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对服务型领导进行分析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与之对应的其他类型的管理方式。这样,如何划分管理类型成为我们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在明确管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之后,我们可以对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理论进行必要的扩展以便合理地划分和认识基本的管理类型。
管理二重性理论为研究管理类型提供基本视角
一、管理研究的基本要求
人类管理发展史上存在许多类型的管理是不争的事实,但究竟如何去研究管理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可以有两种方式:
第一,根据历史上存在的管理思想来研究管理。
我们确信人类意识是对于客观存在的反映,理论是对于社会实践的反映,这样在对社会实践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借助前人的理论来开展工作,尤其是管理这种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受到各种管理思想的影响。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即使有纷繁复杂的管理思想,但支配这些管理思想的范式是较为统一的,对这些范式的总结和研究,可以认为是对管理实践的研究。哈德罗·孔茨(Harold Koontz)是这种研究方式的代表,他所提出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概念至今是管理学家和管理者常用词汇,也对其他学者对管理类型的划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际上,目前对管理类型的划分主要是根据管理思想来进行的。如有学者把管理的发展史划分为“政治人”时代、“经济人”时代和“社会人”时代。也有学者直接按照管理思想时间阶段划分管理思想类型,如“至今为止,整个人类的管理思想发展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即早期管理思想阶段、古典管理思想发展阶段和现代管理思想阶段。”这些划分方式都为我们研究管理提供了特定的视角。
第二,根据管理实践的核心特性来划分管理类型。
根据管理思想来划分管理类型固然有其合理之处而且也较为方便,但在深入分析管理实践的时候可能导致对其某些特性的遗漏,正如本书所讨论的服务型领导方式,不能认为我们对已有的服务型领导思想进行总结和分析就能够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而且,正如我们在第一章已经考察的那样,服务型领导思想在管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任何按照思想本身的性质进行划分的方式都会遇到问题:既不能把服务型领导思想归结为某个特定时期的管理思想,也不能把服务型领导思想归结为长期以来就有的几种管理思维方式的一种。前者已经被我们在第一章中的考察所否定,后者不能说明为什么服务型领导成为当今管理实践的发展方向。这种问题的出现说明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之间是有距离的,正如理论对现实的反映总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更何况是关于理论的理论。西蒙早就揭示,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管理哲学智慧的生成,未必是一个完全理性的过程。
这是管理哲学基本思维方式在管理类型认识上的反映,正如有学者指出,目前学界存在两种基本的管理哲学观点,“一种观点以黑格尔的哲学认识论路线为依据,认为管理哲学应该以管理学或管理意识为研究对象。另一种观点认为,管理哲学应该以管理实践为研究对象,研究管理实践中超出了管理学研究能力范围的‘终极问题’。这两种观点具有较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
总而言之,这要求我们在兼顾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从管理实践出发来划分管理类型,发掘出可以合理划分管理的核心特征。马克思主义管理哲学关于管理二重性的揭示为我们提供了思路。
二、马克思主义管理哲学研究管理类型的基本方法:管理二重性理论
(一)对管理二重性理论的解读
马克思曾指出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凡是由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表现在各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工场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就像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这是一种生产劳动,是每一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另一方面,完全撇开产业部门不说,凡是建立在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对立上的生产方式中,都必然会产生这种监督劳动。”
有的学者把管理二重性归结为管理的规律性和价值性,而有的学者把管理二重性归结为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还有的学者把管理二重性归结为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属性。这几种界定方式没有实质性的冲突,都为我们全面把握管理二重性理论提供了思路。
值得说明的是,管理二重性理论虽然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管理时提出的,但这一理论既不能局限于生产管理,也不能局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问题,而是应当运用于所有类型的管理,因为我们无论是从规律性和价值性来把握管理也好,还是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把握管理或是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属性来把握管理也好,都是对一般管理本质属性的把握,并非仅限于资本主义的生产管理。
为了更好地运用管理二重性理论,下面对其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认识。
(二)管理二重性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管理领域的体现
正如前面所说,管理二重性可以理解为管理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属性。那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必然会对管理的两个方面属性乃至管理本身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在分析管理的基本类型或属性的时候,都不能不以分析管理所处的社会矛盾运动状况为出发点。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和改造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力量。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需要说明的是,劳动资料(生产工具)作为人体器官的延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划分社会经济时期的物质标志。马克思认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说明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这一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社会基本状况的依据;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一视角也是托夫勒对三次浪潮社会划分标准(暴力、资本和知识)的依据。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人类历史上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五种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不依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物质的社会关系,它决定着思想的社会关系,即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发展的。生产力是一个主动的变量,人类社会生产力总的说来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新的阶段后(一般可以以生产工具为标志),旧有的生产关系就不能适应新的生产要求,这时候就要求变革旧有的生产关系,如果变革后的生产关系能适应新的生产要求,它就会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反之,如果生产关系没能及时适应新的生产要求,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时,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就会通过革命的形式主动变革生产关系,解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这是一个不断前进的矛盾运动过程,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也决定了管理的性质和水平。管理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属性是受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管理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属性是受生产关系状况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并非静止而是处在不停的运动发展之中,这也要求我们用运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管理,用运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管理的二重属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管理二重性的矛盾运动,这是我们进行管理哲学研究的基本立场。
(三)管理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与价值的基本观点在管理哲学领域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上去。”这就是说,人的实践需要遵从两个尺度,既要服从外在的尺度即事物客观规律的要求,又要服从内在的尺度即人类自身需求的满足。外在尺度是规律性尺度、真理尺度,内在尺度是目的性尺度、价值尺度。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活动必须既遵循真理尺度又遵循价值尺度,把两个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成功的实践。
管理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必然要遵循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即体现出规律性和价值性的二重性。在管理实践中,只有充分考虑到管理的二重性,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因此,可以认为管理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与价值的基本观点在管理哲学领域的运用。
管理二重性理论进行管理分析的基本框架
管理二重性理论为我们认识和把握管理提供了基本的视角,但是马克思本人并没有运用管理二重性对具体的管理类型进行分析,这需要我们在不违背管理二重性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实际应用。
一、管理二重性理论进行管理分析的两个尺度:科学化与人性化
管理二重性理论已经揭示了管理的规律性和价值性,那么我们在运用管理二重性进行管理分析的时候,必须衡量出特定管理方式规律性和价值性的水平,才能划分出不同的管理类型,但就规律性和价值性这两个概念来说,是很难区分其水平高低的。规律性是对管理整体而言的,很难用规律性来区分不同的管理形态;而价值本身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必须把它转化为可以评价的范畴。
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替代的手段来对管理的二重性进行评价,这样一种手段必须符合两个要求:一是能够反映出管理规律性和价值性的特性,二是便于观察、分析和评价。
关于管理规律性的评价手段,管理的科学水平是一个理想的指标。首先,人类主要是通过科学来把握事物的规律,管理的规律性可以通过管理的科学性来揭示;其次,科学水平是一个可以衡量的对象,特别是,我们可以通过效率、工具等方式来对科学水平进行评价。
管理二重性理论中的价值性指的是管理对于对主体需求的迎合即对人性需求的满足,一般来说,可以用“人性”表述管理的价值性。如有学者指出,于是,管理就成了人们常说的那种“宽泛的艺术”——之所以说管理是“宽泛的”,因为它涉及知识、自觉性、智慧,以及领导等有关人的各个基本方面;之所以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因为它需要各种实践与运用。管理者需要充分运用各种知识,需要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充分掌握各种社会科学——包括心理学、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以及伦理学。但是,管理者必须将知识集中在成效上,例如:使病人得到康复、教授学生知识、建造桥梁、设计和销售(或提供)那些“对消费者具有亲和力的”人性化产品或服务。由于以上原因,管理将逐渐成为一种需要重新肯定“人性”、使“人性”发挥作用,以及为此而采取相应措施的学问和实践活动。但对于什么是人性,管理思想家们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观点,这是一个需要详细考察的范畴(本节第三部分将做这项工作),但可以明确的是:人性化要求是管理的本质要求。
我们必须从管理的科学化历程和管理的人性化历程及这二者的相互关系来认识管理和划分管理类型。从最基本的管理学理论范式来看,“可以把管理学理论范式分为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主义范式(Scientist Paradigm)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Humanist Paradigm)。”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无非就是对两样东西的追求:让管理更加科学,让管理更富于人性色彩。”
二、管理的科学性分析
管理的科学水平是标志管理水平的一大指标,我们对管理的科学性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管理的效率。
追求组织工作的效率是管理的基本目标。科学主义管理范式的代表人泰罗从科学分工出发归纳出了提高组织工作效率的一整套思想和方法,直到今天仍然是管理者们学习的楷模。对管理的效率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对组织生产效率的评价来实现。虽然组织的效率与组织成员的能力、组织所使用的工具状况等因素有关,但管理是融入以上每一种因素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近似地用组织的效率来评价管理的效率。不符合这种方法的实际情况当然存在,但是这些例外是属于个别的、微观层面的,对于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管理方式来说没有影响。管理的效率是评价管理水平特别是管理的科学水平的首要指标。但是仅靠这一指标来评价管理的科学性是不够的,一方面因为在一些管理活动中,其效率很难用数据来评价(比如对某些志愿者组织的管理);另一方面,仅靠效率这一项指标很难反映不同组织中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补充下面两项指标:管理对象(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和管理工具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