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顿骑士的悲歌
骑士团是中世纪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浓缩了整个中世纪的历史和文化。作为其中的一支——条顿骑士,既有锐意建国的辉煌,又有英雄末路的叹息。让我们拿起这把开启中世纪奥秘之门的钥匙,重温那段如火如荼的岁月吧。
条顿骑士的撑起
条顿骑士团与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并称为“三大骑士团”,在中世纪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条顿骑士团,是第三次十字军东侵时教皇批准建立的日耳曼宗教军事组织,于1198年成立于阿卡(今巴勒斯坦境内)。因其成员大都来自德意志,所以又称德意志骑士团。它是三大骑士团中最后成立的,却是影响最大的。起初,它只是一个行善的医护组织。1199年9月19日,教皇英诺森三世颁布训令,规定条顿骑士团以圣殿骑士为样板,执行与医院骑士团一样的教规。从此,它具有军事修会的职能。他们以“帮助、救治、守卫”
为职责,身着白色外衣,佩戴黑色十字章,在白色的斗篷上绘上红色宝剑和十字,白底黑字是他们特有的标志。
13世纪~14世纪的中世纪是大国角逐的时代,骑士团利用各国间的矛盾纷争,在夹缝中寻找自己的生存之地。1211年,它以帮助匈牙利国王安德烈二世镇压库曼雷人为由进入东欧。1226年,又应波兰的康拉德公爵之邀开始征服波兰的宿敌普鲁士,并从国王那里讨到一份“黄金允诺”——可以永久占有所征服的土地。
随后的50年,军事征服和流血屠杀在普鲁士的土地上再也没有停止过,波罗的海广大地区的居民也备受凌辱。随后,条顿骑士在普鲁士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进而占领波兰的波美拉尼亚和格但斯克地区,对波兰形成东西夹击之势,这使波兰王公追悔莫及。1309年,条顿骑士把总部迁到普鲁士的马林堡,发展商业、扩建城市,在原有和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即骑士团国,并以此为据点继续向外拓土。虽然对外战争也屡受挫折,但还是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
剑拔弩张的时局
骑士团国在14世纪下半叶在大团长克尼普罗德的领导下达到鼎盛,它不再满足于对波兰的控制,将魔爪伸向更远的地方。除了东西普鲁士外,整个波罗的海东岸,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大部分地区,都成为它的囊中之物。1346年,它从丹麦手中夺得爱沙尼亚,还在意大利、希腊、德国、西班牙建立新的属地。骑士团成为东欧各国的共同敌人,危急的形势促进了波兰与立陶宛的迅速合并。联合前的波兰社会,较之以前四分五裂的局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博莱斯瓦夫一世、二世、三世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1320年,瓦迪斯瓦夫利用子女与其他王室的联姻,建立了波兰与匈牙利以及波兰与立陶宛的同盟。15世纪初,在瓦迪斯瓦夫二世统治下趋于强大。联合前的立陶宛,在格底敏统治时期(1315~1341)发展成为东欧强国。大公对人民实行极为温和的政策,尊重归附的斯拉夫人的东正教信仰和习俗。但是骑士团对它的威胁由来已久。1382年,亚盖洛继位后致力于收复失地,开创了立陶宛的辉煌时代。积压在立、波人民心中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仇恨与收复失地的热望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1386年,38岁的立陶宛大公亚盖洛与波兰女王雅德薇嘉结婚后,加冕成为波兰国王,奠定了立、波联合的基础,这就大大增加了战争取胜的筹码。就条顿骑士来说,很有必要扫除这一阻挠其扩张的巨大障碍,它破坏立、波联盟的计划失败后,急切地希望诉诸武力。多年来积聚的财富和强大的军队,终于可以使它一展身手,维护自己岌岌可危的统治了,况且对方觊觎的日姆兹地区是它与宝剑骑士团连成一片的重要基地,万万不能失去。1409年春,日姆兹爆发反骑士团的总起义,波、立表示支持。条顿骑士不顾波兰国王亚盖洛的最后通牒,决然于8月越过国界,占领波兰多布任地区。亚盖洛遂宣布实行“全民武装”,联军向骑士团宣战,这次迅速升温的战前预战,在波兰史上称为“伟大的战争”。条顿骑士在德法骑士以及英格兰、瑞士等国的支持下,建立起一支装备精良、组织严密的大军。波、立则联合罗斯、捷克、鞑靼蒙古等,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组成威震四方的联军。双方虎视眈眈,战争一触即发。
命运攸关的决战
1410年7月初,波、立、俄军队会合,向骑士团首都马尔堡进发,占领几个重要据点。15日,双方主力在格林瓦尔德地区交锋。骑士团约为2.7万人,分为51旗,有右翼、左翼及16旗的二线预备队组成。联军3.2万人,分为91中队,右翼有40个立陶宛、俄罗斯中队,还配置有鞑靼骑兵;左翼由42个波兰中队、7个俄罗斯中队和2个捷克中队组成。联军阵地右翼与后方以沼泽地和马尔沙河做掩护,左翼以森林为掩护。骑士团则部署在高地,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防御敌人的进攻。开战之前,骑士团团长荣金根给波兰国王送去两把剑,表示要进行一场骑士之间的较量,双方怒目而视。臼炮和弩手在阵前占据了发射要地,骑士团的臼炮齐射,拉开了战争的序幕,无奈天降大雨,火药并没有发挥多大的威力。战争开始不久,联军面临十分不利的局面:联军发起的进攻被阻挠,右翼被德意志旗队突破,中央波兰中队遭攻击,骑士团的其他旗队也从正面开始冲锋。楔形阵是骑士团常用的战术,它的优点是突击性强,易于迅速撕开对方防线,并以此为突破口使敌军全线崩溃。它的缺点是两翼防御弱,若不能迅速撕开防线,两翼会慢慢被侵蚀。因此,袭击其两翼是致胜的关键。千钧一发之际,谢苗·林格文·奥利格尔多维奇公爵瞄准时机、力挽狂澜,牵制了骑士团左翼的部分兵力。波兰中队突破骑士团右翼的正面。骑士团大团长荣金根的意外阵亡,更是使骑士团陷入混乱,许多人仓皇溃逃。波军的顺利冲击、俄军的勇敢和智慧,使立陶宛中队重整旗鼓,打退了敌人的追击,转入进攻。经过多次激战,骑士军左翼被击溃,右翼也面临巨大威胁。这场战争注定是一场孤注一掷的战役,成败在此一举。筋疲力尽的双方军队都毫不犹豫地把二线、三线部队投入血流成河的战场。前来增援的立陶宛、俄罗斯军队合力歼灭了骑士团的右翼。联军乘胜击溃了骑士团的最后几个旗。至此,骑士团成员牺牲过半,高级指挥官几乎全部战死。会战以波、立联军的巨大胜利告终。战争展现了联军重装骑兵的灵活作战能力,体现了东欧国家同心协力抵制外部侵略的坚定决心。这场战役被东欧人民永久铭记,是民族和国家团结的象征。
条顿落日的悲歌
这次会战是欧洲中世纪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骑士战争,骑士团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战争鼓舞了东欧各国人民争取独立的勇气,提高了波兰在整个欧洲的国际地位,推动了捷克的解放运动——胡斯运动。会战后,联军进入骑士团领地,许多城堡不战而降。7月25日,联军逼近马尔堡,由于种种原因,围城未果,条顿骑士团国得以幸存。1411年,双方签订《托伦和约》,条顿骑士被迫承认波兰的宗主地位,在亚盖洛和维托尔德死后,骑士团归还日姆兹给立陶宛,归还多布任给波兰,自己仍保留东普鲁士,移都柯尼斯堡。此外,骑士团向联军赔偿10万布拉格格罗什的战争损失。由于德意志的干涉和威胁,胜果并未被充分利用,条约对惨败的条顿骑士来说,是非常宽容的。即便如此,条顿骑士并不履行条款,拒绝赔款和归还领地。1414年、1419年亚盖洛又对骑士团发动了两次战争,签订了《梅尔诺和约》,直到这时立陶宛才收复日姆兹。1466年,波兰收复了沦陷150多年的东波莫瑞和赫翁诺地区,获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此后,条顿骑士的侵略征服史宣告结束。16世纪骑士团逐步新教化,仅作为一个宗教组织而存在。1809年,雄霸欧洲的拿破仑解散了骑士团,骑士团被迫沦落天涯。1834年,条顿骑士团被恢复,成为承担战时医护服务的荣誉机构,世俗化现象非常明显。在今天罗马商业街的马耳他大厦,我们仍能找到骑士团的栖身之地,那幢1.2万平方米的大厦,记载着它曾经走过的风风雨雨、潮起潮落。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至今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冰岛等北欧国家的国旗上都有斯堪的纳维亚十字的标志。它是条顿骑士团一脉相承的军事传统的象征。也许这就是历史给予我们无限回忆的奥妙和韵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