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区,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寺院,有寺院就燃桑烟。无论走到寺院或百姓家,你都会发现煨桑炉,而不管桑炉设在院落中央、房顶还是墙上,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最洁净之处。煨桑时,先将柏树枝放置于桑炉内点燃,然后再撒上些许糌粑、茶叶、青稞、水果、糖等,最后再用柏枝蘸上清水向燃起的烟火挥洒三次。煨桑者口诵“六字箴言”。
佛经上说,神灵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只要闻到桑烟之香味便宛如赴宴,藏语称其为“智萨”(即食味)。所以僧俗民众总是到寺院、山顶煨桑祭神,给神灵以美味,给自己以精神解脱。
(四)堆“玛尼”
玛尼堆最初称曼扎,意为曼陀罗,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头集垒起来的、具有灵气的石堆,藏语为“多本”;还有一种是在石块或卵石上刻写文字、图像,以藏传佛教的色彩和内容为其最大特征,有佛尊、动物保护神和永远念不完的六字箴言,然后堆积起来成为一道长长的墙垣,这种玛尼墙藏语称“绵当”。每逢吉日良辰,人们一边煨桑,一边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子,并用额头碰它,口中默诵祈祷词,然后丢向石堆。天长地久,一座座玛尼堆拔地而起,愈垒愈高。每颗石子都凝结了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玛尼石的产生,使这些自然的石头开始形象化。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浩如烟海的玛尼石刻品,凡人迹所至,随处可见,它是藏族刻在石头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
(五)风马旗
藏区各山河、路口、寺庙、民舍等处都可见到印有经文图案成串系于绳索之上的彩色小旗,这一面面小旗在藏语中称为“隆达”,也有人称之为“祭马”“禄马”“经幡”“祈愿幡”。不过,人们更习惯称它为“风马旗”,因为“隆”在藏语中是风的意思,“达”是马的意思。显然,风马旗在这里是直译。
风马旗亦称为“风马经幡”。“风马”的确切意思是:“风是传播、运送印在经幡上的经文远行的工具和手段,是传播运送经文的一种无形的马,马即是风。”藏族认为雪域藏地的崇山峻岭、大江莽原的守护神是天上的赞神和地上的年神,他们经常骑着风马在雪山、森林、草原、峡谷中巡视,保护雪域部落的安宁祥和,抵御魔怪和邪恶的入侵。这种意识是用经幡上印有一匹背驮象征福禄寿财兴旺的“诺布末巴”(圆锥形火焰图案)行走的马,以及印在经幡上的咒语、经文或祈愿文的图像来表达的。
(六)转经筒
藏传佛教认为,持诵六字箴言越多,表示对佛、菩萨越虔诚,由此可得脱离轮回之苦。因此人们除口诵外,还制作“玛尼”经筒,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认为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等于念诵一遍“六字大明咒”。有的还用水力、灯火热能,制作了水转玛尼筒、灯转玛尼筒,以自然力代替人念诵“六字大明咒”。藏区大大小小的寺庙门前,都排列着一排排的转经筒,下端有可用于推送摇动的手柄,信众经常一边沿顺时针方向绕寺庙行走,一边转动经筒,称之为转经。
(七)转经
即围绕着某一特定路线行走、祈祷。藏佛教信徒认为拉萨是世界的中心,拉萨则以释迦牟尼佛为核心进行转经活动。转经一圈为圆满,沿佛殿四周的转经甬道一圈为“囊廓”,是内圈;绕大昭寺一圈为“帕廓”,是中圈;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一圈为“林廓”,是外圈。大昭寺实际就是佛教关于宇宙的理想模式——坛城(曼陀罗)这一密宗义理立体而真实的再现。
(八)磕长头
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箴言,读做“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六字箴言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箴宝言”,似汉地佛教徒常诵的“南无阿弥陀佛”。念诵六字箴言的同时,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前身与地面平行,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在此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箴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
还有一种为原地磕长头,于殿堂之内或外围,身前铺一毯子或垫子,原地不断磕长头,磕头方式与行进中磕长头一样,或还愿,或祈求保佑,赐福免灾,因不同心理意愿,而犹入无人之境。信徒们认为在修行中,一个人至少要磕一万次长头。叩头时赤脚,这样才表示虔诚。
还有一种是围绕着寺庙,依顺时针方向自寺院正门开始,面向寺庙侧向行进磕头,亦是三步一磕,绕寺而行;或侧向寺庙,向前叩进,亦为三步一磕,口诵六字箴言。
(九)布施
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等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指施予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大乘义章卷十二解释布施之义:以己财事分散与他,称为布;惙己惠人,称为施。小乘布施之目的,在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大乘则与大慈大悲之教义联结,用于超度众生。
总的来说,布施分为三大部分: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修财布施得财富、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财布施:分内财、外财。譬如布施你的体力,帮别人劳动就是内财布施;布施掉你的钱财去帮助别人,这就是外财布施。
法布施:讲经、印经并结缘给他人,记录讲经说法的碟片结缘给他人,劝人学佛等均是法布施。
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就是让众生不再感到畏惧。最简单的,吃素就是无畏布施,放生也是无畏布施。
(十)放生
佛教提倡放生,源于《梵网经》所列四十八种轻戒中第二十“不行放救戒”:“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即佛子应以慈心行放生之业,因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世世皆由彼受生,故六道众生悉是我父母。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藏区所放生的牛、羊,身挂彩色布条,让其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山上,或养至老死,任何人不得鞭挞、宰杀,否则便是犯下了罪过。
二、大型法会
藏区还有很多大型的宗教法会,这些法会一般都围绕寺院举行,有些是藏区各大寺院共有的活动,还有一些是不同寺院所独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最初的宗教法会,后来演变成了民间节日。
(一)传昭大法会
传昭大法会,藏语称“默朗钦摩”,意为发愿、祈愿。藏历每年正月初三至二十四日举行,是宗喀巴大师倡导的四大佛事之一。1409年,为纪念释迦牟尼降伏妖魔而在拉萨首次举行。起初是集中色拉、哲蚌、甘丹三大寺的僧众在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诵经祈愿,后来法会日渐隆重,祈祷日期渐长。到五世达赖喇嘛圆寂祭典时起,传昭大法会定于从藏历正月初三起,至二十四日抛撒祈愿驱鬼食子和二十五日的迎请弥勒佛后方才结束。法会的中心内容是考选藏传佛教的最高学位“拉然巴格西”。在历史上,法会期间拉萨的行政权力归哲蚌寺的铁棒喇嘛接管。
传昭大法会期间,四方僧人云集拉萨。在大昭寺内诵经祈祷,讲经辩经,相法立宗。
(二)竹巴次西
藏历六月四日,是佛祖释迦牟尼在婆罗奈城初次向他的弟子说法的日子。佛祖以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向弟子们阐述人生的苦恼、无常、生死轮回的无穷无尽,分析人生苦恼的原因,论证涅盘寂静境界的奥妙,并指出解脱轮回的修行之路。这也被称为“初转四谛法轮之说”。僧俗人们都于这天前往附近山寺巡礼朝拜,所以又称为“六四转山节”。过去在这一天,上下密院的全体僧人向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的帕巴拉康等的佛尊献千供百供等。拉萨群众有往附近的各山庙朝圣的习俗。
(三)拉波堆庆
藏历九月二十二日称为“隆神节”。这是昔日释迦牟尼7岁时为报答母恩,来到天堂向母亲讲经说法,安夏修持后于九月二十九日返回天竺迦尸城的节日。过去于此日,拉萨上下密院的僧人集会,向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的帕巴拉康等的佛尊献千供百供等,向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供奉布施,祈愿还净。百姓也根据自己财力,进行供奉,布施乞丐,同时虔诚朝佛念经行善,希望佛祖保佑一切顺利吉祥。
(四)甘丹安曲
此节也叫“燃灯节”,是为了纪念佛教改革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逝世而举行的活动,于每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天凡属该教派的各大小寺庙、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内外的神坛上,家中的经堂里,点酥油灯,昼夜不灭。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群聚在为佛教大师而诵祈愿经的寺院前,高诵“六字箴经”,向佛的神灵祈愿、磕头,各村寨的男人们骑上马,带上早已备好的柏香树枝,到村旁的神塔前,高诵祷词,举行盛大的煨桑仪式。并向天空抛撒印有狮、虎、龙、鹏的“龙达”(风马),继而,骑手们为寺院的僧人们和全村寨的人们,表演马术;男女青年跳起“锅庄”,老人们坐在看台上边喝酒、聊天,由歌手唱祝愿歌,由能说善唱的艺人说唱藏族民间长诗、格萨尔王传等,直至圆月升起,人们才扶老携幼,高唱诵念“六字箴经”愉快地回家。
第三节哲学思想
一、藏族哲学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
吐蕃社会发展到雅隆部落的第八代王止贡赞普以后,社会生产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农业、牧业、冶炼技术都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奴隶制不断地走向成熟化、完善化。与此相适应,在思想领域里,苯教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主要标志是从克什米尔、勃律、象雄等地传入了大量的宗教文化思想,这些思想传入后便与本地的苯教思想相融合,形成了具有理论化的苯教,从此,结束了苯教缺乏宗教理论的历史。
从理论上来看,这个时候的苯教已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本无空寂”的思想。苯教徒们将“有生于无”的论题作为自己思辨的起点,把“空无”看作是最高的实体范畴,构想了一个以虚无为源的宇宙演化体系,以此作为万物产生的总根源。说:“世界最初是本无空寂,由空稍起本有,由本有略生洁白之霜,由霜略生似酪之露。”后来这一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说:“宇宙开始是空,是混沌法的境界,从此生出‘有识’,然后生二仪,其一明亮为父,另一凶险为母,然后生冷、生霜、生露珠……从而出现了人类、天神、动物。”苯教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无”-“有”-“万物”。
综上所述,如果说“天神”观念的提出唤醒了藏族贤哲们的理性,由此步入了理论思想的门槛,那么,“本无空”思想的诞生,则第一次将“空”这一具有最高概括性的哲学范畴作为世界万物的总本原,从整体上揭示了万物生成、变化、发展的原因和层次,说明了天神也是这个总本原“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产生的。这便用理性破除了天的人格神的属性,发扬了天所包含的纯粹的自然本质的总体性的本体论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探寻宇宙起源、发展、演变的自然哲学。这样,天即从一个宗教范畴转化为哲学范畴,仅就这一点来讲,此时藏族先哲们的思想已冲破了神秘巫术和原始神话的形式,超出了感性经验和形象直观的范围,产生了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世界观以哲学理论的形态出现了。
二、神话传说里的哲学内涵
藏族古代史上也有关于天地形成的神话,天地、宇宙,藏语叫“斯巴”,藏族先民用《斯巴问答歌》的形式来说明天地的起始和万物的来源。《斯巴问答歌》中有这样的记载:
问“最初斯巴形成时,天地混合在一起,请问谁把天地分?最初斯巴形成时,阴阳混合在一起,请问谁把阴阳分?最初斯巴形成时,汉藏混合在一起,请问谁把汉藏分?”
答并问“最初斯巴形成时,天地混合在一起,分开天地是大鹏,大鹏头上有什么?最初斯巴形成时,阴阳混合在一起,分开阴阳是太阳,太阳头上有什么?最初斯巴形成时,汉藏混合在一起,分开汉藏是皇帝,皇帝头上是什么?”
这种说法是把最初天地的形成,阴阳区分的根源归之于“太阳”“大鹏”之类的自然物质,而不是由某种神灵随意创造或分开的,这无疑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萌芽。
自7世纪,佛教传入藏区以后,佛教唯心主义的思辨哲学渗透到藏族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自此,藏族哲学思想的思辨性和唯心主义色调更加浓厚了。直接采用了佛教关于宇宙生长的神话。比如在《西藏王统记》中这样描述了宇宙的形成:“最先,此外器世间,其体虚空,无有边际。嗣乃于中,十方风起……”形成天地及其万物。这里已明确地把“虚空”当作了宇宙本原、母体、第一性的东西。这里所描绘的从“虚空”开始的运动,把宇宙的本原归之为“虚空”的宇宙本体论,是佛教一切皆空的虚无主义观念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哲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