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格林利夫的服务型领导思想强调人性化的人际交往方式,这一思想已不仅仅对管理领域产生影响,而是对整个社会科学领域都产生了积极作用。例如,已经有学者将这一思想运用于教育学理论之中。
3.“服务型领导”思想得到了大量知名管理学家的拥护
“服务型领导”思想提出后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护,其中包括不少国际管理学界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如史帝芬·柯维(Stephen Covey)、彼得·圣吉(Peter Senge)、沃伦·本尼斯(Warren Bennis)、肯·布兰佳(Ken Blanchard)、詹姆斯·奥特里(James Autry)、彼得·布洛克(Peter Block)、马克思·德普雷(Max Depree)、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弗朗西斯·赫塞尔宾(Francis Hesselbein)、乔·贾沃斯基(Joe Jaworski)、吉姆·库泽斯(Jim Kouzes)、M·斯科特·派克(M.Scot Parker)、彼得·威尔(Peter Weir)、玛格丽特·惠特利(Margaret Wheatley)、达娜·佐哈尔(Dana Zohar)等。
4.大学开设了专门的“服务型领导”培训课程
“服务型领导”思想已经成功进入大学教学内容,在有的大学还开设了专门的课程如麦默瑞大学(McMurry University)、威特波大学(Viterbo University)开设的“服务型领导课程”(Servant Leader Class)。
5.大量企业和机构将“服务型领导”融入管理之中
越来越多的企业或机构把“服务型领导”作为其组织理念的一部分,或者作为组织使命宣言的基础,如托罗公司(Toro Company)、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 Airline)、星巴克咖啡公司(Starbucks)等。这些企业或机构的实践都使得“服务型领导”思想越来越丰富。
二、邓小平:领导就是服务
“领导就是服务”出自邓小平在1985年5月19日的讲话《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原话是“领导是什么?领导就是服务。”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显成效的时候,面对我们党广大领导干部对“领导”做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定位。
可以确定的是,邓小平是在不知道格林利夫的思想状况下得出“领导就是服务”这一结论的,因为在1985年,格林利夫的思想还没有传到中国,即使在美国,他的思想也远没有现在影响广泛,更不用说能影响到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了。
三、对格林利夫与邓小平服务型领导思想的比较与分析
格林利夫与邓小平分别独立提出的当代服务型领导思想显然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是考虑到他们处于同样的时代背景,因此有必要对其得以产生的共同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对当代服务型领导思想做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一)邓小平与格林利夫的“领导就是服务”具有显著的差异
1.邓小平与格林利夫的“领导就是服务”思想具有不同的理论内涵
很显然,格林利夫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管理思想家,其“领导就是服务”主要依据的是当代西方管理思想、人本主义和民主思想。
而邓小平做出“领导就是服务”判断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判断所具有的理论内涵是与格林利夫完全不同的,以下理论内涵是格林利夫思想所不可能包含的。
(1)“领导就是服务”是对社会主义领导活动本质概括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一直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宗旨,而邓小平则进一步明确指出服务是我们党领导干部进行领导活动的本质。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不是做官,而是当人民的勤务员。那就要以普通劳动者的面貌出现,要平等待人,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平等关系。
(2)“领导就是服务”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党的权力来自于人民。邓小平同志一再告戒用权要谨慎:“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马克思主义并且明确反对特权思想,“搞特权,这是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尚未肃清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使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真正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
2.邓小平与格林利夫的“领导就是服务”思想的实践基础不同
通过对邓小平与格林利夫的工作经历可以看出两者“领导就是服务”思想的实践来源不同。
邓小平一生几次大起大落,从一位爱国青年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最终成为一名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都做出历史性贡献的伟大领袖。
而格林利夫的经历则较为平淡,他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工作了40年,之后成立了“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做过作家、教师和顾问。
3.邓小平与格林利夫的“领导就是服务”思想的针对对象和目的不同
邓小平“领导就是服务”是针对处于执政党地位的中国共产党的广大领导干部提出的,目的在于提醒广大干部在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时候保持头脑清醒,在成绩面前端正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方式。
而格林利夫“领导就是服务”是针对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管理者提出的,目的是寻找一种更符合“人性”也更具有成效的管理方式。
4.邓小平与格林利夫的“领导就是服务”思想的具体要求不同
邓小平“领导就是服务”思想要求广大干部群众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以人民的利益为第一出发点,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标准。
而格林利夫“领导就是服务”思想提倡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管理者在运用现代管理手段的同时寻求更全面而更有效的管理手段,这要求在管理的过程中既关注管理的科学方面,也关注管理的人文层面,并力图在实际工作中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5.邓小平与格林利夫的“领导就是服务”思想的影响效果不同
邓小平“领导就是服务”思想很快被我国广大干部接受并当作了行动的准则,这也是我国取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一个原因。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腐败问题逐步显现出来,这既反衬了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的深谋远虑,但也同时说明了,仅靠领导人的引导而没有先进的科学的制度保证,再好的思想都会遇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