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宁夏人引以为豪的是,枸杞酒“红”得很热,沙湖旅游“热”得很红。
塞上明珠的沙湖,碧水清澈如镜、芦苇挺秀多姿、沙滩金黄柔润、鸟群叫声如潮、荷花亭亭玉立。由于连续多年热度不减,被誉为西部旅游“金走廊”、AAAA级国家生态旅游景区的沙湖,已经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700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6.8亿元,实现税金1.9亿元;2005年,接待游客52万人,实现收入5300万元。
记者来到沙湖,景色果然美不胜收。何为“金走廊”?细一琢磨,其“亮点”源于自然,其“热度”归于人工。
“亮点”源于自然
沙湖的亮点是什么?是看“沙”还是看“湖”?是钻芦苇还是上观鸟台?回答是,各有千秋。既然被誉为“金走廊”,各个景观定是被自然雕琢得独有味道。
沙湖之美,美在其水。乾隆年间一场大地震使这里拥有了45平方公里的水域。碧空映出天上湖,湖中映出水中天,风雨来时,上下一色,水天相连……
沙湖之奇,奇在芦苇。广阔的湖面上分布着7000多亩芦苇。沙湖芦苇,不同于白洋淀,不同于阳澄湖,更不同于洞庭湖,它们没有连成一片,不是密不透风,而是这里一丛、那里一簇,被清澈的湖水分割成无数大大小小、方方圆圆和高高低低的芦苇丛,水在它们之间轻盈地流,风在它们之间尽情地舞,阳光在它们之间轻松地洒。让游人感受到一种蜻蜓点水、浑然天成般的美妙。
沙湖之谜,谜在沙漠。有水的地方怎么会有沙漠?南沙滩其实就是湖中一个大岛,沙漠面积为22.5平方公里。原来,沙漠处在季风区内的低洼地带,季风像顽皮的少年不断将沙尘从远处带到这里,由于隆冬季节湖面结冰,狂风携沙沿湖而上却神话般受阻,久而久之形成如今的湖心大漠风光。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游人,骑着骆驼成排成排地登上沙山,又成排成排地手爬脚蹬地从陡峭处滑沙而下,欢呼声此起彼伏,沙海的灼热完全被抛到脑后。
沙湖之特,特在观鸟。沙湖栖息着13目30科130种100多万只鸟儿。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白尾海雕等5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天鹅、小天鹅等1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都到这里“安家落户”。鸟为沙湖增添了无限生机。可以说,沙湖的观鸟台是全国各个观鸟景点中距离鸟类最近,能看到鸟类种类和数量较多的景点之一。每年5月至7月,游人饱赏各种鸟儿遮天蔽日、叫声如潮的壮景,都会激起难以释怀的感动。
沙湖之雅,雅在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沙湖有万亩荷花池。每年7、8月,荷花盛开的季节,游人可以穿过栈道,走近栈桥,近距离地观赏荷花的高洁与幽香;可以划着小船,行至荷塘深处,亲手采摘鲜嫩的莲子品尝……
“热度”归于人工
常言道“巧夺天工”,那么“天工”怎么“巧夺”呢?“以自然美景为道具,使游人从观赏自然的客体转为触摸自然、融于自然的主体。”宁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沙湖分公司总经理张忠玉的一番话令记者耳目一新。接着,张经理向记者介绍了沙湖几年来为突破单一的观光娱乐旅游模式作出的一些努力。
第一,着重横向开发,即开设高塔览胜、大漠驼铃、滑沙索道、天然浴场、迷津荡舟、空中飞伞、水上驾乘、乐园观鸟、荷苑观花等旅游项目。
第二,强化纵向发展,即加快体育竞技、疗养避暑、休闲度假、举办国际沙雕艺术展、会议接待、水产养殖综合体系开发。就拿自2002年8月起主办的“国际沙雕展”来说,由于每年展出由美国、丹麦、瑞典、日本及国内著名沙雕名家创作的作品100余个,这使60%的游客在沙湖多停留了一个半小时。
第三,开发冬季旅游和夜间旅游项目,相继建设了冬季娱乐园和夜游、文化娱乐园。尤其是冰雕、滑冰、冬钓、雪雕、滑雪、冬泳等项目不仅填补了西北冬季旅游空白,而且激活了“两湖一山”(阅海、星海湖和贺兰山苏峪口)冬季旅游的市场。
第四,投巨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沙湖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利用国债资金1700万元,自筹1015万元,修筑了环湖路、中心大道、生态停车场、生态码头等基础设施;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星级宾馆、组合餐厅、商贸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
第五,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以金沙和芦苇为材质,开发了精美的芦苇画、沙雕等几十种工艺品,深受游客欢迎,从而在沙湖实现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
“多年耕耘,工夫没有白费,今年就是我们的丰收年。”张经理满脸笑容。据张经理介绍,今年截至9月20日,沙湖接待游客43.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95万人次,增幅13%,实现旅游收入41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6万元,增幅12%。更值得一提的是,沙湖为宁夏创造就业岗位3000个,安置社会富余劳动力4000多人,使银川、大武口、平罗等周边市区的商贸、交通、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实现利润2000万元。
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