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一场罕见的拉锯战,持续时间之长绝无仅有,可以说此战使作战双方都受到了重创。战争使法国经济遭受严重损失,人民流离失所,但法国的统一大业也宣告完成,这就彻底杜绝了英王对大陆的野心,英国在此次战争中亦遭到削弱,并最终导致了30年的内战。
法国王位之称
1314年,法王腓力四世去世,其王位先后由三个儿子继承,但是,无奈这时王室人丁不旺。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的国王查理四世去世,他没有留下男嗣,法国面临着严重的王位继承问题,这一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引发法国的全面内战。这时,觊觎法国王位已久的英王爱德华三世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认为自己为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孙,有资格继承法国王位,这实际上是他的一种策略。如果自己的要求能够满足,就可以加强英国在法国的特权;如果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可以以此为借口向法国宣战,这样就不会受人非议,这实在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法国贵族对英王的这一要求迟迟不肯答复,经过激烈的辩论,最终他们援引古老的《撒利克法典》中的一条规定:女性及母系后裔无权继承王位。他们以这一条规定为根据,拒绝了爱德华三世的无礼要求。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法国贵族最终推选腓力四世的侄子瓦洛亚公爵为国王,称腓力六世,从此开始了瓦洛亚王朝的统治。
爱德华三世虽然失去了兼任法国国王的权力,但作为加斯科尼和吉耶纳等地的领主,他必须以附庸的身份向法王腓力六世宣誓效忠。虽然这一制度此时已经名不副实,但仪式必须要举行,在中世纪谁也不能违背这一传统。1329年6月,爱德华三世到达了法国的亚眠大教堂,他按照中世纪骑士制度的规定,跪在腓力六世面前宣誓效忠,但他内心却在盘算着如何吞并法国,对法国贵族和国王实施严厉的报复。腓力六世内心十分清楚跪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人的狡诈和阴险,为了统一法国,建立强大的封建专制统治,他随时准备与这个野心勃勃的国王展开斗争。因此,虽然举行了效忠仪式,英法两国依然各怀鬼胎,这就导致双方纷争不断,并成为百年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斯勒伊海战
1337年5月24日,法王腓力六世不合时宜地宣布没收英王在法国的领地基恩,毫不妥协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决心给不知天高地厚的法王一点儿厉害,于是他在1338年率兵占领了弗兰德,旷日持久的百年战争从此拉开了序幕。双方在历史的舞台上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演出了一幕幕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为了先发制人,深谙军事战略的爱德华三世于1340年6月亲率舰队进攻法国的海军基地斯勒伊港。为了迎击远道而来的英国舰队,以逸待劳的法军特意把身躯庞大的战舰布置在前列,同时他们为了使自己的舰队坚不可摧,非常愚蠢地用铁索将每排战舰牢牢地连接在一起,他们以为这样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不料结果却使自己处于严重的被动地位,实乃战争中的最大败笔。
1340年6月24日拂晓,著名的斯勒伊海战爆发在即。一向狡猾的英军实施了引蛇出洞的战略计划,将骄傲自大的法军顺利地诱骗到海面宽阔的港外,结果毫无防备的法军被杀得措手不及,而且法军由于战舰的机动性差,明显的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地位。双方经过8小时的激烈厮杀后,法军的先头部队终于力不能支而四散溃逃,早已被杀的失魂落魄的法军顿失斗志,在一片混乱中争相向港内仓皇逃去,在慌乱中被践踏而死的人不在少数。不过英军也不是坐视敌人逃走而无动于衷,他们对乱作一团的法军实施了坚决的追击,结果许多来不及逃走的法军只好束手就擒。此次海战,法军可谓是初战即败,而且是败得一塌糊涂,从此他们如丧家之犬一样惶惶不可终日,在心理上彻底败下阵来。
斯勒伊海战为百年战争中的第一次重大战役,英军在这次长途奔袭的战役中以少数兵力击溃了人数众多的法军,从此爱德华三世的大名无人不晓,可怜的法军却是威望大减,成为各国嘲笑的可怜虫。这次战役的战略意义在于,强大的英军从此不仅以绝对优势控制了英吉利海峡,而且在大陆上有了一个稳固的侵略据点,为以后的入侵活动免除了后顾之忧。
克雷西之役
1346年7月,英王爱德华三世实施了一个非常高明的调虎离山之计,毫无军事韬略的腓力六世果然轻易就中了圈套,早已按捺不住的爱德华三世迅速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有利战机,率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并很快到达了巴黎城郊。对急速增援的法军而言,此时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他们最终阻止住了向巴黎挺进的英军。
面对法军的绝对优势,英勇善战的爱德华三世也不得不无奈地向北方撤去。英军经过激烈的战斗多次粉碎法军的围追堵截,于1346年8月26日到达了克雷西地区,不过尾随的法军主力于当天下午很快追踪而至,随即爆发了著名的克雷西大会战。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爱德华三世根据英军特点命令他们迅速抢占有利地形,他抱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决心与蜂拥而至的法军一决雌雄。
军事才能不佳的腓力六世本来想让疲劳的法军先就地休整,然后瞄准时机再发起攻势。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然发生了,自己手下那些向来无组织、无纪律的散兵游勇根本无视军事命令,没有得到作战指令就乱哄哄地发动进攻,结果法军处于骑虎难下的被动地位,无奈的腓力六世只好仓促下令发起进攻。更令法军猝不及防的是这时突然天降暴雨,一时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法军因为事先毫无准备,弓箭多数被雨淋湿,严重影响了射杀力,英军的弓箭则因装在箩筐里而未遭雨淋。不明局势的法军仍然盲目地向占据优势的英军发起一次次的进攻,结果法军死伤无数,狼狈不堪。
心急如焚的腓力六世急令后备部队增援,英王看到如此情形也加强了自己的防线。整个战场局势可谓是瞬息万变,双方在这块弹丸之地展开了反复的争夺,不敢有半点儿懈怠。整个克雷西地区此时已变成一个人间地狱,只闻鬼哭狼嚎,只见尸体堆积如山,此情此景令每一个在场的人都不寒而栗。临近傍晚的时候,穷途末路的法军败局已定,欲哭无泪的腓力六世此时已无回天之力,于是无奈地率领残兵败将退守亚眠。克雷西之役是法军继斯勒伊海战之后的又一次惨败,法国军队的弊端暴露无遗,对军队实施整顿和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英国在欧洲的地位则空前提高,爱德华三世趁机于1347年8月占领加来港,而攻占加来港就标志着英军在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基本上取得了胜利。
布勒丁尼和约
1356年,“黑太子”爱德华率军在法国西南部的波尔多登陆,一路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法军望风而逃。不过此时上帝保佑法国,英军对卢瓦尔河畔坚固的图尔城毫无办法,他们的攻势终于停止下来。这时法王约翰二世正心急火燎地率军南下攻击英军,一向稳重的“黑太子”考虑到后路有可能被切断,于是果断地撤军南下,并与前来追击的法军在普瓦提埃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黑太子”在兵力上处于严重的劣势地位,但处境不佳的英军不仅士气高昂,而且内心极度蔑视自己的手下败将,他们相信凭借上帝的恩宠是可以再度创造战争奇迹的。他们以逸待劳地占据了附近的高地并埋伏下了重兵,只等骄傲自大的法军落入精心设计的圈套。1356年9月19日凌晨,急于求战的法军无视英军占据的有利地形,强行向据守阵地的英军进攻。埋伏在道路两侧的英军弓箭手发起猛烈的射击,法军士兵死伤颇多,后面的法军见状裹足不前,整个军队面临大溃败的危险。盛怒之下的约翰二世为了振奋士气,不顾个人安危亲自率军冲杀,受到鼓舞的法军这才渐渐稳住了阵脚。成竹在胸的“黑太子”见状急速派兵增援前线,两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战斗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精明的“黑太子”命令一部分军队秘密迂回到法军背后,对法军实施了猛烈的两面夹击,已无后备部队可用的法军终于落了个惨败的下场。
普瓦提埃战役对法国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法王约翰二世、王子腓力以及大批法国贵族被俘,法国的精锐力量可谓损失殆尽。在教皇的调解下,双方于1360年5月签订了《布勒丁尼和约》,条约规定:英王放弃继承法国王位的要求;法王将大片地区让予英国;英国允许法国以大量赎金赎回约翰二世。条约签订后,法王约翰二世留下人质并缴纳保证金,随后得到假释并返回巴黎,但他必须定期交付大量赎金,由于无力偿付赎金,信守“骑士道德准则”的约翰二世返回伦敦狱中,于1364年病死在那里。
圣女贞德
贞德出生于法国东北边境香槟和洛林交界处的多雷米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她和当时西欧的大多数百姓一样虔信基督教。贞德生活在百年战争的后期,她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家乡遭到侵略者的蹂躏,仇恨的火种深深地埋在了她的心中,她渴望自己能够亲自率领军队把无恶不作的英军赶出法兰西的领土。贞德有一次躺在草地上休息,隐约地听到有人对她说:“前去,前去,为法国国王服务,所有军队都会接受你的指挥。”以后贞德又多次听到这个声音,贞德相信此乃上帝对她的召唤。
1428年10月,英军南下围攻奥尔良,奥尔良是通往南方的门户,一旦落入英军之手,法国南部就变得岌岌可危。这时贞德意识到上帝考验自己的时刻到来了,自己必须承担起拯救法兰西民族的重任。
于是她于1429年离开家乡到希农面见太子查理。
查理太子当时屈居南方一隅,贞德主动请缨使查理大为高兴,但他对这个十几岁的姑娘心存疑虑。为了试探贞德,查理在接见贞德时混在人群中,让一个侍臣冒充他,贞德径直走到查理面前,平静地说:“仁慈的太子,我是圣女贞德,上帝派我来保护您。”最终查理给了她一支规模不大的军队前去解救奥尔良。
当贞德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奔赴奥尔良时,沿途许多农民受到鼓舞参加了她的队伍,还有不少人自愿给他们运送给养和弹药。当他们到达奥尔良城外时,只见城市周围布满英军及堡垒,贞德的一些随行军官无不沮丧地认为要冲进城去简直是天方夜谭,贞德信心十足地鼓励大家说:“敌人的堡垒是死的,而我们的勇士是活的,只要大家有信心,有勇气,一定能够摧毁敌人的堡垒。”贞德对英军实行先礼后兵的政策,致信英王要求他取消围城,英王置之不理。贞德于是率军向英军发起猛烈攻击,她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法军斗志倍增,接连攻克敌人的堡垒。1429年5月8日,穷途末路的英军在无奈之下取消了对奥尔良的围攻。奥尔良人民热烈欢迎贞德的到来,感激她拯救了这座城市,因此亲切地称呼她为“奥尔良姑娘”。
奥尔良战役后,贞德决定收复兰斯,她的队伍一路所向披靡,顺利地解放了兰斯。1429年7月,查理太子在兰斯加冕,称查理七世。贞德在查理七世不予支持的情况下,决心收复巴黎。1430年,由于叛徒出卖,贞德在康边城下被勃艮第派俘虏,英军以1万英镑的高价把她买走,查理七世却不设法营救贞德。贞德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不为所动。狡猾的英军居心叵测地把她交给法国的卢昂法庭,当法官问她为什么穿男装时,贞德慷慨激昂地说:“为了保卫祖国,打败侵略者,我扮成男子,这是我的自由。”这时法官又威胁如果她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就判她火刑,贞德毫无畏惧地回答:“为了法兰西,我什么都不怕。”最终法国人民的优秀女儿被活活烧死在卢昂的广场上,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贞德的牺牲,唤醒了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勃艮第派慑于人民的压力,重新接受法王的领导。1437年,法军光复巴黎;1453年,法军收复了除加来以外的全部领土,百年战争以法国的光辉胜利宣告结束,而贞德的伟大形象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永远矗立在法国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