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六盘山,天高云淡。宁夏南部山区的沟沟壑壑一改昔日的空旷荒凉,在片片葱绿之间,人流、车流涌动,穿梭繁忙。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瘠甲天下”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将南部山区35万困难群众整村搬迁到近水、沿路、临城地区。
“今年4月12日,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攻坚工程正式启动。”固原市市委书记李文章情绪高昂,“自治区生态移民的主战场在固原,重点难点也在固原,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固原。我们要拼搏努力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和目的,圆满完成这项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和谐工程和发展工程。”
固原市市长白尚成声音洪亮:“早搬早主动,早迁天地宽。固原5年间将要完成移民搬迁23.2万人,占自治区总数的60%,这副担子不轻。值得欣慰的是,条件变了,标准高了,实力强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从‘吊庄扶贫’到‘生态移民’的跨越!”
羊圈村:山上问题山下解决
沿着六盘山路绕过几道弯,然后又沿着山间土路爬上几道坡,在没有乡路的地方,停住。旁边有人告知,这就是羊圈村。
迎头走来在山头翘望的中年男子。这位叫米彦军的村民喜出望外:“又有人来了,看来政府真的要为我们搬家了!”米彦军告诉记者,他家虽有30亩地,可由于没有雨,一年下来没有什么收成。这些年一家人全仰仗政府发放的26亩退耕还林的救济粮度日。问其盼着往哪搬,他手指山下,一脸喜色。
村支书领路,我们顺着西边下了几道坡,进入山脚下一块平坦的地面。有人告诉我,这儿是黄铎堡村,政府要把山上张家山村和羊圈村819人搬迁至此。抬头望去,眼前显然是一片建筑工地,数百套红墙灰瓦的农房还没有封顶。村主任杨福全一再介绍,这里有水源,离市区只有48公里,这些54平方米大小标准划一的农宅,可都是清一色的上下圈梁、构造柱的防震房。
走过两个村落,记者对自治区生态移民“人随水走,水随人流”和“山内问题山外解决,山上问题山下解决,面上问题点上解决”的总体思路有了感性的认识。
山上问题有多大?固原扶贫办主任杨志林伸出三指:第一,贫困程度极深。由于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干旱少雨、生态失衡,像米彦军那样全家年收入四五千元的贫困人口仍有100万,低保对象13.5万户。第二,生态条件极差。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是水和阳光,这里既没水,又缺少充足的日照。十年九旱是定律。第三,公共服务成本极高。就拿西海固隆德县来讲,要解决田坪乡李沟村520人饮水难的问题,政府需投资80万建一座扬水站,需投资几百万翻3座山穿4道沟修几十公里的输水管道。即便政府舍得血本修路、给水、通电,当地困难群众也用不起。
山下怎样解决问题?自治区制定了目标原则,即“搬得出、稳得住、快致富”。还是拿米彦军一家来讲,他们一家搬到黄铎堡村,将与其他移民困难群众一样享受多项安置补助政策。如:54平方米住房自己拿1.28万,政府补贴2.5万;牛棚7500元不需要拿1分钱(自治区出资5000元,地方政府自筹2500元);日光温室大棚,自家拿3000元,政府补贴8000元。
“23万多生态移民群众,按自治区规划需要固原就近就地自行消化解决的只有7.9万人,其余都将组织搬迁到银川、石嘴山、吴忠等平原地区。”杨主任语气一转,“搬迁、安置、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移民投资巨大是一方面,能否把好事办好,需要做的实在太多太多。”
利民村:从温饱到小康
六盘山脚下的利民村,一片葱绿,244栋日照温棚沿乡路两侧一字排开。
“到我家温棚里看看吧,第二茬西红柿长势好着呢!”60岁的村民海国清从自家温棚中走出。海老汉告诉记者,他是去年9月与山上8个乡镇400户农民一起搬到这里的。“只保温饱,我不来,政府承诺保我奔小康,我才肯下山。”海老汉热情地摘下自家棚里的西红柿递过来,“政府说话还真算数,搬到这里不仅有房住,有自来水喝,有牛养,关键是大棚里第一茬西红柿我家就实挣8000元。”临行前,海老汉一再说:“从育苗、施肥、灌水,尤其是调节大棚室温,政府都派人手把手地教,这第一桶金来之不易。”
去秋搬迁,今夏见“富”有果,速度可以,实效可观。固原市主抓生态移民的副市长田治富一脸感慨:“移民搬迁不是简单的搬家,而是要困难群众离开祖祖辈辈生活、居住的地方,工作面临的问题很多。”接着,田市长介绍了固原市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快致富”的目标原则,总体上做的六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了生态移民第一责任人,设立了专门机构,向62个乡(镇)派驻工作队。第二,科学编制规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完善移民配套政策措施、管理办法以及产业发展、村镇建设等政策制定方面,先后编制出台了《固原市“十二五”生态移民规划》《2011年固原市生态移民实施方案》。第三,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建立了“定目标任务、定时间进度、定责任人员、定工作措施、定责任追究”和“市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乡、乡级领导包村、干部包户”的“五定四包”制度。第四,强化宣传,讲透政策。抽调市、县、乡近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宣讲移民攻坚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车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第五,严格标准,加快建设。按照“七通七有”统筹规划标准加快建设移民新村路、水、电、沼气等基础设施,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法人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全面开展移民群众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扶持移民依托城镇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第六,主动对接,抓好县外移民工作。市、县、区相关部门主动与对口市县(区)对接沟通,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全力配合对口单位做好移民思想教育、搬迁安置、户籍移交、技能培训、矛盾纠纷化解和跟踪服务等各项工作。
团结村:从“吊庄扶贫”到“生态移民”
这是一个被绿色环抱的村落。红砖、青瓦、灰色雕龙屋脊,5条1公里长的村道两侧,整齐划一的500多座现代农宅好不气派。
瓷砖挂面,地砖铺地,太阳能淋浴洗漱间。村民马玉清一边忙着家里的装饰装修,一边笑盈盈地解释说:“这两年靠着3个大棚、6头牛和外出打工,家里有了七八万存款,还想在政府分得的住房旁再建三居室和1个30平方米的牛棚。”
“什么是生态移民,到我们团结村看看就知道了!”三营镇镇长何尚军兴致勃勃。他介绍说,这个村是2008年年底为了安置原州区开成镇505户贫困群众兴建的。“你看,这边是文化活动室、体育休闲广场,那边是技术培训的远程教育室,隔了两条路,是中小学、医疗卫生所、养老所。往远看,为了改变生态环境,3年来我们建设了地埂绿化林7公里,栽植了漳河柳0.7万株,设置了30个垃圾池和55个垃圾箱。”
据相关材料介绍,宁夏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实施“吊庄扶贫”,那么今日固原市的移民解困何以说是实现了从“吊庄扶贫”到“生态移民”的跨越呢?带着问题记者拨通固原市市长白尚成的电话。白市长从四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一,是实现搬迁形式的跨越。过去采取“拔萝卜”插花式的搬迁,不但没有实现贫困人口空间转移的目的,还出现了“两头有家”,倒卖移民住房、土地等现象。如今则是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实施的大规模、多元化的整村搬迁。
第二,是实现群众目标满意度的跨越。过去,搬迁困难群众要求能喝上水、能种上水浇地、过上温饱生活即可。现在,困难群众与海国清一样,渴望一步奔小康,即不仅要求户均收入过万元,且对住房、道路、环境都提出很高的要求。
第三,是实现社会管理从粗放到集约的跨越。过去,只为搬迁的困难群众提供低标准的生产、生活硬件设施。现在,不仅要为其提供高标准的生产、生活软、硬件设施,还要为其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尤其要提供教育、卫生、文体娱乐、劳动保障等现代社会服务。
第四,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跨越。过去,许多搬出去的困难群众,尽管有水喝、有地种,却因为忍受不了恶劣的生态环境跑回老家。现在,一方面,我们要让搬迁困难群众落脚地的人居环境绿色、环保,另一方面,固原地区几十万人口迁出,也极有利于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成果。5年后,六盘山地区森林覆盖率将从今天的17%增长到25%。
最后,白市长坚定地表示,生态移民承载着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关心,承载着中南部山区老百姓的殷切希望。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市上下一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敢为人先的使命感,举全市之力打赢生态移民攻坚战。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