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全年纳家户全村新生42人,出生率21.4‰;1990年新生74人,出生率18.9‰;1995年新生76人,出生率18.8‰;2000年新生78人,出生率18.5‰;2005年新生62人,出生率14.4%;2009年新生72人,出生率15.5%。据有关数据显示,从1987年到1996年的10年间,纳家户人口出生率均在20‰以下,年均出生率为17.95‰,与80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期的平均出生率相比,约下降了10‰。
据对103户家庭18岁到45岁的已婚妇女的统计分析,妇女的生育率随年龄呈下降的趋势:在40岁~45岁的19名已婚妇女中,平均存活子女2.84个,其中生育过3个以上的占78.9%;在18岁~39岁的73名已婚妇女中,平均存活子女只有1.6个,有3个子女的只有1人。2004~2009年,纳家户全村有22对夫妻领取了独生子女证。在1017名育龄妇女中,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自愿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妇女达到82.8%。2009年,纳家户村1017名育龄妇女生一胎的40人,生二胎的32人,生三胎的1人。一胎率为0.55%,生育高峰的年龄是20岁~24岁。全村出生率15.4‰,人口自然增长率9.6‰。这种人口生育率的下降正是新时期以来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产物。资料显示,大城市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变化更显著。在上海,不断下降的生育率已使人口进入负增长。许多调查证实,在大城市,由政策导致的强制性节育在很大程度上已转变为由观念导致的自愿节育,甚至不育。婚姻的人口再生产功能正在被年青一代所淡漠、忽视。生育率下降和不育行为使家庭和婚姻传统的生命周期模式发生改变:生育阶段缩短或取消,无子女生活阶段被大大延长。2004年全国妇联曾对外公布,中国的“丁克家庭”已经突破60万,年轻已婚女性中有四成以上不愿意生育子女。
五、人口结构
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年龄、居住地、民族、阶级、文化、婚姻、职业以及宗教信仰等特质。人口结构是依据人口不同的特征和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宏观地来看,人口结构类别可归纳为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结构、人口地域结构三大类。透过人口结构这一衡量指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特定时空人口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因此,从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纳家户人口变化,不失为一种对纳家户人口特质更为全面的透视。由于缺乏系统的人口历史资料,很难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纳家户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做出全面分析,我们这里主要基于相关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对新时期以来纳家户人口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时代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较为明显。
(一)民族结构
永宁县共有回族、汉族、满族、蒙古族等14个民族,而纳家户村只有回族、汉族两个民族。纳家户在1958年以前还是一个纯回民村,村庄四周多是回汉杂居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纳家户属永宁县和平人民公社朝阳大队。当时因土地调整,邻村有少量汉民划归朝阳大队,致使纳家户人口成分中融入了少量汉民,分布在今纳家户村的一、十一村民组(生产队),其数量不超过全村人口总量的4%。1995年以来,回汉人口构成发生变化如表2-7。由此表来看,纳家户始终是以回族人口为绝对主体,汉族人口一直徘徊在3%左右。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中,回族农村户籍家庭可以生三胎,农村汉族家庭只能生二胎,这使得纳家户汉族人口的增长较慢。村落中回族人口基数大,生多胎的家庭较多,其人口增长要远远快于村落中的汉族人口。
(二)年龄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纳家户村整体年龄、结构都缺乏相关的统计数据。此前的年龄结构状况,只能依据1964年该村三队的人口普查资料以个案形式来认识。该队当时共有139人。根据当时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队人口平均年龄为24.4岁,年龄中位数为19岁。其中0岁~15岁人口占总量的41%,16岁~65岁占54.7%,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4.3%,最大年龄为82岁。成年人的抚养系数为0.83,其中少年儿童的抚养系数为0.75,老年人口的奉养系数为0.08。尽管这只是纳家户村一个生产队的人口年龄结构情况,并不能完整地体现纳家户人口年龄结构的整体情况,但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当时纳家户人口年龄结构整体趋向低龄化。
到了90年代,纳家户人口的年龄结构又发生了新的变化。1996年对103户家庭的抽样调查表明,人口的平均年龄已上升到28.4岁,年龄中位数为25岁。在人口的年龄结构中,0岁~15岁的低龄人口所占比重为24.6%,与1964年相比,下降了16.4%;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所占比重为3.6%,比1964年下降了0.7%。成人的人口抚养系数为0.39,其中儿童抚养系数为0.34,老龄人口的奉养系数为0.05。由于只是抽样调查,其随机性很大,不可能准确地反映纳家户村人口年龄结构的现状,尤其是老龄人口所占比重有减不增,这与自80年代以来整个中国老龄人口增多的趋势相反。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是指在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态势。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2009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高达1.67亿人,占总人口的12.5%,表明中国已进入了老龄化时代。2010年宁夏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0岁~14岁人口占21.48%,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降6.8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9.48%,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2.19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6.41%,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1.94个百分点。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宁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纳家户村人口年龄“老化”也很明显。2009年,纳家户全村未成年人1195人,60岁以上老人490人,成年人口2995人,在全村总人口4640人中,老年人比率占到了10.6%。从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率来看,纳家户老龄人口比率达到了国家通用的老龄化标准,已经进入了老龄化时代,这意味着每250人扶养100个未成年人,每6.1人奉养1个老人,每177人育养小孩、老人100人。在纳家户传统社会,纳家户的养老在多子的大家庭里实行诸子间轮流抚养,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对于那些独子家庭,抑或核心家庭占据家庭类型主导的时代,如何解决养老,不仅是家庭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三)性别结构
中国传统社会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长盛不衰。迄今为止,虽然男女两性平等的意识在觉醒,但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仍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特别在农村地区,这一观念依然很牢固。传统的纳家户社会同其他农村地区一样,在人口繁衍中重男轻女倾向十分明显。追溯纳家户人口历史,在历年的人口结构中,男女比例都是不平衡的,男性都稍多于女性。根据1964年人口普查资料,当时的人口男性与女性的性别比为104.4∶100,其差别比例尚在合理范围内。90年代以来,纳家户人口性别总体趋于平衡,大多保持在105∶100以下,只有1996年上升到105.3∶100。
2000年以后,这种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却更加明显,男女性别比率拉大(如表2-8)。如2000年,全村总人口为4234人,男性为2203人,女性为2032人,纳家户村男女性别比为108.4∶100。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即在出生的婴儿中,男女比率达到117∶100,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出很多。另据中国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城市男女婴的性别比为112.8∶100、镇为116.5∶100、乡村为118.1∶100。纳家户同期性别比例稍低于全国水平。
2009年,纳家户村总人口为4680人,男性为2502人,女性为2178人,男女性别比为114.9∶100。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间,两性比例差距增加了6.5%,其速度之快,远甚以往。由此可见,纳家户也面临着人口结构中男女两性比例失衡的问题。
(四)职业结构
纳家户人在历史上就形成了农商互补的二元职业特征。传统社会中的纳家户人在务农中,又有很多经商。正是由于经商传统,纳家户人的职业结构自古以来就是多元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纳家户村有大量的村民投身到经商中,我们这里没有准确的数据对此进行描述,只能说,这一时期,纳家户人职业结构中,务农者占据主导,经商者也有一定的比例,很多人都是农商兼顾,亦农亦商,具有典型的二元特征的职业结构。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期,商业被抑制,以农为主的职业特征更加明显。
到了新时期,纳家户人口职业结构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1984年,纳家户村共有劳动力192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务农的人员有1439人,占74.9%;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是174人,占9.1%;从事第三产业的308人,占16%。可以看出,在劳动力中务农人员占有较高比例。1996年,纳家户村共有劳动力239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务农人员有1742人,占总劳动力人数的72.7%;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是201人,占8.4%;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是455人,占18.9%。从中可以看出劳动力在一、二产业中的人数分别比1984年下降了2.2%和0.72%,而第三产业的人数则比1984年增加了2.9%,其原因是从事第一产业人多地少,从事第二产业却又基础条件薄弱,劳动力向着有潜力的第三产业转移。1996年,据对纳家户村的303名劳动力进行抽样调查显示,从事种植业的160人,占52.8%;从事养殖业的9人,占3%;从事运输业的24人,占7.9%;从事餐饮业的34人,占11.2%;从事畜产品加工的21人,占6.9%;从事农产品的6人,占2%;从事服务业的5人,占1.7%;从事家庭手工业的6人,占2%;从事劳务的8人,占2.6%;县乡企临时工20人,占6.6%;从事其他工作的10人,占3.3%。
2000年以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纳家户旅游文化产业的启动,一定程度上对纳家户村民的职业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9年纳家户村共有劳动力2768人(劳动年龄内272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1878人,占总劳动力的70.1%;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是180人,占6.7%;从事第三产业的620人,占23.2%。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比1996年减少2.6%,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比1996年减少1.7%,从事第一、二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增大。纳家户村的劳动力分布在种植、养殖、运输等10多个行业门类,从2009年的统计数据看,仍有1067人从事种植业,占劳动力38.55%,这与国家对“三农”的重视、扶持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