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75800000035

第35章 “三座立交桥”办学模式的实施及其成效(6)

高等教育的境内、境外的全面开放,竞争因素的增加,强有力的国际、国内竞争对手日趋增多,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本身非常脆弱的基础上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与挑战。第一,来自生源市场的挑战:抢占生源市场,吸引留学生,获取教育资源。高等教育事业有利可图的直接理由之一,就是学校能向学生收取教育费用。有学生,办学者就有获得经济利益的机会。吸引留学生为主的教育创汇正成为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教育整体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由于许多发达国家能提供优良的教育服务,对于中国愿意接受优良教育而又具有经济能力的家庭和个人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因此,这部分人很可能把他们个人承担部分的教育投资投向国外教育机构,附带外流的是他们的生活费用和其他开销。据报载,近年来我国大量民间教育投资流向国外,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费出国留学,按每人每年14万元至18万元人民币的低限来计算,我国每年留学投资就有40亿元流向国外。第二,来自办学市场的挑战:进入办学市场,扩大境内办学。这事实上是争夺生源市场另一种形式的。各个国家的教育投资者不仅凭借自己国家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到国际教育市场上争夺生源,还大量到国外寻找地盘兴办学校或合作办学,通过投资办学,提供服务,获得经济回报。如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与南京大学合办的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旨在培养从事中美事务的专门人才和有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人员。该中心从1988年开始招生,每年招收具有硕士或相当于硕士水平的中美学生各50人,聘请中美两国教授共同授课。中国加入WTO后,此类形式的合作办学将进一步发展。第三,来自人才市场的挑战:争取人才市场,吸引高级人才。20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大战,首先是人才争夺战。正是由于人才对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得教育在提供人力资源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进而使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全球性的人才流动正在形成一个全球化的人才市场。据UNDP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国外工作的专业人才已达50万人,并以每年10万人的数字递增。在国外高薪、优良工作条件和科研条件的吸引下,我国每年通过各种途径出国的人数达3万人,其中大部分是接受过高层次教育和掌握了高科技或精湛技艺的人才,他们给国外用人单位带来的收益虽然是无形的但肯定是可观的。还有一部分人在国外留学之后,就直接留在了国外。这样,国外用人单位用另一种方式获取了我国一部分教育市场。第四,来自互联网的挑战:推进远程教育,全面抢占教育市场。现代化的远程教育主要是通过国际互联网实现的。目前,已有不少跨国教育网络问世,如在1996年7月,中国——日本——泰国三国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开通。该项目由日本邮政省电波部立项,北海道信息大学组织实施,中国南京大学和泰国索克多王工业大学为合作对象。这是由政府出面组织的跨国界实施教育、进行国际合作的最新尝试之一。从长远看,发达国家的网上教育对中国的渗透力非常强。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国外远程教育肯定会成为打进中国教育市场的主要手段。

西部大开发,实际上已体现了我国对东西部地区的不平衡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西部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国内相对地位就已经非常低,具体表现在:文化观念落后,对外来文化与新的思想存在着本能的抵御和排斥;文化事业投入少,与东部地区差异大;文化教育人才严重匮乏;人口受教育水平低,文盲与半文盲多等。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西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全面的制约,也导致西部高教事业与东部甚至与国外比,劣势不言自明。加入WTO后,在国际各种因素与国内东部经济、文化与教育的冲击下,西部高教的生存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较差,其脆弱性也将十分突出。

具体来说,西部高教的脆弱性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高教人才缺乏,人才流失严重。西部人才问题突出,主要是人才数量不足、人才分布不均、人才产出效益低、人才流失严重等。西部高等教育的人才问题则更加突出,其中,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高创造性的人才更是比例低下,加上东部地区一些高校利用经济等方面的优势,招收人才,导致其流失比例更高,这对于西部高校来说无疑又是雪上加霜;高教理念陈旧。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除去历史、地理、经济等方面原因外,西部高等教育理念普遍陈旧、落后,高校的管理体制仍比较传统,人事制度极保守,分配体制中计划经济的痕迹深刻,没有很好与人才市场结合起来,西部的一些高校也在招聘人才,但一是待遇不好;二是只注重引进,而不注重运用;三是管理过程中用人不科学,不利于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和体现其价值。在管理中也体现管理者思想解放不够,管理队伍不专业、年龄老化,在人事、后勤、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小,跟不上形势。这样导致西部许多高校内在发展因素缺乏,外部环境的调整也难以促使其迅速发展。新形势下西部高教的应对策略:西部高等教育在自身发展落后、基础差、承受外部冲击的张力小、竞争力弱等不利形势下,所有西部教育工作者与西部社会,甚至是全国的教育决策部门就应全面考虑应对这一局势,从软件到硬件主动调整自我,主动适应市场,主动进入角色。

过去,相对于中小学的需求来说,师范生的数量较少,师范院校尤其是高师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高师院校如同教师的生产地,而中小学则是被动接收的消费地,不太具有主动选择师范生的权利。这种关系造成了高师院校高高在上,对于中小学的发展很少关注,缺乏主动沟通交流的意识和策略。虽然时过境迁,但原有的心理受到惯性的驱使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致或多或少地对当前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产生不良影响。然而,现在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小学对于师范生的需求越来越小,对于师范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些中小学选择的正是自己所认为的优秀学生。如果高师院校没有和中小学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没有真正了解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没有通过互动而影响中小学校长和老师的教育观念,那么他所进行的教师教育必然具有一定理想色彩,所培养的师范生往往由于专业素养不过硬、不太适合中小学领导的“口味”,而惨遭淘汰,这所师范院校也会随之带上“就业困难户”的沉重高帽而举步维艰。因此,从师范生就业的现状来说,当前的高师院校一定要加强与中小学的互动。

高师院校过分学术化和综合化,以致淡化了师范性,是导致高师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缺乏互动的重要因素。学术性是与师范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的是高师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更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水平,而忽视教师教学和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上,突显了学科专业课程,却淡化了培养学生师范技能方面的课程。由于我国对于高校教师的考核和晋升历来以科研水平为主要依据,导致了很多教师只专心学术,而无心教学。目前高学历的毕业生越来越多,高校教师的压力与日俱增,竞争的焦点仍是学术水平。另外,一些高师院校还将学生科研作为考评学生的重要指标。这些使得高师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对科研的重视有增无减,高师院校的学术性大有压倒师范性的倾向,逐步走向了学术化。不突显师范性的师范院校又怎能关注中小学的教育?

此外,近年来,很多高师院校为进一步发展,开始走向了综合化,办学实践中追求较大的办学规模,增加了很多的非师范专业,还在师范专业中增加了一些非师范方向,有的学校名称也发生了改变,由某某师范院校变成了响亮的某某大学。在走向综合化的道路上,很多高师院校逐渐地淡化了师范性,使得中小学自然而然地被遗忘在冷冷的角落里。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指出:“师范院校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师范性,这是师范院校的优势、特色和立校之本。身为师范院校,却要淡化师范特色,肯定是得不偿失。”高师院校应该具有学术性,没有学术性的师范学校算不上是高等师范教育,但是,高师院校不能只注重学术性,高师院校的学术性不应是脱离师范专业特色的学术性,脱离了师范性就称不上是真正的师范院校。走向综合化的师范院校存在着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办好了非师范专业可以拓宽学校专业学科面,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但在此过程中不应该弱化师范专业的建设,而应当以优质的师范教育为基础,以强化师范专业为目标。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必须避免过分的学术化和综合化,注意发挥师范特色。

很多高师院校在谋求发展的时候,习惯于“向内看”、“向上看”、“向左右看”,而恰恰缺乏“向下看”的精神。所谓“向内看”,即注重所谓的内部建设,只是从学校内部的情况出发,依靠学校自身力量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对外交流,忽视了外部情况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没有充分利用学校以外的力量来发展自己;“向上看”,即高师院校虽然已经意识到对外交流的重要性,但侧重于与高层次的国内和国外大学交流,希望从中吸取养料,在合作中快速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在交流中提高本校的知名度;“向左右看”即高师院校向同类型的其他师范院校学习,希望能够从其他学校的发展中吸取经验、教训;而“向下看”指的就是高师院校与中小学进行平等地对话和交流,根据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

应该说,一个高师院校的发展,“向内看”、“向上看”、“向左右看”都是必要的,但是他们必须与“向下看”紧密结合起来。“向内看”有自力更生的意味,但如果没有考虑到外部的因素,容易导致闭门造车。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培养的对象是中小学教师,如果没有考虑到基础教育这一外部因素,势必会导致教师教育缺乏针对性。因此,高师院校的“向内看”必须以“向下看”为前提。“向上看”和“向左右看”虽然可以从中借鉴有益的经验,甚至可以获取很有价值的方法和理论,但这些经验、方法、理论都是在特殊的语境中产生,吸取这些经验、教训,运用这些方法理论,我们必须结合本校、本地区的教师教育的实际情况,经过本土化这一过程之后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而“向下看”正是地方高师院校了解本地区中小学实际情况的最佳举措。因而,“向上看”和“向左右看”必须和“向下看”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实效。高师院校要想在新时期获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转变观念,放弃轻视和忽视中小学教育的思想,应该把坚持师范性当成立校之本,目光“向下”,主动加强与中小学之间的密切合作与交流。

二、“社会合作与交流之桥”的实施途径及成效

学校与地方紧密合作,互相沟通信息,互相支持,形成鱼水相依、互不能离的关系。学院准确把握学校定位,做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建立与地方互动的机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学院与社会的结合点,增进了与地方的了解和联系,为进一步密切合作、共谋发展并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方面,使校内资源与地方资源优势互补,让学校的人才资源为地方作贡献。我们通过服务得到了地方对学院办学的大力支持,学院及教师、科研人员在合作中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实现了双赢。另一方面,加强与中小学的互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中学与大学的全面合作已是大势所趋,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绵阳师范学院探索出多种方式与地方和中小学进行合作交流。所有这些的合作和交流的方式有:

(一)参与地方政府的规划

如学院参与省市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资源环境系与地方国土局合作进行土地规划、地价评估,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等合作;教育系与绵阳海天师雨幼教管理公司进行了“科研与教育经营管理”项目的合作;与共青团绵阳市学生联合会、绵阳市少工委、绵阳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合作,成立了“绵阳市青少年健康咨询中心辅导站”。诸如此类的合作与共建项目为学院服务地方,并获得地方对学院的支持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学校与地方的互动加强,逐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产、学、研的良好结合。

(二)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与绵阳高新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协议;与铁骑力士集团的合作,铁骑力士集团是一家大型民营高科技企业,与学院达成院企联合协议,促进学校、企业共同发展。此外,还与地方服务行业进行广泛合作,拓宽发展道路,支持三农建设,建立蔬菜供应基地,与公交公司合作改进学院交通状况等。

同类推荐
  • 启迪青少年明察秋毫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明察秋毫的故事

    每个人都是一个智慧的宝库,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能。研究发现:若是一个人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奥托指出: 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也就是说,人类还有96%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对于处在成长重要阶段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早一天领悟,早一天走向成功;早一天领悟,早一天拥有幸福。阅读本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相信本书收录的每一个故事,能告诉我们太多的人生哲理。
  • 中学文学读本(五)

    中学文学读本(五)

    中学文学教育里必然包含着语文知识的教育,两者并不矛盾。而且优秀文学作品是学习民族语文的最好教材。前不久,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马悦然先生来复旦大学演讲和开座谈会时,一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向他提问:在教外国人汉语的教材里,是否应该放人优秀的汉语文学作品?马悦然先生迫不及待地高声回答:越早越好!越早越好!马悦然先生长期从事汉语教学,他这么回答实在是出于经验之谈。因此,对于中学的语文教学来说,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以至于整个人文教育,都应该是如马先生所说的:越早越好!越早越好!
  • 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本书为青少年阅读类图书,按照不同主题选取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美文,选文兼顾古今中外,内容包括:理想、自由、爱国等,文章设计了“读点·点睛”、“作者介绍”、“佳句品读”、“赏析感悟”四个版块,帮助小学生读中悟写,从“愿读、会读”到“愿写、会写”。
  •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国学经典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国学经典

    国学。又称“汉学”、“中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学科分,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以思想分,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以《四库全书》分,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为标准,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学者认为。国学首先是自然国学(一阴一阳谓之道),其次是生命国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再次是家庭国学(家和万事兴).最后是公益国学(周乎万物道济天下)。总之,国学乃是“为往圣继绝学”、“究天人之际”的学问。
  • 冰心散文

    冰心散文

    本书收入冰心的散文精品数十篇。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构思精巧,文笔精巧、语言幽默、内蕴深厚、风格恬淡,充分显示了冰心的文学功底及丰富的人生阅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非常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妖娆逆天小姐

    妖娆逆天小姐

    片段一――“我帮你找姐姐,只要三天,而你只需要画像。”某男认真的道。真的吗?女主很开心,挥笔作画。三日后――“这是什么?!”女主咆哮。“姐姐的布偶。”男主回答,腹诽:姐姐不在你都这么在乎她,要是找到了你不天天腻在她那儿!我怎么办?女主扑街。片段二――“小碧,你只需要貌美如花,情敌什么的我来解决!”男主再次认真的道。真的吗?女主很怀疑,正欲转身离开,腿却被拽住。“还我男神!”“男神是我的!”……“你不是说你解决情敌吗?!”女主看着如山如海的各类情敌,再次咆哮。被众男缠住的男主:我的情敌太多了!双拳难敌四手啊……女主被自己的情敌淹没,再次扑街。
  • EXO:炮灰逆袭之名扬天下

    EXO:炮灰逆袭之名扬天下

    北倾作为一名从小就接受极度训练的高素质杀手,冰山美人的外表下也有着一颗纯纯的闷骚心~花美男小说什么的最爱了~但是因为一本明星玄幻YY文,竟然穿越了~天!!!谁能告诉她为什么会穿越到书中!!!嘿嘿~剧情在手,美男我有~看北倾如何从小炮灰逆袭成女神~不小白不玛丽苏慎入
  • 重生之文学巨擘

    重生之文学巨擘

    重生了?自带金手指?什么?你说这个世界从清朝康熙时期就走向了岔路?曹老爷子和蒲老先生都没有了?那能问下《红楼梦》和《聊斋志异》还在吗?你说毛爷爷也没有了?呃……这个,那个他老人家的作品有没有呀?干脆你把不在的人的列个名单给我好了,顺便在把他们的作品复制给我。等等,你说我抄袭?搞清楚,我这是无私的帮助他们的作品扩大影响力。你问为什么署的是我的名字?难道帮人忙不需要酬劳啊。
  • 魔行诸界

    魔行诸界

    一个意外成了最后的魔,悲惨的生活即将开始,天使在注视,神灵在观察,仙人在观望,骑士,魔法师,猎人不断来找麻烦,还有无数的侠客,道士,巫师,武士,忍者,阴阳师来凑热闹,弱小可怜又无助的魔的穿越人生即将开始
  • 雨玲珑霏雾弥黄金匣的秘密

    雨玲珑霏雾弥黄金匣的秘密

    秋婉月怎么也想不到,她只是想一睹漫雪阁少主的神秘容貌,却撞上了慢雪阁的灭门惨案,还被栽赃成盗走秘宝黄金匣的人。为躲避江湖人的夺宝追杀,叔叔特地给他派了一位“保镖”。没想到,这位“保镖”来历不凡,而叔叔,竟是真正盗走黄金匣的人……
  • 薰衣草中之公主和王子们的爱恋

    薰衣草中之公主和王子们的爱恋

    他,冷酷无情,似一座大冰山。她,冷若冰霜,是一座大雪山。想知道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吗?那就请关注我,“晶影”的作品吧!
  • 掌中歌

    掌中歌

    我以为,你会一直在哪里,时间匆匆,再见,只剩下沉默,疏离
  • 傻夫夺妻

    傻夫夺妻

    她竟穿越成了一个病弱连连病秧子,良药苦苦抱罐子?老天玩笑开大了,她忍!亲爹不疼后娘不爱的嫡出女?男尊女卑门鬼思想,她再忍!兄弟姊妹下人丫鬟都能能骑到她头上拉屎撒尿?她还忍!但是要她嫁个傻夫让人笑,她是坚决不忍!
  • 南石文琇禅师语录

    南石文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限时文娱

    限时文娱

    回到十五年前的林畅,却被系统提示:“生命剩余时间只剩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