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奥三世
利奥三世是拜占廷帝国伊苏里亚王朝的创立者。他上台执政前,拜占廷帝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危急存亡之秋,但他却以非凡的毅力,扭转了这个局面,使千疮百孔的大帝国得以维持下去。
从贫民到皇帝
利奥三世原名康农,680年出生于叙利亚北部的日耳曼尼西亚(今土耳其境内卡赫拉曼马拉什)一平民家庭。他的出生地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过去,很多史学家认为利奥应该出生于伊苏里亚,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把他建立的王朝叫做伊苏里亚王朝的原因。但后来各国的许多学者通过长期研究拜占廷、阿拉伯和教会的大量的历史资料后,公认利奥的出生地应该在叙利亚。
利奥三世的幼年极其平淡,曾随父母迁居色雷斯的麦森布里亚。
因为他的父亲长期经营畜牧业,所以利奥也受到这一生活环境的影响,青少年时期常与一些商贩驱赶毛驴出入农村集市。他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使他与阿拉伯和犹太的下层人民有广泛的接触。他不仅熟练地掌握了阿拉伯语和拉丁语,而且很熟悉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生活习惯与宗教信仰,这对于他以后的政治生涯有着重要影响。
利奥的青年时代,正是帝国面临重重灾难的时节。东罗马自查士丁尼时代一度出现中兴之势,但其后,由于奴隶起义的打击,斯拉夫人和阿拉伯人的不断入侵,皇室、贵族之间的互相倾轧,这个古老的国家面临全面崩溃的威胁。695年,查士丁尼二世登位,却因统治集团的内讧,失去了皇位,在被削掉了鼻子后,流放到赫尔松涅斯。后来由于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的帮助,查士丁尼二世才得以复位。据说,在恢复皇位的一次征战中,利奥进行了一次政治大赌博,在皇位尚未明朗之时,一次性给处在困难之中的查士丁尼二世的军队送了600只羊,这一举动深得查士丁尼二世的赏识,从而获得了皇帝的随从这一显赫的职务。此后,他官运亨通,青云直上,之后又被任命为小亚细亚最大的一个省安纳托里卡的总督。
715年8月,帝国沃普西基地区的军队因不满大官僚和正统教会(即反对基督一性论的教会)在朝专权,推举帝国收税人狄奥多西乌斯三世代替塔西乌斯二世为帝,并攻陷君士坦丁堡。但塔西乌斯二世正在外省征集军队,拒绝放弃帝位。
利奥利用帝位争夺这一良机,联络阿拉伯人,并取得后者的支持,于716年4月13日宣布自己为皇帝,并于717年3月25日率军进入了君士坦丁堡,开始了伊苏里亚王朝的统治。
君土坦丁保卫战
利奥三世上台的第一个重大的考验就是如何击退阿拉伯人的大规模的进攻。事情是这样的,利奥为了同狄奥多西乌斯争夺皇位,曾向阿拉伯人寻求援助,并委曲求全地接受了他们提出的屈辱的条件。但是利奥三世在事成之后却不愿履行诺言,阿拉伯人以此为理由,立即发水陆两军向拜占廷进攻。哈里发的兄弟摩斯雷玛亲自率领12万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组成的军队(其中多数是骑兵和骆驼兵),穿过小亚细亚,越过赫勒斯滂海口阿比杜斯进入欧洲,从陆路包围了色雷斯诸城。同时,由埃及和叙利亚驶出大批阿拉伯战船,据记载有1800艘一般战船,另有20艘大型战船,满载重装士兵,浩浩荡荡地冲进了博斯普鲁斯海峡,进攻君士坦丁堡。
对于阿拉伯人的进攻,精于算计的利奥早有准备。他以非凡的才能,沉着应战,利用君士坦丁堡独特的有利位置,对强敌采取长期坚守、以守为攻的战略。同时又接受了一名炼丹术士卡林尼库的建议,研制成功了一种被人们称之为“希腊火”的新式武器破敌。所谓“希腊火”就是由硝石、硫磺、石油和各种树脂制成的一种能够燃烧的混合液,这种混合液一旦燃烧,火势凶猛,威力极大而且不易扑灭,这是消灭强大的阿拉伯舰队的最有力的武器。
就在利奥严阵以待之时,阿拉伯舰队大举来到博斯普鲁斯海峡,利奥下令撤除进口处用以防卫的铁链,诱使阿拉伯舰队深入海港。就在阿拉伯舰队洋洋自得之时,利奥下令士兵出其不意地放出火箭、火船和火矛。刹那间,整个海峡,火龙飞舞,浓烟滚滚,爆炸声轰鸣,哭喊声震天,阿拉伯舰队陷入一片火海之中,舰船和兵士纷纷葬身海底。由于失去了海上舰队的侧应,围城的阿拉伯陆军屡屡不能得手,再加上严冬季节,饥寒交迫,疾病流行,很快便丧失了战斗力。这样一来,长达一年之久的君士坦丁堡攻守战,最后以阿拉伯人的惨败而告终。此后,双方虽然还多次交手,但通过这一大战,阿拉伯人对东罗马帝国的威胁基本消除了。
破坏圣像运动
利奥执政初期,由于阿拉伯人的不断入侵,帝国领土的实际面积大大缩小,身处阿拉伯人占领地区的大批教士纷纷迁回帝国境内。这样一来,帝国内部修士数量猛增,竟达十万名之多,享有免税特权的修道院和教会地产几乎占有帝国土地的半数,成为拜占廷帝国一时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而军事贵族对于教会和寺院所占有的肥沃土地早就垂涎欲滴,他们蠢蠢欲动,伺机夺为己有;教会利用广大人民群众对圣像、圣迹的崇拜,欺骗群众,巧立名目搜刮,对此,人民群众强烈不满;同时,从基督教本身来看,早期基督教是反对供奉圣像的,特别是公元7世纪以后,在拜占廷境内兴起了保罗派异端,这个教派也尖锐地攻击圣像崇拜,很显然,教会问题是当时东罗马社会矛盾的焦点。
利奥正是巧妙地利用了各阶层人民反教会的情绪,打出“反对供奉圣像”的旗号,进行教会改革,导致了“破坏圣像运动”的发生。而其真实目的是想大量征用修道院和教会的地产来奖赏军事贵族和士兵,以巩固伊苏里亚王朝的统治。由此出发,就引起了教会的强烈不满,激化了政府与教会的矛盾。
726年~730年,利奥连续两次颁布反对供奉圣像的诏令,把反对供奉圣像正式定为国家的宗教政策,下令撤除教会中所有的圣像,并废除没收一些修道院的土地与财产,迫令男女修士还俗,担负国家赋税。这一政策得到了军事贵族和部分市民的支持,但也受到了教会的强烈反对,甚至罗马教皇格利哥里以宣布开除利奥三世的教籍相威胁,利奥也没有被吓倒,他在给教皇的信中写道“我既是皇帝,也是传教者”,表明了他集政教大权于一身的决心。同时,对那些不顺从主教的教士,则予以监禁和惩罚。但是,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727年在拉韦纳主教区发起了反对破坏圣像的武装斗争。东罗马帝国鞭长莫及,拉韦纳从此脱离了拜占廷帝国的统治。
破坏圣像运动实质是东罗马帝国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这次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教会和修道院的势力,挫伤了罗马教皇不可一世的气焰。在面临外族随时入侵的情况下,利奥清楚地认识到,掌握军队是实行对内统治和对外征战的关键。利奥把没收的土地分封给军事贵族,既满足了军事贵族对土地的要求,也巩固了利奥的统治地位。大批军事贵族的出现,使其领地上的村社农民迅速沦为农奴,从而加速了拜占廷帝国的封建化过程。
“埃克洛加”
自查士丁尼编修法典以来,东罗马帝国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查士丁尼法典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利奥和他的继承人君士坦丁一起,成立了一个由3名法学家、帝国会计员和2名档案官组成的专门委员会,从事修订法典的工作,编修了法律全书,这是利奥在内政方面所做的另一件重大事件。这部重新修订的法典被称为《埃克洛加》,即法律选编、法律摘要的意思。严格地说,这不是一部新法典,而是对查士丁尼法典和历代补充律令及民间习惯法的简缩、编译和补充。
新法典共分18篇,论及婚礼、订婚、彩礼、遗嘱、监护和奴隶的释放、证人等方面,还有各种有关买卖租佃的规定。其中以民法为主,只有一章是刑法部分。编修这部法典的目的在于调整当时的婚姻和财产所有权的关系,巩固私有制和国家组织。新法典重申了查士丁尼法典的基本原则和关于奴隶的法律条文都继续有效,但又许给奴隶自由,新法典对战利品的分配也作了规定,因为战利品已成了军事贵族参加战争的目的和财富的重要来源。新法典的公布,深刻地反映了拜占廷帝国内部政治和经济的巨大变化,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法典颁布以后,一直用于伊苏里亚王朝,直到马其顿王朝时期,还被用来作为法学教育的基本教材,法典中的部分章节,仍被作为立法的依据。因此,这部法典可以称为“希腊化的罗马法”,它开创了拜占廷法的历史新阶段。在东欧斯拉夫民族中,特别是在罗斯的法典中,也有《埃克洛加》影响的深刻痕迹,这部法典的某些原则迄今仍为某些国家制定民法的主要依据。因此,利奥在法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