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皇后娘娘早已经气得不知所措,也不好发作,紧握粉拳,指甲深深陷进掌心。
皇后毕竟要母仪天下的,绝对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失仪之态来。
“芙蕖素有“君子花”的美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它的不枝不蔓,矜持冷艳,自是少了一些情趣和风致,而且,即使在最盛开之时,池塘里也还是绿肥红瘦,不成气候。”若采觉得今天实在太过大胆,没想到日后会不会惹来麻烦,很快便反驳,“故在那种姹紫嫣红,春光万里里,牡丹才是真正的倾城倾国的美。”
徐贵妃正要发作,皇上轻咳一声,握着手上那片残留的花瓣道,“好了,今日是赏花吟诗品茗,大家不必多心了,就依贵妃咏桃花吧。”
徐贵妃立刻春风满面,怒色即消。
看得出来这皇上是真的很宠徐贵妃。
男人独宠一个女人绝对不是好事,尤其是三千女人共有的男人!
徐贵妃一贯如此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就是最好的见证。
“父皇,可是桃花快谢完了,有什么可吟咏的?”公主撅起樱桃小嘴很不满。
“平时不用功读书吧。”皇上爱怜地看着公主,呵呵微笑道,“唐朝白居易曾有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顿了顿,虚弱的话语中不失自豪,“虽然这御花园的桃花快谢完了,可是朕的大好江山处处桃花还开得盛着呢。”
虽然皇上今日龙颜大悦,但一时说了那么多话,感觉很是疲惫,故用眼睛示意皇后宣题。
皇后立即明白其意,虽然皇上依徐贵妃咏桃花不咏牡丹花心里很不痛快,但也只好作罢,今日主要是让皇上高兴,所以表面上装作很识大体,故而开始宣布第二道题。
“第二道题是,必须以桃花为题目吟诗,律诗绝句自定,五言七言自选,诗的意境可以天马行空,但诗里必须含有桃花二字,且必须欢乐畅快,不许带有哀伤的情调,还是以平仄韵律好坏对仗是否工整定夺胜负。每派限吟三首。”
“父皇母后,可不可以借用?”公主看大势已定,想起自己肚子里那点笔墨,有点担心,想来个投机取巧,狡黠地朝上面的父皇母后扮了个鬼脸问道。
“只要你不完全借用,应该是可以的。”皇上拿他这个独生公主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要不是特别出格,她的要求几乎可以一律达到。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谷桃花才盛开。”公主偏着头想了想,拍手一声“有了”,哈哈一声笑道,“喜鹊一声迎客到,****今始为君来。—七绝。桃花谷”
“你这丫头鬼灵精怪得很。”皇上龙眉舒展,笑逐颜开,“好好,基本还过得去。”
“桃花娇妍映烟霞,蝴蝶翩翩落侬家。红影入涧冲不去,可知溪水也恋花。—七绝。桃花映烟霞”二皇子的桃花诗意境果然非凡,看来徐贵妃的目的达到了。
对面的徐侯爷终于不再自顾饮酒,用带有七分的矜贵,三分的邪魅,似笑非笑的俊美面容,吟出一种惊世骇俗的超然,“桃花桃叶舞纷纷,满山遍野漫,醉卧滩上君莫笑,却把晨曦作黄昏。—七绝。桃花滩”
“蝴蝶翩翩枝间舞,蜂飞芳草花飞坞。翠竹轩里吹凤笙,斜倚桃花第一谷。—七绝。桃花伴笙醉逍遥”
太子殿下微扬的剑眉斜飞入鬓,幽暗深邃的明眸浩波潋滟,流转间璀璨浮动,流光飞舞,潇洒吟出。
“大皇兄,你自小没出过皇宫,除了你的“清泉宫’,何来“翠竹轩’一说?”公主朝她双胞胎皇兄打趣。
“即使现在没有,为兄将来也要建一座翠竹轩,里面要种满青翠欲滴的疏竹。”太子殿下斜了一眼公主说道,“以供闲暇时欣赏。”
“竹子有什么好,无花无果,外滑中虚。”公主美眉微挑,不屑之。
“不知皇妹平时有没有读过宋代苏轼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不过呢,像皇妹这种雅人怎么会去读这么俗的诗?”太子殿下嘴角扯出一丝黠魅,反过来嘲弄。
“虽是——”公主知道她大皇兄是在嘲笑自己俗,她滴溜着美目报以飘渺一笑,““翠竹轩里吹凤笙’意境甚是优美,不过,怎么“又斜倚桃花第一谷’?到底是翠竹轩还是桃花谷?又亦或是桃花谷里有座翠竹轩?”
“是翠竹轩,但那是为兄心中的“世外桃源’,没有桃花胜似桃花。”
“弄了半天,原来皇兄使用的是三十六计之“空城计’,看来皇兄要“歌尽桃花扇底风’了。”公主哈哈一笑。
“是“吹尽桃花扇底风’。”太子殿下笑着更正。
“可惜——”她拉长声音,舔了舔嘴唇,“宋代司马光的《西江月》词曰:“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虽是好一个“桃李听笙歌’的热闹场面,然而最终却落得个“人去院空’,既然相见注定要相思,还不如不见。由此皇妹臆断,皇兄将来怕是要——”公主突然缄口不语,只托着腮,咧开嘴邪恶一笑。
“何如?”她这一笑,笑得本来潇洒俊逸的太子浑身发毛,迫不及待地问道。
“将来怕是要为情所困了!”话语刚蹦出玉口,气得太子差点没跌倒在地。
“世外桃源小神仙,云缠雾绕山谷间。两眼桃花看不见,充耳只闻山涧泉。—七绝。桃花源”
徐二少爷突然吟出一首别有洞天的桃花绝句,打断了太子公主兄妹二人的斗嘴。
只见他乌黑的头发丝丝飞扬,粉雕玉凿的面容带着与生俱来的贵气与萧魅,唇若春水,眸扫秋波,一颦一笑,皆动人心魄。
“悠悠白云桃花庵,潺潺溪水山谷涧。恻恻春风池塘处,桃花杨柳小桥岸。—七绝。桃花庵”
金陵王吟出的桃花诗意境别具一格,且用典高超,恰到好处。
“桃花庵’在苏州又名桃花坞,之典故来自江南第一才子唐寅唐伯虎之“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此首“桃花庵歌”文名天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将车马权贵视如尘土,将酒盏花枝分者奉为天人,自有傲骨。疯颠也好,痴狂也罢,花间独坐自饮自斟,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