不是它的所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道”是虚无的,不可以具体之物名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故惟恍惟惚,无形而有实,有实却无形。道常无名。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这段话大意为:看它看不见,叫做“夷”;听它听不到,叫做“希”;摸它摸不着,叫做“微”。这三者无法进一步追究,它确实是一个东西。它上面并不显得光明,它下面也不显得黑暗,渺茫难以形容,回到无形无像的状态,这叫做没有相状的相状;不见形体的形象,这叫做“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看不见它的背后。
(4)“道”具有对立双方相反相成、矛盾双方向相反方面转化的辩证性格。“反者道之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这些都是“道”的辨证性格的具体表现。
三、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理想——德论
(1)统治者治理国家应顺其自然,不能将主观意志强加于社会政治生活,应“无为而治”。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这就是说,政令糊糊涂涂,人民反而会变得淳厚;政令清清楚楚,人民反而变得狡诈。
(2)统治者治理社会的方案:一是无为,二是使民不争。
要使人民无欲不争,就要实行小国寡民和愚民政策。小国寡民是一种鸡犬之声相闻、完全平和自然理想的社会状态。所谓愚民政策,就是不让人民懂得太多,否则很难治理。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使民有什佰之器而不用”,因为“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四、“不敢为天下先”的处世哲学
老子的人生态度是与他对宇宙事物的基本看法相一致的。他认为宇宙万物有自己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同时,他又坚持事物“无”、“阴柔”的作用,因而在人生观和处世原则上,提出了退让不争的思想。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慈”是指慈爱,“俭”是指俭啬、俭朴,“不敢为天下先”是指不敢走在天下的前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高尚的人像水一样,水善施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安居于众人所讨厌的地方,所以说它的行为最接近道的原则。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