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次比的不是填词的先后快慢,而是词的平仄韵律好坏,所以公主从此不敢再随便开口,乖乖的闭上樱桃小嘴。
另外几派的人也好像一样,最后一首词谁也不敢随意吟出。
后来,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徐侯爷最先吟出最后一首,“虞美人,小小枭中雄,碧绿香中万里红,已经无语话东风,也在百花丛。—《忆江南。虞美人》”
“嫣然桃,风来仙子笑,粉红衣裳娇中俏,黄鹂枝头春意闹,不怕香梦吵。—《忆江南。嫣然桃》”若采故意和他比上了,以报前些日子被冷落之恨。
公主终于按耐不住,再也沉默不住了,眉开眼笑地抬望上座,还没到最后,却满怀期望地等待着母后的评审,父皇的御定。
“杜鹃妍,桃花也无言,蜜蜂忙绕芳丛间,姹紫嫣红香如兰,春心托杜鹃。—《忆江南。杜鹃妍》”徐贵妃侧首看着花丛中的如血杜鹃,一片片的娇羞欲滴的叶子红艳似火,吒紫嫣红尽开遍,终于想好,款款吟出。
二少爷嘴边扯出一抹笑意,意味深长深远,只听见,“海棠蕊,昭君倾人城,西子水边浣溪沙,貂蝉月下院中映,最是玉环魂。—《忆江南。海棠蕊》”
“满园翠,百花万点秀,不似潇竹轩中疏,一汪春水满池绿,娇小清香吐。—《忆江南。满园翠》”皇上最后压轴,首尾呼应,画龙点睛。
皇上吟完最后一首,亭子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好一阵子,等终于静下来后,皇后娘娘在皇上耳边低语着,皇上眼睛是不是地飘向公主这边。
片刻后,皇后微笑着点了点头。
终于,皇后柔语婉转,开始宣布,“本宫和皇上定夺过了,第一道题最后一致确定由“柳芳派’获首。”
公主高兴得手舞足蹈,也顾不得少女的矜持,犹似余兴未尽。
“芳菲你别得意了。”皇后笑着补充道,“咱“柳芳派’以你的婢女填的几首为最,你和母后只是沾了她的光而已。”
“儿臣不在意。”公主睇了一眼若采,赞道,“儿臣早知她才华横溢。”
““甘露派’浩儿填的几首也不错。”皇上有气无力的话语中不失赞许。
“就是,就凭几首就能定夺胜负,未免太仓租了点。”徐贵妃很不服气地瞟了一眼一身奴婢打扮的若采,她可不许一个小小的宫女占了她眼中才高八斗的皇儿的风头,最主要的是她还是皇后所生的公主身边的婢女。
“会自碾桃花脂的婢女不知知不知道“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出自何种典故?”徐贵妃好像要引出什么,轻抿一口香茶,用玉帕轻轻拭着嘴角的水泽,慢条斯理的问道。
“回贵妃娘娘。”若采恭敬地答道,“此诗出自东晋末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传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桃花源,一心想过着“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
“那就以桃花为题目吟诗填词比试岂不更好。”徐贵妃的美目狐媚地飘向了龙椅上的皇上,试探着皇上的意思,这次她倒要看看谁胜谁负,儿子从小就会赋桃花,吟桃花美景更是一绝。
“儿臣觉得应该以牡丹为题目更贴近,牡丹国色天香,花中之魁。”公主并不知徐贵妃心中所想,率真一直是她的天性,“并且牡丹象征着母后地位至高无上。”
“牡丹花开得再好,只是粉红一色终究是次色的,登不上大雅之堂。”徐贵妃嘴边勾出一抹轻视的之色,“要吟牡丹还不如吟芍药,芍药虽非花王却是嫣红夺目,这才是大方的颜色,粉红都是妾室所用,只有正红和嫣红才是正室所用。”
一边抚摸着手上的翠绿扳指,一边悠悠的故意拉长声音,“其实呢,这人只要年轻,用什么花还要分颜色吗?”
徐贵妃如此尊卑颠倒,公然挑衅,实在令皇后为之气绝,只是挨于身份也不好当面发作。
“奴婢小时候,记得娘曾教过奴婢一首诗,唐朝诗人刘禹锡在《赏牡丹》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若采也顾不得自己的身份,不知哪儿来的一股邪气,笑着大胆地直视着徐贵妃,“另外也有诗曰: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这两首诗直到现在奴婢还一知半解,还请贵妃娘娘赐教。”
徐贵妃停止抚摸着翠绿扳指的玉手,顿时睁大了美目看着若采,她很惊奇一个小小的卑贱宫女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问自己如此出格的问题,这可是在挑战自己的威严,怔在哪里一时竟无语可答,只在秀鼻里发出一声轻蔑的哼声。
“好一个“牡丹真国色’,“百花王’,这尊卑本在人心。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妩媚之态,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芙蕖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故太过清高,给人以寡情的感觉。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雍容华贵,高贵富丽,艳压群芳。”皇后娘娘喜悦之情不言而表,语气充满孤傲,“昔日的唐都就是今日的牡丹花城洛阳,一年一度的牡丹花盛会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真是神韵毕现。”
“可是……”徐贵妃柳眉轻挑,柔语飞扬,“本宫好像记得,牡丹又名“木芍药”,芍药与牡丹原本同科吧?”
这回论到皇后娘娘哑口无言了,愣在哪里,粉脸微涨。
“芍药虽与牡丹同科,且盛开时极艳丽,但花朵大都集中在花株的顶端,未免呆板、张扬了些,花形少变化,不及牡丹花掩映在绿叶扶疏中,千姿万态,婀娜多姿,花色丰富。”若采不紧不慢地答道,姿态坦然。
徐贵妃狠狠地瞪了眼若采,好个伶牙俐齿的丫头!
“即使是这样,古有诗曰: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颖是洛水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徐贵妃很快便恢复了平静,轻轻一笑,语气中不失嘲讽,“而洛水神女源自三国曹植的《洛神赋》。这《洛神赋》原名《感甄赋》,原本形容魏文帝曹丕之妻甄宓,在三国时期,曾流行过一句话:“江南大小乔,河北甄宓俏’,其美貌,才情,贤德,智计,谋略,气度被誉为洛水神女,让人如闻其声,如睹其形,如或其神,不然曹氏三雄也不会为她而纷争不断了。”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悠悠地拍了拍身上粉红的裙摆,继续说道。
“而此首《洛神赋》里最出神入化的一句就是“灼若芙蕖出渌波”,故形容甄宓之美的是芙蕖而不是牡丹。”徐贵妃如此长篇大论,终于道出了真实目的,意在指牡丹再美,还不是洛水神女所作,而洛水神女之美是用芙蕖形容的,说到底牡丹还不如芙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