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是开放的、能容纳各种思想的大学。日趋开放和国际化是英国高校信奉的办学方针。首先,无论何种肤色、何种民族、哪国公民,都一视同仁地得到培养。学校鼓励学生学习一切陌生的东西,尝试一切可以尝试的事情。其次,学校资源向社会开放。如图书馆、电脑网络中心、语音室、实验室全部向学生开放,图书馆和电脑室甚至向全社会开放,包括公共借书、上网及借书查询等,体现资源共享、共用。最后,国际学生的大汇合。英国高校能在长达数百年内雄踞世界名校之林,靠的是浓厚历史传统建立起来的良好的质量声誉,给海外学生以巨大吸引力,成为仅次于美法的全球第三留学大国,而海外学生带来的丰厚的经济回报又成为英国大学门户开放、竞争海外教育市场的动因。多元文化给伦敦高校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英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步入普及教育,但研究型大学一直沿袭牛津、剑桥、伦敦大学的高质量、高标准的精英培养模式,宁缺毋滥。如著名的皇家兽医学院,在校生不到2000人;而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的大学则生源众多,入学门槛相对较低。
英国高校的办学模式主要体现在别具一格的“八化”教学方面,以伦敦大学为例:
(1)教学手段信息化。网络教学走进学生,每个在册学生都可以在伦敦大学校园任何一部电脑上打开自己的密码上网,学校会议通知等均通过网络传给每个学生。多媒体教学穿插录像、动画、图片,使教学生动直观。
(2)教学内容市场化。英国大学有一个明确的思想,即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就业,所学课程须紧跟市场需求,紧跟时代潮流,与社会发展同步,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所以毕业生就业率高。伦敦大学由最初的一个学院发展成一个超级大学,就是因为他的就业率高。同时,英国大学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上课除讲授理论知识外,大量收集反映时代脉搏的资料信息,吸取前沿知识,组织专题讲座讨论,要求学生查阅大量资料,使之获得书本外的知识信息。所以教师备课是一个充满创造性、升华提高的劳动过程。
(3)教学方式引导化。不满堂灌,给学生广阔的空间。伦敦大学学生一天最多上四节课。但大量的作业、查阅文献、各类讨论都须在课外完成。所以,一年三个假期的时间,学生基本在实验室、实习点、岗前锻炼中渡过。同时,学校实行导师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及思想品质,教其如何学习、如何做人,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4)教学效应名师化。本科生一迈入伦敦大学就能得到德高望重的名师的亲自授课,越是名气大的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就越多,在教学上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名师上讲台,让学生终生受益,深得学生喜爱。
(5)教学途径专业化。英国教育在中学完成通识教育,大学则进入专业教学。采取“基础教育深而厚,职业教育精而专,技能要求广而细”的形式。如皇家兽医学院兽医专业一、二年级要学完兽医基础理论与兽医相关专业的全部课程,即一个兽医毕业生不仅要精通兽医专业,还应具备并掌握畜牧学、农学、草原学等相关知识,紧紧围绕专业的宽口径教学使学生基础扎实、专业面广、业务强;而体育、音乐、美术、外语等课程全部通过学生社团来开展,学校不再专门授课。学生社团活动如外语、足球、演讲等各类俱乐部门类繁多、五花八门,是学生课外尽情施展能力、寻求全面发展的大好舞台,完全由学生自己打理,每人交费即可入会,素质教育在这里得到提升。
(6)教学监督日常化。伦敦大学每两年对下属学院评估一次,由伦敦大学各学院抽出专家教授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各学院随机评审,连续两次评估不合格者,一是驱逐出伦敦大学,二是政府减少拨款。把各学院推向市场竞争的前沿:抓质量、上水平、促建设、重平时。同时,在伦敦大学各校内部建立了一整套包括学生参与的质量监控机制,教师的教学质量随时接受打分考核,公布于众。
(7)教学管理专家化。伦敦大学教育管理队伍许多是获得教育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管理学方面的硕士、博士学位的专家。
(8)严进严出考核严格化。伦大实施严进严出的培养模式,一是招生就业标准严,二是“产品”须得社会检验认可。社会企业最崇尚在校期间已接触社会、提前上岗的学生。所以,许多学生利用假期学以致用,到社会上找工作提前实习锻炼。三是严格的考核淘汰制。所以,一些人虽迈入名校,却等不到毕业那一天。总之,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深厚的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强有力的实践技能锻炼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是英国高校办学的魅力所在。
(二)德国高校的办学模式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大学将大学的职能进一步扩大,将研究和发现引入大学教育过程。其主要理念是:其一,学术自由。教授与学者的职责在于发现与探求真理,寻求科学的自由。正是这种自由,开阔了学者的视野,增强了学者的判断能力和责任感;正是这种自由,形成了国家和社会的校正力量,及时校正政治上和社会上偏离了秩序和规则的东西,并能使社会向一个绝对健康的方向发展。洪堡认为,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有两条:一是自由,二是宁静。“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点为依据”。
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国家的利益是什么关系呢?学术自由能促进大学的繁荣,大学的繁荣即是科学的繁荣,这正是国家利益所在。因此,国家应为大学的自由与宁静创造条件。洪堡认为,大学应为科学尚未完全解答的问题始终处于探索之中,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为科学而共处”,自由地进行各种学术上的探索。这就需要一种开放、自由的结构,把学习者吸引到这种充满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复杂活动过程中。一方面大学应保持自己的自主性和目标追求,学校事务的决策权力主要集中在教授们控制的评议会手中,基层(如系)的学术和行政决策权主要集中在教授手中;另一方面国家对大学应提供支持,并积极采取防止侵害大学健全发展的措施。
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不仅带来了德国大学和科学的繁荣,而且给整个世界的大学模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1892年,一位法国学者感叹:“德国在科学的各个领域中,毫无例外地居于领先地位,各国对此均表承认。仅德国一国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已远远超出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德国在科学中的优势堪与英国的贸易和海上优势相媲美,甚至更有超越之势。”
德国的高校体系由七种类型的高校构成,它们分别是:大学、总和大学、神学院、师范大学、艺术大学、高等专业学院和高等行政学院。德国各种类型的高校,其侧重点各不相同,规模也不一样,其办学模式也具有差异性。因此,我们选取高等专业学院的办学模式为例。高等专业学院(以下简称高专)是德国高校中最年轻的一种类型,它是伴随着20世纪初以来德国工业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由于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不仅需要传统大学培养的善于抽象思维的研究和发明型人才和各级职业学校培养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同时还迫切需要能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产品的应用型工程师和善于管理的企业型工程师。高等专业学院的基本任务是,在科学和艺术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的教育。他要求学生具有使用科学知识、方法或艺术创造的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与大学相比,高等专科教育以面向职业、技术应用性强和学制短而见长。
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是德国高等专科教育的指导方针。借助理论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实施新项目,采纳、优化和监督技术性生产中的新工艺是他的培养目标。高等专科教育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设备操作能力要求非常高,不仅学生要具有实际经验,而且高等专科教育的教授们在聘用前也被要求证明在他们大学毕业后有5年在高校外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而有效保证了高等专科教育的教学与科研能够及时把握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满足企业界的需求。德国的高等专业学院与企业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既来源于企业的需求,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扩张。企业是学校生存的依靠、发展的源泉,而学校则是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人才库和技术革新的思想库。从地理位置看,高等专业学院(特别是含有经济和工程类的高等专科学校)的周围一般总有一些著名的大企业,如Esslingen高等技术学院的周围有Bosch、AEG等大公司,Mannheim高等技术学院紧邻德国三大化学企业之一的BASF公司,Brauschweig-Wolfenbüttel高等专业学院离大众汽车公司不远。
一方面,各类企业都非常乐意为学生实习提供实习场地,非但不收费,还视情况给予学生一定的实习补贴。企业还为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提供毕业设计的课题,为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很多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实际上是为企业某一个工作岗位专门委培的,他们的毕业论文往往是为了解决企业的某个实际问题。由于大部分的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在毕业前已在企业工作或实习过很长时间,因此他们往往因为工作上手快、适应性强而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虽然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较少有“毕业就是失业”的烦恼,但与大学毕业生相比,仍存在着起薪上的不同,一个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的起薪平均约为80000马克一年,比大学毕业生低10000马克左右。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多年来一直呼吁改变这种起薪差别,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较低的起薪也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一个表现。此外企业还为学校提供一些短、平、快的应用项目,为教学捐赠一些更新下来的大型设备,有些企业更是直接在高等专科学校中设立基金教授职位,由企业支付教授的薪金或给予补贴。企业不只是单纯地为学校提供资金,而且也为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出建议,参与学校的宏观决策。例如,Esslingen高等技术学院专门成立了一个由企业高层领导人组成的工业咨询委员会,专门为教学大纲的优化和改编提建议。
另一方面,学校也为企业提供一些咨询服务,为企业的技术后备输送新鲜血液。高等专业学院的教授们为企业提供的服务,较多的是利用其长期工作和教学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理论上的系统指导。同时也从事应用研究和开发工作,主要是一些短、平、快的应用项目,并通常与工艺技术和知识在经济中的快速转让紧密相连。所有的技术转让和咨询活动都是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的。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的STEINBEIS经济促进基金会可以说是高等专科学校和企业间精诚合作的典范。该基金会成立于1971年,其技术转让网络以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各类高校的科研力量为依托,涵盖了260多个按专业设立的转让中心,拥有近4000名工程师、科学家、信息学家、企业经济学家。中心分散在客户附近,按照客户的委托完成产品、系统及流程开发。这些中心主要集中在高等专科学校云集的巴符州,并逐步向包括联邦新州在内的国内外地区扩展,合作者、网络和转让中心现已遍布50多个国家。
综观德国高等专业学院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与企业休戚与共的历史,德国的企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无论是从自身的需要还是从社会的利益出发,承担了一定的任务和责任,同时也确保了各级培养内容符合企业界的动态发展需求,使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不会局限于“科学的象牙塔”之内。
(三)美国高校的办学模式
美国大学深受英国传统大学和德国新型大学两种模式的影响,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就形成了来自“英国文雅绅士教育、德国科学研究和美国本土的为社会服务”的多元大学理念。1636年从英国来美的清教徒仿牛津大学模式建立了美国最早的大学,主要目的是培养高水平的牧师。到独立前美国的9所学院全部是依这一模式建立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大学开始受德国大学的影响,特别是在私立大学中,研究的风气形成了赶超德国大学的势头,如霍普金斯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等,特别是霍普金斯大学更是开创了美国创办研究型大学的先河。1825年,著名政治家兼教育家托罗斯·杰弗逊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他主张“州立大学应成为建设各州的智囊团和人才的策源地”。这一思想是美国大学为社区服务思想的萌芽,对以后大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并为各州大学树立了榜样。独立战争后,在开发新大陆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经济、法律、农学、工程、医学等人才。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及“人力资本理论”等一系列新理论的提出,美国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更为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