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保险责任
由于下列保险事故造成保险货物的损失,保险人应该负航空货物保险赔偿责任:火灾、爆炸、雷电、冰雹、暴风、暴雨、洪水、海啸、地陷、崖崩;因飞机遭受碰撞、倾覆、坠落、失踪(在3个月以上),在危难中发生卸载,以及遭受恶劣气候或其他危难事故发生抛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因受震动、碰撞或压力而造成破碎、弯曲、凹瘪、折断、开裂的损失;因包装破裂致使货物散失的损失;凡属液体、半流体或者需要用液体保藏的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因受震动、碰撞或压力致使所装容器(包括封口)损坏发生渗漏而造成的损失,或用液体保藏的货物因液体渗漏而致使保藏货物腐烂的损失;遭受盗窃或者提货不着的损失;在装货、卸货时和港内地面运输过程中,因遭受不可抗力的意外事故及雨淋所造成的损失。
在发生航空运输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时,因施救或保护保险货物而支付的直接合理费用,但最高以不超过保险货物的保险金额为限。
3)保险期限
航空运输保险的保险责任是自保险货物经承运人收讫并签发保险单(凭证)时起,至该保险单(凭证)上的目的地的收货人在当地的第一个仓库或储存处所提货时终止。但保险货物运抵目的地后,如果收货人未及时提货,则保险责任的终止期以收货人接到《到货通知单》以后的15天为限(以邮戳日期为准)。
4)保险金额及保险费率
航空运输保险的保险价值按货价或货价加运杂费确定,保险金额按保险价值确定,也可以由保险双方协商确定。其他规定与国内水路、陆路货物运输保险类似。
5.4运输价格管理
5.4.1运输价格的含义与分类
1.运输价格的含义
运输价格是运输企业对特定货物或旅客所提供的运输劳务的价格。运输价格能在一定程度内有效地调节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需求,即在总体运输能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运输需求会因运输价格的变动而改变。但货物运输需求在性质上属于“派生需求”,运输总需求的大小主要还是取决于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水平,运输价格的高低对其产生的影响有限。
运输价格具有以下特征。
1)是劳务价格
运输价格是运输劳务的价格,只有销售价格一种表现形式。由于运输不可储存,因此当运输需求发生变化时,只能调整运输能力,而运输能力的调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运输价格因供求关系而产生的波动往往较一般有形商品大。
2)是销售价格的组成部分
在外贸进出口货物中,班轮货物的运价占商品价格的1.1%-28.4%,大宗而廉价货物其比率可达30%-50%。由此可见,货物运价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商品的销售价乃至实际成交与否。
3)受运输距离和线路的影响
运输价格具有因不同运输距离或不同航线而不同的特点。距离运价是我国沿海、内河、铁路、公路运输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运价形式,而航线运价则广泛应用于远洋和航空运输中。
4)具有复杂的比价关系
因不同运输方式或运输工具会使所运货物的时间、速度有所差别,而这些差别均会影响到运输成本和供求关系,在价格上必然会有相应的反映,产生了比较复杂的比价关系。
2.运输价格的分类
1)按不同运输方式划分
按不同的运输方式,运输价格可分为以下5种。
(1)铁路货物运输价格。我国铁路除少数线路外均实行全路统一货物运价,并按不同货种、不同运距分别制定。
(2)公路货物运输价格。我国公路货物运价由各省(市)行政区具体按不同货种、不同运输条件和不同运输距离分别制定。
(3)水路货物运输价格。具体又可以划分为国际海上货物运价和国内水路货物运价。
(4)航空货物运输价格。我国航空货物运价先划分为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然后按不同航线,并考虑货物种类和批量大小等因素分别制定。
(5)管道货物运输价格。我国管道货物运价按不同管道运输线输送不同货物分别制定。
目前输送的货种为油类(原油或成品油)、压缩气体(天然气和燃化气体)、水浆(矿砂和煤粉)等。
货物联运运价按货物联运、起讫点不同,可分为国内和国际货物联运两大类。前者指起讫地点均在同一国境内的运输;后者为跨越国境的运输。据此,货物联运运价可相应划分为国内货物联运运价和国际货物联运运价两大类,分别适用相应的运价规章或协议。
2)按货物运输适用范围划分
按货物运输适用范围划分,运输价格具体可分为国内货物运输价格和国际货物运输价格两类。
各种不同运输方式对此又有着不同的规定。以水路货物运输价格为例,国内货物运价又区分为交通部直属航运企业适用的货物运价和地方水运企业所适用的货物运价。国际货物运价按其适用范围主要有两种:班轮公司运价和双边运价。前者适用于所属班轮公司船舶的货运价格,如《中国对外贸易运输公司第三号运价表》是中国外运公司代表货方同船方商定的,凡经外运承办的我国进出口货物,除少数外国班轮运输的货物外,均可适用。
3)按对货物运输价格的管理方式划分
按对货物运输价格的管理方式划分,运输价格具体可分为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等几种。目前我国对国有铁路货物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中的救灾货物运输,航空运输中的救灾货物运输等均实行市场调节价。
4)按运输货物种类及批量划分
以货物不同种类划分,运输价格可分为普通货物运价、危险货物运价、冷藏货物运价和集装箱货物运价等。其中,在普通货物运价中,按不同的运输条件和货物本身价值高低等因素划分若干等级。例如,我国沿海、长江等航区将货物划分为10个等级;《铁路货物运价分类表》中将货物分为26类共146项,并规定17个运价号等。
以货物批量大小划分,一般将其分为整批货物运价和零担货物运价两种,并规定后者价格高于前者。如沿海、长江航区满30吨以整批货物计价;一次托运未满30吨的则以零担货物计价。后者价格高于前者20%。铁路、公路货物的整批或零担的认定,是以一次托运量是否能装满一整车(车辆或车厢)为标准,能装满一整车的货物为整批货,否则为零担货。
5.4.2运输价格的形成因素
形成运输价格的因素主要有运输成本、运输供求关系、运输市场的结构模式、国家有关经济政策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等。
1.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是指运输企业在进行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在正常情况下,运输企业为能抵偿运输成本而不至于亏本并能扩大再生产,要求运输价格不低于运输成本。
2.运输供求关系
运输供需对运输市场价格的调节通常是由于供求数量不同程度的增长或减少引起的。
3.运输市场结构模式
根据市场的竞争程度,运输市场可大体分为4种类型,即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运输市场、垄断竞争运输市场和寡头垄断运输市场。不同类型的市场有不同的运行机制和特点,对运输价格的形成会产生重大影响。
1)完全竞争运输市场
它是指运输企业和货主对运输市场价格均不能产生任何影响的市场。在这种市场中,运输企业和货主都只能是运输价格的接受者,故运输价格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在现实中,虽然并不存在这种市场,但基本具备该市场条件的是海运中的不定期船市场。
2)完全垄断运输市场
它是指完全被一个或少数几个运输企业所垄断和控制的市场。在这种市场中,垄断企业有完全自由的定价权,它们可以通过垄断价格,获得高额利润。在现实中,完全垄断运输市场也并不存在。但我国铁路运输,因由国家独立经营,对铁路运输货物实行指令性价格,故铁路运输市场具有垄断运输市场的性质。然而,我国对铁路运输货物实行的所谓的“垄断价格”,其出发点却并不是获得高额利润,而主要是根据运输成本、运输供求关系、国家经济政策等因素定价,故同一般定义上的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垄断价格”有很大区别。
3)垄断竞争运输市场
它是指既有独占倾向又有竞争成分的市场。我国沿海、内河及公路运输市场基本上属于这一类型。这种市场的主要特点是:同类运输产品在市场上有较多的生产者,市场竞争激烈;新加入运输市场比较容易;不同运输企业生产的运输产品在质量上(如货物完好性)有较大差异,而某些运输企业由于存在优势而产生了一定的垄断性。在这种情况下,运输企业已不是消极的运输价格的接受者,而是具有一定程度决策权的决策者。
4)寡头垄断运输市场
它是指某种运输产品的绝大部分由少数几家运输企业垄断的市场。在这种市场中,运输价格主要不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是由几家大企业通过协议或某种默契规定。海运中的班轮运输市场是较为典型的寡头垄断运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