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现存《论语》共20篇,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对中国的影响长久而深远。宋朝大臣赵普曾向宋太宗说到:“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论语选注》是把《论语》一书中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部分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它语言生动,文意隽永,读着它,仿佛置身于孔门弟子中,聆听孔子的教诲。
《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更多的是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即使今天《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论语》作为一部论述广泛的儒家经典著作,内容涉及学习方法,人生态度,待人处世,治国方略等方面。
在学习态度方面,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也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
而且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即“君子不器”。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另一方面,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亡不已知也。”作为君子应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的修养。
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是做人要重视“仁德”。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伟大思想家,有关治国的道理在《论语》中也有重要的位置。
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即要求人们处理政务不要图快,贪图眼前利益,图快反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贪图小利反而办不成大事。而应眼光放远,依次而进。
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当齐景公向孔子问政的时候,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论语》的思想方法今天也值得学习。