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由分裂割据的“七国时代”进入到统一的历史进程中是与两个国王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是埃格伯特,他以英勇的战绩初创了英格兰的统一大业,另一位是闻名遐迩的阿尔弗烈德,他在位时为保卫国土反抗丹麦人的入侵,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他因卓越的文治武功成为英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英格兰也在此时真正实现了统一。
英格兰的“七国时代”
在欧洲大陆的西边坐落着一座神秘的岛屿,它就是被人们称之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公元5世纪前被称为“不列颠”。
不列颠像一串珍珠镶嵌在与欧洲大陆一峡相隔的大西洋上。远古时期,海洋天堑的阻隔,注定了它要经历一个相对封闭的历史发展时期。然而,风急浪高的英吉利海峡最终阻挡不了英格兰同欧洲大陆的联系,罗马的恺撒最先率军踏上了这片土地。一个世纪之后,不列颠终于被强大的罗马帝国征服了,富有建筑天分的罗马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杰作——长城和大道。
由于罗马奴隶制的危机,410年,罗马戍军开始撤离不列颠,克尔特人恢复了自己独立和自由的生活。大约过了40年,被罗马人称作“蛮族”的日耳曼人的一支——居住在易北河、莱茵河和威悉河上游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和裘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在蛮族大迁徙的浪潮中,也渡海来到了这片孤寂的土地。大部分克尔特人被屠杀或沦为奴隶,这一征服过程延续了近一个世纪。自他们到来以后,不列颠就成了“盎格鲁人的土地”,被称为“英格兰”。丘吉尔对此曾有一句精彩的评价:在黑夜中入睡的是不列颠,黎明醒来的却是英格兰。
从公元5世纪中叶起,盎格鲁撒克逊人陆续建立了许多小的王国。到公元7世纪初,这些小国合并为七个王国,它们是岛屿东南部的裘特人的肯特王国,南部和东南部的撒克逊人的西撒克逊和南撒克逊、东撒克逊王国,东部、北部和中部的盎格鲁人的东盎格里亚、诺森伯里亚和麦西亚王国。这七国如同欧洲大陆上的东哥特、勃艮第、法兰克、伦巴第等王国一样都是早期封建国家。
对领土和权力的欲望让这些征服者们相互厮杀、争相称雄,充当“霸主”。这七国并存的局面,引领英格兰进入了英国史上的“七国时代”。《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曾依年代顺序逐一记录了多达八位“霸主”:其中最先称霸的是南撒克逊王国,其次是西撒克逊王国,第三位是肯特王国,第八位便是西撒克逊国王埃格伯特。公元9世纪的时候,埃格伯特傲视群雄,开始了统一英格兰的历史进程。
埃格伯特初创统一大业
埃格伯特,西撒克逊王国的国王,也是统一英格兰的第一位国王。埃格伯特大约生于775年,是西撒克逊王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但是,786年,西撒克逊的王位却被勃屈力克窃取,埃格伯特反被驱逐出境,开始了流亡列国的生活。最初他流亡于麦西亚,但在西撒克逊的威胁下,麦西亚又将他礼送出境,无奈间,埃格伯特只好渡海避难于当时称雄欧洲的查理大帝的朝廷。这一阶段的流亡生涯对埃格伯特以后的政治生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使他对当时英格兰社会各个阶层的想法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七国之间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也有了更深的体验,对以后影响不列颠统一大业的欧洲大陆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埃格伯特还从他的保护者查理大帝那里学到了许多难得的治国安邦之道,这一切都大大坚定了他实现政治抱负的信心。
802年,勃屈力克去世,埃格伯特时来运转,他马上被贤人会议推举为王,从此结束了数年窘迫的流亡生涯,回到西撒克逊王国行使国王职责。
埃格伯特登基以后,立即着手实施结束“七国时代”的统一伟业。当时,阻碍西撒克逊一统的头号敌人,就是兵威显赫,已建立霸业的麦西亚王国。
823年,西撒克逊和麦西亚在艾兰顿,即今威尔特郡的埃兰丹尼展开大战,《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载:“西撒克逊国王埃格伯特与麦西亚国王波恩沃尔夫激战于威尔顿,埃格伯特战胜,双方死伤无数。”麦西亚一败涂地,埃兰丹尼战役是盎格鲁撒克逊历史的转折点,它标志着麦西亚霸主地位的告终,西撒克逊一跃而成为诸王国中的霸主。829年,圣诞节前夜,国王埃格伯特征服麦西亚王国,洪巴河以南地区,悉归他所有。同年,埃格伯特乘胜进攻诺森伯里亚王国。自此,其他王国相继承认他为“不列颠的统治者”。埃格伯特以战争为主要手段,结束了战乱不堪的“七国时代”,英国开始统一。“英格兰”这个名词,大约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产生的。
毫无疑问,埃格伯特在一统七国这一历史进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进展,与埃格伯特个人突出的才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比如埃格伯特具有较强的政治才干和作战本领,此外,这一统一进程也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一方面是西撒克逊有优良的疆界可供守卫,有广大的肥沃土地、有较丰富的物质基础以保证王国的扩张;另一方面,公元8世纪末丹麦人对不列颠的入侵在客观上也加强了不列颠人的种族意识,促使了各国的统一,以抵御外族的入侵。因此,统一七国也是不列颠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抗击丹麦入侵
遗憾的是,埃格伯特统一英格兰大业还未及牢固,就被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诺曼人的入侵打断了。诺曼人有“北欧海盗”之称,战争和海上劫掠是他们的主要活动。他们入侵了英、法等国家。在入侵英格兰的诺曼人中,主要以丹麦人为主,因而所有的入侵者都被称为“丹麦人”。诺曼人侵扰英国始自公元8世纪末,绵延长达300年之久,此后同英国的历史长期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直到11世纪的诺曼征服,最终诺曼底公爵入主英国,以两者的融合结束了两者之间的长期争斗。835年,大批丹麦海军潜至威尔士西部,与克尔特人的后裔威尔士人合攻埃格伯特。埃格伯特闻报,立即发兵反击,激战于亨斯登丘原,威尔土人和丹麦人大败逃去,埃格伯特取得了生平最后一次胜利。836年被丹麦人挫败。839年,埃格伯特去世,在位37年有余。之后,统一的英格兰王国便被他的儿子们瓜分了,英格兰又处在了四分五裂的局势之中。这时的英格兰还存在一个复杂的外敌入侵的因素,就是丹麦人对英格兰仍抱有强烈的觊觎之心,英格兰处于威胁之中。公元9世纪晚期,丹麦人势力迅速扩张,吞并整个英格兰成为丹麦人的既定目标,到了865年,丹麦人组织了一支空前规模的兵力大举入侵不列颠,有席卷整个英格兰之势。东盎格里亚、诺森伯里亚和麦西亚相继沦陷,丹麦人溯泰晤士河而上,直扑西撒克逊王国的心脏——可以俯视白马溪谷的高地,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西撒克逊危在旦夕。西撒克逊王国殊死抵抗,丹麦人暂时后退。就在这个关乎国家命运的历史关头,年轻的阿尔弗烈德加冕为国王。历史将英格兰王国统一的重任最终落到了他的肩上。
阿尔弗烈德巩固一统大业
871年,阿尔弗烈德登位,他的第一要务就是抵御丹麦人的侵略。这时,丹麦士兵已抵威尔士,攻势凌厉,锐不可当。西撒克逊王国的军队,一触即溃,节节败退,英格兰全境几乎沦于丹麦人之手。后来,阿尔弗烈德亲临战阵,身先士卒,鼓舞士气,历经激战终于挫败了丹麦人。之后,双方暂时妥协:丹麦军保证不对西撒克逊王国的土地抱有企图,而阿尔弗烈德不得在其境外干预丹麦人的行动。这是西撒克逊王国与丹麦人势均力敌的产物。之后,阿尔弗烈德进行了军事改革,他废除了传统的义务兵役制,转而实行封赐土地的办法,这也是后来封建骑士的雏型,类似法兰克王国查理·马特的改革。这一改革加强了国王对军队的控制,也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这是阿尔弗烈德后来在同丹麦人战争中不断取胜的一个重要法宝。875年,丹麦军背信弃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奇普纳姆,准备一举灭亡西撒克逊王国。阿尔弗烈德孤立无援,不得不退至帕雷特河的沼泽地带,隐匿在艾瑟尔尼的一家农屋里面。这是阿尔弗烈德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他不是一个天生就刚毅勇敢的君主,他在这一段肯定也怯懦过,也绝望过,但最终他战胜了自己,成就了伟业。历史上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比如蜘蛛织网的故事就家喻户晓。故事说的是阿尔弗烈德躲藏在茅屋中,面对不断失利的窘境,十分沮丧,突然间他看见蜘蛛在结网,虽然蜘蛛不断失败,但却屡败屡织,直到成功,阿尔弗烈德从这件小事中得到启示,坚定了他同丹麦人战斗到底、最终取胜的信心。在6个月的艰苦岁月中,他一直和几个始终效忠于他的将领商讨退兵之策,不气馁、不言败。有传说说他为了了解丹麦人的实情,亲自进入敌营进行侦察,以说书为遮掩,为制订正确的克敌制胜的战略方针提供了第一手可靠的资料。878年5月间,他聚集一支强大的军队攻克威尔特郡,打了一次大胜仗,并且围困丹麦军于艾丁顿达14天之久。丹麦军首脑被迫在萨默塞特的韦德摩签订《阿尔弗烈德与根兹伦和约》,亦称《韦德摩和约》。和约规定,将英格兰划分为两半,以伦敦有名的瓦特林大路到切斯特为界,界线之北命名为“丹麦实施区”,界线之南为阿尔弗烈德的王国,包括威塞克斯、苏塞克斯、肯特和西部麦西亚,伦敦属西撒克逊王国。886年,阿尔弗烈德再次粉碎了丹麦的入侵,缔结了新的条约。依此条约,西撒克逊王国的边疆推进到根兹伦王国境内,并且夺取半个东撒克逊王国的旧地。从这时起,阿尔弗烈德军威大震,人心归附,能够有精力从事于国内政治、经济的恢复和重建。
文治流芳
阿尔弗烈德的功绩不仅在于他对英国国土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还在于他从政治、思想和文化上进行了大量有利于英格兰王国的工作。公元7世纪和公元8世纪是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黄金时代”,但由于诺曼人的多次入侵,英国在文化、物质上都受到严重的破坏。到阿尔弗烈德统治时期,在西撒克逊王国,研究学问的人寥寥无几,文盲占人口的绝大多数,阿尔弗烈德感叹说:“以往,我们国境以外的人都来我国寻求智慧,如今,我要想得到智慧的话,我们就得到国外去求教了。”“在我登位之初,我记不起泰晤士河之南还有什么人能够解释英语的祈祷书。”鉴于此,阿尔弗烈德专门创立了贵族子弟学校,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他奖励学术,重金延聘外国学者到宫廷讲学。威尔士的阿塞,麦西亚的普雷格蒙德和魏弗兹,圣阿姆的格里姆彼尔德以及易北河口附近的老撒克逊人约翰,都是他用厚礼聘请来的。这批学者对阿尔弗烈德文化水平和文学修养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能够自由出入宫廷、专门教授阿尔弗烈德学习拉丁文的阿塞,写了一部《阿尔弗烈德国王传》,他在歌颂国王的发奋努力时说:“正义总是在微薄的基础上一点一滴地增加起来的。蜜蜂为了采蜜,飞遍远近辽阔的沼泽地带,不休息、不停顿。国王也和蜜蜂一样,在《圣经》中采集各色各样的小小花朵,填满了他的心灵蜂窝。”阿尔弗烈德还亲自把英国文学之父比德的《英格兰民族教会史》和博伊西尼斯的《哲学的安慰》等著作译成本国方言,促进了古代英吉利语言和文学的发展,他下令编纂编年史,亲自参加编纂《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这是用盎格鲁撒克逊语言写的第一部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每一年的重大事件,是后代历史学家研究那个时代的必读之书。从而奠定了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的基础。约于890年,阿尔弗烈德以摩西十诫为基础,编成一套新的法典。依此法典,教会与国家共同执行法律,在“百人集会”和“郡集会”上,贵族和自由民一律平等。从此,不同阶层的人由不同的法律处理这种旧部落时代的习惯,就一去不复返了。显然,英格兰在阿尔弗烈德时期,由于他进行的一系列深谋远虑的改革措施,力图从根本上维护并稳定了刚刚一统的英格兰王国,他武功强盛,文治泱泱,从而使得英格兰由一个长期的分裂割据的不列颠,真正地团结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英格兰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