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殿的南侧为综合楼,建成于2010年,与副殿以连廊相接。综合楼房东西长50多米,外部为仿古建筑,青砖砌起,卷檐歇山顶,青瓦金脊,气势宏伟。一层卷轩、二层回廊,皆由绿柱撑起,柱间拱板枋也为绿色,雕刻着各种丰富多彩的图案。楼中间为一仿四角亭装饰建筑,实为连接一、二两侧的楼梯。整个建筑古香古色,和清真寺大殿、副殿风格一致,融为一体,远看似一只展翅的凤凰。楼内则为现代建筑、装修,瓷砖铺地,刷白墙,不锈钢玻璃窗。一层为水房(沐浴堂)、锅炉房、卫生间。二楼有七个房间,从东到西依次为女学教室、穆斯林文化书屋、阿訇办公室、满拉教室、厨房、满拉宿舍、卫生间。
四、清真寺管理的历史演变
中国回族清真寺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经历了最初的蕃坊中的“蕃坊长”,元朝以来的卡迪制,以及后来的三掌教制和学董乡老制,现为寺管会管理制度。一般而言,清真寺及其社区管理主要有教务和俗务两部分,中国清真寺及其社区管理发展演变历史,就是一个教务和俗务由合一逐渐走向分离,形成分门别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的形成过程。纳家户清真寺的管理,自建寺以来,也经历了由三掌教制向学董乡老制,或寺管会制过渡的历史。
(一)从三掌教到阿訇掌教制
根据现有的口碑传述,纳家户在清朝同治年间,清真寺的管理主要还是三掌教制,即是由掌教(伊玛目)、督教(海推布)和副教穆安津三种宗教人员构成的清真寺组织制度。伊玛目是教坊的宗教领袖,率领教众礼拜,主持公共性的宗教仪式与活动,管理瓦克夫土地和公共墓地;海推布讲经宣教,司掌劝谏;穆安津是宣礼员,负责召唤教众前来礼拜。伊玛目由本村有势力的穆斯林担任,而且可以世袭。有一种传说是,清同治年间的伊玛目由“老五门”的纳清泰担任,他归真后由其侄儿纳玉寿担任。这一制度在民国后失去群众基础,改为阿訇掌教制。阿訇是对伊斯兰宗教职业者的通称。作为一种泛称,其中包括教长,率众礼拜的“伊玛目”,“瓦尔兹”的宣讲人,为学员讲授经典的教师,以及承担或主持某些宗教礼仪具有宗教专业知识的人。一般须在清真寺经文大学完成规定的经典学习,具有较高的宗教学识,通过考核后,进行穿衣挂幛的毕业典礼仪式,才能取得阿訇的资格。因回族教众大多不通阿拉伯文,了解经文需要靠阿訇引导或讲解,对教法礼仪,也要通过阿訇代为执行,所以其主要职责是“替圣传道”,领导穆斯林从事宗教活动。一般担任清真寺阿訇的条件是,必须受过经学教育,懂得基本教义和教法,能诵读通晓《古兰经》,能为经学生授课。担任大清真寺阿訇的条件是,通晓13本伊斯兰大学经典,熟悉教法、教义,能胜任教授经文大学学生,品学兼优。纳家户村的阿訇分开学阿訇和散班阿訇两类。
在纳家户近500年历史中,经堂教育历史大约有400年,期间,作为经学人才的阿訇在经堂教育的创办,以及伊斯兰文化的传衍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阿訇,波斯语音译,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称谓,意为“教师”“学者”,亦译为“阿衡”“阿洪”“阿宏”等。作为宗教教职人员的阿訇在其承担的多重社会功能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举办经堂教育,培养宗教人才。纳家户清真寺从建寺初期到2009年,根据后人的回忆,共有21名开学阿訇。事实上,根据时间来推算,纳家户执教阿訇的数量肯定不止21位,因为从嘉靖初年的第一位阿訇呵比部到清同治年间的白达乌德,在近200年的历史中,纳家户肯定有过几十位开学阿訇。这一阶段其实就是纳家户经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阶段,正是有了这些阿訇的艰苦创业,才有了纳家户经堂教育的根植与开启。可惜的是,这些曾经在纳家户经堂教育作过实质性贡献的经学人才,因缺少文字记载,他们开展经堂教育培养宗教人才的历史事迹,包括他们的名字,都在大江东去浪涛尽的历史长河中,消逝在纳家户人的记忆中。
1.开学阿訇
纳家户村穆斯林称“教长”,即向外地寺坊聘请的担任经文大学授经教师的高级讲学阿訇,其讲学期间称之为“开学”。地位较高,颇受尊敬。纳家户穆斯林教众通常称其为“阿訇老人家”,一般从村外选聘。开学阿訇的地位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伊玛目制度下,开学阿訇多指经堂学校的教师,主要以讲经授徒为业。随着三掌教的衰落,阿訇掌教的兴起,开学阿訇代替伊玛目的地位,拥有行教权,全面主持教务、掌管各项重大宗教事务,集教学、教务于一身,兼有多项职权和职能,在教坊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开学阿訇行使的职权包括负责经堂教学的课程安排,招收满拉,讲授经典,培养经学人才,担任集体礼拜的伊玛目,特别是聚礼和会礼必须由其主持、领拜,并负责讲“瓦尔兹”或念“虎图白”,宣讲教义教法,劝人行善止恶,遵纪守法,为穆斯林证婚,为亡者举行殡葬仪式,负责解释经文教律。随着时代的发展,阿訇作为传统权威也在遭受着世俗化的冲击,其权威已趋于象征性,在清真寺中,阿訇只是日常教务的负责者。
2.散班阿訇
指开学阿訇在教学中的助手。在纳家户清真寺里,因开学阿訇教务繁忙,往往要找一个经学水平好的阿訇或满拉,协助其教学和讲经,这类阿訇或满拉称散班阿訇。散班阿訇日常也从事本村的穆斯林举办婚丧、尔曼里场合的诵经等宗教活动,也称“二阿訇”,是开学阿訇的教学助理。可以在阿訇不在时代行开学阿訇的职责,领导坊民集体礼拜、辅导满拉的学习等。但必须学完经堂大学课程,“穿衣”毕业,经考核取得阿訇资格。专管宰牲,协助掌教阿訇负责召唤礼拜,念“虎图白”,有的还对儿童进行宗教启蒙教育(即担任经文小学教师),往往一身兼任数职,故有时也被纳家户回族穆斯林群众称作“小学阿訇”。纳家户清真寺散班阿訇最多时达到30~40人,在马国仁阿訇开学时,由于当时清真寺办群众经学教育,来寺中学习的人数多,多聘散班阿訇主要用于日常教学,1998年有9人。他们一般在清真寺没有专职,从事义务职务,平时从事家庭经营、纳家户村牛羊的屠宰多由他们持刀。如今,纳家户除了开学阿訇之外,再无散班阿訇,过去散班阿訇的职责现多由住学满拉承担,如清真寺中妇女经学班等的教学,还有日常村民的开经、宰牲等。
(二)学董乡老与寺管会
学董乡老是三掌教制终结后形成的清真寺俗务管理形式。这一管理组织形式和名称,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
除特殊历史时期,纳家户清真寺的管理机构历年延续。清同治年间的战乱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无人管理。1979年恢复清真寺的宗教活动,重新组建了寺管会。寺管会一般由5人组成,设正副学董2人,会计、出纳、保管各1人。纳家户清真寺自建成时,就有内部自我管理机制,建寺初期,根据后人的回忆,当时清真寺管理者为纳优素夫,其是否是卡迪,这就不得而知了。其后近100多年中,纳家户清真寺及其社区管理者,由于历史久远被人们所遗忘。以后随着三掌教制的兴起,纳家户清真寺及其社区管理被三个掌教掌管。清同治年间的伊玛目由本村“老五门”的纳清泰担任,他归真后由其侄儿纳玉寿担任。到了清末民初,世袭的三掌教制中落,阿訇掌教和学董乡老制的兴起,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具有民主化管理的寺管会代替了传统的学董乡老制。纳家户清真寺自我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至此,历任学董或管委会主任的是:纳东三(清光绪年间)、纳长武(民国时期)、纳玉贤(1949~1964年)、纳栋臣(1979~1986年)、纳志邦(1986~1994年)、纳长寿(1995~1996年)、纳志明(1996~1998年)、纳珍(1998~2003年)、纳志忠(2003~2005年)、纳洪发(2005~2007年)、吕忠明(2007年至今)。如今寺管会成员由4人组成,寺管会主任吕忠明,会计纳信,出纳纳成,实物保管纳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