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公元前40世纪
人物
.彼特罗.德拉.瓦勒
.卡斯滕.尼布尔
.格罗特芬德
在公元19世纪时,一位勇敢的攀登者冒着生命的危险细心地拓制了一片片铭文,并以他的渊博学识成功释读了这些奇特的文字——楔形文,从而架起了破译两河流域古文明的桥梁,他就是英国军官罗林森。由此,一门新兴学科——亚述学应运而生,失落的古代文明重见天日。
远古的文明,全靠遗迹与文字来传承。伴随许多重大的考古发现,古代两河流域早期历史的真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望着有着悠久历史的珍贵文物,考古学家们陷入了沉思之中:如何才能揭开这一文明的神秘面纱,将历史的记忆重新回放在世人眼前?他们想到了曾经打开古埃及文明之门的钥匙——对埃及象形文字的解读,由此也就开始了两河古文明艰难的文字解密历程。
神秘的文字
早在公元前4000年,两河流域文明的开创者苏美尔人,已经发明了文字。起初,它们只是一些图画符号,苏美尔人将生活中具体事物的形象简化为图形和符号,以此来记录发生过的事情,这些图画文字都刻在黏土做成的泥板上。这是因为两河流域一马平川,山石树木稀少,惟独冲积平原上的泥土不仅土质好,而且黏性大,聪明的苏美尔人就地取材,制成泥板,再用削好的芦苇在上面画图,然后晾干并保存起来。据考证,最古老的泥板文书出现在公元前3200年的乌鲁克城。后来,图画文字的含义逐渐扩大化,除了直接指代原事物,还发展出了与之相关的含义。比如用表示“口”的符号也用来表示“说”,代表“足”的符号还有“站立”、“行走”的含义等。有时还将两个不同的符号结合在一起来表达新的意思,典型的有,把“眼”和“水”的图画放在一起表示“哭”,“天”和“水”合起来表示“雨”。这样,图画文字渐渐地由直观含义发展为表示抽象概念的符号。在实际的书写过程中,为避免笔尖在湿泥土上弄出许多不整洁的隆起,苏美尔人将芦苇的笔端削成三角形,并将原来复杂的图画改成各种短的直线笔划,这样由横的、竖的、斜的符号刻出来的图形就像楔子的形状,“楔形文字”由此得名,它取代了原来的图画文字。
楔形文字诞生之后,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一套体系完备的文字。它既表意,又表音,还可作部首。一个字符有时还有几个音节,同音异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清楚说明一音多义的符号的特定含义,往往在符号前加上部首(指示符)。由此可见,简化后的楔形文字虽然符号简单,但要掌握它并非易事,需要花几年的时间来学习。书吏便是掌握文字的特殊的知识阶层,深受普通老百姓的尊重与景仰,被称为“众神的书吏”。不仅如此,两河流域的先民对文字极其敬畏,甚至认为它能改变人的命运,据说他们常佩戴刻有文字的护身符。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被阿卡德人承袭,后来的古巴比伦、亚述、赫梯、叙利亚及波斯帝国也加以采用。到公元前两千年代中期,楔形文字成为国际外交上使用的文字体系。不过,各个民族、国家只是借用楔形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语言,同一个字符在不同民族中有不同的读法,与原来的苏美尔语大相径庭。随着简单方便的字母文字的产生及广泛使用,楔形文字成了明日黄花,再加上两河流域文明的衰亡,它已经成为无人识读的文字,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解密历程
公元17世纪,意大利旅行家彼特罗·德拉·瓦勒在游览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的遗址时,发现了一种刻着楔形符号的石板,他初步断定这是古波斯的文字。带回欧洲后,许多学者绞尽脑汁去破译这些奇怪的楔形文,但是始终没有很大的进展,只辨认出文字从左向右读写的规则和文字间的分隔符。
公元18世纪至19世纪,丹麦旅行家卡斯腾·尼布尔再次从古都遗址中拓印了大量的楔形铭文,经过苦心研究,他确认带回来的铭文是用三种不同文字系统的语言文字写成的,而且辨认出一些楔形符号。
公元1802年,德国哥廷根大学希腊文教授格罗特芬德的研究使释读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通过仔细观察,他发现铭文中有一组反复出现的符号,便猜想这些符号是代表“国王”这个词。根据萨珊王朝王室铭文中国王尊号的格式,他正确读出了大流士、薛西斯的姓名,释读了大流士铭文中的一部分,为以后的解读研究奠定基础。
33年之后,楔形文字终于迎来了“复活”的日子,一个年轻的英国军官亨瑞·罗林森成功破译了这一神秘文字。他是一位考古的业余爱好者,知识渊博,熟知古典文化,而且通晓波斯语、梵语等语言。年仅25岁的他在波斯任外交官时,对贝希斯敦小镇附近的刻在悬崖上的楔形文字石刻极为着迷,他把石刻命名为《贝希斯敦铭文》。悬崖高达520米,铭文从顶部到底部也高达百米,所在崖面陡立而光滑,而且整个铭文长达数百行,用3种语言文字写成,拓制工作的艰难可想而知。罗林森以惊人的毅力,冒着生命的危险,多次带领当地的库尔德人攀崖拓印,到公元1837年,他完成了200行的波斯铭文摹印,成功解读了40多个波斯音节符。公元1844年、1847年他又分别拓印了埃兰文和阿卡德文的楔形铭文,利用波斯楔形文,他逐渐读懂了这两种文字写的大流士铭文。公元1847年,罗林森公开发表了一个完整的古波斯楔形文字的字母表,为楔形文字的研究开辟了一条通道,那些几乎完全被世界遗忘的西亚民族的远古历史得以重见天日,和遗迹文物一起向世人诉说他们走过的历程。亚述学这门解密两河流域文明的新学科应运而生,这不仅应该感谢波斯国王用3种不同语言的楔形文字留给后人的宝贵崖刻资料,也应该归功于以罗林森为首的众多考古学者的艰辛探索。
失落的文明重见天日
《贝希斯敦铭文》是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前485年在位)时的大型浮雕作品,铭文的上部是一幅大面积的雕刻,头戴王冠的大流士手执弓箭,脚踩篡位的高墨达,在他身后还有弓箭手和长矛手紧随。威武的国王正在俯视被俘虏的9个王,他们的脖子都被绳索缠绕着。在他们的上面是波斯的最高神阿胡马兹达的形象。铭文分布在整个浮雕像的两旁和下面,分别用古波斯语、巴比伦和埃兰语的3种楔形文字详细记载了大流士王的丰功伟绩。
波斯帝国的开创者居鲁士国王逝世后,王子冈比西斯二世继承了王位。他即位后不久,就征服了埃及,使波斯成为一个地跨亚洲和非洲的大帝国。冈比西斯继续远征努比亚,但遭遇失败,埃及爆发了反波斯起义,并谣传冈比西斯已战死,波斯驻军便要拥立巴尔迪亚(冈比西斯的弟弟)为王,起义被匆匆赶回的冈比西斯镇压,为巩固王位,他秘密处死他的弟弟。
公元前522年,米底僧侣高墨达在波斯发动政变,据铭文记载:“他这样的欺骗了人民说:‘我是巴尔迪亚,居鲁士之子,冈比西斯之弟。’于是所有的人民,波斯、米底及其他诸省都骚动起来,从冈比西斯转而倾向于他。他夺取了王国。”冈比西斯在闻讯赶回波斯的途中猝然死去,高墨达掌握政权。他免除各省居民的3年赋税和兵役,没收贵族的牧场、牲畜、土地和奴隶,赢得平民的欢迎。此后,巴比伦、亚述、埃兰、埃及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波斯帝国。出身王族的大流士联合其他贵族杀死了高墨达,平定了各地此起彼伏的大暴动,俘获了9个国王,稳定了国内形势。
为加强君主专制的统治,大流士一世从公元前518年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确立王权至上,地方分省设督,统一币制、修筑驿道、组建精锐军队等。为歌功颂德,大流士一世下令将他的政绩全部镌刻在贝希斯敦大崖石上,举世闻名的《贝希斯敦铭文》便这样诞生了。
古波斯文楔形文字的破译,使波斯的这段重要历史重新展现,对照波斯语的译文内容,孜孜不倦、醉心研究的学者们又解密了巴比伦语和埃兰语,进而又读懂了阿卡德语、苏美尔语,使考古发掘的一块块泥板成为活的文献资料,见证了昔日辉煌的文明。刻在十二块泥板上的《吉尔伽美什史诗》、《乌鲁卡基那改革》铭文、“大地之王”萨尔贡一世的铭文、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都被一一成功释读,历史的本来面目也不断被层层揭开。许许多多重要史料的释读,使人们对已经逝去几千年的两河流域文明史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失落的文明得以寻回,世界文明史因有它的加入而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